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二十而励
14641600000007

第7章 20岁,学会抢跑和慢跑

第一节 什么时候做出头鸟

很多人都信奉一句话:“枪打出头鸟。”但是20岁的你,一定不要轻易相信并奉为宝典!如果没本事,急着出头确实会挨“枪子”。但出头总要担风险,特别对年轻人来说,如果不出头,就永远没出路!

如果你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何不勇敢地大声说出“我能行”?

今年35岁的科洛尔在华盛顿拥有一家电子出版公司科西传媒,09年初他的公司确立了在未来五年间登陆中国市场的计划。做为他多年的朋友、曾经在纽约街头一起卖过香水的患难之交,我参加了他为此举办的私人宴会。

我们已经两年没见面了,有很多的话可以说,但科洛尔跟我谈的却是当年他的两次关键选择:

第一次,他辞掉香水推销员的工作,去做他擅长而且最喜欢的证券分析师。克威尔公司给他的待遇很好,他天生是个兜售东西的好手,熟悉顾客心理,总是巧舌如簧,很快他就步我后尘升为销售分区的经理了。我等着祝贺他的晋升,他却找到了我,让我替他拿个主意:“华尔街有我一个位置,那是彼得林奇战斗过的地方!嗨,给我点信心?”他双眼放光望着我。我十分清楚,他已充分衡量利弊得失,虽然他还很年轻,只有20几岁,但证券分析师的确是一个挑战性更强、回报更高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投资理财是他在大学时就攻读的领域。

“亲爱的朋友,那你就去吧,不要犹豫!”我说,“现在股市泡沫刚刚过去,那里是一片废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在所有人都对股市避之不及的时候,科洛尔投身于证券顾问的“骗子”角色。那时看起来,他就像一只注定要挨一枪的笨到极点的出头鸟。但是他做得不赖,不仅是一名合格的证券分析师,还频频接到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的挖角邮件:

嘿,科洛尔先生,您原意与伟大的巴菲特先生并肩战斗吗?

不过,科洛尔并没有跟随投资顾问公司那些同事的脚后跟—身边的同行很多都展开翅膀飞走了,他却看到了再次转行的必要性。因为他决心自己创业了,在新兴的电子出版领域开拓自己的疆土。

这是他的第二次选择:离开证券公司,到曼哈顿租了一间70平米的小房子,挂上一张小木牌,成立了全纽约第一家电子出版公司。事实证明,他的“抢跑”再次成功了,枪打出头鸟的“子弹”并没有光顾他的脑袋。

这是我经常在论坛和讲座中提到的科洛尔的成功奥妙:在机会来临时,如果你总能迈出第一步,学会抢跑,那你一定是距离成功最近的人!

抢跑的规则是什么?

第一,先进入房间的人可以分到最大的蛋糕;最后进入房间的人没有蛋糕。

第二,抢跑并不能保证自己一直领跑,但却可以在竞争中先跑一步,占据主动!

你是否知道那些成功者是如何迈出第一步的?我并不能将每一个成功者的具体步骤告诉你们,但我能肯定,任何人在决定当出头鸟时,一定都会遇到种种的困难和抉择。但如果因为困难和风险的存在就不敢冒头,甘当平庸的缩头鸟或随风摇摆的墙头草,你又怎么可能让自己的人生跑起来?

楚汉战争期间,当刘备和项羽在鸿门定下盟约之后,刘邦趁项羽东归防备松懈之机,趁火打劫,趁虚而入,展开反扑,袭击项羽,终于将项羽困在垓下,陷入四面楚歌的悲惨境地。

正是因为刘邦的“抢跑”,使他对机遇抓取的胜算和把握增大,最终获胜。所以谁先掌握主动权,谁就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机遇,为成功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国时代,袁绍还在为汉献帝落难之际,自己是否该出兵相助而犹豫不决,曹操却迅速听了谋士的建议,马上行动,将汉献帝接到了许昌,占据了主动,为以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人生很多机会都是在举棋不定、徘徊踌躇的时候失去的,不敢抢先的结果就是永远失去!袁绍的无胆、无识、无谋,在曹操的果断和冒险精神面前,注定了将是不堪一击。

理想中的100米赛跑谁都见过,大家一字排开,等着裁判员大喊:“各就各位—预备—跑!”随着发令枪响起,大家箭一般地冲出起跑线,跑向终点。可是现实生活中的竞争并不是这样的,谁如果认为将有一个公正的裁判员监督人们的社会竞争,那他就是一个必然失败的傻瓜。

现实竞争不存在“裁判员”这个公正的角色,“发令员”经常缺席。当你还在“各就各位”时,胆大的就已经冲过终点线了。机遇只会青眯这些擅于抢跑的家伙,因为他们和我的朋友科洛尔一样懂得这个道理:人生没有发令枪,比赛随时都可以开始,只有学会先声夺人,才能掌握主动!

第二节 该回头时就回头

好马不能吃回头草?许多在脑海中根深蒂固已成“真理”的观念,其实是错误的。现在我告诉你,好马也吃回头草,而且有的回头草更好吃。就像我们会跟断交10年的朋友重归于好一样,因为我们需要他。

有些人为了找到一个更合适的工作,经常在急冲冲地跳槽之后又会感到无比后悔。那么如果此时原来的公司向你伸出橄榄枝,你该不该回去?还有的人为了某个目标已经忙了很久,却发现当初被自己放弃的计划才是最合适的选择,你是否有勇气从头再来?显然,这时的你就面临回头草的问题。

我向旧金山的华人社区推销梦露香水时,犯下了一个经验主义的错误。唐人街的商店完全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组建起了他们的销售模式,我却拿着华盛顿特区纯粹美国式超市的推销办法来打动华人消费者:把香水放在货架的醒目处,印制巨型海报并标明克威尔公司的大名—包括在当地电视台花费20万美元做广告。

这些都不行,财大气粗的克威尔公司的香水品牌被当地那些华人小代理商轻易地打败,哪怕我的香水名字是大名鼎鼎的性感美女“玛丽娅?梦露”。两个月过去了,四个月过去了,梦露香水在旧金山的销售业绩依然很差。我愁眉不展,如果无法打入这儿的华人市场,就意味着克威尔公司必须放弃旧金山这个奢侈品消费的天堂。

就在我绞尽脑汁的时候,业务员于生敲开房门。他手中拿着几张纸,上面密密麻麻,然后放到我面前:“主管先生,虽然许多同事劝我不要进来自讨苦吃,但我还是坚持让您看看—这是年初被您否定的方案。”

啊,我想起来了!关于怎么跟那些唐人街的小代理商竞争的营销方案,从小就在唐人街长大的于生开始就制定了一份详细计划。他了解这个地区,就像了解自己的身体一样。他建议公司不要只在意那些化妆品专卖店,而是要齐头并进,到纷杂凌乱的社区接触每一个潜在的消费者,雇佣大量的华人业务员去做家庭拜访。但是,这份计划被我以闪电的速度否决。

现在,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失败的,它又重新摆上了案头。我一度有些犹豫,因为恍惚之间,它好像关乎到我的面子、权威以及脑海深处某种不愿意承认错误的劣根性。

“于生,你确信它可以吗?”

“主管先生,最近一个礼拜,我再次做了相关的市场调查。我认为这份计划可以达到预期的销售目标。”

我没有再做思量,放弃现在正进行的营销案,转而重新拾起了这份被我否决掉的“正确计划”。两个月后,销售端反馈的信息表明,它的确是最棒的计划!

如果你也面临过这种境遇:必须拿现在跟过去扔掉的选项做一个单项选择题,是坚持现在,还是回到从前?

你做出最终决定的理由是什么?是以理性的判断为标准,还是盲目地将错就错,不见棺材不掉泪?尤其当我们很年轻的时候,全身充满燃烧的热情,觉得自己无论何时都是正确的,总想往前看,向前冲。我们很难低下高傲的头颅,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所以,我们经常会踏进一个误区:好马只能向前走,好马不吃回头草。有时明知这个观念是错误的,许多人也会固执地坚持到底,在错误的道路上撞得头破血流。

对你来说,唯一的真理应该是:穿在身上的不一定合身,已经丢掉的也未必就是糟粕。

这个“选麦穗”的故事就很能说明问题:

在一片麦田旁,三个人被告知只有一次选择一颗麦穗的机会,且不准走回头路,看谁选的最大。

第一个人刚下麦田,就兴冲冲地选择了一颗看起来还算够大的麦穗。

第二个人下田后,走走看看,以了解麦子的长势,然后差不多走了一半,便选择了一颗他认为最大的麦穗。

第三个人估计是位足球爱好者,牢记着贝利那句“最好的进球是下一个”的名言,一直在麦田里走啊走,总觉得后面还有更大的麦穗,结果已经走到了麦田的边上,没办法,只好就近随便摘了一颗麦穗了事。

第三个人最辛苦,他就是“不吃回头草”的那匹“好马”。正因为他是一匹“好马”,能走更远的路,所以不想回头,总以为最好的回报都留在最后等着自己,结果那颗最大的麦穗只能留在他的记忆中了。

最好的东西未必都留在最后,但吃“回头草”之前,我们也需要三思而后行。该回头时就回头,但也不是每当前面的路走不通时,就应该去吃回头草。

比如前面我们提到的问题:现在的你面临一家过去工作过的公司的诱惑,他们希望你回去,而你现在也急需一份工作。

1、首先你要明白:当初为何离开,现在又为何要回去?

这曾是一家你想方设法离开的公司,当初让你决定离开的那些不利因素是否已排除或改善?回去与离开的利弊比重各是多少?回去之后自己发展的空间有多大?能否为你这匹“好马”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2、吃了这棵“回头草”,是否还能像以前那样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你在变化,环境也在变化。过去的公司,是否还适应现在的新的环境,新的你?在作决定之前,你应该先做详细了解。如果已经面目皆非,那就要重新考虑。即便回头草很好吃,如果环境变了,也可能有福无分。确实无法回头,那就扔下包袱,坚决向前冲,寻找新出路!

第三节 行动不必万事俱备

即使真的“万事俱备”,你还是欠一把东风;就算有东风侥幸吹过,你的成功也不会是必然。因为自己很年轻、还不到成家立业的时期,尚有充裕的时间去做任何事,就有资格将“磨刀”做为迟迟不去砍柴的借口吗?

我的一个朋友,10年前他在中山大学攻读研究生,准备为自己的人生充实更多的知识。那时候这个圈子几乎所有的人都羡慕和祝福他:“他真好,可以继续深造,而我们却要早早到社会的泥潭里打滚了。”大家都觉得他未来的成就肯定不是我们可以企及的,因为他的“刀”会磨得最锋利。

在不久前的同学聚会上,我又遇到了他—这位10年前决定留校的高材生,磨刀霍霍的“带刀侍卫”。我想,现在他至少是某家跨国公司在亚太地区的高管了。正想恭维几句,他已主动做起书生气十足的介绍。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他还在中山大学带薪攻读,在某一个科研项目团队中既当学生,又做可有可无的助手。

我将这个例子讲给了吉姆先生,他拿出一本书让我看。一本美国人写的书—《请像比尔·盖茨一样珍惜时间》:

比尔·盖茨对他的同学说:“我们辍学吧,一起去研究计算机!”他的同学十分惊讶:“你一定是疯了!哈佛大学的文凭都不要了?”这位修成学业的同学最后给人打工,而老板就是提前创业的“疯子”比尔·盖茨。

吉姆说:“我始终认为,将20岁到30岁之间的10年人生消耗在学校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前提是你的理想就是从事单纯的学校教育或枯燥的科研工作,否则就应该像比尔?盖茨一样早早确立向目标冲刺的决心。”

这句话对任何人来说都非常有价值,当然,我们不可能鼓励还在就读初中或高中的“小野心家”从学校跑出来捊起袖子大干一番。

十年苦读可能读出状元,也可能读出傻子。把刀磨到最快,当然可以用最锋利的气势砍倒一棵树,但如果你一味地准备,将时间都浪费到磨刀上,结果就可能是:当你兴冲冲地举着刀冲上山时,所有的树都被别人砍光了。尽管那些人使用的都是些钝刀!

北方甜美的苹果要运到南方,你知道什么时候收获起程吗?葡萄酒既要保持香味又要消灭细菌,你知道要加温到多少度吗?

有个人到苹果园里参观,看到果农将没成熟的青苹果摘下来,好奇地问:“它们还很生涩,怎么就下果了?”果农回答:“熟透了的苹果不可以远程运输,没到南方就会腐烂。生涩的苹果才可以在路上成熟啊!”

葡萄酒酿成后很容易变酸,这是因为有细菌在捣鬼,如何才能消灭细菌?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经过了多次试验找到了办法:他给葡萄酒加温,开始加到100度,细菌是消灭了,但葡萄酒特有的香味也没了。后来,他加温到55度,恰好,酒质非常淳厚。

于是,巴斯德说:“许多事物不需要全部沸腾。”

最好的人生是在战斗中成长,最值得信赖的人脉也是在共同的战斗中积累。

对于我们来说,战斗与充电同样重要。世界不会停下来等你,人也不能什么都搞懂了,才开始自己的人生。生活就像剧本,但生活不是剧本,没办法提前写好。所以,一切准备就绪再拿一把柴刀去收获的想法,只是不现实的奢望。

有些人之所以坚信“磨刀不误砍柴工”,大概在潜意识里,总以为机遇是一辆出租车,随时随地都有,根据他的需要招手即停,挥手即走。其实,机遇更像是一辆飞驰的火车:它从不等人,到点就开,不管你来与不来。所以,年轻的你,与其将时间都放在磨刀上,不如快速抢跑!边磨边砍,争当出头的水中蛟龙,空中雄鹰,才是人生的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