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特种部队之俄罗斯篇
1475900000001

第1章 反恐勇士:俄罗斯特种部队

俄罗斯作为近现代军事强国之一,它的军队发展经历了一定历史时期。与此同步进行的是,特种部队的诞生与成长,从这一意义上讲,俄罗斯特种部队的历史是悠久的。原苏联的特种作战部队是一支数量比较多、战斗力比较强、历史比较悠久和作战经验比较丰富的精锐部队。从苏联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一直到原苏联崩溃之前,它的活动都比较频繁。

原苏联的特种作战部队如空降师、空中突击旅和海军陆战团等,都曾拥有过辉煌的昨天。自列宁领导的苏维埃社会主义诞生时起,苏共就认识到了保持一支政治上可靠的特种作战部队的重要性。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军从正规部队中成立了特种摩步旅。之后,特种摩步旅不断发展。1968年侵捷时,特种摩步旅占领布拉格机场和布拉格“诸要点”的任务。1979年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又使用了特种作战部队。此外,像隶属于原苏联克格勃和格鲁乌是世界上两大情报机构的特种作战部队。近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武器装备的更新,敌后武装斗争的作用在不断增强。

早在1919年,在苏联军队中就出现了这样一种倾向,即从现有各普通部队中挑选精干人员,来组建特种部队。当时,根据苏共**********通过的一项决议,苏军成立了一支独立于契卡(契卡即“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缩写的音译)之外的部队组织,称为特种任务支队。1920年,苏联为了对付中亚地区的叛乱,首次动用了这支特种任务部队,该部队也在镇压中亚地区的叛乱中小试牛刀,取得了一定战绩。

到了20世纪20年代后期,当苏联开始实现以集体化和工业化为重点的所谓“第二次革命”时,苏军已经拥有了数支隶属于国家安全部队的特种部队,主要包括边防军、内卫军和政治保安局的“捷尔任斯基”师等特种任务部队。这一时期的苏联特种部队大多混编于普通部队之中,因而给人留下的印象并不是特别深刻。

1931年8月,为了应对不断复杂化的国际国内局势,苏联又在中亚军区组建了另一支被称为“霍列兹姆夫队”的特种部队。该部队除了设有正规的陆军和航空兵部队外,还编有特种骑兵和炮兵分队,甚至还包括政治保安局“捷尔任斯基”师的机械化支队。可以看出,此时苏联的特种部队在规模上相对都较为庞大,与现代意义上的特种部队仍有较大的区别。

尽管如此,已组建的苏联各特种分队还是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二战爆发后,多支苏联特种小分队秘密潜入敌人后方,在敌占区组织游击队从背后打击德军,进行破袭活动,并攻击了众多重要交通枢纽、核心军事研发基地等德军重要目标,有效地配合了苏军常规部队的正面行动。而在1942年,苏军更是组织几名特战队员,经过周密策划,秘密混入位于黑林山的德国细菌武器研制基地,并一举捣毁了该基地,随后行动队员安全撤离,这就是二战中著名的“极点行动”,该行动彻底粉碎了德军试图发动大规模细菌战的图谋。

在二战后期的远东战场,苏联工兵特遣队和其他特种部队则秘密降落至南库页岛以及千岛群岛,为苏军后来的大规模行动搜集情报并进行相应的战前准备活动。可以说,二战期间,相对于苏军大军团的正面战场,由苏联特种部队所主导的各条特殊战线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二战结束以后,不像英美等国,苏联特种部队不仅未遭到一时解散的厄运,反而得到了更迅猛的发展、更广泛而频繁地使用。这一期间,苏联又组建了更为专业的克格勃特种部队,它隶属于前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起初,克格勃特种部队是由一个数百人的精干而又专业的队伍组成,其中包括一些秘密谍报员。

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苏联特种部队在克格勃的命令和指挥下大显身手,不但在第一时间占领了布拉格机场和布拉格的战略要点,而且还逮捕了捷共领导人亚历山大.杜布切克,并把他作为俘虏遣送到莫斯科。

到了20世纪70年代,苏联成立了专门用于国内反恐怖作战的第一支反恐特种部队阿尔法小组。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的突然解体,让俄罗斯军队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困境,其中特种部队也不例外,这一阶段,俄罗斯特种部队发展进入了一个低谷期。很多退役后的特种部队队员,由于生活所迫甚至去参加了“黑手党”等黑社会组织,结果不仅给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也极大损害了俄罗斯特种部队的声誉。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复苏以及车臣战争的爆发,特种部队再次受到了高度重视,特种兵的待遇也有所提高。而在车臣战争中,俄罗斯特种部队也再次大显神威,不仅精确打击了车臣匪军,更是一举击毙车臣匪军头目杜达耶夫。在车臣战争中,俄军特种部队一度令车臣匪军闻风丧胆。进入21世纪之后,俄罗斯特种部队又多次参加反恐作战,取得了不菲的战绩。如今的俄罗斯特种部队已成了俄军的一个拳头,准备随时挥向各种突如其来的敌对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