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最好的健康给孩子:5~13岁儿童健康手册
14905400000016

第16章 孩子就要睡得好——精力充沛精神好(2)

很多专家认为,梦游可能是大脑调节睡眠清醒周期的不成熟性所造成的。所以,大多数小孩会随着自身神经系统的成熟,梦游的症状就会逐渐消失。梦游开始比较晚或直到成年还一直存在的情况,可能是与心理因素有关,最典型的一个心理因素就是压力过大。此外,癫痫病也会引起梦游。如果是心理压力造成了这样的睡眠紊乱,进行心理咨询可能会有所改善。无论年龄,患者都有可能从催眠或生物反馈中获得帮助。

如果在夜里做着十分可怕的梦并惊醒,这就是梦魇。医学上是这样给梦魇下定义的:即“由于做梦造成不安情绪发作”,主要是指做着威胁自己生命之类的噩梦而惊醒,同时出现强烈的不安感和植物神经的兴奋状态(包括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但是,这种恶梦产生的不安感与夜惊的恐慌状态是不同的。

经历梦魇的人能记得自己所做的整个噩梦,醒来以后意识能立即恢复清醒,并能妥当地应付周围的各种事物。梦魇常见于神经质并且情绪不稳定的孩子或成人,当人担惊受怕、处于感情纠葛期间、正在经历痛苦的事情以及处于抑郁状态时,都容易发生梦魇。当然,由于人与人在各方面的差异性,包括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所以,在同样情况下,有的人就以噩梦的形式反映出来,而有的人就不会。

做噩梦并不一定就是大脑出现了障碍。什么时候会出现噩梦呢?通常,人在刚入睡时是不做噩梦的,只有半夜或黎明时分才会出现噩梦。另外,当连续服用酒精、安眠药、清醒剂等而突然停止服用时,也会引起噩梦的发生。

梦游的保护与治疗

当孩子疲劳过度或担忧严重的时候,他们就很容易发生梦游。家长朋友们可以指导孩子在睡觉前做一些放松性的活动。另外,让孩子早睡也是预防梦游的一个办法。

为了避免孩子在发生梦游时受到的伤害,家长朋友们可以把卧室和房间弄得尽可能的安全,具体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确保床边没有锋利或易打破的东西,如果卧室在二楼就应该在楼梯口装上门,锁好卧室和家里的门窗。

如果孩子出现了梦游,要帮助孩子重新回到正常的睡眠状态,家长朋友们可以轻轻地将他/她引回到床上。

而对于经常梦游的孩子,有一种被称为“促进清醒”的方法,我认为很值得一试。具体做法就是,记录下几个夜间小孩子从入睡到梦游开始之间的时间长短,然后在接下来的几个晚上,在孩子还没有但将要发生梦游的前15分钟叫醒他/她,并让他/她在5分钟内保持完全的清醒,之后再让孩子继续入睡。

梦魇的治疗

如果不是频繁出现梦魇的话,就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治疗。对情绪不稳定的孩子,我建议采取心理指导的方法,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别让夜惊折磨孩子

夜惊也是异常睡眠的表现,并且也是影响孩子睡眠的一个麻烦问题。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大约3%的孩子都会出现夜惊现象,并且男孩略多于女孩。夜惊会发生在孩子的任何时期,而6~10岁的孩子更容易发生夜惊,青春期以后就趋少了。

夜惊的发作大多发生在孩子入睡后的三十分钟以内,最迟不超过两个小时。根据医学研究统计,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患有夜惊的孩子在入睡后的15~30分钟左右会发作。

夜惊的具体症状表现为孩子在开始入睡的一段时间后,突然惊醒坐起,并睁大眼睛,显得躁动不安,表情恐惧,意识尚未清醒,仍处于朦胧状态。有的还会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瞳孔扩大、脉搏加快、出汗等。有相关数据显示,有的孩子在夜惊后脉搏可高达每分钟180次。

在夜惊发作时,孩子一般很难被叫醒,依旧表现出惊恐、哭泣或叫喊的状态,还会紧张地抓住任何人,似乎继续在遭受某种强烈的痛苦。同时,孩子对父母亲的安抚、拥抱都毫无反应。这种情况常常能在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又能自行入睡。

有的孩子在夜惊发作时,还会继续梦游,但醒后完全不记得。夜惊这种病症在一个夜里可能会多次发作,也可能几天或十几天才发作一次。

孩子夜惊的病因主要是焦虑、受惊等心理因素。例如家庭成员的重病和死亡,初次离开父母进入陌生的环境,外伤和意外的事件所导致的焦虑和恐怖不安等。此外,在睡前听恐怖故事和看惊悚恐怖片等,也都可能导致夜惊的发作。

家长们对孩子夜惊的发作不要太过紧张,同时,要注意防止夜惊伴梦游的发作时,可能出现的意外事故。一旦夜惊伴夜游发作后,家长可参照上一小节针对梦游、梦魇的办法来协助孩子重新入睡。

孩子夜惊一般是不需要药物治疗的,但对于夜惊反复发作且发作次数较多的孩子,我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镇静剂。在预防上,家长们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避免听恐怖故事和看恐怖惊悚的影视节目。

在发生夜惊时,家长应该对孩子不断地重复安慰性的语言,比如:“宝贝,你是很安全的。”“亲爱的,你现在在自己家的床上。”等等,来安慰孩子。我在这里要请家长们记住一点,就是没有必要叫醒处于夜惊状态的孩子,因为你也几乎不可能叫醒他/她。

夜惊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自行痊愈的,家长朋友们对此无须过分焦虑。

营造最佳睡眠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科学的睡眠。就是如果睡眠质量好,人就会觉得精力充沛,心情愉悦,相反,就会无精打采,心情烦躁,甚至可能导致抑郁症。睡眠时间不足会影响青少年的思维能力、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学习积极性以及身心方面的健康。因此,为孩子营造一个最佳睡眠非常重要。

吃得科学睡得好

要想提高孩子的睡眠质量,平时可以让孩子适当地吃一些对睡眠有帮助的食物,同时也要避免吃那些容易导致失眠的食物。

利于睡眠的食物

睡眠医学会指出,米、面、煮鸡蛋、肉、鱼、新鲜的起司和各种豆类,因为含有氨基酸,可以促使身体释放一种有益于睡眠和记忆的物质,睡不好的人,应该多吃。另外,莴苣、大蒜、洋葱、番瓜和包心菜,都有镇静的作用,有助于睡眠。

不利于睡眠的食物

首当其冲的就是含咖啡因的食物。我们都知道,含咖啡因的食物会刺激神经系统,并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是导致失眠最常见的因素。所以,下午至晚上就不应该再饮用咖啡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了。

其次就是辛辣的食物。如果在晚饭吃了辛辣的食物,也是会影响睡眠的。因为,辣椒、大蒜、洋葱等都会造成胃中有灼烧感和消化不良,人自然就睡不好了。所以,晚饭应该少吃,最好避免吃这一类食物。

另外,油腻的食物吃了以后,会加重肠、胃、肝、胆和胰的工作负担,刺激神经中枢,让它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也会导致失眠。因此,平时的饮食就要坚持少油,尤其是晚餐。

还有些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气体,产生腹胀感,也会影响正常的睡眠,如豆类、大白菜、洋葱、玉米、香蕉等。失眠的朋友应该少吃这些食物,晚上最好不吃。

对于以上这几种食物,睡眠不好的孩子,在晚餐尽量少吃,最好不吃。

给孩子放段音乐

音乐对人的身心具有神奇的调节作用,不同的节奏、旋律、音调、音色对人体能起到兴奋、抑制、镇静、镇痛等作用。音乐通过有规律的频率变化,刺激人的大脑皮层,并对丘脑下部、边缘系统产生效应,从而能调节激素分泌,促进血液循环,调整胃肠蠕动,促进新陈代谢,进而改变人的情绪和机能状态。

家长可以在孩子临睡前放一段舒缓轻柔的民乐、轻音乐,这样的音乐能调节孩子的心跳和呼吸,缓解精神紧张,消除不安与烦躁,调整心境,使人心平气和,情绪平稳,从而能改善睡眠的品质。

镇定安神的乐曲包括:《春江花月夜》、《平沙落雁》、《苏武牧羊》、《小桃红》以及贝多芬的奏鸣曲、肖邦和施特劳期的圆舞曲等。有催眠作用的乐曲包括:《宝贝》、《春思》、《军港之夜》、《平湖秋月》、《大海一样的深情》、《银河会》、《二泉映月》、《烛影摇红》、莫扎特的《催眠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德彪西的钢琴协奏曲《梦》、海顿的《G大调托利奥》和舒曼的小提琴小夜曲《幻想曲》等。

好习惯好睡眠

养成孩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每天晚上定时上床,使身体产生自然的反应。到了这个时间,身体知道到了应该睡觉的时间了,各项功能就开始缓慢下来,处于临睡的状态,在精神上也能够安静下来。定时上床如果坚持下来,到了这个时候,孩子们不要督促就能够躺在床上,而且马上能够入睡。一般来说,孩子上床睡觉的时间最好是在十点之前。

第二,在临睡时进行一些准备,比如刷牙,收拾床铺,换睡衣,洗澡,读书等,借此提醒身体,到了睡觉的时间了。让孩子们每天到时间就做这些动作和活动,他们会下意识地按时上床睡觉。

第三,晚上一定让孩子少吃含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因为咖啡因严重影响睡眠。孩子不喝咖啡和茶,并不能保证不吸收咖啡因,可乐中就含有咖啡因,很多食物中也有一定的咖啡因。要了解哪些食物含有咖啡因,不让孩子吃。研究结果表明,吃了咖啡因之后,其影响睡眠的效果有可能持续12小时。

第四,不要在孩子的房间内放电视。研究表明,房间里有电视的话睡眠量就少,电脑电话电子游戏机等也一样,都要请出孩子的卧室。

第五,临睡前不要看一些惊险的、激动的、故事情节很吸引人的和恐怖的电视或电影,因为很可能影响入睡。孩子睡觉之前一个小时不要开电视,可以玩一会玩具,读读书,听些轻松的音乐,或者和家长在一起聊聊天。

第六,让孩子在睡觉以前不要锻炼身体,因为孩子的神经一旦兴奋起来就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会导致不能很快入睡。要在睡觉前两个小时锻炼,这样对睡眠很有好处。

第七,床只做睡觉用,不要在上面做功课、读书、玩游戏或者打电话。这样孩子们的身体被训练成上床就是为了睡觉,他们的睡眠质量也会得到很好的保证。

第八,孩子的卧室要隔音,最好不要临街,窗帘也要厚一些,可以挡住外面的光亮和噪音。卧室里不要留灯,有关专家认为,孩子卧室中微弱的灯光对孩子的视力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而且孩子在阴暗的环境中深度睡眠好,早上更容易自然醒来。

第九,大人可能起得很早,也许睡得较晚,这种时候一定要避免弄出声响,把孩子吵醒或者影响他们入睡。孩子还在睡眠之中,家里要保持绝对的安静。

任何习惯都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好的习惯要花时间去养成,坏的习惯要花时间去改正。孩子们的可塑性很高,在他们的习惯的培养上,家长们的耐心和恒心是最重要的。有志者事竟成,要相信自己,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