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07年清华大学庆祝画家、老教授康寿山先生90大寿时为其刊印的画集,90页以前是先生的书画,90页往后是其《自叙》。
最早知道康先生还是因为老公对我说他小时候跟康先生是邻居,“康奶奶”教过他画画。听后我直想踹他,“这么好的条件你不好好学!”
接触康先生的画这是第一次,一页页翻开,画面上的很多场景都是熟悉的,大部分是清华园,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饱含了画家的清华情。画册的左边是速写,笔调概括简洁,构图富有美感;右边是国画,彩墨渲染,水木清华,间或名山大川,俊秀中带着挺拔;偶尔穿插些书法,字里行间流露着和画一样的俊逸。
先生师承徐悲鸿,早年专门习画,看得出有着很深的修养和底蕴,那种厚重感令人景仰。
在画中,她的树和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不是女人的树和山,峻峭、挺拔,笔墨间散发着天然的刚劲,总感觉这个女子不一般。
画,是一个人不经意的影射,或者说就是一个人生命的伸展与抒发。等我看到她《自叙》的部分时,我为她的刚毅找到了根源——她的家庭原本那么复杂。早年她的父亲和叔叔命中注定有着截然不同的选择:父亲找了乡下没文化的母亲,生了她——一个“陪钱货”,不堪忍受白眼经年外出;叔叔则找了富甲一方的名媛,生了儿子,守着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地过了一生。在父亲留学法国、对母亲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十年间,她看到了母亲的痛苦,她陪着母亲一起流泪,同时也发誓自强,不要依附于人。直至陪着母亲经历了被父亲“送回乡下”而父亲在南京另娶的痛苦和无告,而那时她与父亲才刚刚见面。也许在那个时候,她的心中已经长出了巍然挺立的山川和树木,已经滋生了独立和刚强,那是一种诉说,一种宣告,亦或是她所能感受到的另一种美和力量。
然而她的学画还是得益于她的父亲,考前她住在南京父亲和继母的家里,父亲肯定她鼓励她,找专门的学院让她旁听备考,那仍是一片浓浓的父女情。然而考完试她拒绝了父亲滞留南京的建议,毅然又回到了乡下母亲的身边——那才是她最温暖的依靠。当她考取重庆一所美术学院时,适逢战乱,父亲听说后立刻发来电报,阻止她前去冒险,托辞说兵荒马乱,自己也未必能如时为她供上学费,然而她的回信打动了父亲,她说:如果不让我来上学,我现在就去战场杀敌。倔强的闺女,慈悲的父亲!父亲称赞女儿“汝志可嘉”,一直供她到顺利毕业。家庭的悲情之中,在她的笔下又流露着人性的温馨。
而她的个人遭遇,也是随着那个时代一波三折。看到70年代初她随干校被下放到江西,我让老公赶紧看看这段,因为那正是他在江西出生的那一年,当时他的爷爷同一拨被下放到江西那个渺无人烟、只有血吸虫的地方,而与此同时,父母被下放到西藏,西藏环境更为恶劣,无奈母亲临产之时,只好举家来到江西,生下了他,如今户口本上他的出生地都是江西。而寿山先生当时已经五十出头,荒天野地里干着重活,冒着感染血吸虫病的危险。读到这儿,老公说:“我还领过几年血吸虫补贴呢。”
历史那么远,又那么近!只愿那样的时代一去不返。
几经波折之后,先生还是在清华落下脚来,清华给了她安心创作的土壤。情系清华园,她画遍了清华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树木,每一栋建筑,每一个角落,幅幅有姿态。那画,想必早已融入了生命。
先生如今已96高龄了,虽遭遇疾病,但精神依然活泼健朗,祝她老人家平顺安康!(《康寿山画集》,康寿山,清华大学编印)
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