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就做赚钱的傻瓜:简单实用的傻瓜式炒股法
14902500000023

第23章 要做一个理性的傻瓜(2)

二是同一交易产品出现的不同价系洼地。当封闭式基金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低于实际净值时,这种情况称为“折价”。封闭式基金因在交易所上市,其买卖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较大。当市场供小于求时,基金单位买卖价格可能高于每份基金单位资产净值,这时投资者拥有的基金资产就会增加,即产生溢价;当市场供大于求时,基金价格则可能低于每份基金单位资产净值,即产生折价。现在封闭式基金折价率仍较高,大多在20%~40%,其中到期时间较短的中小盘基金折价率低些。

由于封闭式基金运行到期后是要按净值偿付的或清算的,所以折价率越高的封闭式基金,潜在的投资价值就越大。折价越高,洼地越深,则未来的回报率会越高,当然,未来也有可能出现封闭式基金净值因投资与管理水平变化而下降,因而离封闭期越近的封基,则洼地机会越明确。

三是不同股东价系造成的洼地。A股二级市场融资是上市公司最渴望也最擅长之事情,特别是非公开增发即定向增发,只对特定的机构投资者增发新股。这些机构投资者往往是战略性投资者,能为上市公司提供相对长期、稳定的资金以用于更加长远的再投资,增发价格自然对认购的机构来说是需要有“吸引力”的。

股价跌破定向增发的股价,意味着战略投资者将被套住。这对于吸金如吸血的资本家们来说是难以让人接受的事。所以当股价跌破定向增发价格,必然形成不同投资者(认购的机构投资者自然不同于一般的普通投资者)间的价系洼地,此时会出现一定的投资机会。从市场的角度看,跌破增发价的股票可能存在一定的套利机会。对于定向增发对象为机构投资者的股票,由于增发的公司大多具有良好的基本面和发展前景,如果市价低于增发价,那么交易机会就出现了,中小投资者可以做到与机构共舞,获得收益。但是,并不是跌破增发价就存在套利的机会,关键在于基本面,如果破增发价股公司的基本面出现了积极向上的信息,例如业绩增长,盈利超出预期等,其股价恢复性上涨的动力就强劲;否则,其股价走势相对低迷。

第二节我是“傻瓜”,不是“疯子”

1、傻瓜式投资者不会发疯

傻瓜式投资者之所以能赚钱,主要在于能够认清自我,并坚持自我。但傻瓜式操作并非“只顾埋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恰恰相反,经过前面的学习,作为并非有过人天赋的我们,要想在股市取得成功,就要学会更多的看路,学会如何看路。做一个理性的傻瓜,做理性的傻瓜投资,做中国式的傻瓜投资,不但需要我们寻找理性的机会、使用理性的方法,还需要我们有理性的认知。

我是“傻瓜”,所以我会坚持傻瓜式的投资思维,但我不是疯子,所以我不会随意疯狂。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成为一个理性的傻瓜。疯子容易疯狂,看到连续上涨的股票忍不住想追,不管股价有多么高估;疯子容易抓狂,看到连续下跌的股票忍不住割肉,同样不管股价已经有多么低估。但傻瓜式投资者不应当这样,不会盲目的、随意的做别人的追随者,你跟着别人疯,最后你也会变疯。

2、守株待兔并非蠢事

守株待兔的成语,我们在小学就学过。但当时,恐怕只会叽笑待兔之人。

但在股市里面,真正能做到守株待兔的人,其实是智者,也是胜者。守株待兔需要有良好的心态、过人的胆识,还要有持之以恒的品格。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做到守株,也才能够待得来兔。而很多人自称守株待兔者,总是守上一阵子,发现没有兔子来,开始自嘲自己的无智与愚蠢,于是开始主动出击到处追兔子,结果刚追出去,就真的有兔子撞上树上了,可是已经兔是人非。

找到好的投资目的,就是找到好的“株”,等待市场通过自我发现的功能让投资者发现你手中资产的价值,就是等兔子撞上来的过程。如果你对你买入的资产有绝对的信心,自然可以买了股票,然后在树下面喝喝茶、下下棋,自等兔子撞上来。

其实守株待兔的过程,和钓鱼何尝不是一样?你放下鱼饵,静等鱼儿寻食,然后上钩,只要水中有鱼,只要鱼饵对味,自有鱼儿会自动送上门来。倘如放下鱼饵,五分钟不见鱼儿上钩马上重新换地下饵,恐怕日出而作,而落也只能毫无收获而息。

3、防守是最好的进攻

理性的投资者,不要想着去战胜市场。人定胜天有时候只不过是一句口号式的话而已。正如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古代多位皇帝往往还不到半百就已仙岁,那句“万岁”也只不过是一句口号。做股票,不要用与天斗与地斗与庄斗的心态去做,那样会让人钻牛角尖,其实就像霍元甲所说:你最大的敌人,只不过是你自己。

在每一轮牛市行情中,其实那些企图通过主动的反复运作使利润最大化的投资者,最终的投资收益往往不及那些被动持有者的高。这就是市场给出的最好佐证。我们越是挣扎、越是争取,得到的结果反而越是不理想。

那些与指数为投资标的的ETF基金,反而让投资人得到了最佳的投资回报。因为这样的产品忽略了市场最好与最坏之间的差异,而只跟踪市场的平均水平。结果在上证综指从998点上涨到6124点后,如此被动、消极的投资行为却能够换来600%的投资收益,而通过不断的优化投资组合、改进投资方式的主动、积极型投资者最终的投资收益却低于赚取6倍利润的水平。如此看来,那些试图战胜市场的投资者其实最后连市场的平均水平都没有超越,更谈不上卓越。

炒股跟足球很像,需要战略,需要战术,取胜需要进球。我们要分析国家政策,发现大势向上的机会,然后寻找能够超越大盘的行业、板块,最后重要的是选择到能够制胜的个股,有些个股连续涨停如同超级前锋上演着帽子戏法、梅开二度,也有的个股迟迟无法打破僵局一直横盘震荡。

足球里面,喜欢进攻的球队不一定能够取胜。因为进攻需要摆出进攻的阵型,球员会整体前推,这样便会造成后防力量薄弱,最后被别人连射几球,即便我方先进球也被别人扳平比分并反超,这与投资者先赚一笔然后只顾进攻最后吐出利润再后为亏掉老本是何其的相似啊!

因此,足球里面要取胜,需要攻守平衡。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后卫的身价甚至比主力前锋还要高的原因。我们不但需要会攻,需要能进球。而且还需要会守,能够不被进球。炒股也是如此,一方面,我们要寻找积极的潜力大的品种进行重点出击使自己的投资收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也要着手布局稳健的品种做好防守。市场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颠覆性的事情。因而只有做好两手准备,进可攻、退可守,才能使自己不致于先赚后平再亏。

第三节千万别想忽悠我

1、消息害人不浅

每一个投资者都想成为拥有内幕的人,但真正有内幕的人实在很少,且他们往往真正的能够做到守口如瓶。但在我们身边依然会发现有很多“内幕消息”,这些内幕消息由我们的朋友的朋友或亲人的亲人从他们那些自称为内幕人士手中弄到。这些“私人的内幕”一旦被快速的传播,马上就变成了“公幕”。结果,每个投资者都在拿着一个被传了一遍的消息当成发财致富的“敲门砖”,后果砖头砸伤了自己,埋葬在“公墓”之中。

普通投资者总是很迷信内幕消息,那些能够连续收出十多个涨停的股票往往会在长期复牌之后的复牌之时鸡犬升天,拥有内幕自然可以提前布局尽享暴涨盛宴。可是我们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天上不会掉陷饼,地上却到处充满陷阱。很多在“坊间”口口相传的内幕如果不是庄家精心设计制作的炒作传闻,便是大量被套牢的投资者出于解套心切而自发的以讹传讹。

我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如履薄冰的股市之中小心翼翼的前行,终于赚到了点钱,但最后却因为一个小道消息全部亏掉,多么不值!而且亏了都不知道怎么亏的,到最后也搞不清小道从哪里传出来,真是死也不能冥目。

网络时代,资讯泛滥。过多的资讯和信息对投资者来说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种灾难。每天起床,看金融报刊、看内参,听广播、看新闻。大量的资讯一下子涌向自己,但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我们根本就来不及去辨别。甚至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我们都从来不去思考。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正在被错误的观点引着走,自然南辕北辙、渐行渐远。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资讯过多会加大我们选择的困难,但同时也能够减少我们武断决策的风险。因而在对待资讯上面,我建议大家采取开放的、积极的但试错的态度去接受,对每一个资讯都要进行思考,听取别人的观点但别盲目接受。用好媒介资讯的双刃剑。

2、正确看待券商的报告

券商专业的研究团队提供相关的理论及数据分析,又有券商自营业务的实际操作为基础,他们的话很多时候被投资者当为市场的权威。但在我看来,很多时候这种权威,仅仅是凭其专业地位作出的个人判断而已,对投资者真的只能“仅作参考”。

中国的券商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总是错的。2007上证综指摸高到6124点后步入下跌。中信证券认为2008年“上半年美国走弱中国反而可能更好”;招商证券说,股指能到10000点,因为劳动生产率走高,所以中国就没问题,而且要顺着泡沫开启大公司时代;国信证券更简单地说,技术在进步,所以出口增长有支撑;申银万国说,不管怎么样2008年股市不愁没资金,所以有支撑,著名的分析师“精神领袖”高善文说2008年还是牛市下半场……

再看券商们推荐的“十大金股”,更是一点金光都没闪现。2010年末,根据27家券商推荐的2010年“十大金股”今年以来的市场表现,《第一财经日报》统计发现,各家券商强力看好的所谓“金股”并不“闪耀”,超过五成“金股”跑输沪深300指数。而Wind资讯数据显示,沪深两市2013只A股中,有六成公司的股价获得正收益,而其他机构扎堆叫好的“金股”都出现了负收益,招商银行下跌19.85%(8家推荐)、西山煤电下跌18.57%(7家推荐)、中信证券下跌34.28%(7家推荐)、海信电器下跌24.18%(5家推荐)、中兴通讯下跌8.46%(5家推荐)。

难道券商的分析师们真的“技术如人”,非也。他们有专业的知识、有更多的资源、有更强大的人脉,但为何总是出错?我认为原因就在于本身他们就是市场的参与者。好比让一个踢足球的球员当裁判一样,对也可以是错、输也可以是赢。因为他们可以踢假球。2007年5月1日,美国一本叫做《证券分析师的忏悔:美国股市内幕》面世,从此以后人们才知道原来分析师行业竟然是这般无厘头。丹·莱因戈尔德有14年都是华尔街的顶级分析师,他勇敢地披露了美国分析师团队中几乎无处不在的内幕和隐秘的交易,绘声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