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最好的健康给孩子:5~13岁儿童健康手册
14905400000028

第28章 关注心态——孩子也有心理隐患(1)

孤独症、多动症、抑郁症、焦虑症、学校恐怖症……这些心理学的陌生名词,正越来越多地和孩子纠缠在一起。有健康的心理才会有健康的身体。面对孩子的这些心理问题,如果能进行及时而正确的疏导,便会化险为夷,风平浪静;如果长期被压抑和忽视,日积月累,小小的涟漪也可能会酝酿成狂风骤雨。

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要锻炼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人只有拥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拥有健康的思想,健康的目标,他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所以,孩子一定要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培养自己良好的心态。

导致孩子心理危机的主要因素

2005年9月的一个早晨,苏州一名小男孩从自己家四楼跳下,结果男孩多处骨折,伤势严重;经过抢救后,这名男孩脱离了生命危险。

据了解,这名跳楼的小男孩是一名小学6年级的学生,才仅13岁。当天早晨,他妈妈叫他起床复习功课,不料等妈妈从卫生间出来时,孩子已从四楼窗口跳下。

这名年仅13岁的孩子为何要跳楼?当有人问他跳楼的原因时,孩子沉默不语;对于孩子跳楼的原因,孩子的爸爸也不肯透露任何细节。然而从孩子与父亲的对话中却让人感觉到,父子俩的关系并不融洽。

虽然我们无法把握孩子跳楼的心理,但我们至少可以判断出孩子在心理上存在问题。近年来孩子恶性事件频频发生,一言不合,就采取极端手段伤害自己,伤害朝夕相处的同学、老师乃至父母,“花朵”变成“恶魔”,“乖孩子”变成“暴君”。作为孩子时期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正处于心理叛逆期,心理上波动较大,如果情绪积郁在心中无法发泄,往往容易出现反常行为,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可能看不出反常行为,但实际上这种潜在的危险却一直存在着。

伴随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社会变革,我国目前正遭遇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未成年人心理危机。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内地3.67亿18岁以下未成年人中,保守估计,存在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超过3000万人,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等方面的问题。

孩子涉世不深,所以心理脆弱,承受能力不强,一旦遭遇心理冲突,很容易导致心理危机。那么,主要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孩子的心理危机呢?

家庭分裂,父母离异

家庭分裂、父母离异是导致孩子心理危机的重要原因。处于单亲家庭的孩子失去了父爱或母爱,易有抑郁、孤独、压抑等心理,甚至发展为心理危机。

学业压力大

学习压力感,是当前孩子存在的最严重的心理问题。学业任务重造成的心理压力导致偏执、敌对、抑郁、心理不平衡等。这种心理问题如果不认真地对待,就会出现严重的心理危机。

交友不慎,误入歧途

孩子心理还不成熟,易受坏人、坏朋友引诱而误入歧途,逃学、离家出走、看黄色网页……甚至犯罪,参与打架、斗殴、偷窃、抢劫等。

有精神病遗传因素

有精神病家族史的孩子,容易表现出某些人格障碍,如偏执、冷漠、刻板、孤僻等;或反过来,即过分追求完美、放纵、易怒。

遭受重大心理打击

亲人死亡,如父母死亡或患了绝症,家庭经济来源忽然断绝,或被骗、被强暴,或早恋失恋、家庭暴力……都易引发心理障碍,甚至发展为心理危机。

杨力谈养生

现代孩子学习压力大,单亲家庭多,交友复杂,易受伤害,所以孩子的心理问题比古代倍增,父母、老师要多加观察。

其实,很多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都在父母身上。现在很多父母简单地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对孩子的情绪波动不够重视,事实上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渠道非常广,在思想上要比过去的孩子早熟很多,这些孩子除了在是非判断能力上不强外,其他方面已与成人无太大差异。

孩子心理危机容易出现哪些情况

过去对孩子出现的问题,一般都是从政治、思想和品德上进行分析,从心理上分析得很少。把孩子的心理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思想问题去解决。这种以简单、呆板、僵化、千篇一律的思想政治工作取代一切,使孩子在竞争力、情绪、情感、性格、自我意识、人格倾向、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等心理素质,处于一种自发形成和盲目发展的危险状态。

曾有“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组,按国际标准分别在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5个省市区进行过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小学生中有16.4%存在异常心理问题倾向,有4.2%存在严重心理行为问题;初中生的这一比例分别是14.2%和2.9%;高中生分别是14.8%和2.5%。由于我国中小学生基数巨大,所以这一比例是触目惊心的。

国家有关部门也曾对小学生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孩子的心理问题呈快速上升趋势。1984年北京地区孩子行为问题患病率为8.3%,1993年北京地区孩子行为问题患病率为10.9%,1998年全国12城市的孩子行为问题患病率为13.4%,2002年北京中关村部分重点小学孩子行为问题患病率为18.2%。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一项关于青少年犯罪的调查也表明,1997年至2000年,由于心理畸变引起的“激情犯罪”显著增多。

那么,孩子心理危机最容易出现哪些情况呢?

离家出走

离家出走是孩子心理危机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他们为了逃避不能排除的烦恼而离家出走,他们的出走一方面给家人带来极大的不安,同时也使自己面临着各种不安全。

走向犯罪

孩子出现心理危机时,往往易在大街上徘徊,如果遇到坏人引诱,就很容易误入歧途。

自杀

孩子自杀虽然不多,但也并非没有,应给予重视。曾有一位16岁的少年因为妈妈拒绝给他买一双旅游鞋,少年从楼上跳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测算:自杀是我国15~34岁年龄段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5~14岁的孩子自杀约占自杀总人数的1.02%。

孩子们的心病正在成为父母的心病,长此以往,这一问题会成为社会心病。所以,对孩子心理危机进行干预非常重要。

1.家庭温暖是第一良方

父母对孩子冷漠或溺爱,都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尤其父母离异、去世或家庭暴力,对孩子心理都是致命的打击,所以加强家庭干预,让父母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是化解孩子心理危机的第一良方。

父母们每天都要想一想:你今天花时间与孩子单独相处了吗?你全神贯注地倾听孩子的思想和感情方面的困惑了吗你知道孩子在读些什么书吗?作为父母,不应该只在物质上关心孩子,更应该在精神上关心孩子,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多与孩子沟通。沟通时,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而不应该简单地把孩子看成不懂事的孩子。

2.老师是最重要的心理救助资源

老师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是最受尊敬的,因为尊敬,所以信任。这就要求老师要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心理干预技术。当然,更重要的是对孩子们要有较高的责任心和爱心。不要采用一些过头的手段教育孩子,惩罚手段往往给孩子造成精神障碍乃至心理疾病。通常,老师对学生的谈话,效果将胜过父母。

3.社区邻里的关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生活在一个社区的孩子们,邻里的大爷大妈是看着他们长大的,所以比外人要了解他们,能对孩子们劝说上几句并非没用,相反,有时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杨力谈养生

如果发现孩子有心理异常,父母、老师要注意观察以防万一。孩子自杀的迹象:目光渐渐变得冷漠或茫然;经常独自发呆或闭门独处;或忽然变得对别人关心起来(一个一向冷漠的人,忽然变得热情起来,要警惕是抑郁症心理崩溃前的回光返照,往往是自杀的前兆)。

孩子如何面对压力

一个6年级的小学生在网上这样写道:我们起得太早、玩得太少、活得太累,在我们稚嫩的心灵里,被红笔书写了两个大字:压力!它如同一块大石头,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有一位父亲称了一下上6年级的儿子的书包,竟然有16斤重,而他的孩子才11岁!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环境日益严峻的当今时代,孩子们也都过早地面临着各种压力。理想中的孩子时期,孩子们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成长。他们学习各种技能,逛公园,有足够的时间玩耍,还有温暖而愉快的睡前故事。但是如今,这种“金色童年”却在各种各样的压力下变成了“灰色童年”。

现在的孩子在得到铺天盖地的“爱”的同时,却越来越失去了随心所欲地玩的自由。很多父母都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不许孩子看电视和所谓的“闲书”,连星期六星期日也给孩子安排得满满的,上午上奥林匹克数学班,下午上剑桥英语,有点空余时间还要学习许多特长与技艺。甚至每天做作业时,父母还要在孩子的旁边紧盯着。孩子心理学专家指出,如果孩子感到越来越不能支配自己的小小世界,那么他的压力就越来越大。另外,在学校,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孩子与孩子之间相处的矛盾……这些有形或无形的言语、事件,都可能使孩子产生成长中的压力感。

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不可能没有压力,适度的压力可以成为成人、成才的动力,而压力来得过早、过大,那恐怕只能是反作用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无益。孩子感到压力时,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通常不能说出他们的感受,或因为害羞、内向等原因而不愿表达等,因此他们有时无法得到父母的及时帮助。而孩子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因而常常不能自已解除压力。就这样久而久之,压力长期的积压,孩子就会产生厌食、头疼、胃疼、烦躁、睡眠障碍、抑郁等心理或生理的问题,严重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因此,孩子一定要学会缓解压力,放松自己,同时,作为父母,更应该要帮助自己的孩子走出压力的边缘!在这里,我给各位孩子还有父母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放松心情

比如,当心理承受重压时,去运动一下,散散步,打打球,当人完全投入到运动中时,身体就会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就会把心中的压抑和烦恼全都转换为动力发泄出来;可以参加一些自然、安静的活动,像玩水或沙子,玩泥巴或者画画等;可以走进大自然,倾听来自大自然的声音,来自大自然的声音最能让人心情放松,听听水流声,听听海浪拍打海岸的声音,听听海鸥的叫声……这些都可以让人轻松起来;逛逛商场和书店,看看书画展览,有计划地打内容健康的游戏,看一场喜欢看的电影,听一些美妙音乐,同样可以放松心情。

舒缓孩子的日常生活节奏

父母不要给孩子安排太多的学习任务,孩子一周的专门技能学习最好不要超过2次,否则他会感到压力和疲于应付,学习的地方也不要太远,不要让孩子感到经常在路上奔波。不要强迫孩子学他不喜欢的东西,应该多听听他自己的意愿。假如让他做他不喜欢做的事,那肯定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了。安排好孩子的娱乐和休息时间,孩子们需要修养和思考的空间。

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父母要想帮助孩子克服压力,就必须先要了解孩子心理上有什么压力、压力是从哪里来的。所以,父母应定期找一个安静的时间,坐下来和孩子谈一谈最近过得怎么样,认真地听他说话,让孩子说出他面临着哪些事情,什么事让他有压力,为什么这件事情会让他有压力。交谈可以舒缓孩子的压力。

父母也可以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和孩子谈谈今天的状况如何,有什么事情发生。父母还可以在孩子睡觉前问问孩子今天什么时候最高兴。这样父母就可以比较主动地了解到孩子是否有什么担忧、害怕的事情,从而给予孩子帮助。孩子如果能谈出他的困扰,其实他的压力就已经抒解一大半了。

掌握与孩子沟通的艺术

当孩子说出由于某些事情而造成一定的压力时,父母小时候一定也曾经遇到过和孩子类似的情况,当时是怎么样对待的,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孩子分享,当孩子知道了父母原来也面对过这样的压力和烦恼的时候,知道自己不是特例,他们对父母所说的话就比较容易听进去了。

有些孩子会因为考试考不好,或有些事情没做好,就说自己很笨。这时,父母不要马上也觉得好像他是不够聪明。因为孩子说自己很笨,只是代表他缺乏信心。父母可以从生活中找出一些可以证明他有能力的例子来反驳他,要尽量让孩子去推翻他自己对自己错误的预设,这样可增强孩子克服压力的勇气和信心。

孩子一起玩互换角色的游戏

父母在了解了孩子压力形成的原因后,父母和孩子按角色分配,让孩子扮演压力来源的一面,而父母则扮演面临压力的孩子。父母在面临压力前、压力时、压力后的精彩表现,都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成为孩子今后处理问题的榜样。

多带孩子去旅游

前人早就说过:“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对一个人知识的增长固然重要,而行万里路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经历呢!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比通过别人的眼睛看世界又有更真实和自我的收获。特别是带孩子旅游,可以让孩子增长见识,锻炼意志,甚至对于他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培育。同时,旅游也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以便让孩子放松自己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