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企鹅少女革命
1478300000125

第125章

逛遍了整个村子,他们终于累了。顾锦年送她回家,没有坐私家车,而是乘上了一辆公交车,摇摇晃晃的走在泊油路上。两边的树木不断的往后退着,棕黄色的草叶儿上堆积着厚厚的灰尘,车子呼啸而过的时候那些草叶儿就飞快的左右摆动,然后又被覆盖了一层灰土。扭过头看着身后的路,公交车摇晃的厉害,偶尔磕到一块大石头便上下颠簸。

夏启荷曾经在这条路上行走了无数遍。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那个时候村里没电影,也没有电视机,他们就行走好几公里到镇上去看。她很喜欢看电影,也喜欢看戏,常常一个人走很远很远的路。

顾宝生曾经陪伴她走过一次,她记得村长是禁止他去镇上看戏看电影的,顾宝生很乖很听话,但是唯独那一次,他奇迹般的出现在自己面前。脸色比往常的时候更加惨白,而且也比平时腼腆一些,他小心翼翼的站在对面,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微笑。夏启荷就拉住他,拼命的往镇上跑。他们跑的气喘吁吁的,来到了露天搭起的白布面前,那里已经聚集了很多的人,他们手牵着手挤在角落上。

电影的声音很响很吵,夏启荷看得认真,似乎那个时候顾宝生有对她说什么话,但是她却不记得了……或许是,根本就没有听见。

后来看完电影,两个人就散开了。她一直记得那一场电影,也记得拼命奔跑的顾宝生。虽然后来她问他那场电影的时候,他都矢口否认,说没有去看过。但是她绝对不会记错!那一次,那个时候的顾宝生,眼睛里盛着的东西……非常美丽。

“你还记得吗?”坐在车上,夏启荷忽然看向身边的顾锦年,“以前我们有一次沿着这条路走,去镇子上看电影的事。我还记得,那部电影叫《林家铺子》(以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上海战争前后的江浙农村为背景,讲述林家铺子逐渐倒闭的故事,反映出国X党官吏的敲诈,地主高利贷的剥削,社会动当,民不聊生)。”

顾锦年忽然一僵,他回过头:“我也记得,里面有一个两元钱当铺……小荷当时还说过,如果真有这样的店铺,你也要开一个,然后当一大栋房子来,只花2元钱。”

夏启荷有些吃惊,曾经她偷偷问过顾宝生好几回,他都是说从来没有这回事,她只当他是忘记了,可如今竟然连那么细节的事情都记得:“原来你是记得的,我一直以为你忘记了。”

顾锦年扬起一个笑容,异常灿烂:“永远不会忘记。”

车子到了他们所在的城市,因为距离顾家最近,夏启荷就先去顾家坐了一会儿。她又兴致勃勃的提出要看日记,顾锦年很无奈,却也没有拒绝,他小心翼翼的将这些日记端到她的前面,自己则下楼去帮她泡红茶。

夏启荷饶有意思的一本一本看着,看到其中一篇的时候忽然整个人愣住了。上面是这么写的:今天,小荷又要去镇上看电影。我很想陪她一起去,可是父亲不允许我出门,他说镇上太远了,我一个人出去会走丢的。可是小荷每次都是自己一个人去的,父亲却从来没有担心过。我一个人留在家中很久,到了晚上小荷终于回来了,她兴致勃勃的跟我说了很多那部电影的时候,还说以后要开一家当铺。我问她为什么要开当铺,她说因为电影里有人开当铺,所有东西去当,都只能换两块钱,她想用两块钱,换一栋只属于她的大房子。(电影里日军轰炸上海的消息传出之后,人心惶惶,许多铺子倒闭,市面上一片萧条,连当铺都止当了,随你值多少钱的贵重衣饰,也只能当得两块,叫做“两块钱封门”)

这日记上竟然写着顾宝生他是被留在家中,并没有陪她去看电影?!

怎么可能呢!那一天他明明是陪着她一起去镇上的,之前在车上顾锦年不是也说了吗?还把她想要开两元钱店铺的事情给说了一遍,如果没有去过的话,根本不可能会说那样的话啊。难道说……写日记的顾宝生,和现在的顾锦年,真的不是同一个人?!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陪着她去看电影的人是谁?顾宝生又是谁?他在哪里?!

全身忽然冒出了一阵冷汗,夏启荷只觉得整个手臂都有些颤抖,她猛地放下了手里的日记,顾锦年已经从外面进来了,他手里端着红茶,红茶旁边放了一个小碟子,里头有果肉:”这是顾家十几年的阿姨亲自做的果肉,很好吃,你尝尝。”

“嗯。”夏启荷抬起头脸上的表情立刻改变,她微笑着接过茶杯,喝了几口,然后品尝了一下果肉,觉得果然很好吃。

简单的在顾家坐了一会儿,夏启荷提出想要把日记带回去看。顾锦年脸色变了变,但是他也没有拒绝,让管家将日记装起来,方便夏启荷带回去。

夏启荷拎着书要去坐公车,顾锦年也跟了出来,他帮她一起提书。两个人走在静悄悄的夜路上,四周都听不到半丝声音。眼看前方就是公交车站了,夏启荷忽然被绊了一下,手里的书差点掉出去,顾锦年连忙伸手将她扶住,那些书也小心翼翼的回了她的怀抱。

“它们对你很重要吧。”看夏启荷紧张的模样,顾锦年问出了一句。

她点点头:“嗯。”

顾锦年笑道:“它们对我也很重要……”因为那是他能够留下的,唯一了解过去的事情。除了它们,那些独自一个人的空白,便无法填补。

他,需要一个过去啊,一个完整的,可以回忆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