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应明在其传世名著《菜根谭》中也认为,富者应多施舍,智者亦不炫耀,操履不可少变,锋芒不可太露。他指出:“富贵家宜宽厚,而反忌刻,是富贵而贫浅其行矣!如何能享?聪明人亦敛藏,而反炫耀,是聪明而愚懵其病矣!如何不败?”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富贵的家庭待人接物应该宽宏仁厚,但有的人反而苛薄无礼,这种人虽然身为富贵之家,可是他的行为跟贫贱之人却完全相同,这样又如何能够长久享有富贵呢?一个才智超群、博学聪明的人,本来应该隐匿其才华,而有的人反而到处炫耀自己,这种人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聪明,其实是很愚昧的,这样的人如何会不失败呢?
做为一个人,尤其是做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要做到深藏不露,低调做人,既有效地保护自我,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不但要克服、战胜盲目骄傲自大的病态心理,凡事不要太张狂、大跋扈,太咄咄逼人,更要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
6.做老二,不做老大
几年前看过一篇工商人物的专访,受访者是一位电脑业的老板,这位老板提到他的企业与另一家孰大孰小的问题,他说他不想去跟那一家比,也不必去跟他比,他强调他采取的是“老二政策”。他说,当“老大”不容易,因为不论研发、行销、人员、设备,都要比别人强,为了怕被别的公司赶过去,便不断地扩充、投资;换句话说,要花很多力气来维持老大的地位!他说,这样太辛苦了,而且一没弄好,不但老大当不成,甚至连想当老二都不可得。这只是他个人的想法,因为并不是当老大就一定会很辛苦,因为就有人当得轻松愉快,因此当老大或老二或老三完全是观念问题!
不过这位老板所说的却也是事实——当“老大”的,要费很多力气来维持“老大”的地位!不只从事企业经验如此,上班拿薪水也是如此,像主管就是该部门的“老大”,该老大为了保住他的位子,不但要好好带领手下,也要和上级长官打好关系,以免位子不保;有功时,主管当然功劳第一,但有过时,主管当然也是首当其冲。但当副主管的就没这么多麻烦,表面上看来他不如主管风光神气,但因为上有主管遮风避雨,可省下很多辛苦!所以很多人宁可当副手而不愿当主管,而也有当副手时没事,一当主管就生病的,可见当“老大”的难处。
这么说,并不是不要你去当老大,如果你有当老大的本事,也有当老大的兴趣和机会,那么就去当吧!但如果你自认能力有限,个性懒散,那么就算有机会,也不要去当老大,因为当得好则好,没当好一下子变成老三老四,不但对自己是个打击,在现实的社会里,更会造成这样的批评:“某某人不行”、“某某人下台了,听说很惨”……这些批评对你都是不利的。中国人一向扶旺不扶衰,你一从“老大”位子摔下来,落井下石的有,打落水狗的有,于是本来还可当老二的,却连要当老三老四都有问题了。
如果你事事都想极力表现自己,争做老大,注定不会有好的结局,看看下面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丢工作因为“表现太好”小范毕业于上海某大学金融专业,毕业之后到一家国营大型企业担任销售助理一职,试用期6个月。
小范毕业以后和这家国有企业签订了试用期合同,销售助理这个职位让他觉得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能力。在业务方面,小范完成得十分出色,一次业务谈判连老总都对他刮目相看。但令人意外的是,6个月试用期结束时,公司人事部门却委婉地告诉他:“‘五一’长假结束后,你不用来公司报到了。”
“现在想想,可能是我表现太好了,有些人际关系的问题没有注意,反而丢了工作。”丢掉工作后的小范向朋友说起这件事时只能这样苦笑。当时,通过层层面试进入单位,小范自然想好好表现,但是过犹不及。事后才知道,单位领导和同事对他的能力没有任何疑义,但是对于他的综合表现给予了四个字——“锋芒太露”。过于希望崭露头角,不注意处理人际关系,对于前辈同事也不够尊重,这些都是小范的致命伤。更让领导和同事难以接受的是,对于他们的一些错误,以及单位某些制度上的不健全,小范都会毫不保留地提出,丝毫不注意情面。
对于自己的意外出局,小范无奈地表示,可能自己对社会关系怎样处理还不是很明白,想把事情做好结果却适得其反。“就拿那次谈判来说,我确实完成得很出色,但是后来觉得有些越俎代庖了。其实我只不过是个销售助理,很多事情还是应该让销售经理来处理和决定,我当时没有意识到。后来老总表扬了我,反而让我们经理脸上难看了。”虽然满肚子委屈,但小范也无可奈何,只得接受这个事实。
经营企业也是如此,“龙头老大”的位子一旦不保,就会给人“某某公司倒了”的印象,于是兵败如山倒;力挽狂澜?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老大”之路,真是一条不归路啊!所以,当“老二”的确也有其实际的地方,这也就是许多人宁当“老二”不当“老大”的原因。其实当“老二”还有其他的好处:——静看“老大”如何构筑、巩固、维持他的地位,他的成功与失败,都可作为你的经验和指标。——可趁此机会培养自己的实力,以迎接当“老大”的机会(假如你有当“老大”意愿的话)。——因为志不在“老大”,所以就不会太急切,造成得失心太重,不会勉强自己去做力不逮的事情,反而能保全自己,也会降低失败的几率。因此,做事或经营企业,从老二、老三或老五做起都没关系,就是先不要当“老大”!有一段童谣是这样子的:“老大屁股大,裤子穿不下”,当“老大”,麻烦真的很多哩!如能好好地当“老二”,当主客观形势形成,自然就会变成“老大”,这个时候的老大,才是真正的“老大”。
会做“老二”并非真的是甘居人后,而是可以从做“老二”中尝到更多的甜头,从而使自己的创业在一开始就可以借“蹭车”获得利润。中国台湾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概念中,有一种叫“老二哲学”的说法,就是不做第一,不做第三,而只是紧紧跟在排名第一的后面做老二,瞄准机会再冲刺第一。或许是暂时不愿做“出头鸟”,或许是想挂在后面搭个便车,但最终是没有一家会甘居第二的,“老二”也只是个过渡。创业者在创业之初,要学会做“老二”。
做人也好,经营企业也好,不要一心只想做老大,枪打出头鸟,所以,不妨低调一些,做一下老二,也许会是另外一番天地。
7.当智则智,当愚则愚
《菜根潭》中说: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五分便无殃;快心之事,多捐身败德之媒,五分便无悔。帜只杨五分,船便安;水只济五分,器便稳。
意思是说只张“五分”(二分之一)帆却平安地驶行着的船,只注“五分”水却稳妥地保持着平衡的容器,对于个人如何更好地处世,如何保持包括上下在内的各种人际关系的平衡,是一项很好的启示。
为人处世应严守操行,不露锋芒,即应做到智通权财不足自恃,不足自耀也不足自夸。人与人之间的一般言行答对,看似区区小事,但能否有一种高深的修养,能否处理得稳妥、圆熟和周到些,往往就决定着事的成败、人的生死,也就是“善用者生机,不善用者杀机”,从效果上使各人为人处世的高下水准之见。所以注重精神修养的人,在这一方面不得不引起足够重视,不得不加大力度。我们先看看洪应明列举的几位历史人物的史实,就可以明白其中道理。
霍光是西汉的重臣,受武帝遗诏;辅佐年幼的汉昭帝,昭帝死后,他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国君,因刘贺荒淫无度,即位二十七天后即遭废。霍光再迎立刘询为汉宣帝。史载汉宣帝即位时,在去拜祭祖庙的路上,霍光同车陪乘。汉宣帝十分畏惧,好似芒刺在背,浑身不自在,后因霍光有事离去,由另一位将军代替霍光陪乘,汉宣帝才敢活动四肢,才有了少少的一种安全感,霍光死后,他的妻儿子女全遭诛杀。《汉书》记载当时流行着这样的一种说法:“声威权威能镇住皇帝者,当然不可容留,霍氏家庭的灭门之祸,正是始于霍光陪同宣帝乘车一事啊”。
石崇是西晋文学家,他任荆州刺史时,曾纵容部下拦路抢劫客商,却得了很多财物,成为巨富,生活奢侈,连晋武帝的舅舅王恺也望尘莫及。石崇与王恺曾多次想着法儿比富;王恺命家人用米酒洗锅头;石崇就拿家人用白蜡来当柴烧。王恺为带妻妾出外游玩,所经之路,就命人用紫色的丝布来围成一条有四十里长的临时“胡同”,让老百姓能闻其声不见其人;石崇听说后,则命仆人用五彩绵缎围成了另一条足有五十里长的“胡同”。王恺在比富的路上老是输给石崇后,唯有向晋武帝求援,晋武帝就将国库中收藏的唯一一件外国进贡来的二尺多高的珊瑚树赐给了王恺,想为自己的舅舅争回一次光,殊不知石崇见后,故意将这珊瑚树打烂,并让仆人抬出了六七株高三至四尺、更为富丽的珊瑚树来赔给王恺,令其目瞪口呆。由此可见,石崇的财富有着国库的财富也无可比拟之处,最终,又正是财富美色使石崇及其全家老小尽遭灭门之灾。史载石崇在刑场上叹道:“这回那些下贱者可以沾得我家的财富利益了”。他至死不忘的依然是财富,旁边有人回敬他说:“你知道过多的财富可招祸患,为何不将这些财富早些分给百姓呢?”石崇才哑然无对。
韩信作为刘邦魔下的头号战将,勇冠三军,不论是带兵方法或是军事谋略,都有远非刘邦所可企级之处,对此,刘邦与韩信都是心知肚明的。问题出自作为部下的韩信,对此毫不谦逊,有一次,刘邦问韩信:“在你看来,我能带多少兵?”韩信答:“不超过十万”。刘邦又问:“那么你呢?”韩信直肠直肚就答;“我是越多越好”。虽说这留下了“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千古美谈,但却在刘邦的心中埋下了祸根,引起戒备。后来韩信又在刘邦受困之时竟提出设“齐王”的要求相要挟。眼下虽然答应了。到后来终于借故杀掉了韩信。
陆机是西晋的文学家,出身于吴国的高级士族家庭,吴国被西晋剿灭之后,他与其弟陆去远居旧里,闭门勤读近十年之后,兄弟二人来到晋都洛阳以他们的文才为当时的权贵所推崇,以至有“伐吴之役,利获二俊”之说,陆机趁此而热衷任途,依附权贵,后卷入著名的“八王之乱”,为成都王率兵攻伐长沙王,战败而归,被宿怨者进谗言,诬告他久怀不轨之志,终被成都王杀死,并夷灭三族。
以上的悲剧,是由封建社会的臣子与君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所决定的。韩信可称为西汉的开国元勋,霍光则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他辅政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政策,在客观上有助于西汉社会上的稳定和生产力的发展;陆机和石崇都是在自己的时代里久负盛名的文学家;他们或他们的家人罪不当死,但历史事实却与此相反。这样看来,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他的锋芒毕露、争强好胜、不居人后、缺乏谦逊的种种处事方式及表现,成了导致他们悲剧的直接诱因,他的才华盖世,权势在握,都在为人处世方面缺了一条心弦。
当智则智,当愚则愚;愚也是一种智。必要时,甚至装一装“低能儿”,做一做“糊涂人”都是可以的。“难得糊涂”这句话并非一般人能够说出,这是聪明人说出的一句聪明话,只是过分聪明的人理解不了,糊涂人也不懂。明朝刘基说:“智而能愚,则天下之智莫加焉”(智者能带几分愚,就是天下的大智慧了),和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说,大智若愚总是智,贵生“大智”,妙在“惹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