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透视地球
14644300000033

第33章 参考文献

[1]杨坤光,袁晏明.地质学基础[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383-405.

[2]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组.21世纪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483-488.

[3]陶世龙,万天丰.地球科学概论[M].2版.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

[4]赵旭阳.地球科学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5]叶正仁,滕春凯,张新武.板块运动和地幔对流的相互作用[D].长沙: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93.

[6]周瑶琪,宋晓东.地幔动力系统与演化最新进展评述[J].地学前缘,1998,5(S):11-30.

[7]陈晋阳.地幔对流与板块构造的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1,16(4):587-589.

[8]徐义刚,何斌,黄小龙,等.地幔柱大辩论及如何验证地幔柱假说[J].地学前缘,2007,14(2):1-9.

[9]王少怀.地幔柱假说及地质意义[J].地质找矿论丛,2005,20(S):1-5.

[10]HIllR.I.,韩欣.地幔柱与大陆构造[J].地质科学译丛,1993,10(3):8-14.

[11]曾庆存,林朝晖.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和模拟研究的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0,25(1):1-6.

[12]周瑶琪,吴智平,章大港,等.对地质节律与地球动力系统的思考[J].地学前缘,1997,4(Z2):85-94.

[13]朱炳泉.关于地球动力学中的地幔对流理论[J].地质地球化学,1978,(7):18-23.

[14]谢鸣一,谢鸣谦.论板块运动的驱动力[J].地质科学,1987,(3):209-219.

[15]王仁.我国地球动力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球物理学报,1997,40(S):50-59.

[16]滕吉文,杨辉,张雪梅.中国地球动力学研究的方向和任务[J].岩石学报,2010,(11):3159-3176.

[17]杨静一.地幔对流假说的发展及其意义[J].科学学研究,1992,10(3):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