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动决定行动
14920400000028

第28章 心有清泉,行如流水(1)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洼清泉,时时刻刻浇灌着广阔的心田,能生长美丽的花、神奇的树,结芬芳的果,所以给予他人的是花一样的笑脸、大树一般的荫护、硕果一般的甘甜;也有的人心中的泉水因毒蛇游过,发霉变质,心田茅草丛生,蚊蝇肆虐,所以给予人的是的奸邪的思想、肮脏的环境、丑恶的嘴脸……心之清泉永葆清凉甘甜的秘诀是用善良和爱心维护,以正直和无私守卫。这样,我们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可行如流水,挥洒自如。

1.人应该有一种使命感

古人说:“但有使命,万死不辞。”使命就是肩负的重大的任务和责任。使命感,即人对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社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的一种感知和认同。富有使命感使人们感受一种崇高的责任,自身价值的实现也得到升华,使命感与人生方向的统一,即是责任与目标的统一。对于使命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承担使命?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应该通过怎样的努力,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的使命?我们对于这些问题应深入思考和感知,并在这种使命感的指导下,完成自己的使命,实现人生价值。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教育家,他把一生中的35年奉献给了家乡的中小学教育事业,人们赞誉他是“能使孩子插上理想翅膀的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年轻时十分珍惜宝贵的学习生活。当别的同学看电影或是约姑娘跳舞时,苏霍姆林斯基却专心致志地在教室或图书馆里看书,为了能多看一会儿书,苏霍姆林斯基在用餐上花的时间要比同学们少得多。有时他只买一块干面包,坐在图书馆里边吃边看书。

结束大学生活后,苏霍姆林斯基被分配到瓦西里耶夫十小学,当了一名教师。他感到了教书育人的神圣,他意识到了自己对社会和国家的使命。从此,苏霍姆林斯基把全部的心血都用在了孩子们身上。后来,苏霍姆林斯基先后担任过中学语文教师、教导主任、校工和区教育局长。

从1948年开始,苏霍姆林斯基开始担任巴甫雷什中学校长。

他殚精竭虑,为学校操劳,在他的领导下,巴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尽管苏霍姆林斯基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校长,但是,他却在中小学这块教育园地里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实验。他不仅教孩子们知识,还把教学实践中产生的一些经验体会积累起来,并从中摸索出一系列有创造性的见解,形成理论体系,又用来指导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从教学实践中脱颖而出的著名教育家。他扎根于基层教育活动,潜心于教育科学研究,他将自己的经验体会写成文章或专著,供同行们参考,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他一生写了41部专著,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童话故事。他的著作译成了29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于1969年出版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一书获乌克兰共和国国家奖和乌克兰教育协会一等奖,连续发行20版。

由于操劳过度,苏霍林斯基年仅53岁就不幸逝世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辛勤工作赢得了苏联人民的尊敬。他生前获得过不少荣誉。他是乌克兰共和国功勋老师、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他还曾获得两枚列宁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

苏霍姆林斯基凭借着强烈的责任感和顽强的意志力,将一所普通中学改造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他被誉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家”、“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使命感,使他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人活着要追求崇高,让自己有益于社会和他人,这就是使命感的召唤!人,不单是为自己而活,为了更多人得到幸福,为更多的人谋求幸福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幸福,也是活着的最崇高的使命。有了这种使命感,则行动勇往直前,甚至牺牲也无怨无悔。

2.永远都要有必胜之心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有成功的机会,但是大多数人不会成功,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而是因为他们缺少一种信念,在克服困难过程中失去信心,不愿付出代价。这种信念就是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成功的愿望。信念支撑行动,为行动加油助威。如果你心中有了强烈的成功的愿望,你就会无所不能,必胜之心就是完成这愿望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阿特·威廉就因为有这种必胜之信心,而使一个足球队起死回生。在他最初当足球教练的时候,接管了一个弱队。这全是些体重不足、经验缺乏的青少年。这个队久经失败,队员们不愿意穿上运动服出去训练。威廉清楚,在一个季度内,让他们达到体格完善并变成职业足球运动员是不可能的,任何教练也做不到。他惟一能做的就是让他们意识到,经过努力与拼搏,自己终究会成为胜利者。

起初,他们肯定以为威廉疯了。但是渐渐地他们开始相信他的话,并开始把自己当作竞争者。他们竭尽了全力,每个人都把自己豁出去了,他们终于赢了一场比赛。虽然一夜间,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同其他的足球队仍不是一个等级。但他们已经形成了胜利的观念,他们认为自己同以前相比已经是胜利者,成功的愿望在他们心里逐渐在增强。赢了第一场,就会有第二场,第三场……靠着这种成功的愿望,他们从一个胜利走向一个胜利,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最终,在顽强的拼搏中,他们成了足球场上最大的赢家,迎来了最热烈的喝彩。

学者们年复一年的对事业成功之人进行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胜利的观念是取得成就的关键。成功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才能,一部分是“机遇”,一部分是“成功的愿望”。成功者的普遍标准是正确估价自己作为胜利者的能力,即使最低水平。这一点为什么如此重要呢?因为每个人都不愿意辜负自己的希望。胜利者一般都有一种想要成功的“火一般炽烈的欲望”。这种品质提供了达到目标所需要的动力。

为了成功,你必须追求胜利。行动上的“胜利愿望”意味着即使在逆境面前都表现出的坚忍不拔的态度和成功的决心。有人给失败者和胜利者这样区分:“大多数人能坚持两三个月。许多人能坚持二三年。但是胜利者总是坚持到底,直至胜利。”

有了必胜的信念,就能做到坚持,不放弃自己的目标。有了必胜的信念,就会在逆境面前,坦然面对现实,不悲观不丧气,化困难痛苦为动力,始终保持振奋、自信和热情。在这方面,普通人物辛迪应该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

辛迪在公司当兼职雇员,干得不错。后来,丈夫同她一起从事这一工作。然而不幸降临。女儿染上重病,房子起火,许多同事退职,而且经营处于停滞状态。两辆轿车卖掉了,钱花得一干二净,情况却越来越严重,婆母又突然生病。如果换了别人,或许她会永远认为那样的日子是她生活中的灾难。但辛迪不是这样的!对于辛迪来说,这是她生活的转折点,是她决定驾驭自己的生活并取得成功的时候。

丈夫回来后,他们便商量。他到外面去工作而辛迪继续从商。

在不名一文、背着数以千计的债务的情况下,他们又开始了工作。

一点一点地,一天一天地,一次还一点债,他们终于熬过来了。现在,辛迪在某一繁荣的商业领域任总经理。

是什么力量促使辛迪重新振作起来?是成功的观念,是必定胜利的决心,是不被困难吓倒的决定。她发现了自己梦想成为成功者的能力,甚至是当社会的每一个标准都表明她是彻底的失败者的时候,她仍有动力而且坚持到底直至最后取得成功。

对于一个人而言,必胜之心就是保持战斗的高昂士气。不向生活屈服,不向困苦低头,任何时候都坚信自己会勇敢面对一切,没有什么战胜不了。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古代先贤这样告诉我们。

有百折不挠的意志,为心中的目标不屈地奋取拼搏,不做行动的矮子,语言的巨人。不被吓倒,不被淘汰,用锲而不舍的精神打造人生。

这就是那些取得辉煌成功的人士都有的一个共同的特征。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有差别,或强大或弱小,或伟大或渺小,都是因为人为的内心力量——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勇气。真正的强者懂得,一旦确定目标之后,就要像参加一场生死攸关的战斗一样奋力向前。

樵夫砍伐大树,不论砍击的次数是成百上千次,但只有最后一下能使大树倒下。人生许多事情也与此相同。有力和无力、勤劳和懒惰、成功和失败之区别,就在于能不能坚持砍到最后一下。

再多一点努力和坚持便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成功。以前做出的种种努力,付出的所有艰辛便不会白费。令人感到遗憾和悲哀的是,面对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多数人选择了放弃,没有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巴恩斯是一位决心坚定,但却没有什么“资源”的人。他决定要和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合作。当他来到爱迪生的办公室时,他不修边幅的仪表,惹得职员们一阵嘲笑,尤其当他表明要成为爱迪生的合伙人时,大家笑得更厉害了。爱迪生从来就没有什么合伙人,但巴恩斯的坚持却为他赢得了面试的机会,而且在爱迪生那儿得到一份打杂的工作。

爱迪生对他的坚毅品格有着深刻的印象,但这还不足以使爱迪生接受他作为合伙人。巴恩斯在爱迪生那儿做了数年的设备清洁和修理工,直到有一天,他听到爱迪生的销售人员在嘲笑一件最新的发明产品——口授留声机。

销售人员认为这个东西一定卖不出去,原因是人们为什么不用秘书而要用机器?这时巴恩斯站出来说道:“我可以把它卖出去!”

从此,他便得到这份销售工作。

巴恩斯以他做杂工的薪水,花了一个月时间跑遍了整个纽约城。一个月之后他卖掉了七部机器。当他抱着满腹的全美销售计划回到爱迪生的办公室时,爱迪生便接受了他作为口授留声机生产营销合伙人的请求。他成为爱迪生惟一的合伙人。这个曾经被人嘲笑的巴恩斯因为“坚持”,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成功永远藏在拐角处的后面,拐弯后没有,就再拐弯,再没有,就再拐弯,除了拐弯还是拐弯。成功就是在这一次次拐弯中积累而成的。

我们每天的奋斗就像对参天大树的一次砍击,头几刀可能了无痕迹,每一击都似微不足道,然而,累积起来,巨树终会倒下。我们每天付出的一点点努力,就像冲洗高山的雨滴,吞噬猛虎的蚂蚁,照亮大地的星辰,建起金字塔的奴隶,都是成就伟业的一把柴火!水到了99度还不是开水,只有持之以恒地加热,才会欢呼般沸腾。

传说中的神仙,修道也需修炼上千年上万年,才成为凡人眼中乐亦融融的一介仙人!更何况人类的生命,一百多岁已算是高龄了!而我们的坚持,也不过是在这三四十多年内,何其短暂啊。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如若等到自己已快撒手人间时,再来实现自己年少时所定下的目标,那恐怕也只是一个让自己永远遗憾的愿望而已!

只要坚持不懈,成功就不难;半途而废,就会前功尽弃。走完了九十九步,剩下的最后一步,就是考验毅力的一步,只要咬紧牙关,再多一点努力,再多一点坚持,就能成功。就像赛跑一样,夺取金牌往往只是一步或半步之差,而起决定作用的是最后那一瞬间,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每一个要成功者都需铭记的准则,是用坚忍顽强的毅力总结出的赢得人生的秘诀。

4.凡事看好的一面

有人形容改革开放初期:打开了窗子,迎进了灿烂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但也放进了恼人的苍蝇。

有利也有弊,是开放还是关闭?

曾经,历史饱受了“闭关锁国”的桎梏;而今,国人也实实在在地尝到了改革开放的甜头,苍蝇蚊子并没有把屋子污染成茅厕。

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好的一面,也有差的一面。看到差的一面你将悲观失望,极端的人难免斗志全无而不思进取;若能看到好的一面,把握有利的条件,然后付出汗水与智慧,那么,迎接他的可能就是成功和幸福的曙光。

有位大臣特别有智慧,格外受到国王的宠爱与信任。

智慧大臣拥有一项与众不同的特长,他保持绝对积极的想法。

不论遇上什么事,他总是愿意去看事物好的那一面,而拒绝消极观点。也由于智慧大臣这种凡事积极看待的态度,的确为国王妥善地处理了许多烦难的大事,因而备受国王的敬重,凡事皆要咨询他的意见。

国王热爱打猎,有次在追捕猎物之中,受伤弄断了一截食指。

国王剧痛之余,立即召来智慧大臣,征询他对这件断指的看法。

智慧大臣仍本着他的作风,轻松自在地告诉国王,这应是一件好事,并劝国王往积极方面去想。

国王闻言大怒,以为智慧大臣在嘲讽自己,立时命左右将他拿下,关进监狱里。

等断指伤口痊愈之后,国王也忘了此事,又兴冲冲地忙着四处打猎。却不料祸不单行,竟带队误闯邻国国境,被丛林中埋伏的一群野人活捉。

依照野人的惯例,必须将活捉的这队人马的首领献祭给他们的神,于是便抓了国王放到祭坛上。正当祭奠仪式开始,主持的巫师突然惊呼起来。原来巫师发现国王断了一截的食指,而按他们部族的律例,献祭不完整的祭品给天神,是会受天谴责的。野人连忙将国王解下祭坛,驱逐他离开,另外抓了一位同行的大臣献祭。

国王狼狈地回到朝中,庆幸大难不死,忽而想到智慧大臣所说,断指确是一件好事,便立刻将他从牢中释出,并当面向他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