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期待是美丽的
14644700000028

第28章 学子情怀(3)

诚然,传统教育在应试指挥棒的导引之下,的确存在着深刻的弊端,压抑学生个性,忽视全面发展,不顾学生喜好,实施高强度训练,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确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然而,如果把传统教育迫于社会就业与传统文化压力而进行的所谓“应试教育”一棍子打死,来个全面否定,怕也的确不是明智的人所应采取的做法。

不信,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反思。

陶行知先生一向提倡“老师从用处教”,“学生从用处学”,我们也不妨从“用处”来看一看传统教育的是与非。无论传统教育的积弊如何深厚,但如果说传统的教育尽是“高分低能”,那么我们如今社会各行各业的骨干与中坚,难道不是在“素质教育”口号提出之前的“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特别是科技领域的精英,有几个不是当时以“高分儿”进入大学深造的?如果他们都是“低能儿”的话,那么,他们取得的那些成就又该做何解释呢?就连那些一直高喊所谓“高分低能”的所谓“改革家”,如若不是当年以“高分儿”考入某大学,如今学术研究达到某个“层面”,抑或政治地位达到了某个“层次”,他能有资格喊“改革”“应试教育”?他会有“能力”进行“教育改革”?

细细推敲这些高喊“高分低能”的人们所列举的事例,无非说某某以多高的分数考入某大学,然而却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生活无法自理,把自己搞得十分狼狈;或者某某升入大学时的分数挺高,然而大学毕业到了工作岗位,实践动手能力很弱,许多事情不会干;或者某某在中学大学甚至大学后各种考试中都能过关斩将,但是社会能力极差,遇到生人便不知所云,呆若木鸡;甚至会举出更极端的例子,说陈景润虽然在数学的殿堂摘取了皇冠顶上的明珠,然而生活中却是个“低能儿”,不仅不会生活不会“养生”,甚至走路连电线杆子都敢撞。

既然是用例子说理而不是真正意义的统计分析,那么我们也不妨认真分析这些例子。众所周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做到最好,如果你与游泳冠军下象棋,与象棋冠军比游泳,倘若你两种技能都会而他们又不是兼善的话,你赢了他们是大有可能的。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比,只会越比越高兴;置所有“高分儿”入学后来他们在其专业领域取得的成就于不顾,愣要说他们不会生活不会社交不会娱乐甚至不会打麻将,并因此说他们一定是“高分低能”,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在社会中常有这样的情况,你要想在某个领域取得一定的成绩,你就不得不舍弃另一些东西,这叫“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要想把这些成绩做得“骄人”一些,你就更得放弃很多常人本当拥有的“技能”。古人云: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器晚成,大道若隐,大象无形,等等等等,无一不是有所失方能有所得的典型概括。正如荀子所言,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蚯蚓,你如果一定让它眉清目秀八面玲珑,那它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可是那个“有着八只爪儿和两个钳子”的家伙,可能具备了“八面捞抓”的本事,但到最后还不得不寄居人家“蛇蟮”的家园,不知道这算是“高分低能”呢,还是属于“低分高能”呢?

同时,做教育时间长了,自然会对许多教育现象进行“胡思乱想”。想那中小学生,以未成年人的身心,承受着成年人也难以承受的学业,还要应对各种考试,适应各种不同性格不同风格的同学与老师,到最终还能以“高分”挤进高校,这不仅需要有相当高的智能,还需要有多么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呀!这些意志与毅力难道不是情商不是能力?在这种环境下锻炼出来的情商与其他条件下产生的情商难道有质的差别?如果没有,那么就不要再大力渲染什么“高分低能”。其实只要你不狭隘,你不会不知道,“高分高能”的例子远比“高分低能”的例子多;同样的道理,虽不能说没有自学成才的典型,但几个“低分高能”的例子真的不足以说明“低分儿”就一定意味着“高能”。至于在中学阶段压力大、目标清晰,到大学以后目标模糊因而懈怠,最终导致许多能力丧失的那部分人,那是另一回事,只能另当别论。

说这些的目的,绝不是要为应试教育脸上贴金,也绝不是说我们目前的教育不需要改革。我们所担心的,是有一部分人打着反对“高分低能”的旗号,硬说什么“低分高能”,甚至还举出一些极端的例子,说某某在中学阶段被开除后来成了大款;某某在学校成绩一直是下游,如今却成了行业领袖。且不说这些小时候在家在校不招人待见的孩子在逆境中磨炼出来的意志与毅力对于他的成长具有相当的作用,成才也是早晚的事情,单单把教育事业歪打正着的负面产品拿出来大肆宣扬,就是典型的“明察秋毫”但“不见舆薪”的表现。结果弄得老师们书不敢教,作业不敢布置,最后竟连“试”也不敢“考”了,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整”出“低分高能”的学生,本已是荒唐透顶的事情。更有甚者,个别懒惰者也以此搪塞教学,美其名曰“宁要低分高能,也不要高分低能”,这就更加偏离健康的教育发展道路了。

如果说“高分低能”真的存在,并影响了社会的发展与民族的振兴,也应该从考试的内容与方法入手,细细分析个中的原因。没有人不让你考“能力”呀!你为什么只考分数而不考能力呢?由此深入进去,认真挖掘中小学与高校管理机制中存在的深层问题,进一步剖析社会用人制度只看文凭不看水平与封建等级文化观念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这里去寻找治理的良方,才有可能真正对症下药。如果看到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就以偏盖全,且不问青红皂白对教育大加挞伐;而对于权力部门或上层建筑中存在的问题轻描淡写或只是“顾左右而言他”,那就非但不可能很好地解决教育问题,结果必将是消耗了教育的元气,动摇了民族的根基。

让爱充满校园

在十三中学初一(2)班有一个特殊的学生,他叫侯志翔,是个聪敏的孩子。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落下了残疾。他的大脑不能十分有效地指挥他的躯体,走路时双腿不能正常地抬起落下,四肢不能协调地动作,仿佛脖颈也没有力量,脑袋总是不由自主地欹斜,甚至表情都无法自然地流露,一做就显得夸张,而且话也无法用正常的语速和清晰的口齿来表述。但是,这个孩子无论记忆还是思维都不受任何影响,几次我到初一(2)班听课,他都是抢先发言者之一,不仅能正确回答老师的提问,而且条理清晰,思维顺畅,词语运用竟还有几分老到。每当他发言过后,全班同学都要报之以热烈的掌声。

起初我还以为同学们是在自发地为之准确而大胆地发言喝彩,后来我发现情况似乎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有几次他回答的其实没有那么精彩,有时甚至比较简略,但是也能得到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回报。经过了解我才知道,这是班主任王庆老师的着意安排。王庆老师认为,他无论学习多么正常甚至出色,但在许多方面他还是个弱者。弱者就需要关爱,不仅需要老师的关爱,更需要得到同学们的关爱,要让他生活学习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里,有助于他忘记缺陷,找回自信,愉快学习,幸福生活。

何等细心的班主任!这令我想起了陶行知先生的名言:爱满天下。

做教育的人其他品质都可以往后放一放,唯独爱心必须放在第一位。

《论语》是中国最早记录教育家言行的著作,如今被西方学术界称为“东方爱经”。西方不少人认为,整部《论语》所讲的其实就是一个“爱”字。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孔子自己解释说,仁就是“爱人”。他的学生进一步阐发,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其实讲的还是爱。“忠”是爱上,“恕”是爱众。如果没有足够的爱心,就不可能有宽阔的胸怀;没有宽阔的胸怀,就不可能容得下那么多难容的事情。别人做了好事自然不需要你的宽容,“恕”就是能用博大的胸襟包容别人的缺憾、过失甚至罪过,给他以改过自新的机会。过去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圣贤”也不敢说自己就不犯错误,他们也照样需要人们的谅解与宽恕。所以,孔子曾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改也人皆仰之”。既然连圣贤也不可避免地要犯错误,那么错了以后如果得不到周边人们的宽恕与包容,他们的错误不仅不会得到及时地更改,而且会在孤寂与仇恨之中将错误进行到底——即使圣贤也在所难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于是,老夫子长叹一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吧!他的徒孙亚圣孟夫子更将其演化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此一来,便真正是“爱满天下”了。其实孔孟心中的王道政治,就是用“爱”贯穿始终、普施天下的政治;孔孟实施的教育,实际上也是他政治理念的社会化表现形式,虽然说他们当时没有成功,但是那是社会环境使然,一时的不成功并没有抹杀它们的思想价值,没有成功一时却一下子影响了中国两千年,单以方便统治来解释未免简单和武断了些。人文精神中尊重生命、尊重人的存在价值与人类的文化价值,不都是爱心的衍生物吗?

管可窥豹,蠡能测海。从那个有残疾的孩子那里我看到了王庆老师的爱心。假如我们的老师都能从爱心出发,以自己的博大宽容来呵护自己的学生,那么这种爱就会从一个学生一个班级普施到一个个学生和一个个班级,和谐的师生关系自然就建立起来了;假若我们的校长们能从爱心出发,以兼容并包的胸怀来理解帮助自己的老师,那么这种爱就会从一个老师一个教研组普施到一个个老师一个个教研组,融洽的校园干群关系也会自然地建立起来。爱心是回报率极高的投入,当老师想到学生的时候,学生们一定在惦念自己的老师;当校长在想方设法为老师们排忧解难,帮助他们成功的时候,老师们自然也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学生的成长与校长的成功砥砺耕耘的。

在自省中走向成熟

到十三中学的第二个学期,我在学校醒目的位置,安排了四条大大的标语:“我的学习有没有进步”,“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这是陶行知先生提倡的“每天四问”。布置好了以后,师生们出入于校园,抬头便可看到。有意无意之间,它在提醒每一个人,每天都对自己的行为得失进行反省。

在《论语》中,孔子也谈过这样的体验,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的三省,既有关于学习的,也有关于做事的,更有关于做人的。在这样的每日三省之中,一个如今足以影响半个地球,在中国已持续两千多年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渐渐屹立起来。而且,他的思想在政治、经济与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你忙碌一天,回到家中,是倒头便睡,还是曲肱而卧,把自己一天的经历“过过电影”,检点一下得失,思考一下第二天要如何扬长避短——习惯的不同,对人一生的影响与作用也大不一样。一位教育家说过,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此言意蕴悠远,堪称至理名言。然而,许多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有的人以为习惯影响不了什么,习惯不大好,充其量只能算做人生的小节,不会有什么大碍。也有一些人虽十分关心命运,但始终弄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决定命运,看起来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结果穷其一生也不见有什么建树。还有人将命运的好坏归咎于性格,归咎于父母甚至祖上,以为性格是爹妈给的,山水易改,本性难移,于是便不再抗争,从此任其碌碌,漂萍般的把一切都放进了无可如何之中。

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他们没有弄明白,在习惯、性格与命运逐步发展的过程中,真正的关键,其实是一个“思”字。说“自省”也好,说“反思”也好,其实都是由己及人、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考。我应该养成什么样的习惯,我怎样才能养成这些习惯,我为什么要养成这些习惯,今天或者近段在养成这些习惯的过程中我做了哪些事情,是得还是失,明天我能为养成这些习惯做什么样的事情,怎样才能扬长避短,使优势发扬光大,遇到顺境的时候应当如何防止骄傲自大,遇到逆境的时候又应当如何咬定青山不放松,等等等等,一切的一,一的一切,都离不开这个“思”字。人的思想可以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地驰骋,看似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但是从根本上讲,都不外乎他对自己做过的没做过的,见过的没见过的,感知的没感知的,物质的非物质的事情的思考。再空灵的幻象都是从身边生发出来的,即使如梦幻,不也能从人的大脑皮层刺激之中找到蛛丝马迹吗?

反思的重要人所尽知,那么反思习惯的养成就必须靠每日的反省了。一天的事情做完要反思,一个阶段的事情结束也要反思;一个单独的事情完成要反思,一组纷繁杂芜的事情到得一定的时间阶段或者空间层面也要反思。反思出经验,反思出智慧,反思能让人生活与工作趋于条理,反思能让不善于思考的人也能逐步成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在反思基础上的计划;举一反三,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如果不以反思为前提,岂不都成了无本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