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禅悟
14641400000060

第60章 人生中的孝与顺(7)

第六节 莫失孝道,谁无为人父母时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养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人的责任。佛也曾对世人说,孝敬老人有很大的益处,他们会让你对不曾听过的事情获得了解,并使你声名远扬,受到尊敬。

孝顺老人,他们能教给你很多智慧

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有这样一条规定:凡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要被抛弃到远方,任其饿死冻死。国王认为老人没有力气给国家作贡献,纯属多余。因此这个国家也更名叫“弃老国”。从此以后,这个国家再也见不到一个老人,都是年轻力壮的青年。

国王有一位大臣是个孝子,他不忍心把父亲送到郊外,便瞒着所有人,偷偷挖了个地窖,把父亲藏在里面,每天给他送饭。

他的孝心感动了佛祖,佛祖决定给国王一些教训,并由此帮助这个国家的老人们获得生存的权利。于是,佛祖将两条一模一样的蛇放在宫殿里,并对国王说,若七日内不能分辨出哪一条是雌哪一条是雄的话,就将灾难降临在这个国家。

国王很着急,就找大臣们来商议。但谁也不能分辨出来。那位大臣回家之后偷偷地去问他的父亲,父亲说,拿一块细滑的软布,将蛇放在上面,躁动不安的是雄蛇,不动的是雌蛇。

大臣照做,果然解决了问题。

没想到佛祖随后又出了一个难题,他拿出一块平直的木块,要国王分辨它们的头和尾各是哪边。国王和其他大臣又不知道该如何分辨。那位大臣的父亲又解决了这个难题,他告诉儿子,将木头丢到水里,沉到水中的是头部,浮出水面的是尾部。

佛祖终于不再为难国王。国王很高兴,要赏赐这位大臣,但大臣却说不是自己的智慧。国王追问,大臣先让国王赦免其死罪,然后才道出实情。

国王得到实情后,感慨万千,原来佛祖是想告诉他,老人的生活智慧是年轻人所不能及的,他们在生活中能够用自己一生的经历告诉下一代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一些磨难。国王后悔自己的行为,于是下令废除驱逐老人的规定,并要求后人要好好善待老人。

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国王自己颁布这样的命令,他自己也有老的一天,所以说在对待老人的时候,一定也要想一下自己。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无为人父母时?如果你为子女的时候不守孝道,那么等你做父母的时候也许就能够体会到做父母的苦衷。

佛教一直颂扬善行,孝顺也一直宣传。近年来国家所评选出来的十大感动人物中,就有很多是因为孝顺而被选举的。由此可见,国家对孝顺也是很重视的,因为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作为儿女对父母的孝,更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和素养。只有能够对父母孝顺,那么他的品行才是值得信赖的。但是现实中也难免会有很多人对老人不好,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人老了之后,没有力气,也不会做事,因为身体一天比一天差,有的生活不能自理,自然就会给儿女带来很大的麻烦。现代人的压力又很大,物价飞速上涨,有些人更是对老人的照顾心有余而力不足,自己要是不去工作在家照顾老人,那么可能生活费都会有问题,但是又请不起保姆,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这也许就是为何现代关于孝顺的问题普遍被关注的原因。

无论何时,善待老人都是人们不能忘记的,更何况是孝顺自己的父母呢?孝道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失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等到你老了的时候无人管无人顾,你可以想象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父母辛苦养大的儿女在自己丧失劳动能力后却将自己抛弃,那么人们又有什么资格去谈论善行呢?每日诵经拜佛,可是却又做出这样的行为,又怎么令人感动呢?

其实孝顺并不是单纯地在金钱上,贫穷也可以出孝子,老人们要的其实是很简单的,也许只要你和父母能够交付真心,再苦再难的日子也能够过去,无论再多钱财也比不过一个和谐的家庭,比不过父母和儿女之间的真心相爱。

孝顺并不是靠说的,它是靠做的。虽然老人们丧失了劳动能力,不能够创造价值,但是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积累了很多经验,他能够告诉你们怎样才能够避免一些困难。就好像上面的例子一样,当所有的大臣都不知道答案的时候,那位大臣的父亲帮他们说出了答案,并帮助国王度过了佛祖的考验。无论怎样,都不要丧失孝道,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不可缺少的最伟大的亲情的延续。谁无为人父母时,谁无年老体弱时,想想自己的晚年,就应该现在对父母好点,多一点孝敬,这样等你老了,你才能够问心无愧地享受儿女的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