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做最好的家长:怎么教孩子愿意听,教什么孩子才优秀
14624300000009

第9章 高情商家长了解孩子的六个技巧(2)

如果父母缺少与孩子的直接交流,那么不仅会觉得孩子变得越来越陌生,而且他们与孩子的感情也会越来越淡薄。俗话说“见面三分情”,家长经常跟孩子进行直接接触,对家庭教育非常有好处,这既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家长的爱(这一点对他们的心理成长很重要),又能使得家长享受天伦之乐,减轻因抚养孩子带来的种种压力。

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情商高低的标志,那些高情商的家长都具备超群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可以说,对孩子的观察能力是家长不可或缺的素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必须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能积极听取孩子的意见和心声,从中发现自己的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成为有“先见之明”的家长。现在有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是处在“亡羊补牢”的状态,这就说明他们情商不高。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高情商的家长会通过直接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情、身体动作、学习方法等状态来了解孩子,而这些状态很难在成绩单上表现出来。比如,孩子做作业时的神态只能在实际接触时才能被观察到,如果家长情商很高,他就能通过直接观察判断出孩子的精神状态。

要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就必须了解孩子的精神状态;要了解孩子的精神状态,就要提高观察孩子的能力,并增加与孩子的交流时间。见面三分情,即使没有口头上的交流,一个眼神或一个微笑,都能给对方心里带来暖意,营造出家庭独有的温馨氛围。为了了解孩子的精神状态,家长应该每天都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进行直接交流,哪怕只有十分钟。

作为家长——特别是父亲——应争取多与孩子一起吃晚饭。其实晚餐时间不仅是一个吃饭的时间,还是一个家长与孩子之间进行沟通的非常好的时机。晚餐时,大家可以随意交流,家长不要总在晚餐的时候追问孩子“你今天干了什么”,孩子愿意说就让他说,不愿意说千万不要逼他。如果他愿意说,则说明他对过去的事情感到很开心,非常愿意告诉家长;如果不愿意说,则说明孩子不愿意回忆不开心的事,他们甚至会认为,这些事情已经过去了,为什么家长老是要重提?所以,父母千万不要带有强迫性地追问孩子。

反思:你一周有几天与孩子一起吃晚饭?

寻根溯源

——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星期六下午,朱媪去楼下的杂货店买鸡蛋,五岁的小豆豆也跟着去了。在回家的电梯里,朱媪发现小豆豆正津津有味地嚼着泡泡糖。她没给小豆豆买泡泡糖,他的泡泡糖是哪儿来的?很快,朱媪就猜到是小豆豆趁店主与自己闲聊时,自己在货架上拿的。

回到家里,朱媪打开电视,调到小豆豆喜欢看的少儿频道,她和儿子一边看动画片,一边聊天。

“小豆豆,你这泡泡糖是自己从刘阿姨(杂货店店主)那里拿的,对吧?”朱媪问。

“嗯。”小豆豆点点头。

“我小时候也拿过别人店里的橡皮擦,现在还觉得不好意思。”

“为什么呀?”小豆豆扭过头来问朱媪。

“因为我没给人家钱。”

小豆豆有些不以为然地说:“我看刘阿姨货架上有那么多泡泡糖,拿一块有什么关系!”

听到这话,朱媪耐心地告诉小豆豆,刘阿姨很辛苦,要卖很多泡泡糖和其他的东西,才能挣到足够的钱来付房租、送小宝(刘阿姨的孩子,跟小豆豆在一个幼儿园)上幼儿园等。

“哦,我再也不拿刘阿姨的东西了!”小豆豆终于明白了要给刘阿姨钱的道理,“妈妈,那我们什么时候把钱给刘阿姨?”

“你真是一个像小童童(小豆豆喜欢的动画片的主人公)一样聪明的孩子。”朱媪摸了摸小豆豆的小脑袋。

这就是一位高情商的妈妈!

当朱媪发现小豆豆“偷”了东西以后,她并没有暴跳如雷,这说明她善于识别和调整自己的感情。回到家,她打开电视,让小豆豆看自己喜欢的节目,这其实就是发挥利用感情的能力,营造一种有利于与小豆豆进行沟通的气氛。

朱媪说自己小时候也拿过别人的橡皮擦没有给钱,这同样是在发挥利用感情的能力,目的是希望引起小豆豆的情感共鸣。得到小豆豆的情感共鸣后,朱媪开始讲店家虽然有很多泡泡糖但需要赚钱的道理,尽管这种道理在成年人看来很浅显,但对于小豆豆来说仍属于“大道理”。

“妈妈,那我们什么时候把钱给刘阿姨?”改正自己的错误是小豆豆的自觉行为,而不是迫于妈妈的压力或威胁。所以说,朱媪很顺利地调整了小豆豆的感情状态,如果朱媪的处理方法没有引发小豆豆的情感共鸣,那小豆豆就不可能主动提出给钱。

如果朱媪没有高情商,那这件事的结局会是什么样子呢?有可能事情的发展会变成这样:

当朱媪猜到小豆豆的泡泡糖是“偷”来的之后,马上就质问小豆豆为什么要偷人家的东西。面对暴跳如雷的妈妈,小豆豆自然说不出(或者不敢说)“偷”东西的理由。于是,朱媪拖着小豆豆回到杂货店,在补交了钱之后,让小豆豆道歉,保证今后不再这样做了。在朱媪看来,这是为了让小豆豆“长记性”,今后不再做类似的事情,这事就到此为止了。

但是,事情的结局可能比朱媪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迫于妈妈的压力,小豆豆向刘阿姨道了歉,但他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于是产生了报复的念头:“这次我被你们抓住了,下次我一定会小心,不被你们抓住!”他觉得,反正自己“偷东西”,已经是个“坏孩子”了,那不如破罐子破摔,坏就干脆坏到底——尽管小豆豆可能没有这么明确的思路,但潜意识会驱使他这样做。因此,他有可能会再次“偷”东西,在“偷”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毁掉自己的一生。

其实,孩子经常会做出许多类似小豆豆的行为,他们之所以“偷”东西,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品性很坏,而是因为他们不懂成人世界的“规矩”。

儿子:“妈妈,我发现爸爸是个超级球迷!”

妈妈:“你怎么发现的?”

儿子:“因为他在我的零分成绩单上写了‘好球’!”

拿别人的东西又不被发现,这种事很刺激,因而很好玩——这就是孩子的逻辑。因此,当家长发现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之后,不要立刻“上纲上线”,将这件事定性为孩子的人品问题。这样的行为只能称为“不当行为”——因为这种行为与孩子的年龄相称,符合他们的行为逻辑。如果家长自己夸大这种不当行为的后果,给孩子贴上“问题少年”的标签,为了让他们“长记性”,从而重罚,那结局无非有这么两种:一种是孩子报复家长,叛逆心越来越强,最后变成真正的“问题少年”;另一种是孩子服服帖帖,逆来顺受,最终变成一个缺乏自尊和自爱的人。

反思:一般情况下,在发现孩子做出不当行为后,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对症下药

——了解孩子不听话背后的动机

某天晚上,刚吃过晚饭,秦晶一家三口一起看了一会儿电视。客厅的自鸣钟已敲了八下,若是平时,十岁的小平早就回到自己房间里写作业了,可他今天一点都没有要做作业的意思。

“小平,现在几点了?”秦晶问第二遍了。

小平说:“烦不烦啊,一直问!”

秦晶发火了:“现在八点都过了,你为什么还不回房间做作业?”

小平没有任何表情,继续盯着电视机。

秦晶几次伸出手想揍儿子,但最终还是忍住了,因为她知道,如果这一巴掌打过去,只会更加激起小平的对立情绪。

“小平的学习平时都不用我们操心,为什么今天突然不听话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放弃了用巴掌征服小平的念头,秦晶开始思考小平不听话背后的原因。

应该说,秦晶开始用思考来代替巴掌,是情商较高的表现。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属于感情动物,也就是说,人们的每一种行为都是由感情支配的,感情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动机。

不同的感情状态决定人们不同的行为动机,不同的动机决定人们不同的行为。小平突然不听话,说明了他的感情状态出现了变化,产生了新的动机。要让小平听话,秦晶必须先了解他的感情状态,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小平不听话背后的动机;只有了解了动机,才能真正解决小平不听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