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商人杰弗瑞先生访谈录
杰弗瑞简介
杰弗瑞(Geoffrey),新西兰人,46岁。这是我们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市场随机采访的一位外商。与他的实际年龄并不怎么相符,杰弗瑞看上去比较年轻,富有活力;待人友善,谈吐文雅,接受过正规的高校教育(许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外商并未接受过高等教育)。杰弗瑞的妻子来自日本,现在他们有一个两岁半的女儿,此外他还有一个在西班牙的姐姐。因此,每年他都会在新西兰、日本以及西班牙三地来回跑。
自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杰弗瑞便开始经商至今。目前,他在新西兰已拥有9家店面,全部为他一个人所拥有。经营范围广泛,多为针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各类时尚商品,同时也经营婴幼儿用品,零售、批发皆有。
4年前,杰弗瑞开始来义乌采购商品。在此之前他的采购范围已包括中国的广州地区以及日本、泰国、印度等其他国家;在日本的采购过程中,杰弗瑞发现了中国义乌这一广阔的商品市场。为了挖掘更多新的商品,杰弗瑞来到了义乌,这里的商品价格相对低廉,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而且品种齐全,十分利于采购。义乌的外国商人大抵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长期居住于此,能多少懂点汉语的;另一类是短期停留采购者,每次采购活动会有外贸公司的翻译跟随。杰弗瑞是后者的典型代表,每次在义乌仅停留7~10天,采购完毕即返回新西兰。
从杰弗瑞身上我们看到了外国采购者在义乌的愉快经商历程。
访谈内容
问:杰弗瑞先生,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答:我很高兴接受你们的采访。
问:请问您来义乌经商多少年了?
答:差不多4年了。
问:当时您为什么选择在义乌经商呢?
答:我来这里主要是采购商品的。之前去过泰国、印度和日本采购商品。但是我需要寻找到一些新的产品,所以来到了中国。而且,义乌人热情友好,工作努力,和他们做生意是件很愉快的事情。
问:那么,您对这里的小商品市场印象如何?觉得它有特色吗?您对这个市场满意吗?
答:我觉得很满意。我还没去过中国的其他市场,所以很难做比较。简单来说,义乌市场让我有了更大的产品选择范围,在这里我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产品,很多是在别的地方找不到的。
问:现在义乌有很多外商,义乌市场也逐渐发展成了一个国际性的市场。您对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世界超市”效应如何评价?
答:它对世界的影响很大,我觉得这对中国来说是件好事,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走到了世界各个地方。但对其他国家来说,可能还是一种挑战,中国生产的产品真的很多,全球几乎都充满了中国制造的商品,几乎随处可见。这会使得许多其他国家不得不好好认真思考这方面的问题,我指的是他们本国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问题。
问:您觉得中国产品最吸引人的是什么地方呢?
答:我认为应该是价格。
问:您是说价格比较低廉吗?
答:是的,相对来说比较低,因为你们有充足的劳动力啊!这点优势是许多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问:那么产品的质量如何呢?
答:总体上还好。而且还在稳步提高。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质量是产品销售的关键因素,质量差的产品不会带来长远的客源。在中国我还知道广州市场。广州产品的质量可能会更好点,可是价格也贵点。而且在广州采购的话,就需要大批量的,但我仅仅是一个小商人,所以在义乌会更方便点,无论量大量小都可以,这样我的预算就能充分地用好。所以说在这里,采购很方便。
问:您觉得这里的税收如何?有人说义乌小商品的低价与它的低税收有关,您觉得是这样的吗?
答:我认为这还应该跟当地政府政策有关吧。至于这边具体的税收政策,税收分布之类的,我就不太了解了。
问:您在这里经商遇到过麻烦吗?
答:有,但都是些小问题。
问:能具体说说是有关哪些方面的问题吗?
答:主要是产品的一致性问题。比如说,这次我买了这个产品,下次再过来的话,相同的价格,提供的产品却是不同的了,在细节上会有差别。还有一点就是,义乌没有国际性的银行。在这有中国银行,但是中国银行只在中国有,其他国家并没有。在上海有国际银行,但每次都要跑到上海办完银行业务再返回义乌的话,就会很麻烦。我很希望这里很快能有国际银行。
问:您在这里的语言沟通怎样?您一直选择带翻译的吗?
答:是的,我喜欢带上翻译。中国商人很少能懂英语,带上翻译比较方便,只要我说正常语速的英语,翻译就能100%地听明白,所以对我来说,有翻译在,沟通还是100%没障碍的。但基于成本考虑,也有部分外商不愿意带翻译。他们会选择自己去学习一点简单的汉语,在谈生意的过程中,可以用上。义乌商人如果能懂点英语的话,我想对做生意会好很多,毕竟这里的外商越来越多,无障碍的语言交流很重要。
问:自改革开放以来,当地政府在义乌的经济发展上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您了解当地政府对外商的优惠政策吗?
答:我知道义乌政府一直致力于当地经济发展,也有许多很好的做法。但我并不十分了解这些具体政策。在这做生意更直接地是与当地商人打交道;从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当地政府的许多受益政策。总的来说,在这里做生意真的很方便,政府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问:您对当地义乌商人的印象如何?
答:商人?确切地说,应该是女商人吧。我觉得我们更多的是和这里的女商人们做生意,她们十分勤劳,我个人十分欣赏她们。
问:那您认识一些宁波或温州的商人吗?
答:在这里虽然有来自宁波和温州的商人,但可惜我没接触过。
问:您有义乌当地的朋友吗?
答:当地的朋友?!这个比较困难,因为存在语言沟通障碍,他们只会说中国话,而我只会英语,所以不容易交朋友。
问:您是在这定居的吗?
答:不,我在这仅停留一个礼拜,然后回新西兰。
问:您对义乌这个城市的总体印象如何?比如说治安、生活环境、交通,等等。
答:义乌是个不错的城市,我挺喜欢的。但这座城市发展得太快了,我觉得将来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我来这里经商有4年了,现在的义乌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外面的人进来,有来自中国其他地区的,也有来自国外的。这将会给住房、就业、教育等公共问题带来很大的压力,我不敢确定,但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吸收如此之多的人口确实会造成一定的问题。
问:您对这里的市场体制满意吗?觉得它是否已发展得比较完善了?
答:这个市场很好,我觉得已发展得很不错了。但有个问题……人民币一直在升值,我很头疼这个问题,这对大家来说都不是件好事呢,可以的话,我很希望中国政府能在这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
问:哦。那您还注意到义乌还存在其他一些问题了吗?是否存在其他任何有待改进的地方?
答:呃……如果能把广州的一些工厂吸引过来的话,可能会是个不错的想法。义乌市场发展得好的话,那些工厂主们就会看到这里的商机。如果他们能在义乌落脚的话,我们出来采购就更方便了,不用各个地方跑。只需义乌一站,一切皆有。除此之外,其他的缺点说不出来。
问:义乌是一个内陆小县,自然资源缺乏,但在过去的20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创造了经济奇迹,在商业贸易方面做得很成功。您觉得义乌有哪些地方是值得中国其他地区借鉴的呢?
答:可能是税收方面吧,义乌的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可以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把商业资本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拓展,集中更多的资金用来兴办学校,建造马路,改善城际的高速公路和铁路交通等等,以此来改善宏观环境,对外商来说也是好事。
问:您了解这里的商业历史吗?
答:只知道一点点。听说义乌政府想要在当地建成一个市场,所以他们颁布了许多政策鼓励人们来义乌做生意,这个小商品市场是义乌政府主导并成功打造的市场。
问:那么,您听说过“拨浪鼓”吗?是当地的商业文化,还有“鸡毛换糖”?
答:不好意思,我没听说过呢。我对当地的文化历史知道得微乎其微,真的很少。
问:在采访结束之前,您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对义乌的总体印象呢?
答:义乌,是个不错的城市,在这做生意很方便,很开心。
问:再次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答:不客气,和你们的谈话很开心。
采访手记
2008年3月1日早上我们来到了义乌国际商贸城市场,目睹了这里小商品、大市场的独特魅力。这里到处都是形形色色商人的匆忙身影,外商随处可见。在新光饰品展示店,我们随机采访了一位新西兰商人杰弗瑞(Geoffrey),是他阵阵愉快的笑声吸引了我们。在他脸上看不到任何商人的严谨,唯有朋友般的亲切随和。我们的采访主要是围绕着外商对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评价,他们眼中的义乌和义乌人,义乌的“鸡毛换糖”、“拨浪鼓”商业文化展开的。
在杰弗瑞眼里,义乌人是富有的,路上的好车越来越多;义乌商人是吃苦耐劳的,义乌市场的女商人更是令人赞赏;义乌近年来的发展迅速,这点让杰弗瑞感触很深,“现在的义乌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外面的人进来,有来自中国其他地区的,也有来自国外的”。当地政府对市场建设做出了积极引导。义乌市场越来越大,商品物种齐全,价格相对低廉,质量不断提高,跟广州相比,采购数量上更为灵活,不仅仅限于大批量,这是其吸引众多外商前来采购的魅力所在。
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是产品的一致性问题:即实际拿到的货物与签订订单时看到的样品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细节上的差异。在城市的整体发展方面,他指出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因为交通开始拥挤;现在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包括来自本国其他城市和他国的人口)涌入该城市,要在一个短时期内接纳众多的人口,义乌的住房、学校、就业等都将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需要引起注意。此外,杰弗瑞很希望义乌商人能学会英语,这将极大地推进商业上更密切方便的往来。
通过采访,我们发现外商能在中国切身感受到非常友好的经商环境,他们喜欢勤劳友好的中国人民,充分享受了义乌小商品市场价格低、品种齐的独特优势。“义乌,是个不错的城市,在这做生意很方便,很开心。”但是城市的商业文化历史有待进一步对外推广,比如“鸡毛换糖”、“拨浪鼓”等典型的义乌商业文化词在外商听来却很陌生。
第一章 “温州,一个极具商业气息的地方”——凯码质量测试服务(浙江)有限公司总经理斯科特·巴伦泰先生访谈录
斯科特·巴伦泰简介
斯科特·巴伦泰(Scott Ballantyne),男,45岁,英国人,现任凯码(KEMA)质量测试服务(浙江)有限公司总经理。
这位典型的英国绅士与中国有着深厚的商业情缘。1995年斯科特第一次来到中国,就职于知名跨国集团ABB(全球领先的电力与自动化技术)厦门有限公司。一直到2005年,他选择了到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担任外籍教师。厦门,这座美丽的滨海开放城市让斯科特对中国拥有了许多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2006年9月,斯科特来到温州,在凯码(KEMA)担任现职,重新回到了他热衷的电力行业。KEMA是一家享有国际盛誉的测试机构,成立于1927年,主要从事高级技术顾问、审查、测试和认证的工作。电力安全测试和认证是其核心业务。其Dutch KEMA-KEUR标志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并且还拥有其他数十种质量标志。KEMA在全球24个国家设立有子公司和代理机构,其中在中国上海、温州、广州三地均设有子公司。温州凯码的合作伙伴则是当地电器龙头企业正泰集团。正泰集团综合实力名列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第5位,兼备强大的行业与社会影响力。这是一次强强联合的商业合作。
从厦门到温州,在10余年的时间里,斯科特一路亲历着改革开放后中国主要经济城市的发展与变化。
访谈内容
问:巴伦泰先生,您好!非常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答: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
问:我们此次采访的主题是关于外国朋友们眼中改革开放30年的浙江。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为了更好地推进发展,我们需要总结各方面的经验,倾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就我们浙江来说,温州的发展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温州的民营经济更是浙江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肯定还存在着问题。我们很希望能倾听到您对上述问题的珍贵意见,谈谈您在温经商的经历和感受,用您独特的视角来帮助我们更深刻全面地分析问题。
答:好的。目前我在凯码(KEMA)质量测试服务(浙江)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一职。正泰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集团,其综合实力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5位。2006年9月我才来到温州,所以在这里待的时间并不算长。但早在1995年的时候,我就来到了中国厦门工作,经常因公在中国各大城市跑。三年前,我还是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的一名英语教师。我非常享受那段任教生活,很喜欢在厦门的生活。
问:您当初为什么选择来温州呢?能谈谈您对这里的经商环境的总体印象吗?温州最吸引您来的是什么地方?
答:我是2006年来到温州。我们公司KEMA主要从事高级技术顾问、审查、测试和认证的工作,核心业务是电力安全测试和认证。当时温州KEMA需要找到一个中方合作伙伴。中国政府给我们提供了几个企业供选择,从中我们找到了正泰,一家实力雄厚的温州民营企业,所以我就迁到了温州。至于温州最吸引我的地方,我想还是和我们的合作伙伴正泰有关,正泰真的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集团,不仅在整个电器行业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而且还拥有同样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成功商业所必备的因素除了技术方面以外,还有社会因素;在这里正泰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减少了很多可能的麻烦。
问:您听说过“温州模式”吗?就是指温州独特的发展道路。
答:“温州模式”……这个词听起来有点陌生奇怪。但实际上在我来温州之前,已经听说过温州了。至于您所说的“温州模式”,我认为,它的内涵会因人而异。就我而言,“温州模式”意味着非常浓重的商业气息。温州人极具赚钱的技能。温州经济发展速度真的很快,所以相对来说文化方面的发展让您感受不到那么快。其实,当我们说到一个地方的发展时,商业方面固然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城市的内部结构、教育、人文艺术等其他方面也是同样不可忽视的,兼顾这些才能达到全面的发展。作为外商,我们很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温州其他方面的发展得到与商业同步的发展速度。这样,对我们来说将是一件极好的事,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充分享受美好的都市生活。
问:那么您觉得目前温州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呢?
答:我想……应该是温州的国际化进程问题吧。来温州之前,我一直在厦门生活,在那里呆了很多年。厦门地域面积仅为温州的1/10,人口是1/5。但是那里的公司,大大小小,比温州的具有更强的国际感。宁波城市的国际感也比温州要稍强一点。一个城市的国际感会影响到当地外国人可以享受到的生活品质。我们在温州的生活质量是不及在杭州的,因为杭州的国际化做得比较好。所以说,在国际化方面,温州比起其他一些中国主要城市要滞后些,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问:您能举例说明下“国际感更好点”的概念吗?
答:我的一些外商朋友曾指出一个成功的商业需要考虑以下几点要素:一是人才问题;二是员工的工作态度;三是薪水问题。温州地区的整体工资水平比较高。我的一个欧洲朋友把他在温的公司迁到了越南,原因是他在温州找不到合适的员工,高薪找来的也不见得是能干的员工。而且,温州外商公司多半是在郊区范围,不利于招聘职员。这是商业方面的例子,除此之外我们还遇到过其他问题,都与温州国际化程度不够有关。比如,在我来温州的时候,原本是打算把在厦门的家人也接过来。我有一个年轻的中国妻子,我们有一个4岁的女儿,她说汉英双语,我想送她进温州的国际学校,可是却找不到一所合适的学校。
问:也就是说温州的教育存在问题,是吗?
答:是的,有待改进。温州的学校不是特别好。当地有钱人习惯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外地甚至国外去求学。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国际学校,所以我只能把家人留在厦门,在那我们的女儿能接受到比较好的教育。
问:温州没有国际小学吗?
答:有是有几所。他们称自己是国际学校,但当你上因特网访问他们的网页时,却只能浏览到中文版。厦门有优秀的国际学校,有的比伦敦的还要好,虽然可能会略逊于上海或杭州的。厦门不仅有说英语的幼儿园,也有不错的国际中学,那些学校通常会聘请外籍教师。温州的国际学校若能向这方面努力的话,会好很多,这里的英语水平有待改进。
问:对于这种现状,您有何改进建议吗?
答:呃……这个问题会牵涉很多,会关系到城市的内部结构等方方面面。温州人总在想方设法地赚钱,努力让自己生活得更好。我听说上海人抱怨过温州人在上海买房地产,把房价炒得很高。实际上他们买房的税收是交给了上海市政府,并非温州政府。懂得如何集资到当地也是一种国际化表现,炒房商这样的做法不利于温州的国际化进程。说到这里,我们还仅限于商业方面的。另一方面则是公共服务,厦门的国际酒店要比温州多。温州酒店如果能把顾客定位拓展到外国人的话会更理想。记得1995年我刚到厦门的时候,就只有一家国际酒店。可在过去的10年厦门真正地实现了国际化,国际酒店很多,比如马可波罗、香格里拉等。可以的话,温州政府不妨去借鉴借鉴其他城市在这方面的做法。另外,英语也是温州的一个问题。我们到任何一个大城市,在商店里店员总能用或多或少的英语跟你沟通。但在温州很少碰到会说英语的。前几天,公司有个经理职务空缺,来了6个应聘者,结果他们的英语使用能力却让人失望。
问:您觉得出现这种状况是不是受当地的民营企业因素影响呢?因为温州民营企业很强大。
答:嗯,应该是有关系的,我觉得。从本质上来讲,民营企业通常不太关注城市的整体发展,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自身如何更好发展。我以前曾工作过的ABB公司在中国拥有14000员工;在厦门就有5家子公司,每家公司都会招聘全职的英语教师每天给员工授课。因为他们知道,学好英语受益的不仅仅是公司,对员工本身素质和整个社会环境更是如此。温州公司目前还比较少有这样的行为。
问:在温州真的很难找到能使用英语的员工吗?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的。
答:是的,当地的人力资源比较薄弱,尽管工资水平不低。这点我在前面已提到过了。可能优秀的外语人才外流到其他大城市了,比如杭州、上海。在温州,我还感受到一种特有的“傲慢”情绪,不知道这种说法恰不恰当。这种情绪在一些小型私营公司中比较突出。在这类商人身上看到的是一种“爱买不买,悉听尊便”的态度。我们说,购买商品,产品本身质量固然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服务质量同样不可忽视。温州商人如果能更多地注意到这一点,努力提高售前售后服务质量的话(如因各种原因没及时发货时,真挚地向顾客说声道歉等),无形中会极大地提升自己的产品形象,赢得更大的市场。其实,我们在温经商,很需要当地的各项服务支持,如果能有意识地消除掉少部分人这种“傲慢”情绪,很多事情会好很多,更有利于温州的持续稳健发展。至于改进办法,我个人认为,完善的信息服务应该首先到位。比如说温州机场,其实它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机场,因为最远的航线也只是到港澳两地。机场的信息显示屏应该在中文的基础上增加各种外语,英语至少是必要的;如果工作人员能懂些基本的英语交流的话,就更好了。这些都能有效完善机场信息服务体系,帮助外国朋友减少因语言障碍而带来的麻烦,从而在整体上提升了机场的国际品质。
问:那么,在您看来温州未来发展将面临的最大困难可能会是什么?
答:要想在不影响当前经济发展速度的前提下实现前面提到的种种状况的改变,会很难。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温州人开名贵的汽车,住豪华的住宅。可这不是整个城市发展的全部。当地政府应该对商业发展作更多必要的引导,以更宽广的视野来看待温州的整体发展问题。
问:谢谢您真诚的建议,这确实是一件很大的工程。
答:……这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或许……温州政府可以花上一年的时间,比如说,去杭州、上海、宁波、北京……那些建设比较突出的城市,吸取他们的成功经验。有人说温州人好像都觉得自己已经比较富有了,所以不需要什么改变;这是一个要防止的问题,如果真有这样的观念,会很不利于城市的持续发展。只看到片面的成绩,不求更好地改变,会断了发展的道路。
问:是的,这种观念要坚决杜绝,要不得。
答:温州的商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确实发展得很快,但我们千万不能疏忽了社会的其他方面的同步发展,比如服务意识等等。
问:我们已经谈了不少关于城市国际化和社会服务方面的问题,现在我想就温州产品向您提些问题。您认为温州产品的质量如何?温州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同样会面临反倾销、技术壁垒等问题,您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答:很抱歉,国际贸易方面问题我并不怎么了解。作为个人,我切身体会到的是近些年来,中国确实为外商提供了很多商业机会。中国中央政府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商,引导许多外商到中国的中西部主要城市投资兴业。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外商来华进行投资。基于行业技术原因,我的工作迁到了温州。在这里我亲眼目睹了一个东部开放城市的独特经济魅力和城市活力。温州是一个处处充满商业气息的都市。这里的人们勤劳、守信、精明、进取。沿承了优良商业传统的温州人用他们不懈的努力推动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希望这种发展能这样一直持续下去。
问:您听说过“永嘉学派”吗?他们原先农民出身,生活比较穷苦,后来成功地走上了经商之道。
答:“永嘉学派”……我没有听说过。不过我知道一些有关“农民商人”的事,也就是一些农民出身的商人,在从商之前他们并未接受过良好教育。听朋友说这类商人一旦赚到了很多钱,就开始个人的高消费行为,对一些更具重要意义的事情却不懂得关注,比如对子女的教育问题。我们不好直接批评这种做法,因为这跟他们的教育背景等有关。但客观上来说,这类人对社会的贡献会很小,因为他们的行为仅作用于自身,对周围社会大环境的改变作用很小。说到中国农民向商人身份转换,我想起了自己国家历史上的人口迁徙运动。回顾到17、18、19世纪的英国,当时我们的国家也正发生着人口迁徙运动,很多人从农村来到了城市。这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犯罪率明显上升等。现在的中国,同样存在着人口迁移现象。很多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别的城市工作甚至定居,但不会出现英国曾经发生的社会问题,毕竟时代不同了,科技的发展帮了我们很多。不过,我注意到了在中国有个特别的现象:许多外来普通务工人员很难在大城市生存下来。比如广州,由于当地生活消费水平很高,不管他们怎么努力工作,也不够存钱养家,这使得很多人不得不重新回到乡下。
问:我们想知道您对当地医疗体系有什么印象,在这方面是否遇到过麻烦?
答:我在公司没有医疗保险,但有份私人保险。前不久,因为一点小毛病,我去过温州的一家医院。乍一进去,我被里面的拥挤场面吓倒了。夸张点说,有点像中国春节时候的火车站。不过到现在为止,医疗方面我没有听说过有任何针对外国人的不公正对待,所以还真说不上什么问题来。
问:那您认为这里的医疗收费合理吗?会因为您是外国人,而恶意多收费吗?
答:不会啊,怎么会,我觉得很合理的。
问:那税收方面呢?税收总是和经济利益分不开的,很敏感但很重要。您认为当地的税收政策是否合理?
答:对于我个人来说,完全不存在任何税收问题。我的公司也是如此。我们从不会在税收上有麻烦。在纳税方面,我们的公司享有很高的声誉。更何况每个人都有纳税的义务。事实上我在英国的纳税额是在这里的双倍。可能,这是我来中国的主要原因哦(笑声……)!我在中国已经呆了12年了,比起我以前呆过的其他国家,在中国我能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我认为,唯独有点不太好的是,中国缺乏自身推销。1992年我很好奇地来到中国,那时候我的家人都已听说过中国,可对中国人的现实生活状态一点都不了解。外界媒体对中国的态度也并不是一贯友好的。有时候他们会让我很恼火,因为他们总是用一成不变地眼光看中国,我很生气。
问:您在中国生活得愉快吗?
答:很愉快,在中国我过得很愉快,因为总有一些事情是需要我去学习的。而当我回到英国的话,因为太熟悉那里的一些了,没什么能再让我学习。另外,我总是生活在年轻人的圈子中,这点也让我的生活一直充满着快乐。我有一位年轻的中国妻子,我的大部分职员也都是年轻人,我们有3位不到30岁的女经理。在中国,我喜欢和女性一起共事,因为我发现女性的面子问题比起男性要少。当实际上不明白问题的时候,男性总会说“我明白了”;女性不会这样。而且,女性是世界公认的比较好的语言学习者,她们的英语会比男同事优秀。此外,我也发现女职员们更乐于接受新概念,有很明确的人生规划。能和这样一群爱工作的优秀女性在一起共事,我很开心。
问:在贵公司存在女性歧视吗?比如,女职员怀孕了,你们会如何处理?
答:不,当然不存在这样的现象。依据劳动法,您是不能仅仅由于对方怀孕而解雇她。在我们公司,职员怀孕,可以申请长假。请假期间,职务仍然保留。生产后,她们还可以根据照顾婴儿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上班时间。我们根本不存在任何女性歧视问题。但之前我自己却看到过歧视外国人的事例。在中国的其他城市,我曾享受过作为外国人的特别待遇,比如在银行排队时,细心的工作人员看到了,会请你直接到外宾专柜办理业务;在温州,专门对外宾的服务很少,有时候还会遇到一些麻烦。前段时间,我想向当地银行申请办理信用卡,但由于外国人的身份都遭到了拒绝,幸好后来去了中国建设银行,他们主动帮我解决了问题。
问: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温州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温州的发展同样也将面临机遇和挑战。您觉得温州今后最大的机遇会是什么?
答:自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成立了许多经济特区,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这些都是机遇,在温州的将来,要想更好地把握这些机遇,我认为他们首先应该更好地去了解外商的需要。要想更好地了解这个问题,有个捷径,就是把海外的温州人发动起来,鼓励他们回到温州,特别是当时出去的那一代人的子女。我们可以用各种优惠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等,鼓励他们归来。通过找寻海外温州人来更好地认识温州的发展,逐渐去除温州存在的问题,这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坚持努力。还有个途径就是今后的留学生,想办法保证(比如,提供学费)这些将要出去的学生学成后回温,加入当地建设。
问:最后,在结束我们的采访前,您能不能谈谈对温州从改革开放初走到现在的发展历程的认识?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一度是中国的“造假基地”,但如今“温州模式”是中国民营企业经济的最大亮点。今天,美国人所穿的四双鞋中,就有一双是温州产的。对此,您有何认识和体会?
答:记得当我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我的母亲送给我一份礼物,上面写着“日本制造”,质量很不好。可是今天的日本已经摆脱当初的“廉价文化”,成为世界顶级产品生产基地。虽然日本并没有经历中国的“造假”阶段,但这都只是时间的问题。世界银行称到2020年的时候,一切都会和现在很不一样:那时中国会成为今天的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基地。我相信,将来的中国会像日本那样走出一条成功的道路。所以我认为随着时间发展,中国产品的质量也会不断提高上去。在这方面,在华的外商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我们不必太过于担心产品质量问题,这是一个发展中的问题,会随着发展进展的深入得到解决。中国产品的质量会得到稳步提高的;中国也将继续获得快速的发展,因为现在的世界越来越容易了,沟通方式容易了,获取和使用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容易了。
问:最后再次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答:不客气。
采访手记
说起浙江经济,人们必然会提到温州,一个以民营经济闻名于国内外的浙南沿海城市。改革开放30年来,温州秉承其悠久的工商历史,不断坚持体制创新,谱写出了令人瞩目的民营经济发展史。2008年3月8日我们采访了温州凯码质量测试服务(浙江)有限公司总经理斯科特·巴伦泰先生。“温州是个具有浓厚商业气息的城市”,这是巴伦泰先生对温州的总体印象和感受,“温州人极具赚钱技能”。虽然来温州时间并不算长,但温州的发展速度,“温州的经济发展很迅速”和温州人特有的敢为人先,勤劳刻苦,不断进取的精神让巴伦泰先生印象深刻,因此在巴伦泰先生看来,“中国的犹太人”的称呼不足以概括温州人的全部特性。
巴伦泰先生与中国有着深厚的商业情缘,自1995年起一直在中国工作。他热爱中国的生活,享受中国的美好,选择了一位中国妻子。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他见证着中国主要城市的迅速发展,如厦门、温州;深刻体会着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以来为外商提供的良好投资环境。采访过程中,在肯定我们取得的成绩同时,巴伦泰先生也十分诚恳地向我们提出了温州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当地政府社会服务职能需进一步加强以及全面平衡发展的问题。谈到温州今后的发展,巴伦泰先生则多次强调要充分动员海外温州人共同建设温州,要了解外商需求努力实现双方最大限度的互利互惠。
巴伦泰先生对温州以及整个中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希望温州能继续发挥民营经济优势,保持稳健发展,实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回顾温州的发展历程,曾经一度的“造假基地”现在已成为众人瞩目的“温州模式”,一个以民营经济为主,农村(家庭)工业为主,政府职能主要体现在宏观服务上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与温州人特有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密不可分;更与当地深远的工商历史文化传统息息相关:自南宋以来温州的手工业、商业就较为发达,并出现了以“永嘉学派”为代表的区域性文化,他们注重事功、讲求实利,今天的温州人继承发扬了这种思想,形成了特有的温州人精神。最后巴伦泰先生表示坚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而得到解决,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有能力解决这些困难,中国会在当前的发展好时机中继续获得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