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杨力讲易经预测智慧
14905100000022

第22章 开合预测——好遁,君子吉,小人否(1)

开合预测,就是教我们要掌握进退的原则。艮卦中说:“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该停止的时候就停止,应前进的时候就前进。动静与行止都能不失时机,事业的前途必定光明美好。还有遁卦:“好遁,君子吉,小人否”,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该避开的时候就要避开,不该避时就不避,何时避开,能否把握好避与不避的度,这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分。以上是告诉我们,既要懂得前进,也要懂得适时退让,这样才能避吉避凶。

知进知退,稳中取胜

西汉戴圣在《礼记·曲礼》中记载:“进退有度,左右有局。”每个人在工作与生活中都会有很多次选择进退的时候,有时在某些事上应该选择更进一步,而有的时候则应该选择退一步。一个人拥有着坚定的信念,对什么事情都抱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心态固然很好,但是,如果面对的是确实难以逾越的障碍,还一味地往前冲,只能是头破血流,徒劳无用。此时,不妨后退一步,拐个弯从旁边经过,则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许多成功之人,不是只懂得进,他们更懂得退,更懂得张弛有度。

狼,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你都可以在它们的眼神中看到一种叫做逆境生存的意志,因为它们生来就面对着自然界的考验,它们不会被任何事情而打倒。因为它们懂得何时进攻,更懂得适时撤退,不会为没有把握的事情而去拼命,更不会因为一时的饥饿而去冒险。小过卦说:“弗过遇之,位不当也。往厉必戒,终不可长也。”没有过(界限)但也与之相遇,是因为居位不当。前往凶险,必须戒备,但终究不可长久相安无事。也就是说,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知进知退,不能太过分,以极端的态度是不适合的(不当位),如果坚持这么干,绝对不会获得长久的稳定。

太平天国起义后,太平军横扫清军如卷席,取得了极其迅猛的发展,很快便占据了清朝的半壁江山。但是,这么大的势力,却很快就垮下来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洪秀全封王过度,知进不知退。直至天京失陷前,封王竟达2700余人。太平天国在南京建立了政权以后,滥封王位,结果造成“多王”并立,出现了各自拥兵自重的涣散状况,太平军的战斗力遭到严重削弱。有2000多位王,就得建2000多座王府,每个王府还得配备许多人员,实在是劳民伤财。

可见,做任何事都应该知进,也要知退,否则就会走向事物反面,带来问题,引发矛盾。辛弃疾说的“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即此理也。从自然到人生,无不如此。太阳知进知退,日升日落,方能亘古不变;鲜花知进知退,花开花落,方能化作春泥;人生知进知退,事事知进知退。我们只要把握好“进退”的真谛,只有把握好“进退”的标准与规律,让其恰到好处,方能在工作中进退自如,稳中取胜。

诸葛亮可以说是三国时期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不仅才智过人,而且有着极强的敬业精神,对蜀汉的事业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能不令人感动,但可惜的是他最终因操劳过度而早逝。诸葛亮凡事总是“事必躬亲”、“亲理细事,汗流终日”,大事小事全操心。在六出祈山时,诸葛亮曾施激将法激司马懿出战。没想到老奸巨猾的司马懿并不吃这一套,而是派人去打听“诸葛亮寝食及事之烦简”,他得知“诸葛亮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所之食,日不过数升”以后。司马懿对诸将说:“诸葛亮食少食烦,其能久乎?”你激我出兵,我偏不出兵,反正你诸葛亮已经活不了几天了。果然,诸葛亮不久就星陨五丈原。

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埋头苦干,事业心强固然是好事。但是,也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弦绷得太紧就容易断。带病坚持工作,精神虽可嘉,但不足取。有很多这样的人,其事业辉煌腾达,其健康却是油尽灯枯。这些人都是没有掌握好人生进退的艺术。小过卦说:“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行为稍过恭谨,丧事稍过悲哀,消费稍过于节俭。也就是说,人的行为必须恭谦,但又不宜太过,否则会给人以虚伪的感觉;遭遇到挫折和失败以后,也不要太过于悲观,要适当地节制;在用度方面虽提倡节俭,但也不要太过,否则会给人以吝啬的感觉。总之,我们的一切言行必须有度,知进知退。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辩证统一,都存在一个特定的量的限度。一旦超过这个限度,性质就转化,好的事物就会转化为不好的事物。人的一生都是在进退之中完成,生活的美好在于有进有退。人生的关键在于知道什么是进,什麽是退;为什么进,为什么退;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退。进退之间方显睿智人生。退者,忍辱负重,厚积而薄发,进者,静心不乱,动则必胜。善于进攻,善于退却,不冒进,不惧退,逆境生存,方显强者风范。

杨力提示

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以内,怎么拉都行,但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弹簧就无法复原了。同样,做人做事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度”的这一边可能是一片灿烂,而“度”的那一边却可能是乌云密布。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为错误。”不及,真理不全面;过了,超过了适用的范围,真理就会变成了谬误。真理和谬误只是一步之遥。所以,我们在工作与生活处理问题时,要掌握正确的“度”。

该退不退惹大祸

一般人以事物发展向上向前为吉,而以向下向后之退避为凶。这样理解是不全面的。如果该进之时而向前,当然是吉兆。但是,如果处在该退之时仍盲动前进,则由吉趋凶,自取其咎。在人生进取中,如果情况对自己不利,再要继续下去很可能身败名裂,甚至丢了性命,那就必须考虑如何全身而退,先保住自己的本钱再说。此时,必须当机立断,绝不可拖泥带水,如果本钱没有了,后来的一切都将无从谈起。巽卦中说:“进退,利武人之贞”,即言进退乃兵家常事,但要吉利,当然事前要有预见性。

明朝初年,朱元璋因功臣多倚功犯法,欺压人民,强占民田,于是制定了处罚、处刑条令。条令规定,公侯家人仗势欺人,侵占田产财物,都处斩罪。大将蓝玉不顾朱元璋警告公侯遵纪守法的条令,横行霸道,心怀不满,结果被朱元璋处死。

蓝玉身材高大魁梧,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后来进封凉国公,任太子太傅。朱元璋森严的禁令,并没有使蓝玉这个居功骄横的将军行为有所收敛,他依然横行乡里,鱼肉人民。他的庄奴、养子侵占百姓田地,百姓向御史告状,御史依法提审罪犯,蓝玉竟然一顿乱棍把御史打走。蓝玉还命人私买云南盐,依仗权势强行兑支,侵夺百姓的钱财,公然践踏朝廷颁布的盐法。

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采取了削弱宰相权力直至取消宰相和屠戮功臣名将两大措施。洪武13年,丞相胡惟庸被他以擅权枉法的罪名杀害,并下令,以后不准许再设立丞相一职,由皇帝直接管理国事。胡惟庸一案,株连杀戮达3万余人。此后10年间,永嘉朱亮祖父子、临川侯胡美、江夏候周德兴等以各种罪名被杀。当年替朱元章打下江山的功臣名将得以善终的已是屈指可数了。

按当时的政治形势,大将蓝玉可以说是坐在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口上,十分危险。蓝玉本应恭让自检,激流勇退,以免兔死狗烹之祸。但是,蓝玉功高自骄,被朱元璋将他比作汉朝大将卫青、唐朝功臣李靖的宠信冲昏了头脑。

蓝玉原来曾与太子朱标的元妃勾搭,结果在京城中闹得沸沸扬扬,朱元璋也因此狠狠地警告过他。朱元璋还命令在赐给蓝玉的铁券(帝王颁赐功臣可以世代享受特权的标志)上镌刻他的罪过,要他以此为戒。现在,蓝玉又敢冒犯天威,公然藐视皇帝颁发的禁令,纵奴犯法,殴打御史,顶风作案。

洪武25年,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璋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命蓝玉兼太子太傅,又命冯胜、傅友德兼太子太师。蓝玉心中不平,大声喊道:“难道我不配做太师么?”这时,燕王朱棣想起蓝玉从前曾经提醒已故太子要提防他的事,便趁机向朱元璋奏称:“朝廷中有些公侯,横行不法,将来恐怕对朝廷不利,我们应该早点下手处置!”这是暗示朱元璋,请求严惩蓝玉。

有一次,快快不快的蓝玉,指着皇宫方向说:“他(指朱元璋)已经在怀疑我了。”这话一传出去,便有人密告蓝玉与张翼等将劫驾谋反。朱元璋立即命令锦衣卫发兵搜捕,亲自审讯,刑部定案,自蓝玉以下,及其亲族、友朋,共杀了15000人。

古人云:“功成而身退,为天之道;知进而知退,为乾之亢。”功成名就之后应急流勇退,这才能符合自然规律。对于功名利禄,明智之人忍耐住对权力的渴望,在事业成功之时,全身而退。蓝玉本宜遁退隐避,谨慎伺上,但因为其自视功高,反而凌上犯圣,因而招致杀身之祸,可以说是咎由自取。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人当处于事业如烈火烹油,十分红火之时,就应看到失败的阴影也会袭来,及时撤离危险,切忌顶风行船,以免遭灭顶之灾。老子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生活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做事不仅要知时而进,更能够应时而退。常言道:“花无常好,月无常圆”,所以“得些好处须回首”。一个良好的撤退,也应该和伟大的胜利同样受到尊敬。如果你的事业达到鼎盛时,没有意识到将要衰退的趋势,你将会走向进退两难的境地。

当自己处于弱势时,也应采取退让的方针,避开强者的锋芒,保存自己的实力。在该退的时刻就退,是遵循自然法则,所以是亨通的。该退时就退,也是与时俱进。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向前进,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退让和躲避有时是很必要的,甚至是趋利避害的上策。

李嘉诚投资地产,能攻能守,能进能退,对攻守时机判断准确,已为业内公认。我们来看看在1982年股市地产陷入低潮之前,他是怎样评估形势,作出暂退部署的。

1982年~1984年,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对香港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工业衰退,股市暴跌,地产也一落千丈。结果,令大多数投资地产者遭受了巨额损失。

相反,李嘉诚通过对形势的判断,独具慧眼,预见到地产业将面临世界经济衰退和长期利息高涨的压力,1982年将会大幅向下调整,因此,长江公司采取了稳健政策,暂时退却,结果安然度过了这次经济危机。

李嘉诚曾说:“他一旦发觉形势不妙,就从1980年开始,一方面尽量减少、甚至停止直接购入地皮;另一方面加速物业发展,尽快出售。”目的是令“各个公司的负债日益减少,现金充足,以应付任何意外的风波。”

时势不利,最好及时远离是非地,退居安全处。一个人只有深谙进退之道,知审时度势,才能洞悉对方意图,审视自己处境,从而知进识退,进退有节,挥洒自如,才能在让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遁卦中说:“肥遁,无不利。”飞速退出,十分有利。到了最后的退出时机,应不顾一切迅速退出,有利无害。

杨力提示

遁卦中说:“遁亨,遁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退让就可以得到亨通,要懂得通过退让以求亨通的道理。但是,我们也要根据形势与时机的变化,适时地退让。而不是无原则的退让,应以坚持原则和树立正气为前提、为标准的。

适可而止,见好就收

俗话说的好,贪心图发财,短命多祸灾。贪图小便宜,终究是要吃大亏的。老子说过:“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所以,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抑制自己的贪欲,尽量避免“伸过头”、“蛇吞象”的现象出现,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轻松快乐一生。

一个人想出了一个捕捉麻雀的好办法,他把箱子制作成一个有进无出的陷阱,一旦麻雀进去了,只要把进口堵上,就难以逃出来。

这天,他抓了一把谷子,从箱子外面一路撒下去,一直撒到箱子里面,然后他在箱子盖上系了一根绳子,自己攥着绳子的一端,躲得远远的,等着麻雀的到来。他只要把绳子轻轻一拉,箱子的盖就会关上,麻雀就不能出来了。

不一会儿,一群麻雀看到了谷子,都欢快地啄食起来,他数了数一共有12只呢!这个人很高兴。有4只进箱子里了,已经有6只了,10只了,他盯着外面的2只麻雀,要是它们也进去了,自己就可以把绳子一拉。

他正想着,一只麻雀溜了出来。他懊悔地想刚才真该拉绳子。如果再进去一只我就关,他这样想。可是又出来2只,在他想的时候又跑出来2只……

最后,他眼睁睁地看着那群麻雀心满意足地离去了。箱子里什么都没有了,包括他的谷子。

可见,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住适当的分寸和尺度,懂得适可而止,见好就收。如果你贪心不足,就会什么也得不到。艮卦中说:“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该停止的时候就停止,应行动的时候就行动。动静与行止都能不失时机,事业的前途必定光明美好。我们必须善于把握时机,动静适宜、行止有度,这样,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迎来光明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