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书与艺术
14640700000042

第42章 从莫奈到毕加索——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精品展

中午一小时吃饭时间跑到中华世纪坛看了“从莫奈到毕加索——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精品展”,花50块钱买了一顿精神食粮。

看墙上大大小小艺术家的头像和作品,并没有太多感觉,直到贝斯纳的一幅《玛德琳·勒罗勒和她的女儿伊冯》将我带入一份沉浸的艺术心境——对于我这个外行而言,那完全是一种忽略了线条、色彩、光影和技巧的源于内心的直觉冲击力。玛德琳·勒罗勒,我无法忘记她的眼睛,她的眼中,带着悲伤,带着迷茫,甚至带着隐隐的失望,静默的视线里,仿佛隐含着某种无声的力量。依偎在她膝上的小女孩和她朝着同一个方向望过来,怯生生的眼中带着些许的不安和恐惧。玛德琳·勒罗勒的一只手握着小女孩的两只小手,另一只手轻搂在小女孩的背上,母女无声的视线和表情里,仿佛于莫名与微妙之中又隐含了某种血与肉的联系……在这样一个被艺术品包围的展室,我沉浸在这样的目光里,竟然久久无法出来,似乎被它纠结着,牵引着。

在走出展室的刹那,不由得再次回头,看见玛德琳·勒罗勒仍然用那样的目光望着我……艺术,原本就是源自内心的一种无声却深沉博大的力量,是没有刻意去记住却依然被记住的东西。

还有梵·高的《梧桐树群》。也许是一贯喜欢梵·高的原因,看到《梧桐树群》的第一眼就被它的色彩感染了。甚至感觉《梧桐树群》中使用的暗黄色都不足以将梵·高表达到极致——假如这样的黄用得更热烈一些,或许更能将人的情绪引向高潮,引向那个透彻得几近疯狂的梵·高。

离开展室一个半小时了,仍然,没有从这样的氛围中出来,而这样的氛围和这样的沉浸,对于午间的一小时,对于忙碌的生活和事务,却是如此难得。

二〇〇六年八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