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期待是美丽的
14644700000034

第34章 肺腑感言(2)

首先,“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与其说是一套新的理论,不如说是古今中外优秀教育理论的集大成;与其说是对教学实践的新探索,不如说是健康教育的回归。读张先生的书,其间始终闪烁着先哲们教育经验与智慧的辉光。从老子的“无为”而化、孔子的“和而不同”,到朱熹的“指引”师功,再到陶行知、叶圣陶,乃至于黑格尔、爱因斯坦、杜威、皮亚杰,他们关于教育教学规律的揭示不断地启示我们,要正确把握教育方向,遵循客观存在的教育规律,不论当今教育被人们扭曲成了什么样子,都要想方设法实现健康教育的回归。只要我们能按照教育规律、按照人的认知与成长规律做事情,就一定能够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的目标。反之,无论你说得再好,提法再新,理论根基再权威,都将在鲜活的教育实践面前或一筹莫展,或一事无成,或者即使有了些许的效果,但终究不过是一现的昙花。如同东欧剧变之后一些人把罪过都归之于马克思,待买了《共产党宣言》读过之后,才恍然大悟——出了这么大的问题,原来是因为他们没有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做事情,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哇。

其次,“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是立足于建构主义、符合自然规律的认知理论。在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德的过程中,任何一种知识的把握,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之上,不应该是空中楼阁,也不可能是空中楼阁。了解并把握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从而促进他们在原有基础之上的知识积累、能力发展和品德培育,是“诱思探究”教学理论的又一个突出的特点。“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以情激情,以诱达思,促进创新,更重要的是通过反馈达标打好学生的基础。每一个知识点巩固住了,学生知识建构的基础就扎实了,牢固了,进一步发展的根基也就坚实了。如此的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看似传统,其实科学。较之洋思中学等地的堂堂清、日日清更明确,更有针对性,让人们一眼就能看清问题的实质。

正因为这一点,也便确保了这一套理论比那些只管“创新”不计结果,只管“发展”不论巩固的“新东西”更具生命力。特别是在当今社会许多人将素质教育与升学率对立起来的时候,她能够高唱“素质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的“战歌”,赢得社会群众,特别是教育领域内外的广泛关注与认同。这也许就是她具有“中国特色”的所在。

第三,“诱思探究”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理论,在精神上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完全契合。“诱思探究”学科教学理论尽管滥觞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但从“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来看,与新课程教学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理念到提法都十分吻合,具有科学的前瞻性与丰富的发展内涵。在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也成功地说明了这一点——在“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学生学业成绩得到应有发展的同时,基本素质与学习能力、探索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明显地提高,科学精神、探索品质、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也都得到了应有的培养与发展。“诱思探究”理论实验成功的学校,都没有陷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基本上实现了面向全体与全面发展。

第四,“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阐明了科学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彻底廓清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唯一主体地位,真正摒弃了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教条主义,也进一步揭示了“双主体”理论在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落实问题上欲说还休、欲开还闭、“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弊端,明确了教师“由教变诱”,学生“由学变思”,以“诱”达“思”,育人育才的科学方法。与此同时,她并没有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指出以诱达思,关键是一个“达”字。教师要循循善诱,但“诱”的效果好坏,“诱”的质量高低,关键看你是否实现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是否开启了学生的智慧,是否点燃了学生的头脑。许多教师以为满堂灌不好就机械地运用启发教学的原则搞“满堂问”,孰不知,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异口同声回答出来的提问,在教学中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七嘴八舌要比异口同声更有价值得多!

二、十三中学实施“诱思探究”学科教学实验研究的步骤、方法与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认准的东西,就要不折不扣地推行下去。正如张教授在序言中说的,“在大范围开展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者型教师为具体任务,并以此评价和检验实验研究基地的成果”。我们的目的也很单纯,一是为了提高我们第十三中学的教育质量,让十三中这个相对薄弱的学校在激烈的校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健康发展,在不长的时间内发展成为“教学高质量、管理高水平、文化高品位、办学高效益”的富于特色的“精品学校”。二是为了打造十三中学者专家型的教师团队,让我们十三中的老师们通过学习教学理论、积极实践、认真探索、不断总结,在学习中提高,在探索中发展,在不断思考与总结中形成研究习惯,提高研究能力,逐步把“教书匠”和“经师”的帽子甩掉,真正成为教育家,成为“人师”。

我们开展“诱思探究”实验的步骤是:学习研究——实践应用——探索提高。学习的内容就是张熊飞教授的这本《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研究的内容也是这本书。为将这项工作做实做细,学校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给我们的老师每人买了一本书。之所以说学习研究,是不让大家随意浏览一下就算了,而是以研究的态度进行学习,以研究的方法开展学习。我所说的研究式学习,就是不拿笔不看书。看书时要边看边画边思考,看看书中所写的是如何切中教育时弊,如何指引教学方向的。要动笔不仅是画,而且对自己触动很大的地方还要进行眉批与边注,要在心领神会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受与评论。为了落实学习效果,我们一个月后还要进行闭卷考试,内容就是这本书中的核心理论。虽然我们不提倡死记硬背,但对于核心理论的内容,还是要记死、背硬。我们说“举一反三”,没有“一”你怎么“反三”?焦永战老师曾跟我讲,想化用古人的句子,不背熟是做不到也做不好的,这一点我也深有感触。背会了你便可以随时意会,随意用这样的标准来评判衡量自己与别人的教学实践。否则,让你评一下别人的课,你一张口就是外行话,你好意思?

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学习与理论测试的过程中,我们一线的教师就可以边学习边感悟边实践。学习与测试过后,学校还要请张熊飞教授专程到我们学校开展辅导与点评,辅导我们的学习情况,点评我们的授课情况。同时,学校还要制定具体的应用方法。原则上我们也要实现两个80%的目标,即80%的老师参与“诱思探究”教学实验研究,80%的课要用“诱思探究”的教学方法上。在应用的问题上,要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备课组要把好第一关,每周向教研组推荐你的“诱思探究”示范课,教研组再向学校推荐,层层推荐,层层提高。所以这样做,说穿了,就是要让我们的老师学会并掌握且灵活运用这种方法。为了引导和鼓励大家,学校还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和制度措施,以保证工作的落实。这种方法学会并用好了,你就真正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年轻教师可以快速成长为骨干教师,老教师学会之后退下来,你也是私立学校热聘的香饽饽!

任何技能都是在螺旋式的上升中提高起来的。我们的“诱思探究”教学实验也是这样,个人如何总结提高,学科如何总结提高,全校如何总结提高,是我们每一个教职员工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是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层面考虑问题的范围大小不同罢了。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反思、工作小结的作用。如同书法中的临帖,每一遍都要认真对照看是否真正切入了,是不是走样了。如果走样了,下一次将如何避免。要不断探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最终要把应用成功与否的标准定在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落实、教师的诱导功能是否发挥、教学效果是否明显提高上。学生的提高就是教师的成功,就是你学好了,用好了。如果你再勤奋一些,把你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感、所悟所探整理出来,你就离学者、专家不远了。

当然,全校开展“诱思探究”教学实验,这在我们学校还是第一次,它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教育科研,是一次全员全方位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了保证这场改革能健康有序地进行,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防止浅尝辄止倾向。这项实验研究说是研究不如说是改革,说是改革不如说是建设。目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者型教师。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还要让它内化为我们焦作市第十三中学的文化。因此,大家都不要有浅尝辄止的想法,我们干的不是一锤子买卖,我们领导班子是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的,我们的老师们也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已经定下来的事情,我们不可能轻易放弃。我们要吸取兄弟学校学习外地经验浅尝辄止的教训,绝不能引入东西不少,结果一个也没有生根,弄得学校邯郸学步,最后走都不会走了。荀子讲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没有强健的筋骨,却能上下通达,左右逢源,是因为它用心专一。鼯鼠有五种本事,但“五技而穷”——能飞不能上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本事虽多有什么用?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反面榜样。

(二)克服妄自尊大思想。教学方面有专家,教学方面人人可以成为专家,包括我们在座的老师,许多人都能对教学说个子午卯酉来。但是应当承认,我们与真正意义的大师是有距离的,如果我们不学习,常常看不清人家高明的所在,也看不到我们与人家的真正距离。不要认为他们能上的课我们也能上,甚至我们的课比他们上得还好呢!我们在克服了“满堂灌”之后的“满堂问”真的是启发式教学吗?我在听课的过程中感觉不像,似乎我们的老师还在以自己为中心,我们的一问一答似乎是让学生在给自己填空白,一节课下来学生并没有多少实质意义上的收获。过去我在教育局也遇到过这样的团队,出去参观学习,净拿自己比别人强的地方与人家不如自己的地方比,越比越高兴,越比越自信,结果越比越没有动力。其实,对于理论的应用一个自觉一个冒碰,一个模糊一个清晰,一个系统一个想起一招是一招,这中间的距离大着呢!

(三)在持之以恒上下工夫。这项研究开展起来有许多细致的工作要做。要想让学生走出题海,老师必须先进题海,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是变革我们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学方法,容易吗?使惯了刀的改使用枪,顺手吗?从老师那里学来的就是这一套,让你换另外一套,有那胆识吗?把学生的学习劲头引诱出来坚持下去,且长期得变着花样儿创设情境,坚持得下来吗?这些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一个都得回答。回答这些问题,要紧的是一个“恒”字。只要持之以恒,这项工作不难做,如果没有恒心,什么工作都做不好。张教授也讲,在全国的156所基地学校,也不是做得都好,特别是一些大的学校往往好的不多,但那些小一点弱一点的学校常常做得很好。为什么,大学校有大干扰,树大招风;而小学校往往薄弱,穷则思变的决心更大。我们正是这样的学校,且经过大家一致的努力,有了一定的基础,只要我们把“诱思探究”的教学实验坚持做好,用不了太长的时间,十三中将以小而精为特色奠定在全市中小学之中的地位。到时候,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四)于同心同德处做文章。在我们十三中全力爬坡的今天实施“诱思探究”教学,会不会冲击正常的教学?会不会影响升学率?我们的生源环境和基础是不是能够胜任并承担起这项重任?这些我们都在想。衡水中学“素质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的主要原因,在于让学生主动学了,只要学生主动学习,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在考察学习的路上卢亚珍主任也有同感,看看中学课本,到底有多少东西,只要学生学,哪有学不会的?关键是他不学。他为什么不学?因为你不让他学,你按你的思路讲,不管他懂不懂,他难受还来不及呢,能完全配合你才出鬼呢!但是,你如果让他学,诱导他学,激发他学,他总是要学些东西的吧?他总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些的吧?至于我们的生源基础,不如许多学校是现实,但我们反过来想想,什么样的家庭子女才会真正有改变现状的迫切性?是干部家庭,还是下岗工人家庭?是小商贩家庭,还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为什么农村的孩子肯吃苦?这个动力不可小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