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到远方去
1455300000085

第85章 我绿色的家乡

在江苏西北部,有一片绿色的大地,那就是我的家乡丰沛平原。在整个平原上,只有两座小山,一座在丰县,叫华山,约有六层楼高,周长不过三百米。另一座山在沛县,叫栖山,这座山更奇特,不仅小,而且是在地下,是一座隐山,地平线上是看不到的。民间传说,古时杨二郎担山撵太阳,走到此处,一不小心,扁担抖落了两座山,前头的山滑落丰县,是为滑山,后来才改叫华山的。后头的山滑落沛县,并且坠入地下,是为栖山,从此栖息在这里的意思。华山和栖山相距十多里,当地百姓有顺口溜说:“华山到栖山,来回二十三(里)。”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在丰县中学上学时,曾参加学生拉练,到过华山,那是第一次看见山,当时觉得这山真高真大。今年春天,我回家乡,应邀去华山中学讲课,细雨濛濛中,一个人去寻访华山,居然找了好久,才在几棵大树后找到。寻找华山要拨开树丛,寻找栖山则要拨开草丛了。

华山和栖山只是丰沛平原上一个美丽的传说,而更多的传说却属于汉高祖刘邦。《史记》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当年,布衣刘邦带着萧何、曹参、周勃、樊哙等丰沛子弟,就是从这里走出去,开创了两汉四百年江山,成为改写中国历史的人物。在整个封建时代,两汉政权是时间最长的,但没有哪个政权可以江山永固,一个强大王朝的寿命,甚至不如一个普通的村庄。在丰沛平原上,有五百年乃至上千年历史的村庄并不稀罕。当年,杜牧在《阿房宫赋》里,曾经感慨天下兴亡:“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每读至此,总会有一种感叹:话都让古人说完了,今人能懂已属不易。

白居易曾有诗句:“王侯与将相,不出丰沛间。”是说西汉。一将成名万骨枯,成就一代帝王,丰沛人曾付出惨重的代价。两汉以后,丰沛平原归于沉寂,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再没出过叱咤风云的人物。不知是因为“地气”拔尽,还是因为曾经沧海,丰沛人其实更安于百姓生活。但丰沛平原隶属徐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的百姓难得安宁。在漫长的岁月里,这里不仅是古战场,而且是黄泛区,在风沙弥漫中,啸叫的是孤魂野鬼。

解放后,丰沛平原终于安静下来,在政府大力推动下,开始大规模治理黄沙,除了疏通河道,就是植树造林。我家在丰县,那里的百姓本就有门前院后栽树的习惯,柳、槐、杨、榆、楝、枣、杏、梨等等,都是些很家常的树。老百姓把树木看成家里一口人,栽上了,一年年看着它长大。树木长大了,能盖房打家具,也能卖钱,灾年还可以救命。三年困难时期,我就曾吃过很多柳叶、榆叶、榆钱、槐叶、槐花,没有它们,很多人可能已经饿死了。那一带的村庄一般都很大,多呈方形、圆形,因为家家栽树,夏天去我家乡,百米以外几乎看不到房舍,一座村庄就是一座树林。田野里更是绿树成网,一排排一片片,无边无际莽莽苍苍。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丰县已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这在昔日黄沙滚滚的丰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叫人骄傲的是,还有近六十万亩果园,为丰县赢得“果都”的称号,大沙河红富士苹果,丰县大酥梨,多次获得全国金奖,成为著名品牌。如今的丰县,是一块绿色的海洋,飞鸟成群,蝴蝶翩跹。前些日子回老家,听说丰县田野树林间出现许多野鸡,真叫人高兴。野鸡本来多生活在丘陵山区,如今迁来丰县平原地区落户栖息,可见生态之好。说起野鸡,还有个好玩的故事。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丰县就发现过一只野鸡,长尾彩羽,十分漂亮。当地人不识野鸡,以为是凤凰,而丰县又古称凤城,县志有凤凰落地的记载,凤凰不落无宝之地,这一下全县轰动。后有识者说是野鸡,学名叫“雉”,但这并没有扫了大家的兴,又有人联想到吕后的名字也叫雉,吕雉贵为皇后,不就是凤吗?这只野鸡恰又在刘邦老家金刘寨附近发现,于是老百姓说是吕后回故乡来了。当然,这只是一个有趣的传说,野鸡自然不是凤凰,但在生态到处都在被破坏的今天,丰县出现那么多野鸡,意义不亚于凤凰落地,家乡人当珍爱之!

离开丰县二十多年了,我每年还会回去几趟,每次回去,都能看到家乡的一些变化。最高兴的是,丰县并没有抛弃传统的农业和种植养殖业,上项目决不以污染为代价。单从经济总量上看,和苏南、苏中相比,丰县依然是个欠发达县,但和中国西部一些地方相比,丰县又不能算贫困县。丰县的财政的确比不上沿海发达县市,但今天富裕的概念已发生变化。一些地方过度发展,掠夺性发展,已造成生态严重破坏和污染,很多疾病其实都和污染有关,人们在竞争压力下,变得焦虑、失态、扭曲,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在恶化。前几天刚看到一则报道,说全国患精神疾病的人已经超过一亿!多么可怕的数字。考察一个地方的政绩,应当看综合指标。在丰沛平原上,空气依然清新,河水依然清亮,土地依然清香,那是子子孙孙生存的家园,生命的依托,谁说只有钱多才叫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