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了不起的中国人
14911500000030

第30章 警惕民粹主义(1)

如今,的确有必要担心一下中国经济制度的倒退问题了。现在已有不少迹象表明了这一问题,而造成这一切的因由,都与当前风行的民粹主义情绪有关。可以说,目前包括社会仇富情绪的不断蔓延,以及对房价的很多争论,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民粹主义的主张。

20世纪,民粹主义一直是游荡在中国历史里挥之不去的幽灵。而进入新的世纪,民粹主义再度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吴稼祥先生认为,近20年来,在整个中国,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一直受到鼓励,而如今竟然逐渐成为了新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已经在中国形成了一股潮流,而且是一股让人害怕、极有可能引起社会走向倒退的潮流。

这一观点是非常及时和准确的。目前在中国民粹主义已经十分风行,毫不夸张地说,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最大威胁。

客观说,民粹主义并不仅仅只在中国流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各国都出现了民粹主义冒头的迹象。甚至在最信仰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民粹主义也开始大行其道。2008年年初,《金融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美国的2008:民粹主义说了算》的文章,文章称在刚刚举办过的这届总统选举中,以往总是坚定支持自由市场制度的共和党支持者开始绝望地寻找喜欢的候选人,结果本是无名之辈的迈克·赫卡比突然崛起了,其支持率与鲁道夫·朱利亚尼和米特·罗姆尼不相上下。

主要原因在于,赫卡比经济上奉行民粹主义政策。他在演讲中总是强调贸易必须是“公平的”,而非自由的。美国必须制止“工作岗位向海外流失”的势头。他表示希望能进一步规范社会计划,追加其投资。虽然他是新教徒,有些观点也是共和党式的——如反对进化论,支持修改宪法以禁止流产和同性婚姻等。

显然他的这一系列民粹主义的主张大大讨好了如今在经济上遭受重创的选民,让他赢得了许多选票。

而原本就主张干预经济的民主党参选人,包括后来当选总统的奥巴马的支持率仍然远远领先。文中称,这反映出一个重要的事实:两党支持者要求在经济上奉行民粹主义的呼声正愈演愈烈。

民粹主义的平民属性

关于民粹主义,很难有个明确的划分,也并没有统一的定义。

诚如保罗·皮可尼所说,大家对民粹主义“这个概念的理解是如此的模糊,最主要的原因是民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所具有的内容的丰富多样性。民粹主义既是一种政治思潮,又是一种社会运动,还是一种政治策略。这样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当人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它时,便会得出现极不相同的结论。以至于它可以指一切东西,同时又什么也无所指”。

很多人可能有很强的民粹主义主张,但是他们自己可能并不知情。

民粹主义不是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它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也就是说,民粹主义不是一个思想体系,也不是一种价值表达,只是一种精神症状。它是因社会不公发展到危机水平时,公开发作的社会不满甚至愤恨情绪,越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其情绪越激烈。

民粹主义的一个特征是它的平民属性。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一文中这样定义民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民粹主义的基本含义是它的极端平民化倾向,即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以此来评判社会历史的发展。民粹主义最核心的表现就是极端推崇底层道德与文化的价值,认定大众保存了文化传统革新与社会进步的真正力量,与此同时,民粹主义强烈地弥漫着反精英文化、反知识分子倾向,力主不断削弱政治、经济、文化精英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民粹主义者所信奉的,是如毛泽东所说的,“贫穷者聪明,富贵者愚蠢”,它的一个倾向就是无限地美化“底层”人物的道德精神与文化素质。

国家行政学院教研部主任李树桥教授在《点评当代中国的思潮》一文中说:正当的大众利益表达一般是理性的,而民粹主义往往情绪化;大众利益表达一般会照顾到全局利益,而民粹主义只强调部分民众的利益(特别是平民的利益),并且事实上排斥社会其他群体的利益。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使平民阶层的利益也不能真正实现。

民粹主义容不得不同的意见,它总是倾向于把十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口号式的简单观念。

民粹主义者通常都最好斗。比如网上出现的许多“红卫兵”式言论,基本都属于典型民粹主义影响的一代。他们容不得不同意见,稍有不如意就辱骂、恐吓。

民粹主义者的一个特征是对一些精英分子的谩骂,尤其是一些一直有极高威望的经济学家,如吴敬琏、周其仁、张维迎、樊纲等,包括直到今天还一直身体力行地为穷人办事,却说要为富人说话的******等都遭到了极其恶毒的谩骂。

下面这段话摘自网络,可以算是一名典型民粹主义者的言论:

新中国成立后销声匿迹了30年的黄赌毒泛滥算是“新”还是“旧”?坑蒙拐骗、制假贩假、走私贩私、囤积居奇、欺行霸市算是“新”还是“旧”?而这些行为的施行者,不是文化“精英”,就是财富“精英”。宣扬个人主义无限至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颓废糜烂的“现代性”不该“反”?西方在经济、技术上实行变相掠夺和封锁,政治上实行双重标准不该“反”?市场化导向下的“三座大山”不该“反”?赖昌星、张荣坤之类的“富”不该“仇”?罔顾个人死活、残酷盘剥甚至奴役工人的“资”不该“仇”?陈良宇之流的“官”不该“仇”?

仅仅从表象上来看,民粹主义的言论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是由于这一切是建立在砸毁而非建设的基础之上的,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危害。

目前贫富两极分化有日益扩大的趋势。而财富阶层基本不被信任,很多人认为他们的财富都是依靠权力寻租与官商勾结等违法手段获得的。于是在我们这个社会,仇富心理成为普遍的现象。继承以往的教育,许多人认为底层民众虽然生活艰苦,但在道德上没有缺陷,是真正勤劳善良的群体。

正如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萧功秦教授所指出的那样,“被主流社会歧视的边缘人经历,底层的生活经历与挫折感使他们产生对占有社会稀缺资源的精英阶层有一种强烈的抵制、怀疑乃至憎恶情绪,当他们看到某种社会不公现象时,就会把个人遭遇到的挫折与他所看到的社会不公平联系起来,并自认为是‘底层民众利益的代表者’,产生一种‘为民请命’的使命感”。

民粹主义还总是要求以整体(人民、社会、国家、民族、政党等)的名义压抑个人(包括法人)。在它的影响下,一些人总是以有外来威胁为理由,号召以大一统的方式来更严厉地统治整个国家。民粹主义倾向既是小民的,同时也具有强烈的沙文主义倾向,很多人总是陶醉于对“大国光荣”的回忆,喜欢谈历史,煽动激烈言论,并将其作为与凝聚人心的武器。

不管民粹主义以什么面目出现,但有几点是万变不离其宗的:第一,在不公正的改革中激起平等情怀,打着在崇尚人民口号下的整体主义旗帜;第二,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把外部世界妖魔化,以此衬托出一种前体制的“内部和谐化”气氛;第三,反感西方、厌恶资本主义,把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对立、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对立、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对立、共同体的内部和谐与阶级社会对立。在经济领域,则主张国家干预,主张维护底层的利益。

当前民粹主义最大的危险是,很多年青一代似乎遗忘了上一代所经历过的教训,并开始接受旧思想所传接下来的民粹主义思想。旅美学者薛涌说:

年青一代拒绝承认上一代人的经验有任何价值,不听他们的话。现在80年代后这代人,根本不知道老“左”是怎么回事,不能体会在老“左”统治下是什么滋味,甚至对老“左”时代有一股温情,对领袖也很崇拜。你跟他们说当年饿死多少人,他们甚至会跟你急,不许你污蔑伟大的祖国。这是在经济增长中长大的一代。民族主义情绪、大国的自信,远压过了对过去痛苦的记忆。

老“左”的消失标志着民族记忆的消失。现在的孩子,羡慕老“左”时代人人有工作。人人有工作怎么会饿死人?他们说你造谣污蔑。我想,如果我们真保护老“左”,让他们和年轻人照照面,告诉年轻人不能留披肩发、不能穿连衣裙等等,年轻人有过去时代的活标本摆在眼前,就不会对计划经济有那么多玫瑰色的幻想。

民粹主义为什么有害?

民粹主义为什么是有害的?在许多人看来,“民粹”只是代表了正常的民众情绪。很多民粹主义的思想从表面看总是站在较大多数民众一边,经常会要求政府的强力干预,甚至更多的激进主张。在很多网站上,我们经常都会看到这种情绪。民众有这种情绪其实也是正常的,很多主张表面看来也很合理。但是,假如这些主张成为现实真的对民众、对我们这个国家有利吗?

比如,社会上流传着许多底层人生活状态的照片,很多人都曾经为这些照片流泪。通过这些照片,人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那就是,这是一个不公正的社会,我们的兄弟姐妹在受难。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或许就因为我们还有同情心,所以这个世界还是有救的。但是同情应该怎么来理解和表达呢?目前相当一部分人的情绪是选择了愤恨。愤恨往往导致暴力。但暴力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历史的变迁总是一个暴君推翻另一个暴君,动力是什么,是仇恨,“时日曷丧,予与汝偕亡”。还有一个动力,就是“彼可取而代之也”。

这种民粹主义观点使人的视野变得狭窄,从而看不清事情的各个方面。如《圣经》里说,我们看见了别人眼中的刺,而看不见自己眼中的梁木。

民粹主义总是打着维护大众利益的招牌,却做着最终危害大众利益的事情。当然,我们不应该总是以恶意来揣测别人的动机,我宁可相信,这些打着维护大众利益招牌的人的想法是好的,是纯粹和善良的。但是,历史也一次一次地告诉过我们,仅仅有好的动机是远远不够的,有时候行动的结果可能与动机相距很远,甚至是截然相反。

经济民粹主义最大的表现就是总是质疑市场的作用,总是借口中国经济有特殊性,不是纯市场经济,而强调“永远别忘了中国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国家,是彻头彻尾的一个政策市场”,并以此为原因和借口。总是用简单化的思维来尝试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而这种简单化的特征就是常常鼓吹政府对某些经济现实进行干预。

无论是什么样的民粹主义,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鼓吹、支持政府干预的政策。另一种特征是,总习惯于将许多事情归咎于所谓的敌对分子的阴谋。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经刻画了一群愤怒的傻瓜——经济民粹主义者的形象。他称他们是一群执政几十年却把拉美世界搅得超速通胀、市场萎缩的笨蛋政客。这让人很容易联想起那些水泊梁山上“替天行道”的好汉们。这就是民粹主义的特征:在野时总是口号响亮,大义凛然;在朝时则头脑简单,破坏规则:

经济民粹主义幻想一个更为直截了当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其原则很简单。如果发生失业,那么政府就应该雇用这些失业的人。如果货币紧俏导致利率攀高,那么政府就应该设定利率上限或多印一些钱出来。如果进口对工作产生威胁,就停止进口。这样的反应,和你想发动汽车时就去拿钥匙比起来,为什么就比较不理性呢?

答案是,在一个数以百万计的人每天工作和交易的经济里,个别市场非常密切地相互联结在一起,如果你压制住一个失衡现象,必然引发其他一系列的失衡。如果你对汽油订定价格上限,就会出现短缺,加油站前大排长龙,就和美国1974年的情况一样,非常清楚。

市场系统之美,就在于当其运作顺畅之时;市场几乎总是运作顺畅,市场倾向于创造自己的均衡。民粹主义的看法就相当于单式簿记,它只记录借方,像是降低汽油价格的立即效率。我相信经济学家采用的是复式簿记。

这段话的主题意思就是,很多真正有利于大部分人利益的事情,未必一眼看上去就是直观的。而很多看上去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做法其实是非常具有伤害性的。消除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并不是把所有富人的钱都拿来分掉,虽然这也许是个非常直观的方法。

实际上,历史上很多国家都这么做过。中国也曾做过。

但后果我们也都看到了,虽然中国有世界上最勤劳的民众,但还是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一般来说,各种形式的干预、管制都有很大的副作用——比如最低工资制往往被证明在多数情况下将减少低收入者的就业机会,租金管制则被证明在多数情况下将会使低租金的房子到不了最需要的人手里,同时也没人再愿意出租房子,减少了可租房子的数量。

实际上,我们国家在新中国成立前后都曾经存在漫长的经济管制岁月,而在那个时候短缺就像瘟疫一样,那是一个有价无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