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书与艺术
14640700000068

第68章 国家大剧院

第一次看到耕夫拍的国家大剧院,感觉很洋气很现代,夜晚看上去,晶莹剔透,灯火辉煌,像水上漂浮的一个泡泡;白天看上去像个透明的鸭蛋,也很漂亮。直观印象它一定是位于京城的东部,像CBD之类的——也许是使馆区位于城东的缘故,较之于其他区域,城东给人的感觉更加国际化、现代化。

后来在四季的博客里也看到国家大剧院,然而没想到它就座落在天安门旁边。

国家大剧院和天安门,一个洋得冒泡,一个土得掉渣,不知道为什么,两者放在一起,怎么看怎么觉得不搭噶,怎么看怎么觉得不伦不类,怎么看怎么觉得两者不是一回事儿,找不到内在联系。其中任何一个单拿出来,都有感觉有韵味,但两者放在一起,就立马有种拼凑的感觉了。在两种设计之间,找不到一丝共同语言。

昨天在阿姨的提议下去了天安门,顺便近距离看了看国家大剧院。下午三四点钟的阳光很足,不少人坐在“鸭蛋”东侧的水边乘凉、谈天——“鸭蛋”四面环水,波光粼粼,便得它的设计别出心裁。有了水便有了灵性,原本柔和的主体设计在水的衬托下就显得更加自然灵动了。

进去之后,感觉大剧院也不像想象中的不可接近,铺天盖地的演出海报和嘈杂的人群平添了一份亲和和亲切,想看“六一”节的一场音乐会,不料票已卖完,还好,买到了两张第二天的美国Newstead钢琴三重奏的票,准备带女儿去看。

从天安门广场出来,待绕到大剧院后面,已是灯火阑珊,夜色中远看大剧院,像个天外来客,路灯下面,另一拨人也在拍照……

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