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润州
1.崇上人山亭
《全唐诗》卷一三八储光羲有《京口题崇上人山亭》诗。题下原注:“即京口郭内山池。”据此知山亭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市)。
2.南徐别业
《全唐诗》卷三一七武元衡有《南徐别业早春有怀》诗,据此知别业在南徐(侨置州,南朝宋时改徐州置,治所在今江苏镇江市)。
3.丁卯别墅
《全唐诗》卷五三七许浑有《南海使院对菊怀丁卯别墅》诗,《唐才子传》卷七:“尝分司朱方,买田筑室,后抱病退居丁卯涧桥村舍,暇日缀录所作,因以名集。”据此知许浑别墅在京口丁卯涧。
4.刘处士江亭
《全唐诗》卷七二一李洞《秋宿润州刘处士江亭》诗。据此知江亭在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
5.丹阳别业(元诜)
《全唐诗》卷二四八郎士元有《送元诜还丹阳别业》诗,据此知元诜别业在丹阳(今属江苏)。
6.丹阳故居
《全唐诗》卷六二六陆龟蒙《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并序》:“张祜,字承吉。……以曲阿地古淡,有南朝之遗风,遂筑室种树而家焉。性嗜水石,常悉力致之。从知南海间罢职,载罗浮石笋还,不蓄善田利产为身后计。死未二十年,而故姬遗孕,冻馁不暇。……友人颜弘至行江南道,访其庐,作诗吊而序之。属余应和。”据此知张祜故居在丹阳。
7.丹阳别业(皇甫曾)
《全唐诗》卷八一八皎然《送皇甫侍御曾还丹阳别业》:“云阳别夜忆春耕,花发菱湖问去程。”云阳即今江苏丹阳。据此知皇甫曾别业在丹阳。
8.徐校书隐居
《全唐诗补逸》卷一二许浑《茅山题徐校书隐居》,据此知徐校书隐居在茅山(又称句曲山,在今江苏西南部)。
9.王处士水亭
《全唐诗》卷一八四李白有《题金陵王处士水亭》诗,题下原注曰:“此亭盖齐朝南苑,又是陆机故宅。”《景定建康志》卷二二:“水亭有二:一在台城寺,即今之法宝寺。一在齐南苑中,是陆机故宅,乃王处士故宅,今凤凰山南傍秦淮是其处。”据此知水亭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凤凰山南傍秦淮河处。
10.钟山别业
《全唐诗》卷二五李嘉有《送韦邕少府归钟山》诗,题下原注曰:“一本题作《送韦山人归钟山别业》。”据此知别业在钟山(今江苏南京市东)。
11.青溪草堂
《全唐诗》卷七三九李建勋有《金陵所居青溪草堂闲兴》诗,据此知李建勋青溪草堂在金陵。
12.卫氏林亭
《全唐文》卷八八二徐铉《游卫氏林亭序》:“建康西北十里所,有迎担湖,水木清华,鱼鸟翔泳。昔晋元南渡,壶浆交迓于斯。今中兴建都,人烟节比于是。其间百亩之地。宫率卫君休遆之所也。前有方塘曲沼之胜,后有鲜原峻岭之奇,表以虚堂累榭,饰以怪石珍木,悦目之赏,充禼其中;待宾之具,无求于外……壬子岁夏五月祠部郎中知制诰徐铉踌蹰慨叹之所作也。”据此知林亭建于南唐保大壬子岁(952)前,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市)西北迎担湖附近。
13.南原亭馆
《全唐文》卷八八三徐铉《毗陵郡公南原亭馆记》:“有唐再造,俗厚政和,人多暇豫,物亦茂遂,名园胜概,隐辚相望。至于东田之馆,西州之墅,娄湖张侯之宅,东山谢公之游,青溪赋诗之曲,白杨饮酒之路,风流人物,高视昔贤。京城坤隅,爰有别馆,百亩之地,芳华一新。其地却据峻岭,俯瞰长江,北弥临沧之观,南接新林之戍,足以穷幽极览,忘形放怀。于是建高望之亭,肆游目之观,睨飞鸟于云外,认归帆于天末。四山隐现而屏列,重城逦迤而霞舒,纷徒步而右回,辟精于中岭,倚层崖而筑室,就积石以为阶。土事不文,木工不斫,虚牖夕映,密户冬燠,素屏麈尾,蓒几藜床,谈玄之侣,此焉游息。设射堂于其左,湛方塘于其下,虚楹显敞,清风爽气袭其间;岸萦回,红药翠荇藻其。至于芳草嘉禾,修竹茂林,纷敷翳蔚,不可殚记。”据此知亭馆在京城(当指南唐首都金陵,即今江苏南京市)。
14.侯尊师草堂
《全唐诗》卷一四九刘长卿《自紫阳观至华阳洞宿侯尊师草堂同游李延陵》:“石门媚烟景,句曲盘江甸。南向佳气浓,数峰遥隐见。”据此知草堂在茅山华阳洞(在今江苏西南部)。
第二节 常州
1.尉迟长史草堂
《全唐文》卷四三李翰《尉迟长史草堂记》:“吾友晋陵丞河南尉迟绪,……大历四年夏,乃以俸钱构草堂于郡城之南。求其志也,材不斫,全其朴,墙不雕,分其素,然而规制宏敞,清泠含风,可以却暑生白矣。后有小山曲池,窈窕幽径,枕倚于高墉;前有芳树珍卉,婵娟修竹,隔阂于中屏。由外而入,宛若壶中;由内而出,始若人间。其幽邃有如此者,夫子又有雄辞奥学,润色其事。阶上何有,群书万卷;阶下何有,空林一瓢。非道流名儒,不登此堂;非素琴香茗,不入兹室。是知草堂之贵,夫子之静,天下茫茫,人未易悉。”据此知草堂在晋陵郡(治所在今江苏常州)。
2.东山园林
《全唐文》卷四三八韦夏卿《东山记》:“惟毗陵地高,林麓相望,……有唐良二千石独孤公之莅是邦也,人安俗阜,三稔于兹,文为宗师,政号清静,有仁智山水之乐,有风流遐旷之怀,如独鹤唳天,孤云出岫,想见其人也。公尝言谢公东山,亦非名岳。苟林峦兴远,邱壑意深,则一拳之多,数仞为广矣。由是于近郊传舍之东,得崇邱浚壑之地,密林修竹,森蔚其间。白云丹霞,照曜其上,使登临者能赏,游览者忘归。我是以东山定号。始于中峰之顶,建茅茨焉。出云木之高标,视湖山如屏障。城市非远,幽闻鸟声;轩车每来,静见水色。复有南池西馆,宛如方丈瀛洲。秋发芰荷,春生苹藻,晨光炯曜,夕月澄虚。……贞元八年余出守是邦,迨今四载,政成讼简,民用小康,永怀前贤,屡陟兹阜。芟荟翳而松桂出,……不改池台,惟杂风月,东山之赏,实中兴哉。于是加置四亭,合为五所,瞰野望山者位正,背林面水者势高。”据此知园林在毗陵(治所在今江苏常州市)近郊传舍之东,独孤公始建,韦夏卿重修。
3.毗陵别墅
《太平广记》卷三九五《李诚》:“江南军使苏健雄,有别墅在毗陵,恒使人李诚来往检视。”据此知别墅在毗陵。
4.李晋陵茅亭
《全唐文》卷五一九梁肃《李晋陵茅亭记》:“赵郡李兖(一作政)仲山,大历中由秘书郎为晋陵令。思所以退食修政,思所以端己崇俭,乃作茅亭于正寝之北偏,功甚易,制甚朴,大足以布函丈之席,脱履而跻宾位者,适容数人。则仲山约身临人,颛固简一之道可知矣。”据此知茅亭在晋陵(治所在今江苏常州市)。
5.蔡明府西亭
《全唐诗》卷七六李嘉《晚春宴无锡蔡明府西亭》,据此知亭在无锡(今属江苏)。
6.阳羡别墅
《全唐诗》卷一四八刘长卿《酬滁州李十六使君见赠》,题下原注曰:“李公与予俱于阳羡山中新营别墅,以其同志,因有此作。”李十六使君,据刘乾考证为李幼卿(见《唐代文学论丛》第1期)。《唐诗纪事》卷二七:“(幼卿)大历中以右庶子领滁州。别业在常州义兴,曰玉潭庄。”据此知刘长卿与李幼卿俱营构别墅于阳羡山(今江苏宜兴境内)中。
7.阳羡泉石
《全唐诗》卷五二一杜牧《李侍郎于阳羡里富有泉石,牧亦于阳羡粗有薄产,叙旧述怀,因献长句四韵》:“终南山下抛泉洞,阳羡溪中买钓船。”李侍郎,陶敏考证为李褒(见《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据此疑李褒与杜牧均有别业在阳羡山。
8.阳羡隐居
《全唐诗》卷六五一方干有《题陶详校书阳羡隐居》诗,据此知陶详隐居在阳羡。
9.阳羡山居(陆谏议)
《全唐诗》卷六九七韦庄有《婺州和陆谏议将赴阙怀阳羡山居》诗。陆谏议,吴汝煜、胡可先考证为陆翘(见《全唐诗人名考》)。据此知陆谏议山居在阳羡。
10.君阳山居
《全唐文》卷八一三陆希声《君阳遁叟山居记》:“遁叟以斯世方乱,遗荣于朝,筑室阳羡之南而遁迹焉,地当君山之阳,东溪之上,古谓之湖渚,遁叟既以名自命,又名其山曰颐山,溪曰蒙溪,将以颐养蒙昧也。”据此知山居在阳羡(治所即今江苏宜兴南)君山南东溪上。
11.义兴山居
《白居易集笺校》卷二《送李校书趁寒食归义兴山居》,据此知山居在义兴(治所在今江苏宜兴)。
12.杜秀才水亭
《全唐诗》卷六二九陆龟蒙有《题杜秀才水亭》诗,题下原注:“一本题上有‘荆溪早景’四字。”据此疑水亭在荆溪(在今江苏宜兴)。
第三节 苏州
1.苏台别业
《全唐诗》卷五六八李群玉《送处士自番禺东游便归苏台别业》:“宛陵三千里,路指吴云深。……惜我入洛晚,不睹双南金。江左风流尽,名贤成古今。”据此知处士别业在苏台(即姑苏台,故址在今江苏苏州西南姑苏山上)。
2.震泽别业
《全唐诗》卷六二八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序:“自遣诗者,震泽别业之所作也。”其五:“花濑紫气昏。”原注曰:“紫花濑在顾渚步。”《全唐文》卷八一陆龟蒙《甫里先生传》:“先生之居,有池数亩,有屋三十楹,有田畸十万步,有牛不减四十蹄,有耕夫百馀指,而田污下,暑雨一昼夜,则与江通,无别田己田也,先生由是苦饥。……先生嗜茶,置小园于顾渚山下。”震泽为太湖之古称,顾渚山在今浙江长兴西北。据此知别业在松江甫里(即今江苏吴县东南直镇)一带。
3.褚家林亭
《全唐诗》卷六一四皮日休《褚家林亭》:“广亭遥对旧娃宫,竹岛萝溪委曲通。茂苑楼台低槛外,太湖鱼鸟彻池中。”《吴郡志》:“唐褚家林亭,……当在松江之旁。”又据《宋平江城坊考》知,褚姓本苏州望族,南北朝有褚洵、褚嗣、褚思庄,唐宋时褚姓亦有风流文彩之士。据此知林亭当在江苏苏州松江之旁。
4.韦承总幽居
《全唐诗》卷三七六孟郊《题韦承总吴王故城下幽居》:“霜枝留过鹊,风竹扫蒙尘。郢唱一声发,吴花千片春。”题下原注:“韦生,相门子孙。”吴王故城,指吴王阖闾都城,即今江苏苏州,据此知幽居在苏州。
5.颜家林园
《全唐诗》卷六一三皮日休有《闻鲁望游颜家林园病中有寄》诗,又《北梦琐言》卷六:“颜给事荛谪官,殁于湖外,尝自草墓志,性躁急,不能容物。其志词曰:‘寓于东吴,与吴郡陆龟蒙为诗文之交,一纪无渝。龟蒙卒,为其就木至穴,情礼不缺。’”据此推测,颜家当指颜荛,其弟名萱字弘至,亦与陆龟蒙有交游(见陆龟蒙《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并序》)。据此知林园在苏州。
6.乐安任君池亭
《全唐诗》卷六二五陆龟蒙《白鸥诗并序》:“乐安任君,尝为泾尉,居吴城中,地才数亩,而不佩俗物。有池,池中有岛屿。池之南西北边合三亭。修篁佳木,掩隐隈,处其一,不见其二也。”又同书卷六九皮日休《二游诗并序》。“吴之士……次有前泾县尉任晦者,其居有深林曲沼,危亭幽砌。”据此知任君为任晦,池亭在吴城(即今江苏苏州)。
7.大酒巷富人第
乾隆《长洲县志》:“大酒巷,旧名黄士曲。唐时有富人修第其间,植花浚池,建水槛风亭,酝美酒以延宾旅。其酒价颇高,故名。”后讹为大井巷。据此知第宅在长洲(治所在今江苏苏州)。
8.陈明府小亭
《全唐诗》卷六五方干有《题长洲陈明府小亭》诗。陈明府,吴汝煜、胡可先考证为陈子美(见《全唐诗人名考》),据此知小亭在长洲。
9.凌处士庄
《全唐诗》卷六九七韦庄有《题姑苏凌处士庄》诗,据此知凌处士庄在姑苏(今江苏苏州)。
《全唐诗》卷一八九韦应物《送丘员外还山》:“长栖白云表,暂访高斋宿。还辞郡邑喧,归泛松江渌。结茅隐苍岭,伐薪响深谷。”又,同书同卷同人有《重送丘二十二还临平山居》诗。丘员外、丘二十二皆指丘丹。据此知山居在临平山(在今江苏苏州境内)。
10.顾山人草堂
《全唐诗》卷一四八刘长卿有《过横山顾山人草堂》诗。顾山人为顾况,自号华阳山人,又号悲翁。《顾华阳集》载明海盐沈孝征叙云:“逸史称况当求知新亭监,监在盐官海濒,后家于县南五十里之横山,有禅寂寺。”据此知草堂在横山(今江苏海盐境内)。
第四节 杭州
1.戴氏荷池
《全唐诗》卷一一九崔国辅有《杭州北郭戴氏荷池送侯愉》诗,据此知荷池在杭州(今属浙江)北郭。
2.馀杭五亭
《全唐文》卷六七六白居易《冷泉亭记》:“东南山水,馀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先是领郡者,有相里郡造作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据此知虚白、候仙、观风、见山、冷泉等五亭在馀杭郡(治所在今浙江杭州市)。其中冷泉亭在飞来峰下,见山亭、虚白亭在武林山,候仙亭在灵隐寺前。
3.贾公亭
《白居易集校笺》卷二《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唐语林》卷六:“贞元中,贾全为杭州,于西湖造亭,为贾公亭,未五十年废。”据此知亭为刺史贾全构筑,在杭州西湖。
4.南亭子
《全唐文》卷七五三杜牧《杭州新造南亭子记》:“赵郡李子烈播,立朝名人也。自尚书比部郎中出为钱塘。……子烈曰:‘吴越古今多文士来吾郡游,登楼倚轩,莫不飘然而增思,吾郡之江山甲于天下,信然也。佛炽害中国六百岁,生见圣人一挥而几夷之。今不取寺材立亭胜地,以彰圣人功,使文士歌诗之,后必有指吾而骂者。’乃作南亭,在城东南隅,宏大焕显。”据此知亭在杭州城东南隅。
5.卢录事山亭
《全唐诗》卷五一四朱庆馀有《杭州卢录事山亭》诗,据此知山亭在杭州。
6.李隐居西斋
《全唐诗》卷五九李郢有《钱塘青山题李隐居西斋》诗,据此知李隐居斋在钱塘(治所在今浙江杭州)青山。
7.龙泓憩馆
《全唐诗》卷六二一陆龟蒙《丁隐君歌并序》:“隐君,姓丁氏,字翰之,济阳人也,名飞举。读老子、庄周书,善养生,能鼓琴,居钱塘龙泓洞之左右,或曰憩馆耳。别业在深山中,非得得行不可适。到其下,畜妻子,事耕稼,如常人。余尝南浮桐江,途而诣龙泓憩馆。获见,纶巾布裘,貌古而意淡,好古文,乐闻歌诗,见待加厚。因曰:‘他时愿为山中仆。’丁笑而不应。问之年。曰:‘七十二。’”据此知丁隐君憩馆在钱塘龙泓洞。
8.玄同先生草堂
《全唐诗》卷六六罗隐《题玄同先生草堂三首》:“杳杳诸天路,苍苍大涤山。”玄同先生,陶敏考证为闾丘方远(见《全唐诗人名考证》)。《真仙通鉴》卷四:“景福二年,钱塘彭城王深慕方远道德,访于馀杭大涤洞,筑室宇以安之。昭宗累诏不起,……乃降诏褒异,就颁命服,俾耀玄风,赐号妙有大师、玄同先生。”据此知草堂在大涤山(在今浙江杭州附近)。
第五节 湖州
1.乌程县南水亭
《全唐文》卷三三八颜真卿《梁吴兴太守柳恽西亭记》:“湖州乌程县南水亭,即梁吴兴太守柳恽之西亭也。缭以远峰,浮于清流,包括气象之妙,实资游宴之美,观夫构宏材,披广榭,豁达其外,睽?其中,云轩水阁,当亭无暑,信为仁智所创制。原乎其始,则柳吴兴恽西亭之旧所焉,世增崇之,不易其地。”据此知亭在乌程县(治所在今浙江吴兴南),原为梁柳恽西亭。
2.吴兴溪亭
《全唐文》卷四九四权德舆《许氏吴兴溪亭记》:溪亭者何,在吴兴东部,主人许氏所由作也。亭制约而雅,溪流安以清,是二者相为用,而主人尽有之,其智可知也。……曷若此亭,与人寰不相远,而胜境自至;青苍在目,潺激砌;晴烟阴岚,明晦万状,鸥飞鱼游,不惊不喁,时时归云,来冒茅栋。”据此知溪亭在吴兴(今属浙江)东部。
3.八角亭
《全唐文》卷六七六白居易《白州五亭记》:“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較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因以为名也。前不知几千万年,后又数百年,有名无亭,鞠为荒泽。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旋属灾潦荐至,沼堙台圮。”据此知亭在湖州(治所在今浙江吴兴)城东南。
4.白洲五亭
《全唐文》卷六七六白居易《白洲五亭记》:“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較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因以为名也。……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观其架大溪跨长汀者,谓之白亭。介三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然,游者相顾咸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又不知蓬瀛昆阆复何如哉!”杨君,为杨汉公。据此知五亭为白亭、集芳葶、山光亭、朝霞亭、碧波亭,在湖州城东南200步白洲上。
5.吴兴别业
《全唐诗》卷五一五朱庆馀有《送石协律归吴兴别业》诗,据此知石协律别业在吴兴(今属浙江)。
6.韦长史山居
《全唐诗》卷五三三许浑《湖州韦长史山居(即皎然旧宅)》:“一官唯买昼公堂,但得身闲日自长。”昼公即皎然。据此知韦长史山居在湖州。
7.苕溪草堂
《全唐诗》卷八一六皎然《苕溪草堂自大历三年夏新营洎秋及春弥觉境胜因纪其事简潘丞述汤评事衡四十三韵》:“万虑皆可遗,爱山情不易。自从东溪住,始与人群隔。”又皎然《诗式·中序》:“贞元初,予与二三子居东溪草堂,每相谓曰:世事喧喧,非禅者之意。”苕溪似即东溪,据此知皎然草堂在苕溪(在今浙江吴兴)。
8.青塘别业
《全唐诗》卷八一七皎然《喜义兴权明府自君山至集陆处士羽青塘别业》,又《全唐文》卷四三三《陆文学自传》:“上元初,结庐苕溪上,闭门读书,名僧高士,谈燕终日。”苕溪在今浙江吴兴,青塘别业或即在苕溪。
9.周谏别业
《全唐诗》卷八一七皎然《题周谏别业》,题下原注曰:“予寺与周生所居,俱临苕水。”苕水即苕溪。据此知周谏别业亦在苕溪。
10.溪水堂
《全唐诗》卷一四九刘长卿《留题李明府較溪水堂》:“寥寥此堂上,幽意复谁论。落日无王事,青山在县门。云峰向高枕,渔钓入前轩。晚竹疏帘影,春苔双履痕。”据此知水堂在較溪(今浙江吴兴县城附近)。
11.李明府后亭
《全唐诗》卷一五一刘长卿《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江南风景复何如,闻道新亭更欲过。处处纫兰春浦渌,萋萋籍草远山多。壶觞须就陶彭泽,时俗犹传晋永和。更待持桡徐转去,微风落日水增波。”一作皇甫冉诗。按此篇“李明府”疑与同书卷一四九同人《留题李明府較溪水堂》中之“李明府”系同一人,则后亭亦当在較溪一带。
12.湖州西亭
《全唐诗》卷八一六皎然有《奉酬李中丞洪湖州西亭即事见寄兼呈冯吴处士时中丞量移湖州长史》诗,据此知亭在湖州。
13.三癸亭
《颜鲁公文集》卷四《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碑》:“州西南杼山之阳有妙喜寺者……有处士竟陵子陆羽《杼山记》所载如此,其台殿廊庑建立年代并具于记中。大历七年,侍御史袁君高巡部至州,会于此上。真卿遂立亭于东南。陆处士以癸丑岁冬十月癸卯朔二十一日癸亥建,因名之曰三癸亭。”据此知亭在湖州乌程县,颜真卿创构,陆羽题名。《全唐诗》卷一五二颜真卿《题杼山癸亭得暮字》诗,题下原注曰:“亭,陆鸿渐所创。”同书卷八一七皎然《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诗,题下亦注曰:“亭即陆生所创。”据颜《碑》知,两注当误。
14.白亭
《全唐文》卷六一八李直方《白亭记》:“新作白亭,书时且志政也。梁太守柳恽赋诗于始,因以名洲,邦伯李公成室于终,兹用目亭。度乎事则位均,考乎地则境同。合美配德,古今相望,亭之时义至矣。吴江之南,震泽之阴,曰湖州。”据此知亭在湖州(治所在今浙江吴兴)郡城南。不知与白居易《白州五亭记》述杨汉公所构亭是否一地。
15.东亭
《全唐文》卷八六七杨夔《乌程县修东亭记》:“故相国赵郡李公讳绅,宝历中廉问会稽日,以吴兴僧大光有神异之迹,为碑文托郡守敬公建立于卞山法华寺。会昌中,诏毁佛寺,此寺随废。时县令李式其碑,述相国先人曾宰乌程,遂移立于县之东亭,迨今五十载,其碑毁折。汝南周生,以明经赐命,重宰乌程,睹其废逸,遂求于故老,获旧文,比类于折碑,所失者数字,因重刊于石,所阙文字,不敢臆续,盖所以避不敏,遵宣圣不知而作之诫也。兼其旧传云,东亭之池,始相国诞于县署,学弄之岁,乳母惰于保持,俾相国坠于池,人莫之觉。食顷,如有物翼出于池面,家人方得以拯焉,众方慑骇,而相国笑语无替于平日。人咸异焉。初有石数尺勒其事,岁月绵远,石失其处。故汝南生广其亭,浚其池,再刻其碑,重叙厥由。盖欲存县之故事也。”据此知亭在乌程。
16.崔明府山院
《全唐诗》卷七九四清昼、崔逵《安吉崔明府山院联句一首》,原注曰:“崔逵,安吉令。”府,原作“甫”,疑误。据此知山院当在安吉(今属浙江)。
第六节 睦州
1.徐山人草堂
《全唐诗》卷五一八雍陶《送徐山人归睦州旧隐》:“君在桐庐何处住,草堂应与戴家邻。”据此知草堂在睦州(治所在今浙江建德)。
2.江南别业
《全唐诗》卷六七九崔涂有《与友人同怀江南别业》、《春日闲居忆江南旧业》,周祖、吴在庆推测崔涂别业在睦州桐庐(今属浙江。见《唐才子传校笺》卷九)。
第七节 越州
1.山阴别业
《全唐诗》卷一四七刘长卿有《送朱山人放越州贼退后归山阴别业》诗,据诗题知别业在越州山阴(治所在今浙江绍兴)。
2.王处士草堂
《全唐诗》卷一四九刘长卿有《会稽王处士草堂壁画衡霍诸山》诗,据此知草堂在会稽(治所在今浙江绍兴)。
3.会稽山居
《全唐诗》卷二六秦系有《徐侍郎素未相识时携酒命馔兼命诸诗客同访会稽山居》、《会稽山居寄薛播侍郎袁高给事高参舍人》两诗,据此知秦系山居在越中会稽。
4.东武亭
《全唐诗》卷四八一李绅《东武亭》序:“亭在镜湖上,即元相所建。亭至宏敞,春秋为竞渡大设会之所,余为增以板槛,延入湖中。足加步廊,以列环卫。”元相,为元稹。据此知亭在越州镜湖上。
5.海榴亭
《全唐诗》卷四八一李绅《海榴亭》序:“在新楼北,花开最早,所望更高。”据此知亭在越州。
6.望海亭
《全唐诗》卷四八一李绅《望海亭》序:“在卧龙山顶上,越中最高处。”据此知亭在越州卧龙山顶。
7.杜鹃楼
《全唐诗》卷四八一李绅《杜鹃楼》序:“七年冬所造,自西轩延架城隅,楼前植其杜鹃,因以为名,宴游多在其上。”据此知楼在越州。
8.满桂楼
《全唐诗》卷四八一李绅《满桂楼》序:“八年春造,架州城西南,临眺于外,尽见湖山,别开水扉,通杜鹃楼,不启重扃,清夜可以闲宴,因以满桂为名也。”据此知楼在越州城西南。
9.皇甫秀才山亭
《全唐诗》卷三七五孟郊有《春集越州皇甫秀才山亭》诗,据此知山亭在越州。
10.镜中别业
《全唐诗》卷六四八方干有《镜中别业二首》,题下原注曰:“一作镜湖西岛闲居。”同书卷六五同人《湖北有茅斋,湖西有松岛,轻棹往返,颇谐素心,因成四韵》。又据《唐才子传》卷七:“幼有清才,散拙无营务。大中中,举进士不第,隐居镜湖中。湖北有茅斋,湖西有松岛,每风清月明,携稚子邻叟,轻棹往返,甚惬素心。所住水木幽,一草一花,俱能留客。家贫,蓄古琴,行吟醉卧以自娱。”据此知方干别业在镜湖(今浙江绍兴一带)。
11.袁秀才林亭
《全唐诗》卷六五一方干《题越州(一有南郭)袁秀才林亭》诗,据此知袁秀才林亭在越州南郭。
12.南雷隐居
《全唐诗》卷六二二陆龟蒙《四明山诗并序》:“谢遗尘者,有道之士也。尝隐于四明之南雷。一旦访予来,语不及世务。且曰:‘……今为子语吾山之奇者,有峰最高,四穴在峰上,每天地澄霁,望之如牖户,相传谓之石窗,即四明之目也。山中有云不绝者二十里,民皆家云之南北,每相从,谓之过云。有鹿亭,有樊榭,有潺洞。木实有青棂子,味极甘而坚不可卒破。有猿,山家谓之鞠侯。其他在图籍,不足道也。凡此佳处,各为我赋诗。’余因作九题,题四十字。”据此知谢遗尘隐居在四明山(在今浙江宁波境内)南雷。
13.上虞别业
《全唐诗》卷六五三方干有《李侍御上虞别业》诗,据此知李侍御别业在上虞(今属浙江)。
第八节 婺州
1.涵碧亭
《全唐诗》卷三六一刘禹锡《答东阳于令涵碧图诗并引》:“东阳令于兴宗,丞相燕国公之犹子。……遂补东阳,及莅官,以简易为治,故多暇日。一旦,于县五里,偶得奇境,埋没于翳荟中。于生自以有特操,而生于公侯家,由覆荫入仕,常忽忽叹息。因移是心,开抉泉石,芟去萝茑。斧凡材,畚息壤,而清溪翠岩森立坌来,因构亭其端,题曰涵碧。碧流贯于庭中,如青龙蜿蜒,冰彻射人。树石云霞列于前,昏旦万状,惜其居地不得有闻于时,故图之,来乞辞。”涵,原作“寒”,据本集改。又,《全唐诗》卷五六四于兴宗《东阳涵碧亭》,题下原注曰:“《金华志》:兴宗宝历初令东阳,创此亭。”又,同书卷六四八方干《涵碧亭》题下原注曰:“洋州于中丞宰东阳日置。”又见《韵语阳秋》卷五。据此知亭在东阳(治所在今浙江金华)。
2.东峰亭
《全唐文》卷六二四冯宿《兰溪县灵隐寺东峰新亭记》:“东阳实会稽西部之郡,兰溪实东阳西鄙之邑,岁在戊寅,天官署洪君少卿以为之宰,……后三年夏六月,予过其邑,洪君导予以邑之胜赏,于是有东峰亭之游。背城之,半里而近,初届佛刹,刹之上方,而亭在焉。……洪君曾是挈俸钱二万,经斯营斯,因地于山,因材于林,因工于子来,因时于农隙,一何易也!崇山峻谷,佳境胜概,绵亘伏匿,一时发朗,又何能也。”据此知亭在兰溪县(今属浙江)灵隐寺上方。
第九节 处州
1.镜岩隐居
《全唐诗》卷六一四皮日休《寄题镜岩周尊师所居并序》:“处州仙都山,山之半有洞口,下望之如鉴,目之曰镜岩。下去地二百尺,上者以竹梯为级,中如方丈,内有乳水,滴沥嵌罅。黄老徒周君景复居焉。迨八十年,不食乎粟。日唯焚降真香一炷,读灵宝度人经而已。东牟段公柯昔为州日,闻其名,梯其室以造之。且曰:‘君居此久矣,乳水之滴,昼夜可知量乎?’周君曰:‘某常揣之,尽昼与夜,一斛加半焉。’公异而礼之。后柯别十二年,日休至吴,处人过,说周君尚存。吟想其道,无由以睹,因寄题是诗云。”据此知周景复隐居在处州(治所在今浙江丽水)仙都山。
2.李舍人山亭
《全唐文》卷一九一杨炯《李舍人山亭诗序》:“永嘉有高阳公山亭者,今为李舍人别墅也。廊宇重复,楼台左右;烟霞栖梁栋之间,竹树在汀洲之外。龟山对出,背东武而飞来;鹤阜相临,向东吴而不进。青溪数曲,赤岩千丈。寥廓兮惚恍,似蓬岭之难行;深邃兮眇然,若桃源之失路。信可谓赤县幽栖,黄图胜景。”据此知山亭在永嘉(治所在今浙江温州市)。
3.陆先生草堂
《全唐诗补逸》卷九张祜《秋日简寂观陆先生草堂》:“紫霄峰下草堂仙,千载空梁石磬悬。”据此知陆先生草堂在天台山(在今浙江东部)紫霄峰下。
4.黄道士草堂
《全唐诗续拾》卷二八李绅《题北峰黄道士草堂》。又宋林表民《天台前集别编》于杨衡《登紫霄峰赠黄仙师诗》下注:“即李绅所题北峰黄道士也。”据此知黄道士草堂当在天台山北峰。
第十节 鄂州
1.殊亭
《全唐文》卷三八二元结《殊亭记》:“癸卯中,扶风马向兼理武昌。……且为凉亭。亭临大江,复在山上,佳木相荫,常多清风,巡回极望,目不厌远。吾见公才殊、政殊、迹殊,为此亭又殊,因命之曰殊亭,斫石刻记,立于亭侧,庶几来者无所憾焉。”据此知亭在武昌(今属湖北)江边。
2.广宴亭
《全唐文》卷三八二元结《广宴亭记》:“樊水东尽其南,及樊山北鲜,津吏欲于鲜上以为侯舍。漫叟家于樊上,不醉则闲,乃相其地形,验之图记,实吴故宴游之处,县大夫马公登之,叹曰:‘谢公《赠伏武昌诗》云:樊山开广宴,非此地邪吾欲因而修之,命曰广宴亭,何如?’”据此知亭在武昌樊山北鲜。
3.怡亭
《全唐文》卷四八二裴虬《怡亭铭》:“怡亭,裴卜而亭之,李阳冰名而篆之,裴虬美而铭之曰:峥嵘怡亭,磐礴江汀,势压西塞,气涵东溟,风云自生,日月所经。众木成幄,群山作屏。顾余逃世,于此忘形。”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七《唐裴虬怡亭铭》(永泰元年)曰:“怡亭在武昌江水中小岛上,武昌人谓其地为吴王散花滩。亭,裴造,李阳冰名而篆之,裴虬铭,李莒八分书,刻于岛石。”据此知亭在武昌江水中小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