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奢侈态度
14916800000020

第20章 名师的命运

戛纳电影节和奥斯卡金像奖就是不一样。虽然场外也有红地毯,其上也有明星走过,但场内却少了绚丽歌舞和豪华舞台,也少了商业性和物质感,反倒显得干净清爽、朴实简单,甚至简单到颁奖时连入围作品片段都不放的地步。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观赏性和丰富感,它不仅有小语种的风采,有非主流的创意,还有惊奇感动、幽默搞怪,不一而足。而所有这一切并不显得杂乱无章,因为它们都只围绕着一个主题,那就是电影。

不过,戛纳怎么说也算是个大林子,难免会冒出个把另有意图的人物,来演出一些主题之外的情节。2007年戛纳电影节上,华伦天奴著名时装设计师瓦伦蒂诺(Valentino Garavani)的出现,就被人解读为“别有意味”、“不同寻常”。

虽说作为时装设计大师,参加这种豪客华服的盛会,应属理所当然。更何况瓦伦蒂诺设计的礼服,在各大影展红地毯上的出现频率一直高居首位。但他老人家毕竟已届75岁高龄,自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wrent)退休之后,他已是服装业辈分最高的设计师了,又被尊为意大利时装界的旗手。照理说,有此江湖地位,应该不必再出来抛头露面了。

然而,熟悉奢侈品行业内情的人都知道,瓦伦蒂诺此举自有一番商业目的,因为这只是他一系列曝光行动中的一个。从2006年年底以来,瓦伦蒂诺就一直在不停地赶场子,被时尚媒体评论为“如政客打选战一般的忙碌”。他甚至还大老远地跑到美国,去上“家政女皇”玛莎·史都华主持的电视节目,不是讲他的服装设计,而是教人做一道菜,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究竟是什么事儿,让老头儿这样赤膊上阵呢?

因为有买家要并购瓦伦蒂诺公司VFG (Valentino Fashion Group)。可是,瓦伦蒂诺本人早在1998年就以3亿美金的价格把公司卖掉了,他只不过是留任了公司的设计总监,这公司早就不属于他了。按说,公司易主这回事儿,已然不是他所能掌控的了。此时他跳出来在公众面前表演,又是所为何来呢?

众所周知,在奢侈品行业,凡设计师冠名的品牌,在刚被收购之时,该设计师通常都会留任设计总监,这几乎已成业界惯例。并购者这么做自然是出于商业考量,毕竟并购之初,一切尚在未定之天,新东家总希望继续利用设计师本人的号召力,保持住营业的稳定。

但并购初期这个阶段一过,故事情节通常就会向另一个方向发展。因为与新主人“理念不合”而导致设计师离开的新闻,在奢侈品行业实在是屡见不鲜。最后,只有很少的原设计师能与新东家一直合作下去,不少人甚至中途即遭下课。稍好一点的,也只是拖到合约期满,一俟到期便不再续约。

此时此刻,瓦伦蒂诺就面临着后一种情况。当时他和东家的合约将于2007年7月到期,外界一致认为,届时他离开VFG已是板上钉钉的了。于是人们普遍猜测他会选择就此退休,他自己好像也做了走人的准备,据说连告别活动都安排妥了。

但是,新并购者的出现,给他带来了一线生机。这家来自英国的私募基金Permira,刚开始进入时尚领域,对此行业尚感陌生。如果VFG此次易手成功,Permira定会看中瓦伦蒂诺作为品牌象征的特殊角色,需要老同志继续发挥余热。可以说,只要公司一换手,老瓦就会有价值。他显然是为了让未来的新东家更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才会频繁地在媒体上曝光,也才有了上面提到的“戛纳露脸”,以及其他那些行程。

尽管这些举动的背后,都有他那位老搭档经纪人的影子,但如果老头儿自个儿没意愿,一切都是白搭。难怪瓦伦蒂诺在业界会以“善于经营自己”而著称,善抓机会,善用搭档,作风顽强,老而弥坚,这便是老瓦的特点。

其实,何止是老瓦,这应该是所有意大利设计师的共同特征。范思哲、阿玛尼、Prada、D&G……个个都是如此。之所以会这样,也许因为他们都是罗马人的后裔,身上的基因都相同吧。要说有什么不同,无非就是只有瓦伦蒂诺卖掉了自己的品牌。但从上述那些行程可以看出,假如没有“两把刷子”,恐怕他也跟其他卖掉自创品牌的设计师一样,早就被淘汰出局了。看来,瓦伦蒂诺能够利用并购换主来保持合约保住位置,并非单一的特例,而是缘于意大利设计师的群体特性,因为他们身上流着意大利人“狡猾的血液”。

说起意大利人的狡猾,这其实是整个欧洲的共识。但法国人对此的反应似乎尤为强烈,而且心态有些复杂。除了鄙夷与不屑之外,总还有那么点儿自感弗如的无奈,好像法国人老是觉得自己“精”不过意大利人。

果真这样吗?我倒觉得未必。可能还正相反,法国人其智若愚,精明得更是地方,至少在奢侈品领域是如此。就拿那些将自己品牌卖给法国人的设计师来说吧,他们的日子就远比意大利同行们要好过得多。比如克里斯汀·迪奥(Dior)的John Galliano和LV的Marc Jacobs,他们都在给LVMH集团打工,同时其个人品牌的控股权又都被该集团收购。但双方不仅没有冲突,而且双双成绩斐然,始终合作愉快。众所周知,Galliano是让迪奥起死回生的大功臣,Jacobs的加入也是LV重新快速壮大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他们的个人品牌也发展良好、势头强劲。

这其实要归因于他们的老板,LVMH集团的掌门人伯纳德·阿诺特(Bernard Arnault)。阿诺特有意扶持他们的个人品牌,他认为,设计师个人品牌的知名度越高,越有利于他们所负责的集团品牌,二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事实证明,凡是个人品牌发展得好的设计师,在集团都做得更久,活儿也干得更出色。其实道理很简单,没有后顾之忧嘛。

看来,Galliano和Jacobs是碰对了老板。但如果你认为只有遇到阿诺特才会如此好命,那可就错了。香奈儿的卡尔·拉格菲尔德,爱马仕的前后任设计师Martin Margiela和高蒂埃,也都有类似的状况,区别只在于他们并没卖掉个人品牌,而是在为其他品牌打工的同时,也在经营自己的个人品牌。可双方依然相安无事,相得益彰。

其实,在“精”与“不精”这个问题上,法国人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很显然,他们的精明是以适当的大度为特征的,此乃更高一个层次的精明,典型的吃小亏占大便宜。这与意大利人的算及锱铢,有着显著的不同。

所以,法国的“人精”大都出现在老板这个群体中,相比之下,设计师就略显木拙。按说这也是各得其所、合乎规律,老板管生意,当然要精明,设计师管创意,才气更重要,如此搭配,方为最佳。也只有这样,设计师才能摒除俗务,埋头创作。换个角度讲,有时候,傻即是福。像老瓦,年纪一大把了,还东奔西走,在一线冲杀,个中滋味,恐怕也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吧。不过,在外人看来,意大利的设计师们还是乐此不疲的。他们也的确擅长此道,其操弄手法之娴熟,简直不输一般政客。

既然设计师都这么牛了,那么意大利的老板们呢?想来也不是易与之辈咯?但好像也不尽然。

就说才女Prada吧,自己既是老板,又是设计师,还是政治学博士出身,她的精明还会比谁少吗?可是,Prada集团收购的Jill Sander和Helmut Lang这两个品牌,结果就很不理想。这两个设计师品牌原本业绩相当不错,否则Prada集团也不会相中它们。但也许Prada相中的,只是它们的客户资源,而认为原设计师并不重要,于是一买下来就让设计师离开了。但新设计出来的东西感觉非常不好,反而导致原有客户流失,业绩快速下滑。以至于有传言说Prada不得不考虑,是否要把Lang本人再请回来。

当然也有名师被炒,品牌业绩却依然良好的情况,最典型的就是GUCCI的Tom Ford。Tom Ford令GUCCI起死回生可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但他的离开似乎并未导致GUCCI的衰落。尽管我并不认为现任设计师比Tom Ford更有才华,但至少GUCCI的经营状况不受影响,这显然就不纯是设计师的事儿了,相当程度上要归功于老板。有意思的是,GUCCI这个意大利品牌,现在的老板已经换成了法国的PPR集团。

无独有偶,离开爱马仕之后的Martin Margiela,也卖掉了自己的品牌,同时留任设计总监,但没多久就离开了。收购Martin Margiela的,是意大利的迪赛(Diesel)集团。

看着这些名师们来来去去,命运起伏,有一点我始终弄不明白,背后是什么力量在操控呢?是资本,还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