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上古真人
1481700000072

第72章 咱们去旅游吧!

周喜喜见到周欣欣答应,给自己解答疑问,立时就高兴了,把自己不懂的东西,一股脑的都问了出来。周欣欣一不小心又被周喜喜给震住了,因为周喜喜问的问题,多而有个性。

“什么是山啊?什么是水啊?什么是空气啊?什么铁啊?什么是鱼啊?什么是颜色啊?……”

周欣欣刚刚还想把自己书店里的,那个看图识字拿出来教周喜喜呢,可听到周喜喜这么多有个性的问题后,周欣欣立马打消了心中念头。

“等等啊,你问的问题太多了,我这儿一时半会儿,也不好回答,这样,我再教你一样东西,等你学会了,无论什么问题都能自己解决。”

周喜喜眼睛一亮,说道:“有这么好的东西呀,快点教教我,我脑中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周欣欣笑着点了点头:“好,我这就教给你,跟我来,带你去见样好东西”

周喜喜一脸的好奇,看着眼前被周欣欣称为“电脑”的东西,左看看右看看,怎么看也看不出,这叫“电脑”的东西会解决自己所有的问题。

周欣欣见到周喜喜纯真样子,脸上露出开心的微笑,弯下腰打开电脑,一边操作一边跟周喜喜解释。周欣欣先把网络上一些注意事项说给周喜喜,告诉在那里能够查到答案,什么答案是错误的,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周喜喜见到电脑真的能解决他心中的问题,立时就有些跃跃欲试。

“现在还不行,你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呢,这时间能够节约一些就节约一些。虽然你已经会用拼音了,不过,那个速度有些慢,不适合你用。我现在教你一种五笔打字法,以你的状态,用五笔最为合适了。”

周欣欣有些傻眼,相当初她自己学习五笔,足足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能达到每分钟四十个字。而周喜喜呢,只用了四十分钟的时间,就达到了每分钟334个,这还是周喜喜觉得新鲜,多玩了一会儿的原因,其实他只用了15分钟就已经学会了五笔,那时他的速度就已经有了每分钟295个。

“我真傻,真的”周欣欣抬起她那没有神采的眼睛,接着喃喃说道:“我单知道周欣欣的学习能力很强,学东西的速度会很快,我却不知道他学打字的速度也会这么快。人家的打字速度,都是用时间堆出来的。而他的打字速度,就像是天生的。人家吉尼斯记录得,练习了那么长时间,才一分钟五百字。而他呢,在打第二遍的时候,就已经一分钟六百字了。他这么快的速度,我的键盘寿命不知道会减少多少,我可怜的键盘。我真傻,真的。”

周欣欣觉得自己比祥林嫂还要祥林嫂,明明知道周喜喜是个非人类,可却偏偏要把往人类套。周欣欣自唉自叹了一番,也就是一两分钟的时间,转过身来想要看看周喜喜,查的都是什么问题。

“不会吧,这才多长时间,你就打开了几十个网页了。可别这样,你的速度太快了,电脑会反应不过来的。你这样,这样,查问题的速度会提高很多的。”

周欣欣呆呆得坐在柜台后面,真的是一点都没有想到:“昨天那些人就和疯了似来我这儿买书,今天都一整天了,怎么一个人也没有。咦,下雪了,真的是,不知不觉间,已经到腊月了。”

等到了关店门的时间,还是一个客户都没有,周欣欣叹了一口气,关掉店门,回到家里。刚一走到自己卧室得门口,隔着门就能听到里面打字的声音,虽然不是很响,却十分连续,就如流水一般。

周欣欣摇了摇头,没有去卧室,而是走到厨房里,开始做饭。周欣欣以前做饭,从来都不用称。平常自己在家,吃多少心里都有数,不会做的多了。就算偶尔有朋友来家做客,做的多些,也不会多多少。现在不同了,有了周喜喜这个大胃王,每次做饭时,都得用上称。

为了能供得上周喜喜吃饭,周欣欣还特意添了一个电饭锅。每次做饭,最少得有两样。今天,周欣欣做的是馒头和米饭。两个电饭锅,蒸得满满得,还有自家专门蒸馒头的蒸锅,上中下三层,得有六七十馒头。

把米饭和馒头都蒸上以后,周欣欣又开始做菜。南瓜、冬瓜,都是自己院里种的,土豆、白菜、茄子、胡萝卜、白萝卜,都是特意为周喜喜买的。炒菜锅、煮菜锅,每种两个,都是弄得慢慢的。

现在周喜喜的正常饭量,也就相当于二十个普通人的饭量,那天在天龙饭馆里周喜喜之所以吃了那么多,完全是因为被撞时流了很多血,还有胃的进化。

今天是腊月初八,已经一个星期了,欣欣书店里来买书的,一共也就三个。周欣欣刚开始时还自己安慰自己,说是过几天就好了,可已经过了一个星期了,还是不见有一点好的。现在周欣欣已经没有什么心情开店了,只开了两个小时,早上十点的时候就把店门关了。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由来已久,自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后就开始兴起。古时的“腊”是祭祀的意思,远在商周时代,我国就有连天地、神灵、祖先一起祭祀的习惯,把这种综合祭祀,叫做“合祭”。这种祭祀,表达了古代人一种朴素的、善良的心理活动,意思是说:一年到头了,能得到丰农足食,该感谢神灵啊!于是就选择腊月初八这一天,煮上—锅“腊八粥”,借以祭奠神灵,庆祝丰收,预祝来年的更大丰收。这就形成了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

腊八节在传承过程中,又有一个传说,说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吃了放羊姑娘用苹果糯米团子煮的粥,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后世信佛的人,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就念经吃粥,这样就给腊八节增添了宗教色彩。

本来以往过腊八节,做腊八粥时,周欣欣顶多也就预备上十三、四种食材,可现在有了周喜喜,周欣欣又特地跑了趟超市,把所有能做腊八粥的食材全都买回了家,足足有六十八种。

今天,周欣欣只做了十锅腊八粥,没有做其它饭菜。两人一边吃着饭,一边聊着天,聊着聊着,周欣欣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周喜喜,你在背书时,脑海里会出现和真的一样的字,那你看一些图片时,脑海里会不会也会出现一些如真的一样的图片。”

“是的,喜喜姐。这些天,我把那些基本的东西都查了一个遍,已经知道了很多东西。在电脑上虽然能解决很多问题,但还有更多的问题没法解决。山啊、水啊什么的,我都能见到,虽然样式较少,但好歹能见到实物。可有很多东西,见不到实物,我总觉得有些不完整,不舒服。”

“这些天店里的生意这么差,我看在下一学期学生开学之前,咱们店里的生意不会有什么好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吧,明天准备一下,我带着去四处转转,就当是旅游了。”

“欣欣姐对我真好,我现在就去准备。”

“不差这会儿,先吃饭!”

“嗯,我听欣欣姐的。”

第一章第十一节 赤子之心,琉璃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