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廉政微阅读
14699300000016

第16章 他山之石

一则

池田大作在《权力的魔性》中说:“人一旦有了权力,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自己因此变得伟大起来。

在拥有权力的人当中,很少有人能摆脱傲慢,也很少有人能摆脱权力的魔性。

……他们迷恋权力的魔性,产生了一种错觉,把权力这一社会机能和自己的力量混同起来。”

二则

杜鲁门的外孙一直到小学四年级,才从课本上知道外祖父曾经是美国总统。

他回家质问他的妈妈:你怎么从来没跟我讲过外祖父是总统?妈妈跟他解释:没什么可讲的,每个美国人,只要他对美国有份责任感都可以去竞选总统。

三则

美国“国父”华盛顿在总统任期结束仪式上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庄严的国会告别。

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

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整个仪式十分简短,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动不已。

四则

萨科齐当总统的时候,法国有家公司推出以萨科齐为模型的巫蛊玩具,让玩家用针扎“小人玩偶”开心。

此玩具销售火爆,萨科齐表示气愤,起诉到法院,但是都被驳回。

驳回的理由很简单:身为总统,老百姓想表示一下自己感受就受不了,以后国家遇到危险,还能指望你?

五则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1834-1902年)研究历史得出的结论是:“权力,不管它是宗教还是世俗的,都是一种堕落的、无耻的和腐败的力量。”他对这种思想的另一种简洁明快、铿锵有力的表述是:“权力趋向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

六则

政府会议上,赫鲁晓夫声色俱厉地指责斯大林的错误。

突然听众席上有人打断了他的讲话,诘问说,“你也是斯大林的同事,为什么你当时不阻止他呢?”“谁在这样问?”赫鲁晓夫怒吼道。

会议厅内一片极度不安的寂静,没有人敢动弹一下。

最后,赫鲁晓夫轻声说:“现在你该明白为什么了吧?”

七则

第欧根尼是古代希腊犬儒派的大哲学家,每天躺在烂木桶里畅谈人生。

亚历山大大帝特意前来拜访,并答应满足第欧根尼的一个愿望。

没有想到,第欧根尼不屑功名利禄,唯一的祈愿居然是要求亚历山大大帝走开,不要挡住光线,影响他晒太阳。

据说,亚历山大事后感叹道:“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就愿意做第欧根尼。”

八则

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机智有谋,帮助城邦的人们解决了许多问题。

在城邦里的人们推举他为王时,他拒绝了,因为他宁愿过简朴的日子。

九则

法国十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出生于贵族家庭,担任法律顾问13年之久,但最后他把这个职位卖掉,到乡下隐居,以求得心灵的宁静。

蒙田远离尘嚣,离群索居,在书斋里挑灯夜读,过着充实而又闲暇的生活。

十则

撰写《乌托邦》的托马斯·莫尔曾任亨利八世的掌玺大臣,担任英国大法官。

莫尔是英国第一个非贵族出生的大法官。

在一片恭贺声中,他却说:“我所承担的职务是充满困难和危险并且得不到真实荣誉的职务,而且地位升得越高,跌得就越重。

这个职务对我来说并不亚于达摩克利斯头上悬挂的利剑。”莫尔虽然有如此清醒的认识,但最终还是因为和国王的分歧而被判处死刑。

十一则

古代辩证法的奠基人赫拉克利特出生于爱菲斯的王族。

爱菲斯是伊奥尼亚诸王国的中心,这个王族的后代享有继承王位的特权。

根据世袭制,赫拉克利特本当继承王位,可是他却对此毫无兴趣,把王位让给他的兄弟,自己则退隐到女神阿尔迪美斯的庙宇里研究哲学去了。

十二则

爱因斯坦:

1.在真理和认知方面,任何以权威自居的人,都必将在上帝的戏笑声中垮台。

2.最重要的宽容是国家和社会对个人的宽容。

3.我所理解的自由是这样一种社会条件:一个人不会因为他发表了关于知识的意见或主张而遭受危险或者伤害。

十三则

笛卡尔:在所有使人类腐化堕落和道德败坏的因素中,权力是出现频率最多和最活跃的因素,伴随着暴虐权力而来的往往是道德的堕落和败坏。

十四则

哈耶克:法治的意思就是指政府的一切行动都受到事前规章的约束,这些规章使得个人可以十分肯定地预见到政府在某种情况下,会如何使用它的强制能力,个人就可以根据预见来计划他的一切事务。

十五则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曾经说:如果人民害怕政府,便是暴政;如果政府害怕人民,就是自由。

他是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也是第一个死于贫困的美国总统。

十六则

美国开国元勋杰斐逊认为,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与其给政府军队,不如给人民知识,让人民了解自己的权利。

人民越没有知识越可能变为暴民,而政府越动用军队镇压,民众叛乱就越多。

愚昧和安全不可能并存,如果一个国家既想要愚民又想要安全,那他就是在期待一件从未发生过,也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十七则

孟德斯鸠:专制国家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下级给上级送礼,而上级对下级没有任何义务,于是上下级合伙对人民没有义务。

人人都认为每个上级对下级都没有义务,只有人民对各个上级有义务。

在那里,人的命运与牲畜别无二致,只有本能、服从和惩罚。

十八则

孟德斯鸠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有权力的人往往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权力具有天然的膨胀性和向恶性,只要缺乏足够的约束、监督,任何权力都会生出腐败,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十九则

弗兰西斯·培根: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比十次犯罪所造成的危害还要严重,因为犯罪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败坏了水的源头。

二十则

萨迪:无论学者、博士、圣徒,也无论圣明雄辩的人物,只要他一旦羡慕浮世的荣华,便是跌在蜜里的苍蝇,永难自拔。

二十一则

索尔仁尼琴:世界正在被厚颜无耻的信念淹没,那信念就是,权力无所不能,正义一无所成。

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最令人悲哀的莫过于一个民族的文学生命被暴力所摧残。

它不单是禁止舆论自由,而是强制性地桎梏一个民族的心灵,并根除其记忆。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民族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二十二则

1765年,富兰克林为一个暗杀腐败官员的年轻人做无罪辩护时说:“政府若不能控制官员腐败,人民就有权暗杀腐败官员。”1787年,参与起草《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的富兰克林又说:“若人民没有弹劾的权力,就可以用暗杀来摆脱腐败的最高行政长官。”最终,美国人民获得了弹劾、罢免总统的权力。

二十三则

前苏联六任最高层顾问阿尔巴托夫总结斯大林体制最沉痛的后果,就是消灭了优秀人才,切断了最有才华者的出路,让善于钻营者官运亨通。

苏联人事制度把优秀的人才资源筛选出局,只让三四流的人员管理一个庞然大国,只能步步走向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