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了不起的中国人
14911500000024

第24章 传统的华人领地(3)

发生在东南亚无以计数的大大小小的排华事件,与这种舆论的煽动有很大关系。如我们所知最多的1998年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反华暴乱。那些当地的印度尼西亚人叫喊着聚集在一起,疯狂地打砸抢烧华人的店铺和住所。这是因为,华人作为客族和少数族群,在当地的多数族群眼里,就是侵入者和剥削者,他们的富有是不可容忍的。因此,在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暴力下,整个华人群体便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正常的。比如,新加坡《联合早报》2009年7月曾发表一篇文章,称马哈迪打起了种族牌:

直到今天,马来西亚前首相、巫统前领导人马哈迪仍然在撰文称“由于马来人愿意与其他种族分享他们的国家,所以那些更成功,来自更古老,即4000年文明的种族,还要从马来人手中夺去原本就不多的资源”。

尽管马哈迪并未明言,但他所指“拥有4000年文明的种族”,明显是指华族。他较后也点明,这个种族占了马来西亚人口的26%。

他说:“新经济政策的目标,本来是要打造30%的土著股权(虽然他们占了60%的人口比例),其他种族40%,以及外资30%。不过,新经济政策推行39年后,马来人的股权仍停留在20%,而其他种族的人口比例虽然只是26%,但却占了近50%的市场股权。”

他声称,马来人与非马来人在城市的财富差距更加悬殊,前者只占了15%,其他的财富都控制在非马来人的手中。

他表示,非马来人都住豪华的洋房,而绝大部分的马来人却只能住在木屋区。

正因为如此,在文化上,马来西亚巫统政府一直是对华文教育采取歧视政策的。1961年的马来西亚新教育法令把华文中学排除在国家教育主流之外,政府规定国立学校从小学开始,都必须用马来文或者英文授课。如果是华文小学毕业生升初中,要多学习一年马来西亚语及英文。并且,华文学校始终无法得到政府的拨款,因为,当局就是想听任华文学校自生自灭。更有甚者,华文独立中学的文凭也不被政府承认,政府还在公立大学录取指标上规定了不利于华人的固定比例。

但是华人社会历来有重视华文教育的传统,华人社团和社会力量都毫不动摇、全力以赴地支持华文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政府不支持,就自己出资,建立华文学校,坚持中文授课,满足各个阶段教育的需要。因此虽然有政府的大力压制,华人学校仍茁壮地成长着,创造了教育的奇迹。

如今,马来西亚的华裔年轻人接受华文教育的已经超过90%。根据2007年马来西亚教育部提供的资料,该国总共有1290所华文小学,在校学生60多万人;华文独立中学61所,在校生6万多人;实际上,华人社区兴建新的独立中学的申请一直都未能获得批准,导致近年来华人社区对独立中学的需求日益增加,独立中学的数量却始终保持在61所的数量上。并且所有独立中学的一砖一瓦都是由华人社团出钱出力兴办的,政府只在每五年大选之前象征性地给予一些拨款,由于资金有限,独立中学的办学举步维艰。除此之外,马来西亚还有3所华文大专院校(南方学院、新纪元学院、韩江学院),学生1万多人。

比如东马来西亚的沙巴州仅有35万华人,却拥有华文学校80多所,在校学生近5万人。另外,近年来还有一种风潮,不仅是华裔子女进华文学校,还有许多马来人和印度人的子女也纷纷来到华文学校就读。主要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且华文学校的校风通常都比较好,学生刻苦认真。这就使那些比较富裕、有条件的马来人和印度人家庭也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华文学校来,接受正统的中华文化教育。目前就读华文独立中学的马来学生约有5000多人,就读华文小学的非华裔学生更是已近7万人。

在印度尼西亚情况更是如此。自从1966年印度尼西亚前总统苏哈托军事政变上台后,就采取了高压政策。所有华文教育,还有华人社团、华文报刊都被彻底取缔。这造成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即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出现了一个30多年的断层。如今,几乎50岁以下的华人后裔大都不懂中文了。不仅仅如此,印度尼西亚还在教育上对华裔学生采取赤裸裸的歧视政策,规定华裔学生考取国立大学者只能录取10%,并且在报考学校时还需要填写民族成分。

印度尼西亚政府还不许华人保留传统姓名,等于变相强迫华人改名换姓。许多印尼华人不得不取当地印度尼西亚人的姓名。甚至连华人的传统节日、习俗活动也都被禁止,并且,印度尼西亚政府还强迫每一个人都必须有一种宗教信仰,否则就会被当成无神论者而逮捕。为适应这种法令,华人的儒家文化只好无奈地沿着宗教化的方向发展,在印度尼西亚发展成了一种宗教。

如今孔教在印度尼西亚发展迅速,是印尼政府正式承认的六大宗教之一。到1972年统计有300万孔教信徒,占印度尼西亚华人的大半。在印度尼西亚,孔教徒创建了一种类似基督教或伊斯兰教的宗教制度和礼仪。比如,双方见面打招呼的方法都是双手抱拳。一人先说“惟德动天”,另一个人说“咸有一德”。每次讲话完毕,相互说“善哉”。另外,孔教徒都把曲阜看作“圣地”,很多人都想一辈子至少要去一次。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学会中文,读原版的经书和资料。虽然从1978年开始,印度尼西亚政府又不承认孔教的宗教地位,限制孔教活动,但孔教仍然会采取地下和家庭的方式进行活动。

不管怎么说,包括孔教、传统民俗、祖先崇拜在内的华人宗教成为在那个时期印度尼西亚华人维持民族文化传统的唯一途径。

在苏哈托独裁政权倒台之后,印度尼西亚政府开始对华人和华文教育采取了相对开放的政策,华文正式列入印度尼西亚国民教育体系,华文教育也开始步入复兴阶段。

可敬的华人

华裔虽然在其所在国是少数民族,但其母国却是一个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个更重要的祖国,一个从文化上哺育他们的祖国,一个从历史中赋予他们荣耀的祖国。华裔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既为祖国自豪,也为祖国曾经的落后而焦急。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东南亚的绝大多数华裔都心向中国,甚至积极支持或参加中国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等。在经济上,他们也积极支援祖国的建设,共同抵御外敌。

像孙中山作为革命先驱者,其“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是在南洋华人的支持下提出的。当然南洋华侨表现最感人的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的消息传到东南亚后,南洋各地华侨便相继组织筹赈会、慈善会,筹款纾难。之后,各地侨领纷纷倡议要建立一个南洋华侨抗日救亡斗争的最高组织,于是1938年他们在新加坡成立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其领导成员包括南洋各地的华侨首领,如陈嘉庚当选为主席,副主席有印度尼西亚的庄西言、菲律宾的李清泉等。

南侨总会成立时确立宗旨为:一是联络南洋各属华侨研究筹赈方法,策动救亡工作。二是筹款助赈祖国难民,并倡导集资发展祖国实业,以维难民生计。三是积极劝募公债,推销国货。南侨总会并发表宣言,“盖国家之大患一日不能除,则国民之大责一日不能卸”,号召全体侨胞各尽所能,各竭所有,自策自鞭,自励自勉,踊跃慷慨,贡献于国家。成立南侨总会后,陈嘉庚带头捐款购债献物,精心筹划组织,南侨总会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内便为祖国筹得约合4亿余元国币的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