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多姿气象
14637000000011

第11章 绝妙的水汽“变脸”(1)

水汽是大气中唯一能发生相态变化的成分。正是它的相态变化,才有了地面“似珍珠”的露,“剪破绿荷”的霜,近地面层“咫尺不辨人与牛”的雾,空中“可望不可即”的云。

大气中的水汽并不能随心所欲地成云变雾,必须有一定的条件。只有空气中的水汽过饱和时,才发生水汽凝结现象。

在一定温度下,大气中容纳的水汽是有限度的。水汽含量达到这个“限度”时,称水汽饱和。大气中水汽饱和时的水汽分压,称饱和水汽压。饱和水汽压并不是一个定值,而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即温度越高,大气中水汽饱和时所含水汽越多。

水汽压是大气中所含水汽的分压,用来表示大气中所含水汽的多少。如果大气中的实际水汽压等于同温度时的饱和水汽压,表示大气中的水汽已经饱和;若大于同温度时的饱和水汽压,表示大气中的水汽已经过饱和,多余的水汽将发生凝结;若小于同温度时的饱和水汽压,表示大气中的水汽不饱和,大气中的液态水将发生蒸发。因此,饱和水汽压是凝结和蒸发过程相互转换的临界值。

降温可降低大气中水汽饱和标准,使原未饱和的大气饱和,发生水汽凝结现象。因此,大气中的降温过程和水汽凝结过程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4.1琳琅满目的地面凝结物

4.1.1露——颗颗晶莹的珍珠

露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在地表和地物(如石头、瓦片、农作物的叶面等)上凝结而成的水滴。傍晚或夜间,地面和地物由于支出辐射大于收入辐射而逐渐冷却,贴近地面和地物的空气随之降温。当气温降到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也就是降到露点温度,地面和地物的表面就会有露珠生成。成露时仅要求贴近地物的气温低于露点温度,此时百叶箱高度上的气温一般仍高于露点温度,水汽含量并未达到饱和。露珠是液态水滴,露生成时,贴地或贴近地物表面的气温仍应高于0℃。

有利于生成露的气象条件是晴朗微风的夜晚。夜间阴天和云量较多时,几乎可拦截地面全部辐射,并向地面反辐射,温室效应增强,不利于地面降温。夜间晴朗,有利于地面和地物迅速辐射冷却降温,促使水汽饱和发生凝结。

微风可以使贴地层空气得到更换,将已发生水汽凝结的“旧”空气送走,带来“新鲜”空气以补充新的水汽来源供继续凝结。无风时,无新的水汽来源补充,可供凝结的水汽不多,成露不多;风速过大时,乱流太强,乱流混合层太厚,不利于成露。由于夜间近地面层空气稳定,而稳定层中乱流将上层热量下转,乱流太强不利于地面降温;由于大气中的水汽含量随高度递减,乱流太强、乱流混合层太厚时,乱流交换的结果,将使乱流混合层湿度均匀化,这种利益均沾的结果,使近地面层空气相对变干,难以成露。

露多出现在夏末秋初天气转凉的夜晚,因为这时夜间晴天多,且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还相当丰富。夏季虽水汽含量丰富,但昼长夜短,地面降温不显著,贴地层气温不易降到露点以下;冬春季节,因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少,也不易成露。

疏松土壤、木板、瓦片等物体导热率较小,夜间降温比较显著,表面的露较多。由于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植物附近湿度相对较大,植物叶面上的露也较多。露水对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好处。观测结果表明,一个晚上的露相当于0.1~0.3毫米的雨量,多的甚至可以达到1毫米以上,一年累计有数十毫米。此外,水汽凝结成露的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对植物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4.1.2霜——降至春林花委地

霜是近地面中的水汽在地面和地物上直接凝华而成的冰晶,白色且具有疏松的晶体结构。

根据霜的形成条件,可分为辐射霜、平流辐射霜和洼地霜。

辐射霜的形成原因与露相似,也形成于晴朗微风的夜晚,也由地面辐射冷却降温所致,不同处在于二者形成时的气温。成露时,贴近地物表面的气温高于0℃;由于霜是由冰晶组成的,因此成霜时贴近地物表面的气温低于0℃,但百叶箱高度上的气温仍可能高于0℃。

冷空气入侵降温后,又经晴朗夜晚地面辐射冷却进一步降温形成的霜,有平流降温的影响,也有辐射降温的影响,因此称平流辐射霜。

夜间,洼地和山谷坡上辐射冷却较洼地、谷底明显,是贴近坡处空气的“冷却器”。坡上的空气变冷后密度增大,顺坡流入洼地和谷底,并抬升洼地和谷底的较暖空气。坡上冷空气的汇入,易使洼地和山谷降温,再加上继续辐射冷却,很容易出现霜,常称为洼地霜。

霜不同于由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而霜是疏松的晶体结构。

霜和霜冻不同。霜冻指的是由于气温剧烈下降而引起的植物冻害现象。贴地层空气中如果含水量很少,即使气温降得很低,也难形成霜,但可使植物内所含液态水冻结,因此无霜仍可引起霜冻。植物表面虽然有霜形成,但贴地层气温尚未使植物内所含的水达到冻结的程度,因此有霜未必形成霜冻。一般情况,霜形成后如果再进一步降温,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由于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特别是对蔬菜、水果等危害更为严重,因此预防霜冻就显得非常重要。

霜冻的预防有灌水法、覆盖法、熏烟法。

灌水法,就是在霜冻来临之前,往田间灌水。灌水后,因水的热容量大,可减缓地面降温;增大近地面层水汽含量,增强大气温室效应;一旦降温,可形成雾,雾几乎可以拦截全部地面辐射,加之雾形成过程中水汽凝结是释放的潜热,可阻止地面继续降温而形成霜冻。

覆盖法,就是用稻草、麦秆、杂草等覆盖植物。被覆盖的植物,可免受外部冷空气的直接侵袭,覆盖物可减少地面热量向外的流失。覆盖地的温度可比裸露地的温度高1~2℃。

熏烟法,就是在霜冻来临之前1小时左右,点燃柴草、锯末、牛粪等易产生烟雾的物质。燃烧产生的热量及烟雾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可阻止地面热量的散失,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暖作用。该方法可提高地温1~2℃,但因成本高,污染大气,不宜推广使用。

4.1.3雾凇——千树万树梨花开

雾凇是过冷水雾在树枝、电线及其他细长物体迎风面冻结或由水汽凝华而成的乳白色冰晶,俗称树挂,中国北方常见。

所谓过冷水雾,就是组成雾的小水滴温度低于0℃。0℃是水的冰点,温度低于0℃时水体就要结冰,这只是对大的水体而言。在自然云雾中,可以观测到低于0℃(甚至-10℃)的液态云雾滴,而且,液态云雾滴越小,冻结温度越低。过冷却水滴有一种特性,一旦和低于0℃的物体接触,将立即冻结。

根据雾凇的结构以及形成条件,可将雾凇分为粒状雾凇和晶状雾凇。

粒状雾凇形成时,往往风速较大,且气温在-2~-7℃之间。它是由被风吹动的过冷水雾滴与细长的物体接触后迅速冻结而成的。由于冻结速度快,因而形成的雾凇为粒状结构。

晶状雾凇由冰晶所组成,由水汽附在细长物体上凝华而成,形如绒毛,稍受震动即散落。晶状雾凇形成于微风或静风、气温低于-15℃的雾天中。由于它密度小,增长缓慢,1小时大约增长1毫米,厚度平均不超过1厘米,且易被风吹掉,因而一般不易造成灾害。

雾凇和霜的主要区别:一是形成时间不同。霜形成于晴朗静风的夜间,雾凇则可以在有雾天的任何时间形成。二是在附着物上的位置有区别。霜形成在物体水平面上,而雾凇主要在物体与地面相垂直的面上形成。雾凇融化时化成的水分,对北方越冬作物有利。

雾凇也是一种自然景观,被现代文人誉为“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冰花”“琼花”“雪柳”。吉林的雾凇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首。雾凇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来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去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1.4雨凇——世人皆叹行路难

雨凇是由过冷雨滴下降到温度低于0℃的地面或地物上冻结而成,多形成于物体迎风面,呈透明或毛玻璃状的紧密冰层。雨凇的结构清晰可辨,表面一般光滑。根据雨凇的形态,分为梳状、椭圆状、匣状和波状雨凇等。

雨凇的形成离不开冻雨。所谓冻雨,就是雨滴的温度低于0℃,即过冷雨滴。由于过冷雨滴与地面低于0℃物体接触后立即冻结,故称之为冻雨。

冻雨的产生除需降水产生的基本条件外,还需有上冷、中暖、下冷的垂直温度结构。降水形成后,在高层下落的固态降水粒子经中间暖层融化为液滴,进入下部冷层后温度降至0℃以下,降至地面时形成冻雨。

雨凇积冰的直径一般为40~70毫米。中国雨凇积冰最大直径出现在衡山南岳,达1200毫米,其次是巴东绿葱坡711毫米,再次为湖南雪峰山的648毫米。

虽然雨凇使大地银装素裹,晶莹剔透,美轮美奂,风光无限,但雨凇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雨凇可以压断树枝、农作物,压塌房屋,导致通讯线路中断,妨碍公路、铁路交通。

4.1.5扑朔迷离的雾

雾,曾一次次激起文人灵感,一次次引发墨客遐想。“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是古人因雾留下的传世华章。“雾,似有形而又无形,朦朦胧胧地飘渺于文人的诗篇之间。雾里看花,雾因花而美丽,花因雾而朦胧,一如诗人的情感。雾在山间游动,像画家泼墨,使原来的山变成景,做成了一幅幅丹青”,是今人对雾的倾情吟唱。

雾,是一道自然景观,同时也是一种气象灾害。

雾是发生在近地面层的水汽凝结现象。悬浮在近地面层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称雾;水平能见度1~10千米时为轻雾。

根据雾的形成条件,又可分为气团雾和锋面雾两大类。锋面雾是在冷暖空气交界的锋面上,冷暖空气混合使暖空气降温水汽达到饱和发生凝结形成的雾。气团雾是在气团内部形成的雾,根据形成条件,可分辐射雾、平流雾、平流辐射雾、地形雾和蒸发雾,其中以辐射雾和平流雾最为常见。

大雾不仅影响交通,而且还加大近地面层污染物浓度,危害人体健康。由于雾总是和逆温层相伴出现,而逆温层又阻止上下层空气的质量交换,使污染物难以扩散,因此雾天时近地面层常聚集大量的污染物。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在大气中被氧化后,与雾滴结合可形成硫酸雾,危及人体健康。

4.1.6辐射雾

辐射雾是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使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发生凝结所致。

辐射雾形成在近地面层水汽充沛、微风(风速1~3米/秒)、晴朗少云的夜间或清晨。晴朗少云的夜间或清晨,大气温室效应减弱(阴天或多云时,云层几乎可以拦截全部地面辐射),地面迅速辐射冷却降温,近地面层空气随之迅速降温。近地面层降温有双重功效:一是使近地面层水汽饱和发生凝结,二是在近地面层形成贴地逆温。由于地面对空气的冷却作用随高度减弱,即越靠近地面,空气降温越明显,离地面越远,降温越不明显,于是在近地面层形成辐射逆温。辐射逆温形成后,可阻止上下层空气质量交换,把大量水汽和杂质拦截在逆温层下,有利于雾的产生。近地面层湿度越大、湿层越厚,越有利形成较浓厚的雾。无风时,乱流弱,地面冷却作用影响的空气层较薄,形成的雾也稀薄;适当的风速,既不破坏稳定层,又使地面冷却作用影响到较高层次,形成较厚的雾层。

辐射雾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日变化。秋、冬季居多;多在下半夜到清晨,日出前后最浓,随着地面升温、乱流增强而逐渐消散。厚度几十米到几百米,平均150米,水平范围较小,常零星分布,在平原上可连成一片。

4.1.7平流雾

暖空气流到冷下垫面上时,因接触冷却,使暖空气降温水汽饱和产生凝结而形成的雾,称平流雾。

平流雾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暖湿空气与地表之间有较大的温差,二是有适当的风速(2~7米/秒)。暖湿空气流经冷下垫面时,由于二者温差较大,接触冷却后暖空气迅速降温。

暖空气降温的结果,一是使近地面层水气饱和发生凝结,二是在近地面层形成平流逆温,保证成雾所需的水汽和杂质。适当的风速,不但使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流向冷下垫面补充新鲜水汽,而且能产生一定强度的湍流,使地面的冷却作用影响到一定高度,形成较厚的雾层。

平流雾的垂直厚度可从几十米至2000米,水平范围可达数百千米以上。平流雾日变化不明显,只要维持适当的风向、风速,就可持久不散;如果风停或风向转变,暖湿空气来源中断,雾会立刻消散。

4.1.8平流辐射雾

平流辐射雾是经冷平流(冷空气)影响降温后,又经夜晚地面辐射冷却降温形成的雾。由于是平流和辐射引起的双重降温作用形成的雾,故称平流辐射雾。其形成原理类似辐射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