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做最好的家长:怎么教孩子愿意听,教什么孩子才优秀
14624300000013

第13章 高情商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十个技巧(3)

其次,表扬要抓住重点。魏明在表扬小敏时,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抓住要点,重点赞扬。他抓住小敏一直崇拜著名女子围棋运动员芮乃伟的这种心理,没有说小敏“真聪明”、“真是刻苦努力”之类的话,只给了一句表扬“你真是个少年芮乃伟”。这样的表扬对于小敏来说很出乎意料,她的感情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共鸣!“你真是个少年芮乃伟”,这句话将深深地铭刻在小敏的心中,也许十年二十年后小敏还会记得爸爸的这句表扬。其实,下围棋只是小敏的一个爱好,她将来未必会走职业围棋这条道路,但不管她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魏明的这句表扬都将会一直给她增添前进的动力!

最后,表扬要简洁。“你真是个少年芮乃伟”,这句话只有短短的九个字,但是效果却很好。如果魏明说了一大段表扬的话,可能会让小敏觉得那是爸爸随便罗列出来的,是讨自己高兴的套话,从而让表扬的效果大打折扣。有时候,言简意赅更能感动人。通过这样简洁的表扬,孩子更能体会到家长对自己的爱。

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长”,家长应该学会表扬孩子!

反思:你平时是如何表扬孩子的?

反馈信息

——批评是为了让孩子朝前看

接到小朗班主任刘老师的电话时,陶冶正在主持公司的销售会议。挂了电话,陶冶让会议草草收场了。他想,小朗肯定在学校给自己惹什么麻烦了。

他匆忙赶到学校后,刘老师说小朗的数学考试又没考好。上次数学考试中,小朗把“47”看成了“74”,没有得到全班第一名,这次考试又出现了两个类似的失误,排名跌到了十名以外。

刘老师说了一通大道理,大概意思就是:小朗已经初二了,学习再这么马虎,将来的中考肯定考不好,甚至一生的事业也会受影响,等等。

对于刘老师的话,陶冶感到有点窝火,他觉得事情没有那么严重,但在开车回家的路上,他还是耐心地告诉小朗学习要仔细。可是,坐在副驾驶位上的小朗似睡非睡,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根本没把陶冶的教导听进去。

见小朗这个样子,陶冶转换了交谈内容:“小朗,你是不是认为我批评你是跟你过不去?我在公司是总经理,一天有那么多的工作要处理,为什么要花时间跟你过不去呢?你不觉得自己很幸运吗?学习上出了错,马上就有人来批评你,让你改正错误,这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吗?你看我,现在即使我犯了错误,也没有人来批评我、纠正我的错误,顶多有人在背后看我的笑话。所以,我经常会不知不觉地犯同样的错误。你是幸运的,有那么多人在监督着你,随着你年纪的增长,特别是将来进入社会后,这种批评监督会越来越少,所以,我希望你能珍惜这种被批评的机会。”

原本以为会受到严厉批评的小朗,这时的心态完全改变了,他觉得老爸工作那么忙还抽出时间来关心自己的学习,如果自己不好好改正马虎的毛病,真是对不住他的一片苦心。于是,他诚恳地对陶冶说:“老爸,我下次一定改正学习不认真这个毛病,行吗?”

听儿子这么说,陶冶笑了,他话锋一转:“小子,我刚才看了你的考试卷,觉得你写的字大有长进,快赶上你老爸我写的字了!”

“那是!”小朗得意地说,“老子英雄儿好汉,长江后浪推前浪嘛!”

车里传出父子俩一阵又一阵的笑声……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批评是必不可少的。家长就像一个田径教练,在训练过程中,他必须在催促队员的同时辅以严厉的批评,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倍努力训练,以提高成绩。

但是,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千万不能发怒,因为家长“发怒”与“批评”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简单地说,“发怒”是感性的反应,“批评”是理性的反应。面对孩子的失误,家长火气再大,也不能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里,更不能纠正错误,只有理性的“批评”才能做到这一点。

“冷静”是情商理论中的一个关键词,情商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调整情绪,把情绪朝积极的方向疏导。如果一听到孩子学习成绩糟糕,家长的情绪就失去控制,做出不冷静的事,那是情商不高的表现。高情商的家长有很强的理解能力,他清楚地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失误,能够帮助孩子找到失误的根源,避免孩子犯相同的错误。

孩子失误,家长必须给予批评,但是,这种批评不能没完没了。一方面,批评之后,家长应观察孩子是否有所反省、对自己的批评持什么态度、自己有没有误解对方等,必须对这些情况加以确认。如果自己误解了孩子,就要找到消除误解的办法;如果不尽快消除误解,孩子对你的怨恨将越积越深,最后将不再信任你。另一方面,家长批评孩子之后,不要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应该帮助他鼓起勇气,这时,即使孩子心里有些委屈,也会振作起精神,重新投入学习。这样,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会更加亲密。

家长批评孩子,实际上是给他一个信息反馈,让他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因此,高情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会过分纠缠于孩子“为什么会犯错误”,重点会放在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希望和期待上。陶冶在指出小朗学习马虎的毛病之后,并没有再给他一顿严厉批评:“你怎么屡教不改?你是不是将来不想读大学、找份好工作啦?”若是听到这样的批评,小朗会怎么想?他极有可能会破罐子破摔,内心更抗拒老爸的批评,从而让陶冶“瞎子点灯白费蜡”。陶冶看透了小朗的这种心理,没有再纠缠于考试分数,而是给予了小朗更多的希望和期待,将他的眼光引导向未来。

对于出现失误的孩子,家长一定要给予批评,以促使他反省自己的行为,以免犯同样的错误。但是,一般的家长大多教育也就到此结束。然而,陶冶却利用这个机会,提出自己的希望和期待,说:“你是幸运的,有那么多人在监督着你。随着你年纪的增长,特别是你将来进入社会后,这种批评监督会越来越少,所以,我希望你能珍惜这种被批评的机会。”这能够让小朗树立更长远的目标,进行长期的学习。

家长不仅自己要有长远打算,而且要让孩子在搞好当前学习的前提下对未来树立起长远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孩子做人比眼前的学习成绩更重要。

高情商的家长都有一种积极面向未来的习惯,所以,他们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从不追问孩子“为什么过去是那样的”,而让孩子考虑“如何面对未来”。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出现失误和挫折是难免的,因此,家长有责任帮孩子卸掉他们心头的包袱,积极地面向未来。

陶冶善于观察孩子的反应,进而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小朗马虎造成失误,必须严厉批评;但陶冶并不只是批评,他根据小朗的态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后续工作。当小朗保证不犯类似错误时,陶冶笑着说:“小子,我刚才看了你的考试试卷,觉得你写的字大有长进,快赶上你老爸我写的字了!”这段话是陶冶在批评之后的后续跟踪工作,这对转变小朗的心情起了很大的作用。

对现在的孩子来说,他们即使承认家长的批评对自己的成长有益,心里仍很难接受,很容易对家长产生怨气。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在批评之后,一定要观察孩子是否真的接受了自己的批评,是否真的心服口服。家长一定要做相应的跟踪观察,以保证批评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批评方式。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批评孩子是为了培养孩子茁壮成长,而不是为了发泄自己心头的怒火。

反思:你在批评孩子后观察过效果吗?

戒急用忍

——让孩子把话说完

某天上午,姜媚在整理儿子小爽的房间时,在他的床底下发现了一本日本色情杂志。当时,姜媚心中的怒火在熊熊燃烧着,她想,马上就要参加中考了,小爽居然还有心情看这种下流的杂志!她恨不得立即就将这个“不走正道”的儿子赶出家门!

放学了,小爽一进门,姜媚就拿着杂志走到他面前,问:“这是什么?”

这明明就是本杂志,姜媚之所以这么问,是想给儿子设个圈套,诱导他自己说出“色情杂志”这几个字来,她想让他产生羞耻感!

小爽满不在乎地说:“妈妈,你看清楚了,这是本杂志。”

听到这个回答,姜媚心中的怒火更旺了:“给我老实一点,小子!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

小爽很无奈地说:“妈妈,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姜媚觉得不能再跟儿子浪费时间了:“我是在你的床底下发现的这本下流杂志,小爽,你最好给我解释清楚!”

小爽想了一下说:“噢,我想起来了,这是上个星期我们班一个同学让我帮他保管的。”

姜媚冷笑一声:“你以为你妈是白痴,会相信你这套鬼话吗?”

小爽一副很无辜的样子,说:“那你爱信不信!”说完,就回房间了。

姜媚气得把杂志往地上一摔,瘫倒在沙发上。她觉得小爽平时还挺懂事的,怎么这会儿就像个“小魔王”,她觉得自己根本管不住他了!这让姜媚非常懊恼。

结局的确令人沮丧,姜媚既没有解决杂志的问题,又把母子关系弄僵了。

那么,这种沟通障碍是怎样产生的呢?其实就是因为姜媚情商不高,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没有听小爽把话说完而造成的。如果姜媚情商比较高,那这次沟通可能会有另一种结果。

小爽进门后,姜媚先跟他聊了聊学校的情况,延伸出其他轻松的话题,在这种看似漫不经心的聊天过程中,创造出一种随意而又亲切的氛围,为下一步讨论杂志的事创造了条件。

“小爽,我今天在整理你房间时,看见你床下有本似乎不太适合你看的杂志。这是怎么回事?”有了可以切入正题的氛围后,姜媚开始平静地讨论杂志的问题。

由于姜媚语态平和,用词不激烈,再加上不设圈套,大大降低了小爽的对抗情绪。面对这种情况,家长确实应该先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

于是,小爽平静地告诉母亲,这是自己为同学保管的,因为同学的父亲很“厉害”,同学怕被自己的父亲责罚,于是让他帮忙保存,而他出于同学的情面没有拒绝。

小爽说的是不是实话呢?其实,如果姜媚是个称职的母亲,那她就可以从小爽平时的表现判断出小爽是否在撒谎。这时,家长即使判断出孩子是在撒谎,也不应该立即点破。一旦点破“你在撒谎”,那就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他也会因此而产生强烈的对抗心理,不能达到“知错就改”的效果。

听完小爽的情况说明后,姜媚应该明确地告诉小爽:中学生不适宜看这种杂志,特别是在面临中考的情况下,它会严重影响学习……

对于姜媚的这套“大道理”,小爽不一定在心里完全接受,但是,他肯定会向姜媚保证,自己今后不再看这种杂志了。小爽之所以会作这样的保证,一是感谢妈妈没有伤害他的自尊心,他明白,妈妈这么做是出于对自己的爱,二是他也知道,看这种杂志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心里多少缺乏底气。

当孩子出现异常情况时,家长一定要先沉住气,把事情的基本情况了解清楚;而要了解清楚情况,就要听“当事人”(孩子自己)把情况介绍完。所以,若是孩子有类似的情况,家长一定要戒急用忍,先听孩子把话说完。这既可以避免造成误会,又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尊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