书城亲子一本书读懂孩子心理
14924200000009

第9章 破解孩子言行背后的心理真相(3)

在一个学校里,真正能给班级带来“快感”并不是成绩好的孩子,可以这么说,学习成绩好的孩子,给班级带来的更多的是不快。在孩子们的心中,正是他们的突出,才会显得自己平庸,这看起来是一种嫉妒,但留在差学生心里的阴影却是实实在在的;另一个,老师常常把好孩子作为榜样,对他们的赞许往往是与对坏孩子的批评同在。这两种原因就使得孩子无法与好孩子在一起,因为与好孩子在一起是“不安全”的,这种不安全是孩子心理上的恐慌:第一,自己可能成为好孩子比较对象的反面,与好孩子越近,自己与好孩子的反差就越明显,自己就可能常常遭到精神上的打击;第二,自己与好孩子相比,可能就是一个“不好的孩子”,因为任何人都不想和坏孩子在一起,自己可能随时被好孩子拒绝,这样友谊就不会稳定,与好孩子在一起友谊容易摧垮,精神容易遭受打击,这就是孩子感到的不安全。因此,孩子就不喜欢与好孩子在一起,在现实中也不难看到,成绩好的孩子是独来独往的。

孩子“喜欢”和坏孩子在一起,这也是由于孩子缺乏安全感。

一个孩子要是在学校成绩平平,他就不会得到老师的宠爱,好孩子他又不敢接近,如果身边没有相同认同感的孩子,他在心理上就会感到很孤独。孩子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这时候孩子就会惧怕在学校上课,但在大人的要求下以及其他孩子都普遍如此,孩子也只有勉强地待在学校里。正是这种脆弱的情感,加强了孩子在学校的不安全感。

一个坏孩子,他在其他孩子中间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因为很多孩子都会受到他们的威胁,这其中也包括对他们的敲诈勒索等。这时,很多孩子就会产生惧怕的心理,但这种惧怕不仅仅是来源于潜在的被敲诈的危险,更多的是坏孩子造成环境的“险恶”给他们带来的压力:打架、捉弄人、偷拿别人东西……孩子在这种环境中就会感到很不安全,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孩子往往会有两种选择:一是靠近拉帮结派的“坏孩子”,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就感到安全了;一是自己拉帮结派,拉一帮孩子建立自己的小集团,使自己有保护自我的能力。这样,我们看到的就是“孩子总是喜欢和坏孩子在一起”的现象。

有人会问,好孩子为何在学校感到是安全的呢?原因是好孩子能得到老师的更多关爱,他们更能得到同学的尊敬。因此,好孩子在学校里心里是很踏实的,他就没必要在拉帮结派的孩子中间寻求心理支持,洁身自好也就是必然的了。

因此,孩子喜欢和坏孩子在一起,不是因为他不求上进或自甘堕落,是因为他们缺乏安全感。老师、父母在抱怨孩子的时候,给孩子更多的应该是关爱,让孩子有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是改变孩子不和坏孩子在一起的前提。

拉帮结派为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孩子在学校里拉帮结派,在其他孩子面前就是一种强势,他们在其他孩子面前就会趾高气扬的。这种唯我独尊的架势使这样一群孩子在心理上有很强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使孩子沉迷于“帮派”而不能自拔。

拉帮结派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表现不好的,他们在生活中受到最多的是批评,这些批评充斥着孩子的生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要让每一个人都抬起头来走路。”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孩子优点的肯定与赞美,可以使孩子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放松、愉悦的心理状态。而教育者在面对孩子只有更多的批评时,孩子总是处在一种“贬低”的教育中,在自信心丧失殆尽的同时,孩子又极其渴望得到成功的快乐体验,这种体验是可以来自多方面的,当然也包括拉帮结派给自己带来的满足。

拉帮结派的满足首先是来自于孩子之间,因为坏孩子这时能体现自己的“优势”。一个成绩不好的孩子,他很难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在学校里孩子看来很是风光的事情,往往与他们无缘,比如,三好学生、班干部的任选、优秀学生……这些东西使一些成绩特别差的孩子低人一等,很多孩子的“优势”都是建立在他们“最差”基础上的,他们不甘于自己被别人“踩”在脚下,这些孩子要在学校里找到体现自己“优势”的东西。于是,看到其他孩子在学习上有优势,他们就在校园暴力这一块建立自己的优势。这样,孩子的心理就平衡了,至少感到自己不是“一无是处”。当这些孩子在同学之间耀武扬威的时候,他们心理会有一种征服校园的满足感,这份满足感正填补了这些孩子在学习上的不足而带来的空虚,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很多孩子在学校里总是喜欢拉帮结派的原因。

二是对老师的叛逆情绪。孩子在老师面前不能像其他好孩子一样得到老师的关爱,相反地常常还会有很多的批评,这就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当孩子有了逆反心理的时候,他们就会想办法打破老师建立起来的校园环境。比如,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有孩子总是不停地捣乱,一个孩子起头,一些孩子就跟着起哄,好像是有意和老师作对,这是他们在宣泄对老师的不满。老师上课因此的愤怒和不顺,在这些孩子看来是他的报复获得了成功,他们因此获得很大的满足。

三是孩子虚荣心的驱使。虚荣的孩子喜欢那种在人面前耀武扬威的感觉,他们把在学校里欺负弱小的行为看成是自己的荣誉,看到一些孩子在自己所属的“帮派”前俯首称臣,他们在心理上就有一种被尊敬、爱戴的满足感,这种体验使很多孩子往往沉溺于“帮派”难以回头。

孩子脆弱的心灵需要成就感来满足,但现实中,他们学习的失败使他们在心理上没有什么可以能满足的东西,于是在校园里“模拟江湖”便成了他们的最爱玩的游戏,他们可以成群结队地在学校任意妄为,敲诈勒索,在学校可以游戏或打闹,这让他们忘却考试、忘却竞争、忘却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压力、忘却老师和同学们的责骂或鄙视。他们在拉帮结派中还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们在同学之间的为唯我独尊使他们在学业上的失败感淡化,这种学校里的散漫生活得到的成就感与在学习上“成王败寇”的教育体制给他们的感受有天壤之别。

孩子在学校通过极端的语言、行为等来引起同学的注意,拉帮结派还能够满足他们扭曲的心理需求,可以让孩子在所做的事中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肯定,感受到个人存在的价值,从而促使孩子致力于这方面的追求,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是孩子喜欢拉帮结派的心理原因。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不能仅仅着眼于孩子行为的表面,要看到孩子内心的想法是什么,这样在纠正孩子错误的时候才能抓住关键,教育才会事半功倍。

抑郁是孩子在心理上的自我禁闭

父母要了解,抑郁是以情感低落、哭泣、悲伤、失望、活动能力减退,以及思维、认知功能迟缓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障碍。抑郁是多种不良情感的一种综合,它是痛苦、愤怒、焦虑、悲哀、自责、羞愧、冷漠等等情绪复合的结果。由于各人的心理素质不同,抑郁有时间长短、程度强弱之分。抑郁被称为“心灵的流感”,它是在坏孩子中存有的一种普遍的“坏”情绪。父母在对待这样的坏孩子时,很少有人重视这种情绪,于是使很多这样的“坏”孩子都沉浸在抑郁的阴影中无力自拔。

对于有抑郁心态的孩子来说,他们在心理上进行自我禁闭,外人很难穿透他心理的壁垒,他总是把自己深锁在自己戴起的枷锁中,他一个人感受着没有任何现实的孤独、自责和种种不快。

由于抑郁是很多情感综合的结果,这使抑郁有较大的隐蔽性,很多父母往往看不出这一点。孩子是单纯的,很多事情都是通过父母来判断而认知的,抑郁对孩子的危害是很大的,这就使得父母在对孩子抑郁的关注任重而道远。很多父母不知道抑郁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危害,当孩子患有抑郁症的时候,他在情绪上就会焦虑和激越,身体的各项功能就会随之下降;在精神上就会出现运动性阻滞,以致人的思维消极;它还是人自杀的动因,人们称抑郁症为“人类第一号心理杀手”,就是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心理疾病或精神病有它这样高的自杀率。

孩子可能在生活中与人发生过一些矛盾,这些矛盾在常人看来根本就是无关紧要的,或者就是毫无原因,孩子却深感环境的压力大,经常心烦意乱、郁郁寡欢,不能安心学习,会用各种理由和借口迫切要求父母为其换环境。可到了一个新的地方,他还是认为环境不尽如人意,反复要求改变。当孩子达到既定目标时并无喜悦之情,反而感到忧伤和痛苦,他们在别人看来是喜悦的事时却愁眉苦脸。有的在学习期间经常无故往家跑,想休学或退学。这样的孩子严重的一进学校门口就感觉肢体无力等,当回到家中,他一切又都正常。

因此孩子在心理上的自我禁闭,综合表现是:情绪低落、无精打采,就是对一些原来喜爱的事也没了兴趣,他们干什么都高兴不起来,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好,体验不出生活的快乐;他们不愿社交,故意回避熟人;他们对自己和未来缺乏信心,一点点的缺点或过失也会给他们带来不尽的后悔;他们还会与失眠、食欲不振、疲劳、头痛常伴。他们精神倦怠、表情冷漠,生活弥漫着灰暗;有的人还自暴自弃,甚至出现自残、自杀行为。

对孩子抑郁的问题,父母要把它当作是孩子的病态,而不是孩子的“坏”,父母的态度对于纠正孩子的抑郁心理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父母要有一种理念,就是孩子的抑郁状况是很自然的情况,很多人都会有这种不良情绪,只是各人的抑郁症状轻重有所不同,或有人能忽视这种不良情绪。还有,孩子的抑郁心理是可以治疗的。当你认识到孩子的“坏”是因为抑郁的时候,你就会给孩子更多的关心,父母对孩子的矫正也会很理性。抑郁是孩子在心理的自我禁闭,孩子自己不能“解放”自己,他要外界给予他“输液”、“打针”和做一些心理护理,这样孩子才会康复。中国父母往往对于孩子的精神健康重视不足,往往使得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的精神世界就成了他们教育中的盲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很正常的,正如有句话说的那样:“不经历风雨那能见得了彩虹。”孩子只有在“风雨”中成长才会显得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