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教育,诗意地哲思
14394200000058

第58章 从鱼和渔说起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地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很多时候,人们认为这个小孩子是非常聪明的,他不为整篓的鱼所诱惑,而是想到了钓鱼的工具。其实,这小孩子并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他没有想到向老人学习捕鱼的方法——渔。

显然,仅仅有钓竿是不够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没有“钓技”这种“渔”鱼的方法,钓竿有与没有一个样。小孩子的见解毕竟是小孩子,没有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自然也就只有索要钓竿的想法。

站在老人的角度而言,只把整篓的鱼给小孩子,这样的举措是低层次的喜爱;把鱼竿义无反顾地送给小孩,这样的举措是中层次的关爱;只有把“钓技”毫无保留地教给小孩,那才是高层次的大爱。

教育何尝不是如此。三流的教师只会将知识如鱼般整篓整篓地搬给学生,不去思考学生到底是否有时间将这些鱼一一消化,即使鱼腐烂了,还自以为是挺负责的教师,认为学生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知识。显然,现实中这样的教师尚未绝迹。二流的教师只会将知识整理起来如钓竿般轻巧,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掌握这些应试知识,还自以为是聪明的教师,以为学生的素质已经得到很大的进步。显然,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教师比比皆是。一流的教师善于将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掌握渔鱼的学习技巧,显然,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新课程改革实践者。

给“鱼”还是给“渔”,反映出教师的水平,更反映出教师的教育观。“鱼”是一时之计,“渔”是长远之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孰轻孰重,显然一目了然。教育,是事关学生一生发展的百年大计,需要的是一种源源不断的学习原动力。“渔”,给了学生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资本,使学生的个性成长建立在现实的、可行的根基上,使这些美好设想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行动。新课程标准极力倡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就是“渔”。只要学生切实掌握学习的方法,那又何惧浩如烟海的知识?梁启超认为:“教养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着结果的方法教人。”

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就是将“渔”的方法毫无保留地交到学生的手里,一旦学生有了这些“钓技”,那又有什么样的知识会难道这些学生呢?学习方法的习得,是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学生持续求学的动力。没有方法习得的教育,是无序的教育;没有有效指导的方法,是低效的方法。教育,并不排斥方法的习得,相反,在更大程度上它还非常需要方法的引领。

“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解一生之需。还是第斯多惠说得好:“不好的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使学生找寻真理。”教育工作者不要被整篓的“鱼”所迷惑,更应看到“鱼”篓后面的“渔”。唯此,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发展。

玛丽·科尔雷苛说:“知识之树的果实是多种多样的,只有真正的强者才能全部消化。”真正的名师,是教会学生“渔”的方法,去获取知识之树上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