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煮酒论史:史记中的哲学与智慧
1484700000036

第36章 违卜逆行 (2)

这种悲剧性的人物多半只能在古代注重孝慈、仁义的氛围中才能找到,他们把自己所信奉的道德准则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宁可自己含冤而亡,也不让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损于应当忠孝的对象。站在他们的立场之上,绝对不可能想到以牙还牙、以恶报恶,剩下的就只有以牺牲自己来成全他人。

公元前651年夏天,晋献公在前往参加齐桓公主持召集的诸侯会议的半路上,突然得了急病,只好返了回来。骊姬坐在献公的病榻旁,伤心地说:“唉!您病成这样,一旦有个三长两短,重耳、夷吾假如打了回来,可怎么办呀?”献公当下传令召荀息进宫。献公问道:“荀爱卿,你说什么叫忠信呢?”苟息立刻跪倒在地连忙说:“尽心为主公办事是忠,至死不改变主意为信。”献公感到了安慰,就让苟息全力辅助太子奚齐。

数日后,献公去世。荀息遵照献公的遗嘱,扶奚齐做了新的国君,自己当了宰相,总管国家大事。外臣梁五、东关五也加封为左右司马,率领晋兵。晋国大夫里克和邳郑,对荀息扶立奚齐大为不满。里克说:“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也能做国君,那公子重耳呢!”二人见到苟息,直截了当地说:“主公刚去世,重耳、夷吾二位公子还在外边,你身为国家大臣,不迎长公子就位,却扶立了小老婆生的弱子,恐怕理上不通吧。况且晋国人民对骊姬乱政早已恨之入骨,假使秦国出兵,国内叛乱,你拿什么办法对付呢?”

荀息说:“我受失君遗命,扶助幼主,除了奚齐,我不知还有他人。如果力不从心,只有一死,以谢九泉下的先君。”邳郑劝说道:“这样死去,未免太不值得了。我看还是改变主意吧!”荀息说:“我以‘忠信’向先君作过保证,宁可去死,也不改变主意。”里克、邳郑见荀息铁石心肠,就告辞出来,另想别的办法。

后来,里克、邳郑收买了个大力士,给他换上晋君卫队的服装,混杂在王宫卫队里,在给献公办丧事的时候,把幼主奚齐刺死在灵堂上。这时,灵堂内外一片哭喊声。荀息苦心经营一场,落到这等地步,不禁伏在献公柩前痛哭起来,说着就要碰柱而死。

骊姬急忙叫人拦住,劝说道:“幼主虽死,还有卓子,也可扶立为君。”荀息听着有理,重振精神,杀死了数十名守灵的卫士,另派可靠的卫队守灵。荀息把丧事草草办毕,就赶快召集文武百官把9岁的卓子扶上王座,立为晋国新的国君。

左司马梁五见大臣里只是缺少里克、邳郑,便奏本说:“幼主的死一定与里克、邳郑关联,今天众大臣都来朝祝贺新君偏偏不见这两个人,请立即派兵去捉拿。”荀息说:“司马不必疑心,里克邳郑是先君的老臣,那会做这不忠不孝的事呢!”

退朝后,梁五很不满地对东关五说:“我看荀息是个胆小鬼,做事谨小慎微。不除里克、邳郑,晋国的大权怎能弄到咱们手里呢!”东关五说:“你说该怎办好呢?”梁五便把自己早想好的一套计谋告诉了东关五。

当天晚上,晋大夫骓遄家里,突然闯进来一个名叫屠岸夷的大汉,因他和骓遄自幼很好,就将梁五、东关五如何收买他,让他在安葬献公时,趁机杀死里克、邳郑的计谋说了一遍。骓遄听了大吃一惊,说:“你若不去,料定‘二五’还派他人去干,不如将计就计。”

荀息一班文武官员为献公送葬那天,屠岸夷拉住二五,挥刀结果了他们的性命。士兵们一见,队伍大乱,四处逃窜,屠岸夷跳在一块石头上,高声呼喊着:“大伙不要慌乱,公子重耳领着秦国的兵马已到城下,我奉老大夫里克命令,杀除奸党,为太子申生报仇,迎接重耳回国,愿跟我的就站过来”。

士兵们听说重耳要当国君了,呼啦一下子站过一多半人马。屠岸夷立即领兵乘胜追击,里克、邳郑、骓遄等也纷纷率领家丁,一齐杀进朝里,摔死了卓子,刀劈了荀息和骊姬。

里克连杀奚齐、卓子两个幼主和大臣荀息之后,暂时掌握着晋国的大权,派人去请逃亡在外的公子重耳回国。重耳听了晋国使者的话后,一时摸不清国内的情况,说:“父王在世的时候,我违命出逃;父王去世后我也没有尽孝,那还有脸回去当国君呢?”

晋献公二公子夷吾,从屈城逃到梁国后,和梁伯的长女结了婚,并且生下个孩子,取名叫姬圉。夷吾时刻在打听晋国的动静,献公一死,,他就派跟他逃亡的大夫吕饴甥带了一队人马,偷偷打回他的封他屈城。当时,献公还没有安葬,辅国大臣荀息也顾不上去讨伐他。不久,夷吾听说里克杀了奚齐、卓子和荀息,重耳又不想当国君的消息后,心里十分庆幸。这天,晋国派屠岸夷、梁繇靡两位大夫来迎接夷吾回国为君。跟随夷吾的大夫隙芮说:“这事可不能轻信啊,咱们在外许多年,家里情况不了解,匆匆忙忙回去,万一上了当呢?”夷吾地说:“这该怎么办?”隙芮献计说:“依我之见,要做国君,应有贤臣、睦邻这两条。现在里克、邳郑一班老臣在朝主事,西边的秦国势力最强。咱们先用厚利收买他们,取得内外的支持,才能返国。”

夷吾采纳了隙芮的建议,命史官写了两封信,托屠岸夷带给里克和邳郑,信中赞扬里克身居虎穴,铲除奸贼,为晋国立了大功,然后又说,待自己做了国君,便封他为相国,并封给里克土地一百万亩,封给邳郑土地七十万亩。夷吾还特意写了一封长信,派人送给秦穆公,求他出兵助自己返国,答应事成之后,将晋国河西的五座城池划归秦国。

秦穆公接到书信后,就命大将公孙枝带领三百辆兵车,护送夷吾返回晋国,做了国君,这就是晋惠公,时间是公元前650年。

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晋惠公许给的河西五城的土地。这时,晋惠公却有点舍不得了。大夫吕饴甥说:“土地是祖宗留下的,怎能轻易送给别国呢?”里克竭力反对他的主张,说:“主公是依赖秦国力量做了国君的,不能失信于秦国,我看还是给了为好。”隙芮生气地说:“若给秦国五城,晋国就失去一半疆土!”里克抱怨地说:“既是先君打下的江山,当初何必许人呢?”隙芮大声喝道:“里克,你那里是为秦国争地,分明是向主公讨要你那一百万亩封地!”

邳郑怕这样闹下去里克要吃亏,于是好言相劝,里克便敢怒而不敢言了。惠公听从了吕饴甥的主意,并让他给秦穆公写了一封长信,信中说:自己刚刚为君,不敢骤以五城予秦,待国内稍稍安定后,再行划拨。并派邳郑带了一些金银财宝送往秦国。邳郑动身后,里克送了一程又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