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论教师成长
14393600000033

第33章 培育教师合作文化促进教师整体发展(3)

第三节 特首工作室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色之路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管理的永恒主题,也是西湖教育实现优质发展的关键。在“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改善教学,变关注学生的当下发展为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变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关注教师的品质发展,同中求异,异中求好,好中求优,优中求精,是西湖区教育局近年来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尤其重视的问题。2008年以来,在西湖区教育局的大力组织和推行下,“特级教师工作室”和“首席教师工作室”的成立,为更好地发挥区域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区域内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按照西湖区教育局对“特首教师工作室”的工作要求,工作室的重点在教师研究能力与思维、专业智慧与思想、专业知识与修炼、专业境界与精神等方面进行引领。“引”,是明确前进的方向;“领”,是率先践行。基于“工作室引领”就是工作室主持人用自己的行动和思想,带领工作室成员为了共同的愿景,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获得专业素养提高和主体价值的提升。除此之外,“特首教师工作室”还是推动区域合作发展的一剂良药。每位特级教师和首席教师都要招募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们加入自己的团队,在新的平台上共同进步。几年来,我区的“特首工作室”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成为了西湖区推进教师均衡优质发展的亮点。

一、工作室创建,明确责任目标

在西湖区,工作室的挂牌建立是一件大事。我区十分重视工作室成立的仪式,在工作室成立仪式上,区教育局领导会亲自授牌并提出希望,工作室的特级或首席教师会给来自不同学校的工作室全体成员颁发聘书,工作室成员、特首教师们都会发表讲话,表达对工作室的祝愿和期许。整个仪式简短但是隆重,仪式对于工作室创建十分重要,一方面,特首教师们明确了工作室的责任和目标;另一方面,每位工作室的成员更有组织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这为工作室今后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工作室定位明确发展方向

任何一个团队都需要通过目标定位让每一个成员拧成一股绳,作为工作室的领头人,特首教师们都会有自己的规划和定位。

案例9-14

王曜君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定位:“专注于打造品牌团队,创造卓越的名师风采。”通过一年的努力,“王曜君特级教师工作室”来自西湖区的21个成员中,在成立了俞华芳首席教师工作室、姚红晓首席教师工作室之后,又有三位成员在9月份成立了“首席工作室”,她们分别是:刘新颜首席班主任工作室、王伟首席教师工作室、翟海燕首席教师工作室;有3位教师从一级教师顺利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还有许多教师在工作室的研讨和活动中成长较快,有的被评为市区级的教坛新秀,有的被评为名师,有的被评为学科带头人,等等。

汪建红特级教师工作室提出目标明确,规划具体,工作运行机制有路数。在2011年1月初汪特就召集大家聚在一起,确定了工作室的工作基本思和工作理念:以人的发展为本、理论结合实践,明确工作室目标,具体规划了本年度的工作,并进行了具体的分工,完善了工作室运行机制,使整个工作室工作有序而高效。

魏丽君特级教师工作室申报了西湖区巾帼文明示范岗,借争创之机,工作室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把“广纳众家之长,提升自身素养;亲炙课堂教学,潜心研究教艺;浸润教学文化,打造特色团队”作为工作的目标和追求。

姚青山特级教师工作室以引领队伍快速成长为根本目标,以推进课堂教学转型抓手,为教师搭建成长的舞台;以坚持“引领为先、同伴互助、教研结合、超越自我”为基本准则,发挥师德示范作用;以引领集团、带动全区、辐射全市教师为工作目标,立足教师专业成长工程建设,着力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教师队伍的最优成长。

章献明特级教师工作室坚持以培养、引领工作室全体成员具有高尚师德、高超技能为总目标,同时为每个成员确立有实效的个人发展确定目标,以研究为载体,以活动为平台,为更多的一线教师服务。工作室制度的年度目标是:围绕教育部研究课题,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以现场活动和网络活动相结合,继续提升工作室成员研究水平,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各工作室的目标和定位成为了整个工作室成员为之努力和奋斗的航标,在这样的集体中,每位教师的目标意识和方向性更强了。

(二)骨干教师定位促进最优发展

骨干教师的发展,主要是在教师已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强化特长,强化特色,以促进骨干教师的特色发展和最优发展。

骨干教师在实践中形成了基本的教学价值观,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的成员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对骨干教师的再发展,应当重新定位,使教师的发展更符合自身的成长要求。教师的职业发展阶段分为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和分化期四个层级。对照这个层级标准,工作室成员都是处在第三级成熟期和第四级分化期。如何让优秀的教师成长为卓越的教师,唤醒教师创造的激情是工作室培养教师专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我们依据职业理想与精神、职业习惯与品质、职业思维与品格来设计活动,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动力与资源。

对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诊断是通过课堂教学观察、观点报告、经验积累等方面来确定工作室成员的优势,促进其形成特色、形成风格。

案例9-15

某特级教师工作室导师对成员的发展诊断:

成员1:教学扎实厚实、严谨大气,语文基本功全面,写字教学形成自己的特色,主要发展点是在运用现代理论总结提炼经验做法,物化研究成果,传播教学经验。

成员2:善于启发引导,教与学关系和谐,主要发展点是平实朴实亲切课堂教学风格的形成。

成员3:擅长诗词格律,文采风流,教学平实中见功力。发展点在探索诗化语文教学,引领学生自由写作实践研究。

成员4:机敏幽默,长于演讲,发展点在“亦庄亦谐”对话式教学风格塑造。

成员5:语文教学设计细腻,富有情感,发展点在情感教学、诗意教学深入研究。

成员6:乐于思辨,擅长理性思考和实践研究,对农村学生作文教学研究有独到的方法,发展点是对农村学生学习过程的深入研究。

成员7:低段课堂童趣灵动,有感染力,生长点是对儿童语文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成员8:高段语文教学设计巧妙,生长点是打造简洁、大气的教学风格。

成员9:教学深入浅出,善于调动积极的情感,巧妙设计语言训练,教学有实效。生长点是锤炼激情高效的语文教学。

成员10:教学朴实扎实、简约有效、亲善和悦,深受学生喜爱。生长点是形成朴实亲善的教学风格。……

通过教学优势诊断,明确教师发展方向,提升教师的自信,为教师最优发展创造条件。

二、开展主题活动,凸显特色发展

工作室创建后,是否能取得成效,关键在于其运作的机制。在西湖区,除了教育局“一揽子文件”的保障外,还有系列的软推动力。每月一刊的工作室简报,展现了各个工作室的主题活动。每学期编印的特首教师工作室报告,展现了每个工作室工作的各项成效。就在这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短短几年,我区的特首教师工作室蓬勃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在工作室的实施过程中,每个工作室都能根据成员特长,设计主题化培训活动,发展教师特色,促进教师的特色发展。

(一)阅读——丰富学养的读书活动

让读书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把读书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这是工作室每个成员追求的职业习惯。我区各特首教师工作室都十分重视通过主题阅读、作家专题阅读、兴趣阅读来拓展视野。如汪培新特级教师工作室,要求每一位成员都得学会学习。这种学习除了向名师、经典课堂学习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是一些深层次的理论指导。2009年导师发放了郑毓信的《在国际视野下的小学数学教育》一书,并开展相关的读书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11学年再次发放了一套数学教育丛书,包括黄秦安、曹一鸣的《数学教学原理》,张景中的《数学哲学》等等。通过这样的形式,提高了各位成员的理论水平,使得每位成员能够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数学,理解数学。收到的效果也十分明显,同时也获得了一定成果。在学习引领下,不少老师的论文在各级各类获奖,并开展了区市级的课题研究。相信在今后长期的理论学习中,工作室成员的整体水平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滋养,读书应成为交友的活动载体,读书当是重要生活方式。很多特首教师工作室的导师都向成员推荐了各种书籍,提升了教师的教育视界,更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读书沙龙、辩论等活动,使读书活动在交流中得到进一步内化,为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二)探问——教学追求的自我寻觅

在活动中时时提醒骨干教师心中要明确:自己在追求什么?自己要追求什么?自己应该追求什么?引导学员唤起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省自觉。本主题旨在通过自我反思、自我叩问,明确专业发展的追求,从而实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且听语文在学员心灵深处的回响……

案例9-16

某首席语文教师工作室的每个成员,都在不断的探问中寻觅自我。

成员1:我走在教育的路上,寻找“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真谛。领悟“真”是教育的灵魂,我将为此而不懈努力,任劳任怨。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遗憾!用满腔的热血成就我的事业!

成员6:我一直追求,作为语文教师,要把原本没有生命的语言文字通过巧妙的策略使得它们焕发活力,传递情感。

成员9:引导学生整体感悟文字,让教学过程简约,使学生语文素养获得整体发展;面对纷繁的语文资源,我精选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走进精彩的语文天地;凭借文字和学生展开心灵的对话,不需刻意的雕琢,没有重彩的渲染,让语文成为学生精神的家园。

成员2:我希望我的语文教学如蜡烛有心,它能垂泪,给人间注入粼粼的光波;如杨柳有意,它能低首沉思,给困倦的大地带来清醒的嫩绿;如百花有灵,它能在阳光里飘出青春深处的芳馨。我的语文课堂希望喜获春的眷顾,她的到来,我们恬静如绵绵细雨;我的语文课堂希望驾驭夏的遨游,她的到来,我们热情如熊熊烈火;我的语文课堂希望远迎秋的光临,她的到来,我们惆怅如瑟瑟寒风;我的语文课堂希望长留冬的足迹,她的到来,我们纯洁如纷纷雪花。我的语文课堂,不求面面俱到,只求开启学生心灵的一扇窗,连接那窗外的一片天;我的语文课堂,不求高深莫测,只求架起学生智慧的一座桥,沟通桥那端的一世界。

成员3:我努力把自己对诗词的那份爱通过语文教学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样的,我的生命也渐渐在那些诗词中找到了滋养的沃土。诗词的生命与我的生命融为一体,这是至美至善的无尽的愉悦。面对物欲喧嚣的尘世,因为有了诗词涵养心灵,我可以安宁自足,拥有自己的静美人生。

通过专业发展的探问,心中对事业的爱,对人生的爱更鲜明、更浓厚、更深沉,因此积蓄的爱,将化作不断前行的动力。

(三)实践——系列专题教学研究活动

教师发展阵地在课堂,每个特首教师工作室都以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为载体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教学主题的选择是从当前学科教学研究的热点、难点和空白点来确定活动主题。每次活动是通过成员上课—互动点评—观点报告—名师引领—专家讲座—资源总结—延伸研究等系列活动来完成的,每次活动都是集体智慧的呈现与交融,每次活动都能给导师和每位成员带来新的启迪和成长。如许宏特级教师工作室围绕“基于儿童文化构建生本课堂”这一主题开展了许多专题品德教学研究活动。

案例9-17

3月30日,春光明媚,许宏特级教师工作室新学期第一次活动在美丽的学军小学紫金港校区举行。工作室成员齐聚翔燕楼,汲取着品德教学的营养,享受着品德教育的魅力。

活动伊始,特级教师——许宏老师生动地为大家作了以“文化人化”为主题的讲座。她强调“正是各种文化使得人从一个本能的人慢慢地变成一个社会的人。文化追求最终目的都在于一个‘人’字”。因而打造基于儿童文化的生本课堂文化将是我们品德教师不懈的追求目标。讲座中还引用了一个令人思考的哲理故事:垂钓人生。对于垂钓者而言,绝不会因为一次垂钓失败而放弃以后更多可能成功的机会。无论是否能钓到鱼,决不放弃。许特用垂钓者的热情、沉着、勇敢的精神来勉励在场的每一位老师。

为了切实提高工作室成员的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许特向大家提出了“六个一”计划:围绕工作室的课题,每位成员在一年内分阶段完成一个子课题,积累一个教学设计,执教一节品德课,撰写一篇思考性案例、一篇研究性论文、一篇读书心得体会。

接下来聆听了学军小学陈赟老师执教的二年级《班级小明星》和文一街小学朱瑾老师执教的一年级《当好小主人》两节课。课后,工作室的老师们纷纷对这两节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觉得两位老师虽然是执教多年的老教师,却朝气蓬勃、温柔可亲。教学中,两位老师都能努力站在儿童的视角,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民主和谐的“对话”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能抓住儿童的心理,以游戏教学为主,创设多种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充分体验童趣,同时巧妙地梳理知识点,学生学得快乐,道德情感不断提升,真正将德育实效性落到实处。

最后,许宏老师结合今天的研究课,对今后的品德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她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的品德课,首先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特别要吃透教材,合理划分课时。教学活动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有效开展,游戏教学是低段品德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课堂学法指导,将知识点有效梳理,逐一落实。每个老师都要努力创设‘平等有效’的师生对话氛围,多听听孩子的心声,抓住课堂生成的亮点,及时引导、评价,让儿童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道德之花才能开在学生的心里。”

又比如,年轻的数学特级教师袁晓萍教师工作室,每学期都能确保举行4~5次左右的主题研修,以“课例+观点报告+互动研讨”的方式进行推进,课例的选择尽可能具有延续性,或者同课异构的形式,这样可以使我们的教学研究集中火力。每次活动大致安排2位老师的教学课例,1~2位老师的观点报告。力争每位工作室的成员老师每一学年在这样的研修活动中,至少能够能有一次展示课堂与砥砺智慧的机会。一年来,工作室走进课堂,走进现场,分享在课堂上,在实践中,在团队互助下的研究;依托工作室的主题引领,形成名师团队带教模式。

各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在课堂教学、课改实验、课题研究、师资培养等方面的示范、指导、引领作用,一方面,从提高工作室成员教学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修养几个层面入手,促进每一位成员提高;另一方面,面向全省甚至全国广大教师组织开展培训、研修和观摩等活动,增进了彼此交流与沟通,为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契机。

(四)研究——科研探索获得理性发展

有教育专家作过调查,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可以提速成熟期,一般教师成熟期为十年左右,如果是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可以快速成长起来,成熟期提前三四年。几乎每个特首教师工作室都用课题带动工作室工作学习,通过研究和实践,促使教师掌握先进的课程理论,并通过教学创造培养具有个性化教学风格的教师队伍,即参加教学工作5~10年左右的教师,在岗位中锻炼成长,提升教学业务能力与理性研究水平,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10年以上的教师,发展目标为优化师德修养、具有深厚的专业水平,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走近或成为名师名家。同时,要求每位成员都有自己研究的小课题。要求学员用科研的思维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在课题引领下开展主题教研。

如黄黎明特级教师工作室以“新形势下的班主任工作创新性研究”作为研究的总方向。在这个总课题下,根据每位首席班主任的工作特点、风格和已有的工作经验,分别确立了六个研究课题,并就六个研究课题分别与六位首席班主任进行讨论研究,2012年1月上旬在第四次首席班主任工作会上,对各个工作室六个课题的如何规范化立项进行培训;各个工作室将针对自己研究的课题,提出理论学习的专著。同时对西湖区班主任联盟的成员进行第一次学习培训。

正高级教授王曜君特级教师工作室以课题驱动,印下了一个个缤纷的足迹。2011年1月,工作室成功申报了浙江省级规划课题“构建初中‘层级式’写作训练教学体系的实践研究”和浙江省级教研课题“创新教研方式——以名师工作室培育研究群落的机制研究”,整整一年工作室就是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壮大起来,不断发展起来,不断收获着研究的喜悦。王教授扎扎实实地走在科研探索的大道上,以科研的思路引领初中语文教学的蓬勃发展。

案例9-18

“王曜君特级教师工作室”走在研究的“乐土”上:1月7日下午,“王曜君特级教师工作室”的研究成员如期赴约,在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本部会议室就2010省级课题“有效整合学习资源,构建立体化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举行研讨总结活动,又对2011省级规划课题“构建初中‘层级式’写作训练教学体系的实践研究”的具体实施进行了研究布置。

特级教师工作室:两个省级课题同时展翅飞起来:1月下旬,袁浦中学迎来了“王曜君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的作文“层级式”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袁浦中学10多位语文教师也积极参与了这次听课和评课活动。他们再次相聚,目标指向在于把2011年省级课题“初中‘层级式’写作训练教学体系的实践研究”引向深入,同时布置了课题研究结题的具体工作,特级教师王曜君老师还对“王曜君特级教师工作室”的2011年省级课题“创新教研方式——以名师工作室培育研究群落的机制研究”的研究方式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以真诚听评 求智慧碰撞——初中语文写作序列培训课例探讨初见成效:4月7日下午,由王曜君特级教师工作室牵头,区语文教研组、浙江省领雁工程成员、生态写作培训班成员以及各校骨干教师等70多位教师和专家在杭州十三中再次开设了两堂写作课。当天下午,由袁浦中学的周金平老师执教的《联想与想象》和杭十三中赵琼老师执教的《让我们烦恼的作文》两课,犹如击石入水,触发了写作教学的诸多灵感,激起在场专家与教师作文教学构建思潮的层层涟漪。

“王曜君特级教师工作室”走进浙江省初中语文名师教学峰会:4月8日至9日,“智慧课堂2011西湖之春”浙江省初中语文名师教学峰会在杭州钱塘外语学校举行,来自浙江省的500多名老师参加了这次活动。这次教学峰会共有8位名师进行了展示,我区有两位教师同台演绎。

记2011年全国写作教学研讨会暨名师课例展示活动:5月19日上午,2011年全国写作教学研讨会暨名师课例展示在杭州市西湖区文二路浙师大幼儿师范学院隆重开幕。本次活动以“弘扬先进的写作教学理念,展示典范的名师风采”为主题,由全国中语会、语文周报社主办,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结构研究”课题组、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王曜君特级教师工作室”承办。值得一提的是,由一个工作室承办如此大型的全国性语文教学交流活动,这在历年的活动中还属首次。西湖区十三中语文教师、“王曜君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颜莉莉老师为大家呈现的“以貌取人,以形传神——外貌描写评析”,一举夺得优质课一等奖。

“王曜君特级教师工作室”进行“层级式”作文课题结题研讨:7月3日下午,“王曜君特级教师工作室”在区教师进修学校会议室进行省级规划课题“构建初中‘层级式’写作训练教学体系的实践研究”的结题研讨。会前,大家回顾了2010年结题的省级课题“有效整合资源构建灵动课堂”在今年3月份获得了浙江省第四届优秀教研成果一等奖带来的课题研究的喜悦,大家觉得,“王曜君特级教师工作室”依托省级课题研究的不断践行,实现了每个成员的不断提升。“层级式”写作训练教学体系的研究,历时两年,在课堂观摩、共同研讨、相互交流中使课题推进更加深入,现已进入梳理、整合、提升的关键期,大家坐在一起,备感欣慰,都为工作室的又一成果将要结题,更为工作室、为自己近几年来取得的成效而自豪。

深入研究稳健推进引领西湖语文再上台阶:9月28日,“王曜君特级教师工作室”在上泗中学进行省级课题“初中‘层级式’写作训练教学体系的实践研究”的研讨活动。这一课题的研讨,已经历了两年时间,也已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为了更深入地实践“层级式”写作教学的新模式,现阶段已经进入实战操作层面的序列性构建研讨。

以工作室为单位开展课题研究,能使教师视野更广大,眼光更敏锐,思维更严谨,发展的方式更理性。

三、创新组织形式,唤醒学员创造力

(一)建立共同体的伙伴关系,营造温馨的精神家园

作为一个工作室,在当前的形势之下,应该理解为一个和谐的组织,而且是超越了上下级关系的一种具有较为宽松氛围的场所。

案例9-19

我区的某语文老师工作室主持人和学员们共同描绘出一种特殊的关系:

工作室是教育人生中我和你的美丽相逢,我们心中就有了这样的风景——

我是树,你是春风,吹生了我的新叶,与岁月跳起了青春的舞蹈。

我是树,你是小鸟,在幸福家园里欢鸣,我们唱响职业生命的歌谣。

我是树,你是藤条,相互依附支撑,共同攀向成长的新高。

我是树,你是年轮,你与时长进,是我骄傲的资本。

我是你,你是我,言与言对接,趣与趣相融,文字是我们的精神图腾。

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情与情相连,心与心相通,我们携手走向共同……

于是全体成员心中就有共同的旋律——

相逢是首歌,前行路上有你我,载着期许和梦想,从此不寂寞。

相逢是首歌,育人是共同的事业,语文园地勤耕耘,辛苦也快乐!

相逢是首歌,心中装着你和我,感受职业与生命,坚定更执着!

相逢是首歌,温馨又和谐,在心灵沃野里播种,去迎接最美的收获!

在这样的工作室氛围中,更多的优秀教师会不但加入团队,并树立一种“我和你”的共同体关系。

(二)树立“自由式”活动形式,视工作为生活享受

在一个工作室里,每一个成员都是主人。为建立和谐的关系,我们在每一次活动和学习中都带着“自由式”的形式来进行,就像平时的生活一样,碰到某些教学研讨任务或是学习任务,总是创设很好的环境来商谈式进行,而不会给一定的武断的甚至是权威式的发布。总之,对待工作室的教学活动,就像对待生活一样,没有压力,没有苛刻的要求,视它为一种生活的享受。

1.把握学员定位,活动有的放矢

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所以凡是工作室的成员都不能按照同一个标准来进行培养发展。在成员中,我们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特点,给他们定位好自己在工作室的角色,这样在活动的过程中就会充分发挥他们的特点而有的放矢地进行专业化的成长。

如关祥荣特级教师工作室: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工作室统一筹划,科学合理地分配给每一位成员不同的教学或论坛任务。比如,我们根据帅壮丽老师文学修养深的特点,为她安排了“学古诗,创古诗”的课堂教学展示;根据邬国娣老师课堂活泼激情的特点,为她安排了“低段品牌阅读”的课堂展示……但是考虑到每一位成员的个性不同,我们采用“立体化”的展示活动,让一些研究型的成员教师开展一些课题研究方面的观点报告。

各位特首教师不仅是教学方面的导师,更是引导人成长的人师,他们根据每位教师的特点,寻找每位教师的最佳发展点,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下,再次生长的激情被激发!

2.扩展活动平台,创新活动形式

为了吸引工作室成员的兴趣,许多工作室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注重环境的变换,这样做是为了让成员能够在更多的地域中得到教学的信息。从城市到茶乡,从农村到边缘的山区,我们时常进行这种地域的转换,目的就是掌握更多的教学一线材料,并且把这些宝贵的材料作为工作室研究的素材,可谓受益颇深。如某小学语文教师工作室的成员回忆道:从3年前的茶乡到去年的千岛湖之行,我们工作室的活动地点几乎已经遍及杭州市的整个范围。而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不管是在城市的重点小学开展的有效语文教学还是边远山区的写字教学,我们为学员提供了不同风格不同学生实际的多种语文教学的经验,使得学员们能够接触到不同地域性的语文教学的成果。

(三)培育“合作式”工作室团队,视协作为成长资源

合作是工作室工作理念的核心要素。只有合作才能彰显工作室的整体功能。因为工作室的成员都是来自每一个学校的骨干教师,有的教师在全区范围内也是相当的出名,加上不同的特色、不同的性格,因此合作的效果是较为明显的。他们都具有相当水准的某些专业化能力,所以可以取长补短,使得工作室的活动能力和活动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从一定的角度上说,工作室的每一个课堂的展示,就是工作室成员互相服务的一种过程的见证。

1.实践与理论结合,丰厚活动内涵

在每一次工作室的活动中,努力做到实践与理论的巧妙结合,形成有一定内涵和力度的教学活动展示。因为在工作室中不乏各类教师,所以这样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是非常有效的,大家都能本着某次活动主题服务的思想,使得每一次工作室的活动得到各界的肯定。如某语文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回忆道:有一次,在某小学举行“有效语文”教学的研讨活动中,我们工作室开设了两堂课。这次研讨的有效主题是“关注课堂学生学习的细节”。我们工作室以“捆绑式”为形式参与课堂教学,首先由两位女学员执教两堂低段阅读教学的课文,在课堂的进程中非常关注学生对句子的分解阅读,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当课堂教学展示取得成功之后,由两位男学员开展观点报告,他们从科研的理论角度讲述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找到科研的主题”的话题,他们分别从这两堂课中汲取鲜活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得参与的教师受益匪浅。

2.集中与分散结合,互学促进提高

因为工作室这一平台,许多原本不认识的教师变得较为熟悉,在平时活动的交流中,成员之间也彼此非常了解每一个成员的特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有效的资源群。当某一个成员有专业发展的一种需要,我们就会在活动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学员之间就建立了一种良好的工作关系。有时没有活动,学员之间也会通过各种联系方式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个人之间的交流完全是为了成员自身的工作需要,这样灵活的分散交流帮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工作室成员的资源得到很好的利用。如任一波首席教师工作室成员写道:我们工作室中有两位“科研高手”,他们非常愿意帮助成员。而一些成员上课非常的出色,但是为了专业成长的需要,他们之间经常交流自己的想法,两位科研高手也总是毫不保留地为他们服务,这样我们工作室近年的区课题立项和教学论文评比中的获奖数量和质量在全区的工作室中比例是较高的。

四、搭建飞翔舞台,提高辐射功能

(一)联盟活动,同台竞技,奏响城区教育强音

为打造西湖区更强教育,区内各特级教师工作室与首席教师工作室进行联盟活动,同台竞技,各显神通,为西湖区中小学展示各具特色、各具风格的学科教学,引领他们跨上教学的新台阶,同时也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参与到这个大舞台,得到更多名师的指点,获得更好的成长。

案例9-20

联盟活动:小学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暨西湖区语文特级教师工作室第六次联谊展示活动

11月9日下午,虽然阴雨连绵,但挡不住所有热爱语文教学的老师们的脚步,他们纷纷从各自的学校出发来到三墩小学多功能厅参加一场盛会——西湖区四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王斌、倪宗红、关祥荣、魏丽君老师第六次联谊展示活动。此次活动主题为“小学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黄校长亲自出席研讨活动,并作了重要讲话。参与本次活动的代表有四特工作室成员和全区学校语文骨干教师近200人。本次整整半天的活动精彩纷呈,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受到热烈反响。王特的精彩点评与总结犹如夜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让听课老师回味无穷,受益匪浅,引领着大家走向有效的习作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大道。

(二)送教下乡,携手共进,实现优势资源共享

几年来,各特首教师工作室开展的各类活动不仅在区内产生了巨大的声势和影响,大步推进了区域内学科教学发展和教师成长,同时将活动开展到农村、区外,将我们西湖区的优势教育资源、优秀教育理念推广延伸到更大的领域,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均衡发展。

1.送教下乡活动

城乡教育均衡化、一体化是西湖区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各特首教师工作室的成立,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优势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案例9-21

王斌特级教师工作室送教活动:

2011年4月,应邀请,工作室到留下开展送教活动。省特级教师王斌老师作了有关《让阅读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小学班级读书会课型及教学策略》的讲座,从教学实际出发,又结合各位老师的点评及自己对三堂班级读书会课的见解,深入浅出地向我们讲述以下几方面内容:苦涩、乏味的童年阅读——开展班级读书会的背景,开启童年阅读的大门——班级读书会的概念与特征,让阅读走进孩子们的心灵——班级读书会课型和教学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与探讨。王特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教学智慧,激发了我们的思考,触动了我们的神经,犹如春风拂面,让我们沐浴在春的气息里,让我们在浓浓的研讨氛围中感受班级读书会教学所带来的魅力。2011年12月,应邀请,工作室到周浦开展送教活动。王特为大家作了题为“在研究中成长”的讲座,结合对具体课题的系统示范、生动点评,从研究的价值、选题的艺术、方案的撰写、研究的过程、教学论文或课题报告的撰写和论文的修改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教育教学课题、论文的撰写指导,受益匪浅。他们觉得这是一场教学探讨的盛会、一场视听的盛宴,相信本次教研活动一定为周浦这片土地的语文教学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2.送教出区活动

特首教师工作室的成员们不仅把课改的春风吹到了农村,还送到了区外,甚至省内外,形成了极强的辐射力。

案例9-22

吴幼春首席教师工作室送教出区活动:

吴幼春老师于2011年11月受北京外国语大学邀请,作为教育部国培计划(2011)中小学骨干教师示范性暨中西部农村教师集中培训项目培训指导老师,赴北京外研社作讲座《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有效性设计策略》。2011年12月6日,受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邀请,为启扬订单班(小英专业方向)学员作讲座《小学英语教师的素养》。2011年12月9日,受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邀请,为省培(2011)有效课堂专题培训项目作培训,作讲座《小学英语教学环节设计原则与方法》。2011年12月16日,作为杭州市名师学科带头人班学员赴余杭信达外国语学校上公开课一节。2011年12月19日,受邀成为西湖区“陶洁首席教师工作室”顾问。浙大附小的陈益珠老师,受邀成为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小学英语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实践导师,为省“领雁工程”班开设专题讲座《高段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为省“领雁工程”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班执教教学观摩课《How do you go to school》。竞舟小学赵涯老师受邀为杭州市中小幼教研组长及教学骨干教师第二轮第三期第二次专业培训活动作讲座《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2011年5月,受省教师培训中心邀请赴宁波送教,2011年10月在广东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名师之光”活动上作小学英语名师教学艺术观摩课1节,2011年11月在“智慧课堂”小学英语名师教学展示峰会上开展示课1节,2011年11月为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丽水缙云教师。

工作室成员多次在全国、全省各地开展讲座讲课、教师培训,已经为省市区各级培训部门作出应有的贡献。

五、构建工作室范式,提高辐射功能

三年来,西湖区各工作室在运作中,根据导师的特长和学员的需求,构建了有特色的运作范式,为其他工作室运作提供了示范作用,彰显了工作室的榜样力,扩大了成员的受益面。下面举例四个工作室范式。

(一)“课题整合”——王曜君特级教师工作室范式

1.“课题整合”工作室范式的内涵

“课题整合”是指围绕系列较高规格的科研课题,工作室成员共同参与,以课题组成员分角色共同承担研究项目的方式推进工作室的日常教与研的工作室参与行为。“整合”是指把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教学实践、日常教学研究结合起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就某一主题进行较长时间的专项攻关与开发性实践,并获取相应成果的过程。

2.“课题整合”工作室范式的特色

(1)内容覆盖性。作为工作室的一项主流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指向应该有一定的覆盖性,即有典型性、代表性,代表着大多数成员的方向和需求。这样大家才有积极性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研究着工作室即自己的课题。如:“构建初中‘层级式’写作训练教学体系的实践研究”这个课题,“层级式”写作教学是大家共同的问题,又是大家都感兴趣的课题。

(2)过程全员性。没有全体成员的全过程参与,工作室的研究课题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工作室的成员“人人有事干”,即每个人都有在研究课题中的任务。从课题确立开始,就动员并要求成员个个参与,并科学地进行分工,将自己的日常工作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与工作室的活动结合起来。

(3)形式多样性。工作室的课题研究,不同于一个学校的教研组,是一种相互协作与共同完成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互补的过程。在开展研究的方式上,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比如,共同参与的有主题的研讨会,以研究课为载体的观摩活动,专家讲座互动的问询会,主题送教活动,专题读书会,等等,一方面丰富活动形式,同时也以变化的方式引导工作室成员更立体地开展课题研究。

4.学员成长举例

王曜君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张老师,带着强烈的上进心和积极进取的学习心态,通过自主申报及考核后加入到工作室中。主动承担工作室课题研究项目,不仅在自己学校中实施课题研究的实践,而且不断并经常开设研究课、观摩课,同时,还自己主动地申报课题,迁移到语文教学的其他项目中,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成为了省第九批特级教师。

(二)“特首联盟”——黄黎明特级教师工作室范式

1.“特首联盟”工作室范式的内涵

特级教师黄黎明和祝成其、鲍迪尔、李艳、杨晓凤、刘新颜、何玉春六位首席班主任成立了“西湖区班主任发展特首联盟”,以全区六个首席班主任工作室的全体成员,组成班主任发展联盟,充分发挥教育专家黄黎明特级教师的指导优势,充分发挥首席班主任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首席班主任工作的团队作用,推动班主任骨干队伍的整体提高,进而丰富和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区域性班主任工作的均衡发展。

2.“特首联盟”工作室范式的特色

(1)以专家引领为主导。六个首席班主任,虽然有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有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经验,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具有较强的传帮带能力,但毕竟还年轻,组织学员开展活动缺少经验。而德育专家黄黎明特级教师,她辅导出来的成员有两位评上特级教师,七位评上首席教师,为此各位首席班主任在她的引领下,开展活动会更有效,指导学员会更有方略。

(2)以协商统筹为支撑。特首联盟有七个工作室,为了使活动开展得有序高效,每次工作室联盟活动前夕,都要召开论文筹备会议,大家献计献策。根据各个工作室成员的需求和实际情况,一一商议活动的主题、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形式、活动的地点、活动的程序及活动的参与者等,制订周密的活动方案,合理分工准备,使每次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3)以实践活动为途径。工作室以实践活动为途径,通过多形式、多维度、多渠道的课堂实践、活动考察等,丰富老师们的实践经验,将理论与实践交互融汇,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在一次次工作室的独立实践活动、大联盟统一外出实践考察中,老师们逐渐能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大胆创新、大胆实践、积极交流、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3.“特首联盟”工作室范式的操作程序

4.学员成长举例

周老师,浙大附小年轻班主任。在工作室一年的学习中,从原来一名稚嫩的、缺少经验的班主任,到现在能自己独当一面,熟练地进行班级管理,与家长沟通。在这学年的工作室中,她通过多次的理论学习,第一次获得区立项课题,这也是工作室下的一个子课题“环境文化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研究”,在自己的课题操作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理念和实践。同时,在这一年,她还被评为学校优秀青年班主任,其班级也得到很大的改进,成为优秀班集体。用她自己的话说:工作室是带给她成长的沃土,是自己快速进步的摇篮!

(三)“网络共同体”——章献明特级教师工作室范式

特级教师工作室是基于课堂教学研究,重在发展教师综合能力的一种合作性成长团队,在导师的带领下,通过相互影响,不断地促进个人成长与发展。在教育信息化充分发展的背景下,基于网络的工作室范式也应运而生。

1.“网络共同体”工作室范式的内涵

在工作室开展实体研究的基础上,以网络平台和工具为基本纽带,建立多角度、多形式、超时空、重交互的一种学习型共同体工作室范式。“网络共同体”是一种对传统和现状的挑战,它必须在一定技术的支持下,以打破和超越传统的方式开展工作,其最核心的意义,在于“全覆盖”和“超时空”。基于网络的共同体工作室方式,完全可以实现“全还原”和“非现场”。

2.“网络共同体”工作室范式的特色

(1)“影子身份”。每个人在网络上都有第二身份,也是一个重要的永远暴露在人面前的“真实的影子”。“网络共同体”是一种虚拟身份,但它又很真切地展现了个人能力与态度。“影子身份”是一种“人人是主角”的身份,是完全打破传统的,也是强调自愿、自主的,少有“被要求”,而是“充分想尽各种办法实现自我形象塑造”的一种强有力推进剂。

(2)“异地共研”。不在现场没有关系,只要愿意,条件允许,即使非现场参与,或者延时参与,都能实现“不在现场但我真的参加了”的现代梦想。

(3)“越时参与”。通过网络共同体,时间不再是一种限制,而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的新工具。越过同一时间,离线进行交流,观点一样得到讨论且更充分、更深入,因为这种参与没有时间限制,同一主题可以天天进行,也可以“翻出旧账继续进行”。

(4)“网状交互”。在传统会场,只能有一个人讲话发言,其他人只是听众,但在网络共同体中,不再是一个人的会场,而是人人的会场,通过网络参与的频率可以大大提升,一点对多点的形式转变为多点对多点,其交互性以几何方式增长,大大增加了交流频率。

3.“网络共同体”工作室范式的操作程序

4.学员成长举例

● http://zxm.xblog.com章献明工作室,日志:2444评论:6557留言:158访问:548702

● http://san.xhblog.com孙飒个人博客,日志:697评论:3099留言:70访问:151237

● http://feiyang2007.xhblog.com杨育云个人博客,日志:594评论:331留言:8访问:59516……

(四)“城乡联体”——胡美如首席教师工作室范式

1.“城乡联体”工作室范式的内涵

农村教育发展的快慢直接影响着西湖区教育发展的均衡与否,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和初中英语课堂提升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升!胡美如首席教师工作室16位成员中有12位来自农村学校或城郊学校,工作室用区域发展眼光设计和开展活动,思考如何通过首席教师工作室这一城乡互动教研共同体,充分发挥名师作用,借力城区优秀校本教研资源,创设城乡多维互动研讨平台,促进工作室成员的快速成长,使其成为农村英语教学的领跑者,承担起层递式培养更多优秀农村英语教师的重任,成员带徒弟,徒弟带徒弟,层递式培养优秀教师,使工作室真正成为农村英语教学领跑者的“孵化器”。

2.“城乡联体”工作室范式的特色

(1)工作室活动下移农村初中,开展指导。首席工作室把各类活动重心下移到农村初中,把更多的工作室活动放在工作室成员所在农村初中开展,使成员所在农村学校的全体英语教师都有机会参加工作室活动,并进行有效校本教研活动的示范和引领,使工作室活动辐射最大化。

(2)工作室活动开展基于学术引领,创新模式。二次课改当前,农村许多教师苦于无模式参照,感到束手无策。胡美如首席教师工作室主题活动的开展基于教师需求,基于课堂问题,主题化、系列化。在主题活动的理念和学术引领上下功夫,提升主题活动学术性,同时创新主题活动形式,开展“导学模式小组合作”创新性主题活动,做到智定主题、引领理念、激发思维、创新形式。

(3)创设网络研训平台,灵活互动教研。基于工作室大部分成员来自偏远农村,经常性面对面研讨客观上有难度,胡美如首席教师工作室创设时间和空间上零距离的网络教研平台,开设胡美如首席教师工作室博客,建“go to England”英语教学主题QQ群。鼓励工作室成员把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故事发表在博客上共享,成员对工作室“教研博客”的教学论文、叙事和反思等进行点评、旁批和总批。

3.“城乡联体”工作室范式的操作程序

4.学员成长举例

西湖区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受援学校——西湖第一实验学校朱桂娜老师在胡美如首席教师工作室这一农村英语教学领跑者的“孵化器”中快速成长。一个原本从教思品学科的非英语专业教师,现已成长为杭州市英语学科带头人、杭州市英语教坛新秀、西湖区英语课改研究组成员,在省骨干教师培训、英语国培等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中开设公开课,作专题讲座、专题发言,并开设“导学案小组合作”课改录像研讨课,供全区初中英语教师做课改专题研讨范本。自参加工作室来,陆续有《农村中学英语教师教学反思日志的话语分析个案研究》等在市级以上论文、课题成果评比中获一、二等奖。在胡美如首席教师工作室中,还有许多的“朱桂娜”在引领着更多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朱桂娜”们快速成长!

正如特级教师王斌所说:如果说一个成员是一朵浪花,一个工作室是一股热流,那么浪花飞溅,热浪奔涌,则集成磅礴腾跃之势;如果说一个成员是一支桨,一个工作室是一叶舟,万桨击中流,千帆乘势发,则顿现威武雄壮之气;如果说一个成员是一滴水,一个工作室是一条长江,滔滔江水,滚滚向前,则展现后浪推前浪之景。

工作室以培养骨干教师、培育全面学生、打造西湖教育品牌为己任,扎实而富有创新地开展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我们将再接再厉,不断进取,齐心协力,携手共进,为西湖区特色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注释:

【1】洪松舟:《试论新课改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探析》200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