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压力决定动力
14920800000006

第6章 让压力成为参与社会竞争的动力(2)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团队开始实行“员工末位淘汰制”。这些企业每年都对员工进行综合评估,按照一定的比率淘汰不适合的员工,同时也不断补充新员工,保持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员工末位淘汰制”可以使员工时刻保持竞争状态,在压力下时刻具有危机意识。它不是简单的人员淘汰,而是较充分地考虑了员工的努力程度,它使企业员工在整个考核年度中,熟知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业绩标准,可以依据自己制定的具体目标,并通过自己努力工作来把握自己的命运。“末位淘汰制”的压力最终会转变成员工工作的动力。

生活在竞争与压力中的我们,不需要做所有人中的最优秀的那一个,事实上这根本也做不到,我们只需要与那些处在相同位置,做着相同事情的人竞争。在一个企业中,如果你是最优秀的员工,即使所有的人最终都被裁掉,那你也是最后一个。

勇于面对竞争是战胜一切压力的最好方法,如果只是一味逃避,你永远都不会取得胜利。我们向野牛和野马学习的正是这种在压力面前敢于竞争、敢于胜利的主动精神。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说:“尽管竞争有一些较为黑暗的东西,但在我看来,它是成功的推动力。”竞争是激励我们前进的最好动力。通过竞争,可以让你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个世界;可以让你更加确定自己的实力;竞争可以让你变得更加成熟稳重;竞争可以让你战胜一切压力,勇往直前。

同所有的母亲一样,杰克·韦尔奇的母亲给了他无限的母爱。但和一般母亲不一样的是,这位母亲更关注儿子性格的完善。这个没读过多少书的女人,硬是在儿子幼小的心灵中植入了“竞争”的因子让他从小就感受压力,让他向往竞争、欢呼竞争、享受竞争。还在读一年级时的小韦尔奇,中午一放学就迫不及待地住家里跑,与母亲玩一会儿金拉米游戏。

他母亲非常投入,赢了以后,会潇洒地把牌往桌上一扣,大喊:“金!”发自内心的张狂与豪爽,一下子会使小韦尔奇疯狂起来。争取胜利的欲望,每天都使他像着了魔似的往家里狂奔。

乐于竞争并勇于竞争,是一个人能够成就大事的主要动因。看破红尘的所谓“超脱”,会毫不留情地吞噬掉一个人的欲望和追求。那些敢于竞争、敢于胜利的人,会朝着目标坚忍不拔地奋进。领袖人物之所以出类拔萃,完全归功于他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既然竞争有这么多的好处,为什么不能勇敢地去面对它,战胜它呢?

困难和迎面而来的压力,要看到竞争胜利所带给你的巨大利益。当然,承受压力需要付出代价和勇气,但这也正是竞争最大的魅力所在,世界上没有不能承受压力而获得成功的先例。

永远坐在前排

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从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走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这个要求可能太高了,但她所受到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的誓言。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每个学生要用五年时间来学习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玛格丽特不单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之一。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四十多年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届当选为英国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永远坐在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但真正能坐到前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作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理想变成了行动。坐第一排,就是争第一。坐第一排,就是给自己自信。坐第一排,就是敢于挑战自我。那些坐在前排亮出自己的人,正是那些成功的人。

有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

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应该是位教育家。

只有竞争,才能使个人发展,社会进步,有了真正动力;只有竞争,才能增加人的危机感和敢于挑战的意识;只有竞争,才能使人具备顽强的斗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永远坐在前排”就是一种竞争意识,它可以激励你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懈努力,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挣创一流的精神。

要想成功,就必须要求自己力争“永远坐在前排”。

甘居人后、做惟一都是一种策略

人生不是竞技,不必把撞线当成最大的光荣。

当了第一的人也许是脆弱的,众人之上的滋味尝尽,如再有下落,感受的可能就是悲凉,于是,就将永远向前。

可在生命的每个阶段,第一的诱惑总在眼前,于是生命会变成劳役。

站在第一位置的人不一定是胜者,每一次第一总是一时的风光,却赌不来一世的顺畅。

时代的风向总在改变,那些被吹走的名字,总是站在队列的前面。

争第一的人,眼睛总是盯着对手,为了得到第一,也许很多不善良的手段都会派上用场。

也许,每一个战役,你都赢了,但夜深人静,一个又一个伤口,会让自己触目惊心。

何必把争来的第一当成生命的奖杯!

我们每一个人,只不过是和自己赛跑的人,在那条长长的人生路上,追求更好强过追求最好。

是啊,坐久了第一,习惯了高高在上的滋味,当有一天你要变成第二、第三,要走下来的时候,还能找得到自己做为一个平凡人的位置吗?人们追求任何一种合法的价值,包括权利、金钱、安逸,都无可厚非,人生观不同罢了。但要是为了自己的追求,保住自己所谓的第一,不择手段,勾心斗角,排挤诽谤,那么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人性啊?人生是要不断进取,不断征服自己,可千万不要有那么一天,等我们站在高处往下看的时候,连自己都感到心寒啊!

在竞争态势下,你必须争第一,这没有错。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当你的体力与同行相比占有优势的时候,毫无疑问应该争当第一,然而竞争并不是蛮力的比拼,更多的是谋略与智慧的较量。从这个角度讲,有时候当第二也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在长跑或自行车越野赛中,跑第二就是一种策略,因为前面的人要迎风,要克服更大的阻力,这时跑第二可以让第一做自己挡风的墙,节省体力,等到最后冲刺时再超过去。在长跑中,同队的队员往往交替领跑,就是这个道理。从心理角度讲,紧跟第一有一种心理安全感,你只须紧盯着第一的脚跟即可,这样就把十分遥远的目标转化成了很近的目标,淡化了对艰险征途的恐惧感。而对于跑第一的人,则要勘察路线,要注意绕过路上的坑坑洼洼,耗费比后边的人更多的精力。

在残酷无情的市场竞争中,同样是这个道理。研制一个新产品,打开市场,往往要花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而随其后的则要省好多事。譬如第一家VCD生产厂家,既要让消费者认可这种新产品,又要让消费者认可它的品牌,其广告投入是很大的,风险度自然也很大。而紧随其后的其他品牌的VCD生产厂家,它们要做的宣传只是让消费者认同它的品牌,因为关于这种新产品的用途功能特点等宣传,已经由第一家替它们做了。在别人打开市场后,再去投入,自然就能省许多钱和时间,这样就能用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益。而第一家则可能在打开市场后财力耗尽,左支右绌,替别人趟了地雷阵,做了先烂的“出头椽子”,反而优势转化,让紧跟其后的人超过,占了先机。这种事例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并不少见。

紧跟第一并非甘居人后,而是在羽毛未丰时的韬晦权宜之计。如果实力不足,当个第二也无妨,迟人一步亦风光。当你具有一定实力后,则应该看准时机,紧跑几步,超过第一,领潮流之先。紧跟第一,是为了超过第一。

如果做不了第一,做惟一也是一种策略。惟一是无法取代,无法超越的,这个世界上可能有数不尽的人比我更优秀、有能力、有魄力,但是,这个世界上却只有一个“我”!

想想近几年热火朝天的模仿秀,许多歌手因为惟妙惟肖地模仿着某一个明星而获得了比赛的冠军,一时间万众瞩目,各大秀场上也常常出现他们的身影,真是风光无限!但是后来呢,有谁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岁月流逝,大浪淘沙,在人们的记忆里闪光的惟有那些充满了个人魅力的明星,他们也许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特别的。

蜚声世界影坛的意大利著名电影明星索菲亚·罗兰能够成为令世人瞩目的超级影星,跟她对自己价值的肯定以及她的自信心是分不开。

出于生存与对电影事业的热爱,16岁的罗兰来到了罗马,并准备在这里涉足电影界。没想到,第一次试镜就失败了,所有的摄影师都说她够不上美人标准,都抱怨她的鼻子和臀部。看到这种情况,导演卡洛·庞蒂只好把她叫到办公室,建议她把臀部削减一点儿,把鼻子缩短一点儿。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演员都会对导演言听计从。但是,小小年纪的罗兰却非常有勇气和主见,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她说:“我当然懂得因为我的外型跟已经成名的那些女演员颇有不同,她们都相貌出众,五官端正,我却并非如此。我的脸毛病太多,但这些毛病加在一起反而会增添我的魅力。要是我的鼻子上有一个肿块,我会毫不犹豫把它除掉。但是,说我的鼻子太长,那是毫无道理的。要知道,鼻子是脸的主要部分,它使脸具有特点。我喜欢我的鼻子和脸的本来样子。是的,我的脸的确与众不同,但是我为什么要长得跟别人一样呢?我要保持我的本色,我什么也不愿改变。我愿意保持我的本来面目。”

正是罗兰的坚持,令导演卡洛·庞蒂重新审视,逐渐地真正认识到了索菲亚·罗兰,并开始了解和欣赏她。

罗兰没有听从摄影师们的话,没有为迎合别人而放弃自己的个性,也没有因为别人而丧失信心。因此,她才得以在电影中充分展示她那与众不同的美。而且,她的独特外貌和热情、开朗、奔放的气质开始获得人们的认可。后来,她主演的《两妇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因此荣获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女演员奖。

不要刻意地去模仿哪个人,也不要拿自己去跟谁去做对比,比来比去,只会让自己更加的自卑,要记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光点,自己独特的一面,我们要努力地去发现。

每一朵花儿都有她开放的理由,她不会因别人的赞美而绽放得更加美丽,也不会因别人的厌恶而枯萎凋落,她始终相信自己,展现独特的美就是花坚持开放的理由!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也许你没有聪明的头脑,也许你没有年轻漂亮的容貌,但是,你就是你,一个独立的个体,也许你不能争取到第一,但是只要把上帝的恩赐发挥到极致,就可以做自己的惟一!

且将对手当伙伴

美国的企业界有一句名言:“如果你不能战胜对手,就加入到他们中间。”这话和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似乎很不一致,中国人心胸并不都那么宽阔,要想将对手变成同事或朋友,在传统的敌我观中也是很难容忍的。在中国人看来,敌人就是敌人,对手就是对手,怎么着也是不该成为朋友的。

中国人本来是崇尚与人为善,心胸坦荡的,可是他们往往又因为要成就心中的志向而丧失那种大度的胸怀,也正因为如此,对手变成朋友的少,反而朋友变成对手的还多。中国人的名利观是使敌我观变得死板的重要根源,在中国人看来,做人须得有一番事业,而且这种名利观中很强调个人的突出,强调个人权势的显赫,有了这样的心理态势,就必然不能容忍别人超出自己,甚至凌驾于自己之上。所以,才有了曹植《七步诗》的哀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也才有了玄武门兄弟洒血砖石的悲剧。名利观的狭隘导致朋友成为对手,甚至连一个公平的对手都成不了,最终成为你死我活的敌人,这似乎也成为了中国人心理发展的共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