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药理学基础学习精要
14643700000006

第6章 人的基本结构(5)

在安静时,大约只有20%真毛细血管开放。在一般情况下,真毛细血管的交替开放5~10次/min。

5.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中的液体称为组织液,是细胞从血液中摄取营养物质和细胞代谢产物进入血液的中介。绝大部分组织液呈胶胨状态,不能自由流动,因此,不会因重力作用而流至身体的低垂部分。但也有极少部分组织液呈液态,可以自由流动。

组织液是血浆经毛细血管壁的滤过而形成的,生成组织液的力量是有效滤过压,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人体血浆胶体渗透压约为3.33kPa(25mmHg);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约为2.00kPa(15mmHg),毛细血管动脉端血压平均约为4.00kPa(30mmHg),静脉端血压平均约为1.60kPa(12mmHg),组织液静水压为1.33kPa(10mmHg)。故毛细血管动脉端的有效滤过压为1.34kPa(10mmHg),静脉端的有效滤过压为—1.06kPa(—8mmHg),故血浆成分由毛细血管动脉端滤出而生成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组织液被重吸收回血液。如因某种原因使组织液生成过多或回流障碍,将导致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液体滞留,形成组织水肿。

血液系统

血液是存在于心和血管系统中的流体组织,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且不断的更新)。血浆是体液的一部分。人体内所含的液体成分统称为体液,占人体总重量的60%~70%。其中:2/3在细胞内,称为细胞内液;另外1/3在细胞外,称为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分3部分,即组织液,约占细胞外液的4/5,存在于组织间隙;血浆,循环于心血管系统中,约占1/5;淋巴液,量较少,循环于淋巴管内。胸膜腔、腹腔、脑室内的液体也都是细胞外液,但所占比例更小。各部分体液之间被细胞膜或血管壁相隔。但由于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具有一定的通透性,因此,细胞内外液之间以及各细胞外液之间可以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人体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生理学上把细胞外液称为人体的内环境。

一、血液的组成及一般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组成

人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悬浮于血浆中,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把从人体血管中抽出的血液注入加有抗凝剂的试管中,血液能保持液体状态,静置或离心后,管内血液可分为2层:上层为淡黄色液体,就是血浆,下层不透明的为血细胞。血细胞层最上面一薄层的灰白物质为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下为红细胞。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血细胞比容,其正常值: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

如果对抽出的血液不加抗凝剂,几分钟内它就会凝固呈胶胨状的血块。其后凝血块的体积将缩小并析出淡黄色的透明液体。这种液体叫血清,它比血浆少了若干纤维蛋白。

(二)血液的一般理化特性

1.颜色血液呈红色,这是因为红细胞内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动脉血中血红蛋白含氧丰富,呈鲜红色;静脉血中的血红蛋白含氧少,呈暗红色。血浆中因含微量的胆色素,故呈淡黄色。

2.相对密度正常人血液的相对密度为1.050~1.060,血浆相对密度为1.025~1.030。

3.黏滞性正常人血液的黏滞度是水的4~5倍,血液相对黏滞度为4~5,血浆相对黏滞度为1.6~2.4。

4.酸碱度血液呈弱碱性,正常人血浆pH值为7.35~7.45,由于血液中缓冲系统的作用,保持了血液酸碱度的相对稳定,这对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活动十分重要。当血浆pH值低于7.35时为酸中毒,高于7.45时为碱中毒。血浆pH值恒定,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调节而实现的。主要依赖于血液中的一系列缓冲物质的缓冲作用,其中以血浆中的NaHCO3/H2CO3缓冲系最为重要,通常NaHCO3/H2CO3浓度的比值为20:1。通过肺和肾,不断排除体内过剩的酸和碱,维持血浆中的NaHCO3/H2CO3比值和酸碱平衡。

5.渗透压人体内血浆渗透压约为708.9kPa(5330mmHg)。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颗粒的多少,而与溶质的种类和大小无关。

二、血液的功能

血液具有运输物质、免疫、防御及调节等功能,这些功能是血液的各组成成分在心血管系统内不断循环过程中完成的,对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

1.运输功能血液不停地循环于心血管中,是沟通内外环境的渠道。它能将营养物质和氧气运送到组织细胞,同时将细胞代谢产物和CO2运输到排泄器官或能进一步利用这些代谢产物的器官。此外,血液还能借助载体输送激素、酶及维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

2.免疫和防御功能血液中含有与免疫功能有关的血浆球蛋白和白细胞,它们具有吞噬、分解、消除入侵体内的异物和病原体及体内衰老、坏死的组织细胞的功能。

3.调节功能血液中运输的激素是体液调节不可缺少的物质。血液中的水分可将体内的热量带到体表散失,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此外,红细胞和血浆中具有缓冲系统,所以血液对维持人体酸碱平衡也起重要作用。

三、血浆

血浆是含有多种溶质的水溶液,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各种调节作用保持血浆中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一)血浆的成分

1.水血浆含水90%~91%。血浆中的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等大多是溶解于水中而进行运输的。

2.血浆蛋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各种蛋白质的总称,主要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其中白蛋白含量最多,球蛋白次之,纤维蛋白原最少。各种血浆蛋白的分子大小和结构都不尽相同,亦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白蛋白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含量最多,在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中起主要作用。球蛋白主要参与人体的免疫。纤维蛋白原相对分子质量最大,参与血液凝固过程。另外,血浆蛋白在运输物质、维持酸碱平衡、保证人体营养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3.无机盐血浆中的无机盐约占血浆总量的0.9%,绝大部分以离子状态存在。正离子以Na+为主,还有K+、Ca2+和Mg2+等;负离子主要是Cl-,此外,还有少量的HCO3-和SO42-等。血浆中还含有一些Zn2+、Cu2+、I-和Fe2+等微量元素。这些离子在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及其他物质血浆中除蛋白质以外的含氮化合物,统称为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它是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产物,包括尿素、尿酸、氨基酸、肌酸等,这些物质中所含的氮统称非蛋白氮。正常人非蛋白氮的含量为14~25mmol/L,其中1/3~1/2为尿素氮。这些代谢产物主要由肾排出体外,故测定血中的非蛋白氮的含量有助于了解体内蛋白质的代谢状况和肾的功能。

血浆中不含氮的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称为血糖。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比较稳定,在4.44~6.66mmol/L之间,它是人体供能的主要物质。另外,血浆中还含有一些酶、激素、多种脂类(三酰甘油、胆固醇、磷脂)以及酮体、乳酸等。

(二)血浆的渗透压

1.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和数值血浆渗透压包括由血浆中无机盐和其他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与血浆蛋白形成的胶体渗透压两部分。由于血浆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大、数量少,所以产生的胶体渗透压仅为3.33kPa(25mmHg)左右。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物质形成,这类物质颗粒小,数量多,所以产生的晶体渗透压很大,约为705.6kPa。5%葡萄糖溶液或0.9%NaCl溶液(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近,故称为等渗溶液。高于或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则相应称为高渗溶液或低渗溶液。

2.血浆渗透压的生理意义在血细胞与血浆之间,血浆与组织液之间,以及组织液与各种组织细胞之间,均隔着通透性的生物膜,即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由于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不同,表现出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的不同生理作用。

(1)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作用血浆晶体渗透压虽高,但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较大,晶体物质可以自由通过,故一般情况下,血浆和组织液之间不存在晶体渗透压差,血浆晶体渗透压对水分子进出毛细血管并不产生影响,但血浆中的大部分晶体物质却不易通过细胞膜。因此,血浆晶体渗透压对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大小和功能,调节细胞内、外水分子的正常分布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当血浆晶体渗透压明显升高时,红细胞内水分子渗出,使红细胞皱缩,当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血浆中水分子进入红细胞增多,红细胞膨胀,甚至破裂。红细胞破裂而使血红蛋白逸出,称为溶血。

(2)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血浆胶体渗透压虽小,但正常情况下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不易透过毛细血管壁,而且血浆蛋白浓度高于组织液中蛋白浓度,故血浆胶体渗透压高于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从而吸引组织液中水分进入血管,以维持血容量及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分布。如果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可致组织间隙水分滞留而引起水肿。

四、血细胞

(一)红细胞

人正常成熟的红细胞无核,呈双凹圆碟形,中央较薄,周边较厚,平均直径约为8μm。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正常成年男性平均约500万/mm3(5.0×1012/L),女性较少,平均为420万/mm3(4.2×1012/L)。

(二)白细胞

白细胞为有核的球形细胞,正常成人血液中,白细胞数值为4000~10000/mm3(4.0×109~10.0×109/L)。观察白细胞的形态和结构需用血涂片复合染色的方法。根据白细胞的细胞质内有无特殊的嗜色颗粒,可将其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两类。有粒白细胞又根据颗粒的嗜色性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粒白细胞根据形态分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两种。白细胞总数和分类数均随年龄而有改变。

(三)血小板

血小板是巨核细胞的胞质脱落而成的胞质小块,不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体积小,直径为2~4μm,呈圆盘状。正常人血液中有血小板10万/mm3~30万/mm3(100×109~300×109/L)。血小板数目可随人体的功能状态发生一定变化,如进食、体力活动可使血小板增多,妇女月经期减少。

五、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一)血液凝固

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胨状凝块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简称凝血。在凝血过程中,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的纤维蛋白(血纤维),纤维蛋白交织成网,将很多血细胞网罗在内,形成凝血块。血液凝固是一种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需要多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等共同参与。

1.凝血因子血液和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现今公认的凝血因子共有12种,国际上用罗马数字给它们进行统一编号。

已知因子II、VII、IX、X都是在肝合成的,合成过程中需要维生素K参与。因此,维生素K缺乏或肝功能损害,都会导致凝血过程障碍而发生出血倾向。

2.血液凝固的过程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循序发生的酶促反应过程,大体上可分为3个步骤,它们的相互关系是:第一步,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此步须Ca2+参加);第二步,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第三步,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

3.抗凝系统的作用正常人血浆中存在很强的抗凝物质,其中最重要的是抗凝血酶III和肝素。抗凝血酶Ⅲ是由肝合成的蛋白酶,在血液中可与凝血酶结合成复合物,使凝血酶失活,还能封闭因子VII、IXa、Xa的活性中心而阻断凝血过程。肝素主要由肥大细胞产生,几乎存在所有组织中,尤以肺、肝中含量最高。它能与抗凝血酶Ⅲ结合,使后者与凝血酶的亲和力可增强约100倍,从而使凝血酶立即失活。因此,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的血液能保持流体状态而不发生凝固;在生理止血时,凝血也只限于某一小段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