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王小波传
14914000000017

第17章 文坛外:才能、渴望与艺术心灵(2)

那些从事减熵工作的人,不管他们的做法对自己是否有利,他们总是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从事的工作会给他们带来收益。这类人往往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的,不过,他们的想法未必正确。所以也有不少人,尽管十分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获得成功,最后却还是不得不面临失败,现实让他们明白他们的坚持不过是偏见罢了。这也是从事减熵工作的人面临的最大问题,因为未来是否成功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也正是因此,那些选择从事减熵工作的人,不管他们最后是否成功,单单只是他们作出的选择,就已经是英雄之举了。

王小波觉得,总该有一些人,去选择做一些减熵的工作,因为如果“大家都顺着一个自然的方向往下溜,最后准会在低洼的地方会齐,挤在一起像粪缸里的蛆”。在王小波看来,文明的发展就是一个减熵的过程。减熵有着无数的好处,正是有了这样的选择,人类的进程才会出现飞跃。举例言之,提倡日心说的布鲁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坚信着真理,为此不惜被烤熟,这无疑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减熵事例。如果在这件事上大家都选择增熵的做法,那么我们就永远也搞不懂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还是地球了。别的很多事也是如此。

但是,划归到王小波身上,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理由。他选择写作,是因为他热爱写作,他觉得自己有写作方面的才华。不管别人相不相信这件事,他自己就是这么认为的。之前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主持人曾问王小波,除了写小说,接下去他还想干什么?王小波回答说:“还是写小说,别的事我干不地道。这句话的言外之意你也听出来了,就是说,小说我是能把它做地道的。”

在那个毫无希望的时候写作

对于王小波的文学创作,他的哥哥王小平一直是持鼓励态度的,因为他觉得王小波写得的确不错,但同时王小平认为,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写作不是一条好的出路。在那时候,写作虽然还算不上反动,但至少是落后的表现。而且,王小波的行文风格又很独特,所以尽管后来也流行过小说,热门的却是爱情小说什么的,他这种题材的作品从来没有热门过。要靠这些作品成名,并以此谋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王小平对王小波选择写作持怀疑态度。

王小平还曾对王小波说,像他这样的作品,只适合藏之名山,要想靠它成名,机会渺茫,发表也可能是百年之后的事情了。王小平还与李银河正式讨论过这件事,觉得文学很难当饭吃。但是,倘使王小波要写,王小平也还是觉得,他应该写。否则的话,一个人永远只跟着世俗的指挥棒走,就像王小波形容的那样,不加选择地做一些增熵的事情,那么人生就会像枯木一样了无生趣。

王小波的两个姐姐对他的作品也表示很欣赏,不过他的母亲却看不出有什么好的地方。直到后来王小波去世之后,很多人发表文章赞扬王小波的作品是多么好,她才发现,原来有那么多的人欣赏王小波的作品!不过,就算是这样,她也还是看不出那些作品有什么好的地方。王小波的父亲也看过他的作品,不过他的父亲在他美国留学期间去世了,因此所看到的只是他早期的一些作品。他父亲并没有对这些作品发表过什么意见,可能也没有把它太当回事。

在所有人之中,全心全意地支持王小波,自始至终都相信他的,恐怕就只有他的妻子李银河了。自从李银河看过王小波的作品之后,她就一直在支持着他。王小波早期的那些作品就已经让李银河拍案叫绝、击节赞赏了。李银河甚至觉得,王小波的作品太好了,没有人能写到这么好!因此后来的时候,不管生活有多么困难,李银河都支持着王小波的文学创作。在国外的时候没让他出去打工,回国之后又赞同他辞职做一名自由撰稿人,全心全意、毫无条件地支持他。

后来王小波在写作的时候一直遭遇退稿,前途渺茫,他曾问过李银河:“如果我的作品一直都发表不了,你会怎样?”李银河回答说:“这样就已经可以了。”李银河只让王小波遵循自己的内心,写出真正好的作品,其他的不要去考虑。哪怕最后王小波没有靠他的那些作品得到什么利益,她也不觉得这有什么。可以说,李银河对王小波的帮助之大,是不可估量的。换做是别的夫妻,不要说妻子这样支持丈夫,没有因此打出人命来,就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李银河断去了王小波的后顾之忧,让他可以毫无挂碍地从事写作。辞职成为自由撰稿人之后,王小波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创作之中,写出了大量的作品。在当时那些作品绝大多数都出版不了,压在了编辑手里,但是王小波依旧在不停地写着。他的大姐曾不止一次地对此表示敬佩,还曾多次对王小平说道,小波最让她感到佩服的地方就是在那个毫无希望的时候写作。苦心孤诣地从事没有利益,看不见前途,甚至还带点危险性的事情,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严肃作家的写作窘境

在王小波做自由撰稿人的那几年里,他的写作之路走得非常艰难,写出来的作品不但出版不了,还很难在杂志上发表出来。有的编辑甚至说他是送死刑犯的囚车,稿子来一个毙一个。那编辑的原话是:“兄弟,你是个写稿的人,不是载运死刑犯的囚车啊,别老写些让我们老总见了就毙的东西,拜托了!”

这就是说,连那个编辑也觉得沮丧了。他上报王小波的稿子,结果领导那里总通不过,他当然也要感到沮丧。因此有人就好心劝王小波,写写当时大众流行的题材,譬如说,学学某个港台女作家。王小波一听这话就生气了,脸变成了猪肝色,虽然他知道对方也是为他好,但是他不高兴,心想,有个庸俗的富婆,坐在奔驰车后座上瞎划拉几笔,就想当我的写作楷模?这真是岂有此理啦!

王小波依旧坚持着自己的写作风格,因此他的作品依旧发不出来。实在是他的那种写法与我们惯常看到的差别太远了,所以一下子无法让人发现里面的闪光之处。他的小说之中写到的一些情节,看上去极为怪诞和不正经,让人看了甚至觉得那是在开玩笑,以为作者根本就是在胡闹。

譬如说,在王小波的小说《2015》里面,他写主人公的舅舅王二的一批画在巴黎展出,用了W2的名字,那批画视觉效果惊人,因此宗教领袖认为作者是渎神者,对他下了绝杀令,把一些叫威廉、威廉姆斯、韦伯、威利斯的人杀掉,还在杀世界卫生组织WHO里面会画画的人,甚至杀得西点军校改了名。再譬如说,舅舅王二到了碱厂之后,她的老婆教他的生殖器一些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的口令,还教了一些简单的加法,甚至打算教它微积分。

这样的情节写出来,加之作者本身又没有什么名气,想要在领导那里通过,简直是痴人说梦。一些编辑倒是很喜欢王小波的作品,因为不管怎么说,那些作品的确写得很好,但在领导那里却总卡住。甚至有一次,王小波给《人民文学》发了一篇文章,原本可以发出来,结果被领导看见,就发不了了。

因为稿子发不出,所以王小波在经济方面是比较潦倒的,虽然他通过写作也赚到过一些钱,但总的来说在经济上还是比较困难。因此,有朋友问他说:“作家这个行当怎么样?”他就回答道:“作家,作家就意味着随时有饿死的可能。”后来他听说他的一个朋友给别人打软件包,一年有三四万美金的收入,他就半开玩笑地说,要真有一年三四万美金的收入,他也给人打软件包去。

英国著名意识流作家、女权主义先锋弗吉尼亚·伍尔芙曾写过一本名为《一间自己的屋子》的书,在书里面探讨了一个妇女要写作,该有哪些条件。最后她得出结论:一个妇女要写作,得有一间自己的屋子以及每年500镑的收入。其实,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一个人想要写书,就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以及维持生活的收入,但这仅仅只是写书罢了,成家立业什么的,就不要去考虑了。王小波当初通过写作,也的确有了自己的屋子,有了维持生活的收入,但他毕竟是一个中年人,对家庭还有责任,不太稳定的写作收入并不能满足他,所以后来他还去考了货车驾驶执照,对人说:“如果写作不成功,就干这个。”

文坛外的高手

作为一个作家,王小波给人这样一种感觉,他仿佛是游离在人群之外的,独自一个人在路上走着。对他所有文章做过逐一解读的艾晓明博士说:“我想,在这个行当上,他已经走得很远了。我觉得一个人要做一个东西,他想要做到尽善尽美的时候,他就已经离众人很远了。你很执迷的时候,周围的很多东西,你都忘了。”后来王小波出版了他的中篇小说集《黄金时代》,出版社在营销的时候,正是抓住了他文坛外高手的这一特征加以宣传的。

王小波也从来没打算过进入文坛。他还曾不无风趣地说:“都说有个文学圈,我也不知道在哪儿。”李银河倒还向王小波提议过,是不是要加入作协。在当时要写作的话,加入作协代表着一种资历,在出版作品上,也会有更多的筹码,更容易一些,作协对作家是有利的。但是王小波却断然拒绝了这一点。他从来没想过要加入作协什么的,也根本不会去加入作协。

对于王小波来说,他的调子和整个文学圈格格不入,理念本身就有着极大的差别。王小波写的东西,是非常独特的,不管是之前不太成熟的《唐人故事》,还是后来他写的几个中长篇,都是个人风格很强的东西,绝不是当时文坛的潮流。主流的文学理念,也与王小波的相去甚远。文坛之中,对各种各样的作品的评论,往往流于晦涩和枯燥,越解释越让人理解不了原著的意思。

就好像王小波在文章中所提到的,年轻时他读过莎士比亚的剧本《捕风捉影》,其中有一场戏,是一个使女和就要出嫁的小姐耍贫嘴,贫到后来有点荤,其中有一句是这么说的:“小姐死后进天堂,一定是脸朝上!”古往今来的“莎学家”们引经据典,考了又考,注了又注,文化气氛越来越浓烈,但是越注越让人看不懂。只有一家注得简明,说:这是个与性有关的、粗俗不堪的比喻。

这就没什么文化味,但在王小波看来,也就是这家注得对。在写作的时候,王小波也从来不讲究什么文化味,他的文字永远是通俗浅白的,写得行云流水,顺畅无比。不管是他的小说还是杂文,都不像一个学者在说话,没有那种学究气和严肃感,反倒带着点痞气。一直以来王小波也并不喜欢主流文坛的那种严肃无味的文风,所以,如果他真的加入文坛,那些评论家也像评论别人的作品一样肢解他的作品,恐怕会使他作品之中原有的那种鲜活的生命力失去光彩。

王小波自己也说,他和别的那些作家是不一样的,他也根本加入不了他们。有一次他去参加一个文学流派的什么会,结果听了两天完全没听懂人家说的是什么,只好回来。后来他去世之后,他的朋友有一个特别深的感触:那天为王小波送别的时候,在送行者中,有编辑、有记者、有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电影导演等,但是几乎没有小说家。王小波的文学创作一直没有得到主流文坛的认可,事实上,就算是现在,主流文坛也保持着相当的沉默。在王小波去世15周年之际,李银河还专门撰文讨论过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