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见证辉煌
14394000000039

第39章 “浙江省对高等教育很重视”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籍教师约翰·英格索尔先生访谈录

约翰·英格索尔简介

约翰·英格索尔(John Ingersoll),美国人,1966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穆尔黑德分校(Minnesota State University Moorhead)德语专业学士学位,并荣获明尼苏达州终身教师资格。1966年至2000年在明尼苏达州一所中学教德语,2002年来到中国,在杭州第十四中学教英语口语和写作一直到2006年,之后来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英语至今。作为一名外语学习者,他很重视到目的语国家去学习地道的语言,因此,在其毕业后长达30年的时间里,他每隔一年暑假都去德国参加暑期课程班,除了学习德语语言和语言学,还学习德国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他积极参加与德国一所合作学校的交流项目,1980年至2000年间,每隔一年暑假他都陪同学生赴德国。教学以外,他还曾经从事过许多行业的志愿者服务:7年消防员、18年警察(持有执照)、4年城市议会供职、2年童子军指导员、5年图书馆馆员。

访谈内容

问:您认为浙江省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如何?

答:很重视。浙江省近年来投入大量资金扩建新的教学园区,改进校园环境,改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师素质,扩大招生规模,使更多的高中毕业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据说共有六个高教园区建成并陆续投入使用,仅从下沙高教园区的规模和质量就可以想象浙江省在高等教育方面投入了多少资金,我对此印象非常深刻。

问:是的,我看过一份统计资料,浙江省2006年对教育方面的投资就已超过490亿元,而当年浙江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5740多亿元,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已超过3%。如果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增幅看,更是惊人,2006年的投资额度是1978年的30多倍。这足以说明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答:是啊,虽然绝对数额比发达国家要低,但从与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比例上看比发达国家要高。

问:您觉得浙江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何?

答:良好。看浙江省经济的发展就知道,因为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提供劳动力,如果浙江高校没有为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浙江经济不会发展这么快。

问:您认为浙江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如何?

答:不用说,很高。他们把孩子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视为头等大事,千方百计,即使借债也要供孩子上大学,而且是要上好的大学。

问:浙江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怎么样?

答:很高。前面已提到,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提供劳动力,如果浙江的高等教育没有为工商企事业单位提供高素质的毕业生,浙江经济怎么会以这样惊人的速度发展?

问:与发达国家高校的基础设施相比,浙江高校怎么样?

答:差不多。都有高质量的校舍和图书馆,大量藏书,丰富的电子图书资源,资源更新状况良好,学生自主学习网站建设也不错。另外,你们的大学很注意实验室建设,有些实验设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科研及学习硬件环境相当不错。

问:与发达国家相比,浙江省高校教师的素质怎么样?

答:差不多。有的比发达国家的好,有的不如发达国家,综合起来看,基本持平。

问:与发达国家相比,浙江省的高等教育管理怎么样?

答:要优于发达国家。浙江省有这么多大学生和老师,近年来高等教育扩大规模又很厉害,而浙江高等教育从未出过什么大问题,基本上一切都很平稳。

问:您认为浙江高校在发展自己的特色专业,共享教育资源方面做得如何?

答:浙江高校自我定位比较明显,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以电子信息为主,浙江工商大学以工商业为主,浙江财经学院以财经为主,杭州师范大学以培养师资为主。这样,各高校在发展自己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就可以实现优良教学设备和师资的共享。

问:其实从2005年起,下沙高教园区14所高校就已经签订了教师互聘协议,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方法,政府对输出教师的学校还有资助。

答:这太好了,对于特别优秀的教师,不仅本校的学生可以受益,其他学校的学生也可以受益。其实以前在欧洲,教师并不固定在哪所学校教书,而是在不同的学校之间穿梭。除了教师共享,还可以实现实验室共享。有些试验设备很贵,没必要每个学校都配,也不是每个学校都有实力配,因此可以各校彼此之间合作分工,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实现最佳的总体试验设备配置,当别校的学生来使用时收取一定费用即可。在下沙完全有条件做到这一点。

问:这的确是个好主意。与发达国家相比,您觉得浙江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何?

答:很高。高得多。他们很关注社会发展,关心时事。

问:与发达国家大学生相比,浙江大学生的吃苦精神如何?

答:要高一些。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很足。国外大学生很少花那么多时间在学习上。

问:浙江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怎样?

答:比较积极乐观。他们对社会、对人生、对前途都比较有信心。

问:大学期间是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还是以发展职业技能为主?

答:我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的研究生比较熟悉。所有这些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电子信息、财经、国际贸易、新闻、英语、银行)都做得很好。他们都告诉我他们在自己学校所学的知识都很好,这些知识主要是专业基本知识。真正的学习要等到工作以后。所有学生都很庆幸学到了这些基本知识。在美国,学生也是要等工作后才真正学习要干的工作。

问: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创业、创新活动方面,您认为我们做得如何?国外高校有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答:这很难评价。我住文一校区,很少看到下沙校区学生的活动。我所看到的学生活动包括志愿者行动、舞蹈团体、英语角、收集旧书捐给农村学校、班级旅游等。我不知道这些活动是学生自发组织的,还是学校组织的。在美国,所有中学都有学生俱乐部或类似组织,举办学生感兴趣的任何活动。有关政治、社会、宗教、教育、体育、无线电的……只要你提出来,学校就会有相应的社团。每个社团必须设一名顾问负责学生活动并给予指导。

问:高等学校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发源地,也应成为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场所。在这方面,您认为有必要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吗?如有,请举例说明。

答:我不是专家,只能说说自己的观点。美国大学与工商及私营企业“手牵手”,校企关系比中国更密切。大学试图根据企业需求来确定教学生什么,以利于学生就业。同时,企业还资助大学教师搞科研,有时是根据他们自己企业的发展需要确定科研的方向。

问:您觉得浙江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

答:应该说不高。这主要是跟你们的制度和文化有关。大学生一入校,所学专业已经确定好,自然是从第一天便没有“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要换专业也并不容易。“积极性”的意思是“方向自主”,在长达12年(小学加中学)的时间里他们很少听过“自主”这个词,只是被告知“做这”、“做那”、“别问为什么”,忽然一天他们进了大学,不再有人监督他们,告诉他们说“你必须得学”,他们第一次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方向了,却不再有兴趣去“自学”。不是他们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是他们在进大学之前没有被给予太多自主学习的机会。

问:您认为浙江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吗?

答:太大了!我觉得中国的教育体制在这方面没有考虑大学生的需求。他们三年半都在学习,忽然最后一个学期被扔到狼群中,必须要走出校园去找工作,之前未经过多少就业技能培训。美国所有大学都有“就业安置办公室”帮助学生找工作。

问:我们的大学也有这样的机构。每个学院都有信息栏,所有招聘信息都张贴在那儿。如果学生有兴趣,就可以自己直接按照所提示的联系方式与用人单位联系,也可以通过学工办联系。而且现在学校鼓励教师帮学生介绍工作,介绍成功的,学院还给教师发奖金呢。

答:是这样的,怪不得老听学生说是他们老师给他们介绍的工作。

问:您是否赞成学生修第二学位?

答:学生修第二学位是很有用的。我有一个好朋友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毕业,他修的是计算机和数学的双学位。这两个专业对她的专业“电脑测试”都很有用。当时她被告知修双学位是可以的,但在毕业前两周又告诉她必须晚毕业一年才能拿到双学位。更糟糕的是,延长的一年不过就是在第一学期上一两门课,在第二学期找工作而已。纯粹浪费了她一年的光阴。这不是双学位的理念。

问: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有能力而且愿意将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国内高校顺势推出“2+2”、“3+1”等本科培养方案甚至国际本硕联合培养、硕博联合培养方式,让学生先在国内接受最基本的专业教育,然后将他们送到国外接受学科前沿知识,发展国际视野。您认为这种培养方式有必要吗?为什么?

答:当然有必要,但前提是学生要有坚实而全面的基础知识和过硬的外语水平。欧洲传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学生在不同的大学学习。在古欧洲,学生要在至少2到3个大学上学。只是到了19、20世纪,大学才发展到教师和学生(直到毕业)都不用换学校的程度。

问:您曾负责与德国学校合作的留学生暑期培养项目达20年之久。您认为这种短期留学项目真的有效吗?

答:就语言学习而言,没有多少效果。我们的项目只有三周的时间。至于增进文化、人文方面的见识、增进友谊和理解方面,则大有收获。我的一些学生至今仍与当年的交换对象保持联络、互访甚至为彼此的孩子提供留学食宿。

问:由于这种联合培养项目比较热,您认为应如何提高留学生交流项目的质量?

答:留学项目对于学生开阔视野,获得生活经验确实很好,但至于说学生在专业方面真能学到什么东西,我不好说。短时间内学习一种新文化和其他各种新事物是可能的,但要想在专业领域内有太大收获是不太可能的。像英国文学,完全可以在国内学。我的建议是,在国内拿到大学文凭,再到国外去读硕士,学当工程师,然后把自己所学带回国,而不要到国外去读本科文凭,在那儿学当工程师。你不懂外国文化,外国人也不喜欢用你,他们不需要你。而且到国外去学习,最好不要跟几十个人的团一起去,因为那样,你们就会只说汉语,根本学不到别国的语言。选择学校最好也要选择小学校,没有中国人的地方,否则,只要有中国人,你就会说汉语,而不会说外语。你去麻省理工学院,有很多中国人,你很少会说英语;但假如你去路易斯安那州的一个不出名的大学,很少会有中国人,你就只能说英语。去年有一个美国大学生的访问团到我们学校来,时间为几个星期。他们一行有二十多人,吃在一起,住在一起,24小时说英语,汉语根本学得很少。我认识一位女博士,到美国去读书。她说到了那儿6个月,英语根本没有多少长进。在学校有很多中国人,他们说汉语;住在唐人街,大家都说汉语;吃饭到中国餐馆,说汉语;回到家,跟爸爸妈妈还是说汉语。短期到国外去,就是学人家的文化,让自己的外语,如英语,更好一点,其他方面则帮助很少。

问: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授课、网络授课模式越来越热。您认为这种授课模式与传统授课模式相比有什么优劣?如何克服多媒体授课、网络授课的缺陷,提高授课效果?

答:我上大学那会,“电脑”这个词在词典里还查不到。我们写作业时就去图书馆,找到相关的书,记笔记。现在的多媒体授课绝不是个好的理念。那时我们学得很快,老师认识我们每个人,知道图书馆里的每本书,只要我们抄袭老师就能知道。网络是可以给老师提供全球性的信息,我们每天在网上都可以读到国际性报纸上的文章、科研方面的最新进展,出起试卷来也容易。但现在学生从网上查到资料把它们粘贴起来,老师就不知道或者不愿意指出来。网络授课可以适当使用,但应该想办法杜绝学生作弊,对作弊的学生可以给零分。

问:中国高校的师生关系与您所在国家相比有什么异同?您对中国师生关系的改善有什么建议?

答:差不多。在任何学校都有踩着铃声进课堂,再踩着铃声出课堂的教师,也有课下与学生交流,课上问学生问题,任何时候都准备回答学生疑问的老师。至于改善的方法,很简单,教师多付出一些,多为学生着想。

问:在美国,本科阶段实行导师制吗?您认为导师制对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吗?

答:我们有顾问老师,每个老师负责20~30个学生,每学期与学生单独见一到两次面,给学生在教育体制方面指点迷津、个人问题方面提供建议,指导他们更好地学习。总之,是帮助学生。每个学期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是30分钟乘以2,总共加起来有30小时或更多。有的老师工作做得好,有的则不好。

问:这更像中国的班主任,而非导师。

答:那我们本科阶段没有导师。不过,这倒是个好的理念,对提高大学生教学质量应该有效。

问:您对中国英语教学如何评价?中国大学生学了很多年英语,但听说能力依然很弱。您有什么改进的方法?

答:中国的外语教学体系是好的,师资与教材也是一流的。有些学生从不学英语,有的学得很好,有的要有动机才会去学。正如你所言,他们听说能力差。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在课下说英语,使用所学。给外教一间办公室或一块场地,每个小时给我们2到3个学生,每周让我们“说”30个小时,不要考试,不要上课,只跟他们说英语。我自己的经历表明,大部分学生害怕开口说英语。他们害怕犯错。你还记得你中学时的经历吗?如果你说错了,同学都会笑你。有一次这样的经历,你就再不敢开口。我跟几十个学生这样说过英语,只需2到3个小时,是的,只是几小时的事,他们就可以开口说英语并感觉自如。

问:就中国目前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师资情况而言,您认为在中国高校推行双语教学可行吗?

答:在杭州十四中,我有4年的时间曾经亲眼目睹新的教师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走上教学岗位,他们一年比一年教得好。他们能胜任双语教学吗?否!他们只是英语教师。所谓双语教师,不仅要第二语言好,还必须懂专业。要具有其中一门为英语的“双学位”背景的老师才行。非外语专业的老师外语必须足够好才能成为双语教师。我们学校有一个学心理学的教师,他的英语水平够得上在双语环境下教心理学。从学生的角度讲,学生的外语也必须足够好,否则会影响他们对学科知识的吸收。

问:除此以外,还有别的办法吗?

答:你们必须得意识到并非每个人都能事事成功。有些学生没有能力学好英语,也永远学不好英语。学生在中学已经学了5、6年英语,如果到了大学还学不好,应允许他们放弃学英语。某学生数学好,英语差。没问题。再学另一门与数学有关的课,忘掉英语。我宁愿要一个英语平平但专业很棒的博士,而非相反。

问:在您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来教书前,曾在杭州十四中教英语口语和写作达4年之久。您如何评价该校的英语教学质量?

答:有学得呱呱叫的学生,也有不怎么样的。最好的一个,上周刚在中央电视9台每年一度的英语大赛中夺得第二名。最差的一个,只喜欢体育。我跟她说“hello”,她都要向同学求助。但该校教学方法与师资是我所见最好的之一。他们将高科技发挥到极致,团队精神卓著,教学效果良好。他们是我迄今所见最敬业的教师集体。

问:您认为应如何解决中学英语与大学英语间的接口问题?

答:教育应该是连续学习的行为。初级阶段教高级阶段所需的知识,高级阶段教工商业/社会所需的知识至关重要。我认为中学的课程是合格的,是经过精密研究、编写与教授的,而且是由外语出版社为全国统一编撰的。大学英语受全国统编教材的限制要小些,大学比中学有更大的自由度。

问:您获得德语的本科学位后,每隔一个暑假就要到德国参加课程学习班,学习德国的文化、历史、语言及语言学,一直坚持了30年。您是自费去的呢,还是单位报销?

答:是政府资助。成功的法则是:花别人的钱,读自己的书。我从美国政府获得诸如富不莱特奖学金及其他资助,从德国政府获得“歌特学院奖学金”,中国现在有“孔子书院奖学金”(该类书院已超过100所),对外国人学汉语提供资助。

问:您觉得受益如何?

答:受益良多。我学习口语、听力、语法、文化、历史、文学,这不但增长了我的知识,还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

问:您是否认为学外语就一定要到目的语国家待上一段时间才能掌握该语言?

答:否。其实他们在国内就可以掌握。你们有些老师英语很好却从未出过国就是很好的证明。但是,这种与真实文化的隔绝使他们必须依赖书本和其他资源。

问:您认为教育投资应该是政府行为还是个人行为?

答:二者兼有。教育是政府的职责,但不全是。在美国,大学还依靠来自个人和工商业的捐助。大学得到大量的遗赠、奖学金或发展基金方面的馈赠、研究资助。私人捐助大多源于毕业生对学校的情感,即学校精神。

问:您来自美国,曾经去过德国。您能否就美、德两国在教育投资体系方面做一下比较?

答:德国的教育多年来一直是政府投资,没有私人捐赠。但最近50年来,德国的大学也开始依赖私人捐赠。在德国与美国,向大学捐赠的公司和个人都能从政府那里获得税收上的优惠。

问:您怎样看待我们大学生的质量?

答:中国的教育体制真的很好。在杭州十四中高二有个女孩,他父亲在美国做生意,她也去了美国,至今我们还通过E-mail联系。她告诉我说,在美国学的东西太简单了,她现在学的,在中国三年前就学过了。但她说,老天啊,她在中国从未参加过舞会,从未去过美术馆,从不知道音乐是什么,但在美国,孩子们什么都知道,他们去美术馆,去剧院,他们有那么多社会活动。我认为美国学校在教孩子如何做人方面做得更好,而你们的制度不允许这样做,如果高三的学生去看电影,她就会想,“如果我花一个小时在看电影上,我的同桌就会比我多学一个小时,就会比我知道得多,我不能冒这个险,我还有考试要参加呢”。

问:您认为我们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做得如何?

答:所谓“人文素质”就是作为人的素质,一方面包括对音乐、美术、建筑等人文学科的学习,对周围事物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怎样做人。在我看来,人文素养课会增长我们的世界知识,因此学习有关世界、社会、音乐、美术、教育等的科目都是必须的。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产生新的兴趣。一堂美术欣赏课或音乐欣赏课可能会让我们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对该科目产生兴趣以及继续学习的动力。浙江大学生的人文科目是否丰富?我认为不够丰富。另外,我们无法在学校里教学生所有的东西,必须让他们走出校园。我在美国任教时,我们学校每年都带高年级学生走出校门,到三四百公里远的州府,往返乘巴士各需4小时左右,让学生去看一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去电影院看场电影或戏剧,去博物馆参观。在德国有学校法,要求学生必须去旅游,每个月一次。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牵着老师的手,走出校园,走到路口,让警察给讲讲红绿灯的规则,在路上看看卖报的、卖糖果的,然后再走回学校,大概一小时的时间,就是旅行。等他们到高年级,他们就可以把每月的旅行时间攒起来,出国去旅行。这样,他们可能每年缺10天的课,但却一年到头在旅行。跟我们学校有交换学生关系的学校的学生可以到我们学校去参观。德国要求学生走出校园,开阔眼界。

问:您认为我们的学生总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不去旅游,不参加多少社会活动,这对学生的素质,比如创新能力是否有影响?

答:我认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他们学了很多知识,却不知如何使用。我的学生到我的公寓来玩,没人会做饭。有一个女孩,不知如何做爆米花,看我做爆米花,高兴坏了。两周前有个学生去宁波参加招聘会,她说那是她第一次坐火车旅行。而在我们国内,高中生都有过坐火车的经历。

问:但这并不代表所有中国孩子的真实情况。我出身农村,我周围的小伙伴们都很能干。我们会做饭,会挖草喂牲口,会帮大人干地里的活。我们也独自出门坐车。

答:你是属于比较能干的。看一下中国每年高考时教室外有多少家长在等待就知道了。18岁的孩子了,还要爸爸妈妈送去再接回。这在美国简直是不可思议。

问:是的,也许我们给孩子太少独立的机会。

答:我们美国人教孩子创造性、创新,而你们教他们记东西。中美教育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此。我小时候学校也教我们记东西,但现在的孩子已不知它是什么东西,学校不教他们记。你们的学生什么也知道,却不使用这些知识;我们的学生什么也不知道,却什么也能做,他们中的大部分将来都会是成功的。

问:在美国大学有一个说法,叫“不出版就完蛋”。美国的大学教师出版压力真这么大?

答:是的。在美国大学,你如果有博士学位,干了一二十年,有很多成果出版,作为回报,大学会给你终身职位,任何时候都不能解聘你。

问: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花大量时间在科研上,是否会影响教学质量?

答:一天只有24小时,你花大部分时间在做研究,写论文上,花在备课、根据学生兴趣教学上的时间自然就少了。这就是为什么资深教授要配备教学助手的原因。所有杂活都由助教来做。个别指导,改试卷、改论文等工作都由助教来做。教授们一般准备的都是给几百人上的讲座,每周2到3次。像英语,教授们不上我们这样的英语课,而是做诸如英语史这样的讲座。他们也给研究生们上研讨课,可能每周一次,研究生自己就某个课题进行研究,然后他们聚在一起发表自己的意见。

问:也就是说,教授们每周的授课时间很少,是吗?

答:是的,因为要指望他们做其他事情,如召开学术会议,会见客人,撰写资助申请书,发表论文和专著等。

问:我们的教授也上课,而且必须给本科生开课。陈老师(该项目主持人),您每周多少节课?

答:每周有四节课。但我有科研任务,必须拿项目,发表文章,参加学术会议。

问:这跟西方很像。

答:是的。

问:在美国,你们如何对教师进行评估?

答:在美国对教师进行一系列考核也是才开始的。当年我教中学的时候考核很简单,校长去听每个教师的课,但由于校长太忙,几乎不怎么听,就是听,可能也就几分钟。现在学校明确规定教师要达到的要求,并在考核期末据此对教师进行考核。考核达标的拿标准工资。如果某个教师的教学业绩比较突出,高于平均线,他就可以额外拿到一部分钱。美国的高中生每年都要参加一次全国性的考试,所有学生的成绩都要公布,学生平均成绩高于全国平均值的老师要受到奖励。如果教师未能达到要求,则可能被解聘。另外,发表论文或著作也可以拿到一部分钱。

问:现在我们的考核要求将所有教师一一排名次。您怎样看待这种考核方法?

答:我在杭州十四中教书的时候,有位女教师,太可怜了。他们采取跟班制,从高一带到高三。每次她拿到的班级都是最差的,差到连上帝都没办法教好。所以,每次考核,她都垫底,而她本人的确是很优秀的老师。如果考核不能在可比的前提下进行(如相同性质的课程,初始水平相仿的学生等),结果可能并不能反映教师的实际水平。

采访手记

英格索尔先生十分随和,整个采访过程中他都坚持让我们对他直呼其名。他对浙江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表示肯定,对高等教育方面的成就表示惊奇。他对浙江省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高等教育的质量、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校师资的素质、高校管理质量、浙江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吃苦精神等都表示认可,并认为有些方面甚至超过发达国家。他对我们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提出了比较中肯的意见。

首先他认为我们在解决大学生就业方面做得不够。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大学生没有经过职业训练就必须走出校门,就像一下子被扔进“狼群”里。

其次,他认为我们的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原因在于他们从小没有被给予“主动”的机会。他们早已习惯了被安排、监督做什么、学什么,因此进了大学反而不知所措。不仅学习方面,在生活方面也如此。美国和德国教育都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变得独立,而中国学生则受到严密的保护。他认为中国教育确实很好,中国中学生所学的知识要先于美国中学生几年,但中国学生几乎没有社会活动,也不敢把时间花在社会活动上,而美国学生社会活动则很多。然而,中国学生虽然学了很多东西,却不是为用而学,美国学生虽没学很多东西,做事能力却很强。这一点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再次,他对国际留学项目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短期留学项目只对开阔眼界,了解异国文化有用,对专业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帮助,而对长期留学项目来说,他建议不要到国外去读大学,而是应该等大学毕业后去读研究生。

英格索尔先生是外语学习的行家,对我们的英语教育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他认为要解决学生听说能力弱的问题就必须要学生开口说。他建议不要把外教看成是老师,而是看成“说英语的人”,每个小时给他们2~3个学生,就跟学生说英语,每周让他们说上30个小时,学生很快就能对说英语感觉自如。他还指出,如果出国去学英语,一定不要到中国人多的学校去,一定不要随大团去,这样就会逼着自己说英语,进步会很快。很多人都认为要学好外语,必须要到目的语国家呆一定时间,然而他却否定了这种观点,认为完全可以在自己国家借助其他方式学好外语。最重要的是他提出,应该允许实在学不好英语的学生终止英语学习,而代之以其他科目。这其实是因材施教思想的具体体现。

英格索尔先生十分热心,采访过后他还通过电子邮件给我们提供了不少资料。对他无私的帮助,我们想再次说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