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学习经济
14913300000005

第5章 当前经济学理论的现状和危机(2)

要使企业在做技术和产业选择时都能够作出正确的反应,需要有一个能够充分反映各种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的价格结构,即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条件下,劳动力价格应该相对便宜;反之,当资本变得相对丰裕时,资本的价格就相对便宜。因此,价格体系成为市场经济的核心。价格体系是用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一个极其绝妙和复杂的设计。价格体系涉及亿万人活动的合作和他们对瞬息万变的情况做出的及时调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产物。弗里德曼在《价格理论》中强调,“人们对世界的漫不经心的观察往往导致了对问题复杂性和对解决这些问题的价格的复杂性估计不足,这是因为,在价格体系运行的范围内,我们很难意识到它的活动。只有当某些事情出了差错时,我们才注意到它的复杂性”。哈耶克在《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指出,“价格体系正是人类偶然发现的,未经理解而学会利用的体系(虽然人类远非已经学会充分地利用它)。通过价格体系的作用。不但劳动分工成为可能,而且也有可能在平均分配知识基础上协调地利用资源”。

在资源配置的效率上,价格体系是较为成功的。价格作为路标,指示出哪里最需要资源。一个例子是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石油危机。20世纪70年代原油价格的突然上涨。使得人们开始节省石油,寻求可替代能源,于是又导致了石油价格在加世纪80年代的下降。

哈耶克认为,主要倒不是说通过市场机制可以实现最优状态,而是说人的内部环境受到了限制,即人的计算能力是有限度的。在他1945年发表的著名文章“社会中知识的应用”中,他生动地阐述了利用价格系统来解决资源配置这一问题,他写道:“如果我们想理解价格系统的真正作用,就必须把它看做是交流信息的机制。关于这一系统的一桩最重要的事实是,它在运行时使用信息很俭省。换句话说,参与这一系统的个人只需知道很少的东西便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只有最要紧的信息才以缩略的形式通过一种符号加以传递,而且只传递给有关的人。将价格机制描述为一种记录变化的仪器或一种电信系统,这不仅仅是一种比喻。有了这种机制,个别生产者为了调整自己的行动以适应变化(他们对这种变化的了解也许永远不会超出价格运动反映出的那么一点东西),只要观察几个指标的运动就行了,正如工程师观察几个仪表盘的几根指针一样。”

2.价格变动是灵活的吗?

古典经济理论“假设”了有弹性的劳动力市场,认为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即工资能够随时灵活地自动调节,新占典经济理论承认短期内工资可能难以调节,但相信长期内工资可以自动调节以达到充分就业。两种理论都认定经济不可能出现长期大量失业。例如,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力市场假设是:雇佣一定数量劳动力所付工资的效用等于此种劳动力雇佣量的边际负效用。在劳动力市场上,如果一批劳动力通过工会商定达不到规定的工资水平就不去上班,于是这一工资水平就造成了失业,而这种失业不属于非自愿失业,相反它是劳动力自己的集体选择。然而,我们已谈到,1929~1933年,美国经济出现了大危机。20世纪30年代整个10年平均有18%,的劳动力失业,1933年高峰时失业率达到24.9%,人们在经济危机中煎熬着,希望得到工作机会,根本不是自愿失业。

新古典经济学与现实具有很大的差距。市场经济运行的现实是:市场交易经常是在偏离瓦尔拉斯均衡的价格水平上进行,各种经济行为人所希望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并不一定等于他们在相应时期实际进行的交易水平,经济失衡可能长期存在,经济运行一旦偏离充分就业水平往往在较长时间内不能恢复到这个理想的均衡状态。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为此提供了最明确不过的例证。如果像新古典经济学模型可预期那样,经济经常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运行,只有当预期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实际值时才有例外,那么。怎么会出现美国由1929年开始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止的长时期严重失业和经济衰退的现象呢?英国在两次大战之间的失业率从未降到10%以内。即使到现在,长期失业也一直困扰着欧洲。1973年后,失业在许多西欧国家迅速上升。例如在1965~1973年期间,意大利是5.8%,法国是2.3%,西德则低于1%,而1990~2000年欧洲三个国家(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的失业率都在10%~12%之间。有工作意愿也有工作能力的人长期找不到事做,这就显示出整个市场制度存在着极严重的失灵,整个经济系统处在一个失业的非均衡的状态之中。

1936年,凯恩斯那部革命性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一书出版。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凯恩斯认为,以往假设的充分就业均衡建立在萨伊定律基础之上,其前提即价格可以灵活调整是错误的。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弹性比产品市场的价格弹性小,即在经济出现衰退或停滞时,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大幅度减少,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主要是通过破坏就业机会,大量裁减雇佣人员而不是减少工资水平来应付需求冲击的。这是所谓“粘性”(变化很慢的)工资效应,由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会导致非意愿失业的存在,劳动力市场的“粘性”价格机制难以削减非自愿性失业,即使在长期也是如此,这意味着经济经常是在低于充分就业水平的失业均衡状态下运行,这种失业均衡显然不是完全均衡,国家应当通过财政政策来干预经济活动。古典经济学者辩解说,这只是短期现象,等到“长期”,劳动力市场就均衡了。但凯恩斯带有讽刺意味地说:“等到‘长期’,我们全都死了。”所以,市场价格机制本身没有力量使总需求与总供给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达到均衡,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非自愿失业,其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依靠政府须采取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而非货币政策,增加投资,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

但不幸的是,凯恩斯本人并未提供一个符合个体经济行为的微观基础来解释工资为何呈粘性,也来说明工资为何停留在这一水平而非另一水平上,及其停留时间的长短。20世纪7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效率工资理论。根据效率工资理论,较高的工资会带来较高的生产率。这是因为较高的工资会使工人更健康、士气更高,若偷懒受惩罚的机会成本更高,且可以维持较低的劳动力变动率。另一个解释工资粘性的是“菜单成本”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当经济情况出现小的波动,单个厂商往往不会马上变动价格,因为重新定价是有成本的(例如重印菜单的费用)。问题在于,如果每个厂商都不变更价格,那么整体价格水平就会大大偏离合理价格水平,导致总体供需失衡。

3.不同质资本可叠加吗?

20世纪50年代后期爆发了持续十几年的“两个剑桥之争”【另一个剑桥指美国的“剑桥”,代表人物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塞谬尔森和索罗。麻省理工学院坐落在麻省剑桥。】,这场影响很大的学术争论以英国剑桥的失败告终,但其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是深远的。以琼·罗宾逊【琼·罗宾逊1922年人英国剑桥大学念经济学,当时马戢尔还健在。1928年她开始在剑桥工作,研究经济学。她是“剑桥园地”的积极参与者。罗宾逊夫人1933年出版了著名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随后她致力于对凯恩斯《通论》的阐释和辩护工作。于1956年出版了《资本积累》。】为代表的英国剑桥学派对新古典的根基——总资本概念——发起了一场全面的冲击,矛头所指主要是新古典要素价格决定理论。以美国的剑桥学派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坚持把利率看成总资本的市场价格。在这一理论中,假设资本和其他任何一种生产要素一样,服从于收益递减规律,利率等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琼·罗宾逊争论说,在经济中,资本的存量是各种不同的机械的集合,而不是同质的具有购买力的资金的集合,因此,不存在总资本的概念,不能将资本合成一个或大或小的同质总量,资本不是一个指数问题。虽然“劳动”和“土地”明显地可用它们自己的技术单位进行度量,但资本的存量却无法用其自己的技术单位计算价值;资本的估价必须以某一特定利率为前提条件,而这就意味着,除非作循环推理,否则,利率就不可能由资本的边际产量决定;所以,传统剑桥学派认为,边际生产力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利率的决定。

第二节经济增长——经济学的核心

一、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迄今为止,经济增长一直是人类紧迫和永恒的主题。经济增长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末重新成为主流经济学理论的核心。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卢卡斯在陈述了世界各国在1950~1992年间经济增长表现的巨大差异后,(例如,印度人均收入增长了1倍,而埃及和印度尼西亚翻了2倍多,韩国翻了10倍);道出了一句名言,“这些问题(指经济增长)导致的人类福利后果简直是太惊人了:我们一想到这些问题(经济增长),我们对其他的所有东西都没法想了”。确实,经济增长本身太“迷人”了,是经济学的永恒主题,是检验经济理论的“试金石”。

一个经济系统可能同时面临着很多复杂的问题,在增长问题上取得成功,在其他问题上就更易开拓。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增长的主要好处是提高人们消费水平;其次,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最后,它是经济制度改革的润滑剂。

在宏观经济学中,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经常被看做能大体反映“福利”、“生活质量”和“进步”的程度。经济增长通常用一国实际GDP(或潜在GDP)的年增长率进行衡量。经济增长率太小关系重大。举个例子,也许2%的增长率大家听起来觉得很小,但是一个小小的2%的年增长率,在36年内将会使平均生活水平翻倍,72年内达到四倍,两个世纪内大约升至原先的五十倍。美国就是靠长期保持较高(约2%)的年增长率,在20世纪初超过英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若年增长率为4%时,则不到一代人平均收入便会增长一倍;若年增长率为7%时,则10年平均收入便会增长一倍;若年增陡率为10%时,则7年平均收入会增长一倍。日本在1820年到1992年之间经济增长率居全球之首。同样,1950年之后,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率最高:包括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和泰国。加纳和韩国问的比较也非常能说明问题:1960年,这两个国家人均收人相同;今天,在韩国,人均收人是加纳的7倍。这种由于增长率不同造成的收人差距出人意料。

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奇迹全靠近10%的“爆炸性”增长。由于如此快速的增长,中国短缺经济已经消失,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总体上已进人小康【目前中国因国有企业下岗导致新的城市贫困问题。】。世界银行报告《2020年的中国》较公正地指出,“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问,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在一个人口超过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总和的国家,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令人瞩目的发展。”

1.永无止境的消费

从总体上说,人类的需要是无限的,永无止境的。原有的需要满足了,新的需要又会产生。未开化的人类的欲望比野兽多不了多少,充足的食物是需求的惟一目标;在总体上,随着人类经济向前发展。人类的需要多样化了,满足需要的方法也多样化了【世界的贫困问题依然严峻。】。人类不仅希望惯常消费的东西有较大的数量,而且希望那些东西有较好的质量;还希望有更高生活方式可供享受。

消费水平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表现。经济学的持久收入假说指出,人们消费主要不是由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其持久收入即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决定,而长期收人主要是由经济增长决定的。

但是。从长期看,消费水平取决于收入、收入预期、失业恐惧和流动性限制。持久收人假说忽视了失业恐惧对消费行为的抑制作用。如果一个人的工作不稳定,其储蓄倾向就高。所以,人们不愿将其收入过多地用于即期消费。而工作安全感强,人们对其未来的预期就会乐观,也更愿意消费他们的即期收入。失业的威胁可能使购买力增长不复存在。导致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消费需求不旺。据统计,到2000年,日本失业率上井趋近5%。与此同时,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60%的个人消费增长已经连续5年下降。这是为什么?日本老百姓担心失业,使消费者信心深受打击,消费支出欲振乏力。最后一个因素是流动性。居民不能借贷,有流动性限制,也影响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