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乾坤
14644000000034

第34章 参考文献

[1]许敬生.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河南中医,2009,29(3):245.

[2]王新陆.中医之源[EB/OL][2010-04-07].http://tansuo.cntv.cn/jieduzhongyi/classpage/video/20100310/101386.shtml.

[3]肖娴.从岐黄之术到《黄帝内经》.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3(2):12.

[4]李杨,杨建宇.“杏林”的由来.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7):152.

[5]李杨,张文娟.悬壶济世.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7):136.

[6]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7]朱天顺.原始宗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8]李从.《五十二病方》禁咒内容研究.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20(2):30.

[9]张振平.一个应当重新认识的问题——巫、巫医及其与医药起源、发展关系探析.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6,10(2):57.

[10]孙广仁.中国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的影响.福建中医药,2001,32(2):9.

[11]刘寨华,于峥,杨威.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发展及其在《内经》精气理论构建中的作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2):87.

[12]刘子志.中医阴阳学说探微.新中医,2011,43(4):131.

[13]吴全兰.阴阳学说的哲学意蕴.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55.

[14]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15]王洪图.《黄帝内经》研究大成.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16]贺娟.论五行学说的起源和形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7):437.

[17]周强,袁冰,石东平.《黄帝内经》五行配脏探源.中医文献杂志,2002(1):11.

[18]刘宗迪.五行说考源.哲学研究,2004(4):35.

[19]陈吉全,黎敬波.论《内经》应用五行学说的变化.山东中医杂志,2011,30(5):291.

[20]于占林.范进中举与五行学说.中医药学刊,1993,1:25.

[21]高驰,王非,杨阳.中西医差异之思想导源.中医药学报,2007,35(5):48.

参考文献科普通鉴·中医乾坤[22]佚名.希波克拉底文集.赵洪钧,武鹏,译.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3]段艳蕊,王志祥,李琦.论中西医之互补相彰.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30(4):8.

[24]李艳丽.从《易经》阴阳学说看东西方文化的对立与互补.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11):43.

[25]张培彤,朴炳奎.应建立中西医互补的恶性肿瘤个体化治疗体系.癌症进展,2010,8(3):209.

[26]周晓光,郭飞平.超越困惑:中国传统间接致思方式考察.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7]丹江.中西医结合需要新的哲学.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1,14(4):27.

[28]金莉.论中西医的差异与统一.内蒙古中医药,2010(4):124.

[29]王玉芳.浅析《素问·五脏别论》脏腑藏泻理论.江苏中医药,2010,42(5):8.

[30]王莉,孔蕊,张振风.从古代精气神理论探讨人类生命观.中医药文化,2010(5):17-20.

[31]赵国求.论现代科学中的中医精、气、神.武钢大学学报,1999,11(3):22.

[32]刘寨华,于峥,杨威.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发展及其在《内经》精气理论构建中的作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2):87.

[33]乔文彪.神概念的发生及其内涵解读.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7):485.

[34]烟建华.《内经》“神”概念研究.河南中医,2006,26(1):4.

[35]李志超.经络研究的现状与展望.科技导报,1993(4):29.

[36]李连方,尚品洁,杨金莲.“六淫”致病的科学性及定量标准探讨.气候与环境研究,1999,4(1):87.

[37]韩振蕴,白文,吕家坤,等.风邪致病的病因病机.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3):13.

[38]程士德.内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00.

[39]吴昆.医方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516.

[40]戴原礼.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41]解佳伟,焦艳芳,穆俊霞.寒邪理论中医古代文献述要.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2(2):11.

[42]《中华文明史话》编委会.中医史话.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43]李成文.中医发展史.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44]欧阳八四.针灸溯源——九针的起源、运用与发展.针灸临床杂志,2005,21(7):47.

[45]金达洙.针灸在美国的历史现状研究及其前景展望[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46]王雅萍.神秘针灸铜人展示中医魅力.河南科技报,2007-08-28(3).

[47]牟洪林.金针拨障术史略.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2(2):34.

[48]谭新华.中医药宝库的一枝奇葩——外科丹药.中医药导报,2007,13(10):1.

[49]刘井红.手诊的基本原理及其诊断特色释义.中医药学刊,2005,23(1):81.

[50]蔡景峰.中国藏医药学.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

[51]庞宗然.中国少数民族特色医疗技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52]吉布.唐卡中的藏医养生.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3]蔡景峰.藏医学通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

[54]张淑兰.生命的长调:蒙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5]胡斯力,郑泽民.蒙医志略.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

[56]关详祖.维吾尔族医药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

[57]赵世望,周兆奎.傣医传统方药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

[58]杨增明,马志伟,袁玲玲.傣医药研究.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2.

[59]藤见甲,黄爱辉.苗家整病技法.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1.

[60]杜江,张景梅.苗医基础.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

[61]彭芳胜.土家医方剂学.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0.

[62]赵敬华.土家族医药学概论.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

[63]岳凤先.中药现代化与中药西药化辨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6):1-2.

[64]陈仁寿.论《中华本草》的学术研究及价值.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152-155.

[6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10年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66]黄兆胜.中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67]王志强,朱毅.中药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研究概况.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4):1812.

[68]王文远.古代中国防疫思想与方法及其现代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

[69]苏永南.中医药治疗传染病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11.

[70]蔡宝昌,赵国平.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病.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