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窗边的孩子
14393400000020

第20章 父母教养方式对电子游戏使用问题的影响(3)

C5:挺好的孩子。

赵:好在什么地方?具体一点。

C5:大多数时候我都比较乖。然后比较符合传统意义上对好孩子的定义。

赵:传统意义上对好孩子的定义是什么?

C5:就是要很孝顺,不能出去疯玩,然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学不好也得好好学。反正就是五讲四美三热爱什么的。

赵:你觉得你的孝顺具体地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C5:原则上来讲不顶撞父母。

关于这一点,王丽、傅金芝(2005)做了如下解释:

“这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是以社会价值取向为主流,父母的责任是培养孩子成为社会需要的人,严格教养方式特别有利于家庭权威的形成和儿童对社会行为规范的内化,但这种教养方式却不适合于个人价值取向的西方社会文化背景。Amato和Gilbreth的元分析指出,当父亲为儿童提供支持时,儿童有更多的学业成功。而中国父亲表达支持时,一般是通过采取严格的措施和要求来进行的。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父亲是权力和权威的象征,父亲的拒绝和惩罚就是对他们的否定。儿童为逃避这种消极体验就必须不断前进,父亲过度的保护反而会使他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因此父亲在生活中使用适量严格教养方式是可行的而且是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另外,在中国,过度干涉和保护似乎不会使孩子产生悲观的归因方式,可能在我国固有的文化传统的影响下,成人及其子女不会在内心给出一种负性的评价。”

C5的情况就是如此。对于父母,他并没有什么负面的评价,而是非常认同:

“我妈是很开朗、很乐观、很自信的。至少在我面前是这样。然后很聪明,极聪明。我老爹是很精明,也做出很大的努力。然后吃苦耐劳,很有自信。”

不过,孩子也承认他比较胆小,缺乏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这应该就是父亲过于严厉的教养方式带来的负面效果:

C5:我挺崇拜我妈的。崇拜我妈知识渊博。虽然有的方面不如我,但是总的来讲还是挺厉害的一个人。

赵:除了知识渊博以外还有什么你觉得特别好的地方吗?

C5:我妈心灵手巧,而且胆子特别大。

赵:具体什么事说明你妈妈胆子特别大?

C5:不会的事情也敢做。

赵:结果怎么样?是不是做成了?

C5:有时候成有时候就不成。

赵:你觉得这是个特别大的优点是吗?

C5:勇于尝试总比我这……我有时候说好听了是谨慎,说不好听了其实就是胆子小,不能勇于尝试新鲜事物。

在玩电子游戏方面,C5也很服从父母的管束。他从小学二三年级开始玩,自己的家里的电脑上没有电子游戏,他只有在去姥姥家的时候在舅舅的电脑上玩一会儿,父母让他走的时候他就走了。而且由于父母的严格控制,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网络游戏。但是,他并不是对电子游戏兴趣不大,而是非常感兴趣。他玩过很多种单机游戏(参看第五章“电子游戏的使用与满足”部分),而且和表弟一起在姥姥家玩过通宵。但是这些只是偶尔一次,父母并不知道,他也没有因为玩游戏影响过学习。

C1兄弟父母的教养方式和C5家有点类似,只是惩罚没有那么厉害,父母亲从来没有打过他们。兄弟俩小学时成绩非常好,但进入初中后不再那么出色。父亲非常着急,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孩子,只是一味地批评他们不努力,对孩子的自信心打击很大。弟弟告诉我,父亲老说他,他已经不再觉得自己是个好学生了。而且,由于父亲的学历偏低,现在又不再出去工作,兄弟两个进入青春期后不再认可父亲的权威。他们的母亲时常会表扬他们,可父亲则以批评为主:

“我爸上来就批评我。我妈还经常跟我说跟我爸沟通,我爸上来就说我,你说怎么沟通?”

好在他们认为妈妈“还稍微会讲点方法”,跟妈妈“还能沟通一下”:

“我妈昨天晚上说我的时候,进门先心平气和地说说,态度还能好点,但像我爸那样的,我懒得跟我爸说话。”

不过,他们认为妈妈和爸爸之间的沟通还可以,父母的态度也比较一致。但是还不足以让父亲明白:

“我妈其实还比较讲究方法,像我妈平常跟我爸沟通得也还凑合一点,但是沟通,我觉得怎么才能让我爸懂呢?像我妈平常还看看书,看看怎么教育孩子的书,我爸整个就是不学什么的,我觉得怎么着,就得有一个权威点的人跟我爸说这个事。”

兄弟俩认为我就是那个“权威点的人”,听说我也要和父母谈,他们就希望我能跟他们的父亲说说教育方法的事:

“您应该跟我爸说一声,应该多沟通一下,不是上来就说我们,您看玩游戏,他也不能不玩吧。”

说起玩游戏,兄弟俩对父母的限制很不满意:

“从刚买电脑的时候,基本上就是说每天玩俩小时,暑假我还规定了一下时间,几点到几点,但我觉得好像玩的时间太少了,俩人才玩俩小时,我觉得如果假期不让玩的话,你看他不让玩电脑,我们放假特想玩,不让玩,也学不进去。如果让我玩了,我可能也就满足了,我就学学吧,踏实学。他要不让我玩,我老想着玩的事,我怎么学习?然后反正可能像我们班C2,可能他爸他妈都让他平常周五双休日呢可以让他玩,像我们俩根本就没法玩。其实我觉得周五不玩其实也没事儿。周六周日倒也让玩会儿。”

他们认为,父母应该像别的家长一样,给他们规定学习任务,完成以后就可以玩会儿电子游戏,而且不应该只有假期才让玩,平时周末也应该允许他们玩一会儿。但是,对于父母的规定,他们不敢不遵守,担心会有更严重的后果。因为有一次兄弟俩好不容易攒钱买了个掌机,可是弟弟偷着玩被发现了,父亲就命令他亲手把游戏机砸坏了。

对于学习,哥俩也挺有上进心的,但自认为努力程度不够,而且进入初中以后成绩不是很好,所以没有太高的预期,父母也不再给他们太大的压力,只是希望他们能考上高中。但是哥俩还是想考上一所比现在就读的学校好点的高中。

兄弟俩还告诉我,由于父母对他们一直管得很严,而且对他们保护得厉害,不敢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周围的世界,他们两个都很胆小。在家里怕父亲,出去又怕不安全。虽然兄弟两个,但两人在一起并没有安全感,只有和别人家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胆子才能大一点。

这两个家庭的教养方式属于严厉权威性,虽然父母的管教相当严厉,但都给予了孩子足够的温暖理解,因而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孩子到目前的发展情况良好。在玩电子游戏的问题上,他们能够服从父母的管理,主动约束自己对电子游戏的使用,所以并没有出现使用问题。但是这种教养方式也有不利的一面,造成了孩子胆小怕事,不能积极地探索未知的世界,长远来看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另外,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自主意识增强,如果父母不能及时调整教养方式,就会引起孩子的不满从而引发矛盾。

10.2.3高度溺爱型

在成瘾组中,有三个家庭的教养方式属于高度溺爱型,这与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密切相关。这种教养方式与林磊(1995)所指的溺爱型比较吻合。武志红(2007)认为,溺爱是毁灭性的教育方式,它会压制而不是帮助孩子成长(第4页)。溺爱又分为包办型溺爱和放纵型溺爱,二者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着很大的差异。包办型溺爱的父母会剥夺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他们太重视塑造,刻意按照他们的意图来塑造孩子,而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但是无论他们安排得多么完美,他们的孩子都会有一种感觉,好像不是为自己而活。但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的时候,才是最有力量的(第7页)。放纵型溺爱则比包办型溺爱危害更加严重。前者只是让孩子丧失了自我,而后者则会培养出“他人的地狱”和“社会的敌人”,最后也会成为“父母的敌人”。在放纵型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心目中只有自己,他们不尊重父母,轻视别人,也无视法律和伦理道德,只想肆意而为(武志红,2007,第14页)。

A5父母的教养方式都是高度溺爱型,但母亲属于包办型溺爱,父亲则属于放纵型溺爱。母亲对女儿生活上的一切全部包揽,孩子15岁了从来没有自己洗过袜子和内裤。在我第二次到她家做访谈的时候,发现孩子居然在没有卫生间的家里当着我的面蹲便盆大便,母亲就站在旁边陪着。当时的时间大概是下午三点钟,外面阳光灿烂,而最近的公共厕所不到百米之遥。A5的母亲跟我解释说,自从他们家搬到这里一年多以来,孩子一次都没有去过公共厕所。而且,孩子15岁了还和母亲睡在一个被窝里。她的母亲解释说是怕她自己一个被窝不知道盖好被子着凉了。父亲对女儿则采取放纵型溺爱,对女儿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孩子要电脑买电脑,要上网就上网,要包月(上网)就包月。家里电脑坏了无法玩网络游戏的时候,父亲就带着她到网吧里,用自己的身份证号码进入网络游戏系统,让女儿在网吧里玩。

在中国,包办型的高度溺爱一般都伴随着一个高要求:好成绩(武志红,2007,第6页)。如果孩子达不到父母的高要求,父母就会感到失望和沮丧,转而严厉地惩罚孩子。这就是A5的母亲对她既高度溺爱又严厉惩罚的两极化教养方式的心理机制。除了剥夺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包办型溺爱还会导致孩子严重不信任自己的感觉,令他们不从自己的身上寻找认识自己,而是从别人对自己的定义中寻找答案,结果就是迷失自己(武志红,2007,第10页)。A5就是从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中判断自己的价值,因此自我价值感很低,总也看不到通过努力改变现状的希望,所以拒绝做出任何努力。作为替代,网络游戏便成为她主要的生活内容。同时,她在家和父母对打对骂、在学校不高兴就出手打人、在课堂上和老师大吵大闹等行为则是父亲放纵型溺爱教养方式导致的恶果。而这种种行为又使得她在家里和学校的人际关系更为恶化,加上她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最终让她感到无以为继,只能沉迷到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中,在虚拟世界中寻找自我价值感,逃避现实中的严重挫败感。

虽然父母对A5都高度溺爱,但两人溺爱的方式又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对待女儿的态度严重不一致,经常为了孩子的事发生冲突。结果两人在女儿心目中都没有任何权威。在女儿上网、玩游戏这件事上,夫妇俩也是频频发生矛盾冲突,结果孩子谁的话都不听。

A5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跟家里要电脑,母亲不同意买,但一直对女儿百依百顺的父亲不顾妻子反对把电脑买了回来。电脑买回来后孩子又要求包月上网,父亲又不顾妻子的反对同意了女儿的要求。母亲坚决反对女儿上网,父亲则坚决予以支持,而且对女儿上网时间没有控制,这应该是A5出现成瘾问题的前提条件。

A5母:当时买那个电脑的时候我就不同意,她爸就是说,我闺女要我就给我闺女买。

赵:上初中以后买的?

A5母:不,上小学五六年级。刚开始上网20个小时(每月),后来说方便,她要包月,她爸说行。

赵:当时没想着控制她一下上网几个小时?

A5母:因为这事我们俩产生矛盾,她爸就是说,我要一说她,因为我那时候发火也极端了一点,她爸就跟我那什么。因为这方面我要一跟孩子有矛盾,有冲突,有问题,她爸不是说站在我的角度,咱们俩一块儿面对,他就有点站在孩子的角度。

赵:这孩子就更加有恃无恐了?

A5母:对。我们搬这边来以后,没有人,就她一个人,没有人,都是新街坊,都是不认识。我们搬来一年,她谁都不认识,唯一认识的就是电脑。

A5六年级的时候,母亲发现她上网打游戏、聊天时间过长以后,采取非常严厉的手段不让她再玩,但是父亲依然站在妻子的对立面护着女儿。他不同意妻子的强硬措施,试图用比较温和的办法哄劝女儿减少上网时间,但是同样不起作用。

赵:那您说她她听吗?

A5母:慢慢就不听了。

赵:那不听了家长采取什么措施,想些什么办法能够把她从游戏上引开?

A5母:就那种比较老式、比较传统保守的思想,告诉她,就是不能玩。

赵:这样起冲突吗?

A5母:对,冲突,因为这件事关键跟她爸冲突,跟她冲突,因为她跟她爸,她爸站在她的角度。

赵:你是跟她爸也冲突,跟她也冲突,那她玩那么厉害,她爸也不管她?

A5母:她爸也管她,她爸跟她老是哄着她,好好去说去讲。

赵:那您觉得您跟她爸爸的方法哪个更有效呢?

A5母:我的也没奏效,他的也没奏效,如果我们两人针对这孩子问题进行沟通一下啊,或者是真正的就说找找(心理医生)那会儿,就说改变一下。我当时不这么强硬,她爸要是不那么攻击我,(或者)我强硬,她爸不是跟我冲突,没准不会这样。

赵:那你们两个当时冲突到什么程度?就是吵还是……

A5母:吵,动手。

赵:还动手,就当着孩子的面吗?

A5母:对,当孩子面也动过手。

孩子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已经玩上网络游戏而且开始影响学习成绩,母亲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恼火,揍了女儿一顿,但是父亲不是支持妻子,而是训斥妻子,于是两人之间产生了冲突。

“就说有一次六年级上半学期考试没考好,我跟她发火,就是我跟她发火以后,她爸很多事情不是站在我的角度上,就说说这孩子:‘你看你学习不好,你看你不好好学,你妈着多大急,你得理解大人的心情。’他等于是站在孩子立场上,为了孩子,我们俩产生矛盾。”(A5母)

母亲对女儿还存在着严重的过干涉过保护。她对女儿的一举一动都极为关注,经常看女儿手机上的短信。有一次,她发现短信里有“亲爱的”三个字,就认定女儿在和男孩子谈恋爱。因为在她的心目中,关系普通的人之间是不会用这样的字眼的。于是她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女儿打了一顿。A5非常愤怒,父亲又是护着女儿和妻子对着干:

赵:你发现她的短信比较暧昧,比较亲密?

A5母:对,就说因为什么,我发现现在小孩吧,因为年代不一样,她特别敢说话,就说什么亲爱的,我怎么听你说这个话,我说肯定就是这种关系呀,我因为这事打她,她爸拦着我。

赵:揍她了?

A5母:我揍她了。

赵:她承认是那种关系?

A5母:她承认不承认是一回事,过后我揍她了,(她)跟我急了。你说当着她爸,你说你要是说站在我这头,劝劝我,你劝一点我,你什么事理解一点我,但他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我跟这孩子打过,但是我有点怕过激。她没有说真正地理解我,你当父母怎么着啊……完了第二天早晨上学去了,上学去了以后,她从学校走了。

A5的母亲现在非常后悔,她意识到了自己在情绪控制上有问题:

“当时我老是那种脑子,就说有什么病魔似的。就跟脑子神经,歇斯底里那种似的。”

A5就在这样的教养方式中长大,小时候不敢反抗,“跟个小猫似的”。但她也通过社会学习形成了暴力倾向,进入青春期以后就不肯再忍受,于是开始跟父母对打。而且由于父母两个人总是对立,她对谁的教育也不认可:

“比较烦爸爸妈妈是跟他们两个的对立有关系。因为我从小到大都是被打起来的,而且我妈我爸总打架,有点暴力倾向那种,我一般,跟别的班的同学都会动手。”(A5)

A5从初一下学期开始上英语和数学课就听不懂了,家长也想了各种办法,但是她根本不愿意努力(参看“家庭关系”部分)。母亲想让她重新读一遍初二,补一下落下的功课,但是她坚决拒绝,“上学时候看小说,放学时候玩游戏”,只想赶快初中毕业上个职业高中。她玩过很多网络游戏,包括《超级舞者》、《泡泡堂》。《泡泡堂》玩过三年,但她现在最酷爱的是《劲舞团》,也许是因为这款游戏比较简单:“就是它放歌,然后有上下左右四个键,然后跟着键按就完了”。她一再强调玩这款游戏“练级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为了“听歌、放松”,但更深层的原因她没有说。据《广州日报》报道,这款游戏的卖点是“开房”和“结婚”。男女玩家一拍即合后,可以“开房”跳舞;情投意合的,还可以“结婚”;“结婚”后“夫妻感情不合”的,可以随时“离婚”。游戏中花钱购买的“舞服”花哨甚至性感,直接勾起了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朦胧的好奇心和不成熟的欲望。A5也交上了一个男朋友,两人经常约好一起在网上玩这款游戏,那个男孩儿还时不时到她家里来,她妈妈虽然心底不愿意接受,但又觉得在她眼皮子底下让两个孩子交往比较放心,总比让女儿和男孩儿一起出去好。A5看书的时候总是走神,但玩游戏的时候可以集中精力,全神贯注,沉浸在浪漫的激情中,暂时忘掉学习上的失败和父母给她带来的伤害。

和A5的母亲一样,A4母亲的教养方式也属于包办型的溺爱。A4的父亲长期不在家,只是偶尔回来住一两个月,一般也舍不得管教儿子。由于A4无法达到母亲的高要求,他母亲对他也是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她的溺爱也是主要表现在对儿子生活方面的照顾。她30多岁才生下儿子,加上儿子身体很弱,所以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一生病就带他到自己工作的医院打点滴。他对儿子照顾得过于仔细,连丈夫都觉得她太过分了,这又引起了她和丈夫的冲突:

A4母:……他爸爸还对我有意见,说我惯孩子了。所以我们俩的事呢,给孩子这样的成长环境,造成孩子有时候分辨不出来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赵:那你们俩主要的分歧在什么地方?

A4母:比如说他小时候身体不好,上小学以前特别容易发烧,他爸就觉得我对孩子照顾得太细心了。比如洗个脸刷个牙呀恨不得我去包办。比如说吃什么呀,都给他弄得特别细。还像婴孩那样地带他,因为毕竟他太爱生病了,所以我就呵护得更厉害了,恐怕他再有什么身体上不好,耽误课什么的,所以生活这方面我就照顾得太多。他爸就觉得我惯孩子,他就觉得我这方面惯,可是我就觉得我应该这样做,因为孩子实在太弱了。

她不仅自己溺爱孩子,而且也不允许丈夫偶尔管教一下儿子,两个人经常为此发生冲突,所以她在儿子心目中没有权威:

A4母:我自己怎么对孩子发脾气、耍态度、厉害都没关系。可是只要他爸爸稍微有一点,首先我就先受不了了。因为我觉得你跟孩子呆不了多长时间,你干嘛对他这么个态度?所以呢,他就觉得,你看,我管孩子你又不让管。就这样,总是这样。

赵:当着孩子的面争执吗?

A4母:我们很少当着孩子的面,但是因为孩子,可能我态度上(不好),他说我:“别跟孩子面前叫唤,好好说。”他可能就给我这么两句。可能我们两个在背后也不会大的生气,主要是因为孩子。

赵:他说您的时候您会反击吗?

A4母:说我的时候我反击的时候非常多。孩子有时候会有一种错觉,就是说我不喜欢你,爸爸肯定也不喜欢你,因为你老跟我们耍态度。他毕竟还是个孩子,不会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能理智地分析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他现在特别地觉得我不好。就我妈说我,我爸为什么不说我?我现在就跟他爸说,有时候你见不着孩子,你觉得还可以,跟孩子讲一讲,妈妈不容易,你要照顾妈妈。爸爸不在身边就需要你来帮忙。这些话我觉得很容易跟他说,结果我就这么教他,他就是不听。他不会跟孩子这样去沟通,这么去教育孩子。

赵:那他会不会在您批评孩子的时候批评您?

A4母:应该是这样。其实有时候这么说起来容易,可是真正做起来,要克制自己也不是很容易。比如在孩子身上有时候真是压不住火。

和所有的母亲一样,她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健康成长,能够出类拔萃,所以对儿子期望值很高。这可能也与她工作在一家著名的大医院、周围都是高学历的人让她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有关。更确切地说,她和A5的母亲一样,对孩子也是包办型溺爱,所以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有着很高的要求,爱之深则责之切。A4母说儿子天性就比较执拗,有时候不肯听话,她急的时候就打孩子,下手也挺重的,有时候把孩子屁股都打紫了。她现在也意识到当初自己在情绪控制方面有问题,给儿子的心理造成了伤害:

“孩子总觉得我要打他,当然我后来觉得那是对他心理的伤害,当时我会打他,老对他大呼小叫。因为毕竟他的脾气是那种脾气,所以我有点像斗气一样,不得不那样。现在我不情愿跟孩子耍态度什么的,其实有时候过后自己心里也挺痛的。”

在学习上,A4母反思说孩子可能是经受了很多挫折没有尝到过成功的喜悦,所以造成现在不求上进的状态(参看第六章)。在访谈过程中,A4母不断地反思自己在教育儿子方面的失误。由于对儿子期望值高,她总觉得儿子学习成绩不够好,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习惯也不好。孩子小的时候,每天写作业她都要陪着,孩子一不专心她就会提醒甚至是指责孩子。孩子上到四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坚决拒绝她再陪同,否则就不写作业。虽然她被迫不再陪着,但仍时不时地要监督一下。

由于小时候在学习英语、游泳和乐器方面屡受挫折,A4的自信不足,再加上他小时候一生病母亲就给他请假去医院打点滴致使他耽误不少功课,而且初一的时候又生了一场病,休了两个月病假,他实在没法跟上学习。于是初二开学没几天,他就因为和老师发生点争执再也不肯去上学了。母亲怕他一个人在家和他一样不上学的孩子会来找他,就把他送到了姥姥家,他就整天呆在姥姥家上网打游戏、聊天、看恐怖片。我对他的访谈就在他的房间进行的。房间很小,细长的一条,放了一张单人床、一张书桌和一张电脑桌后只剩下窄窄的一个通道。他把自己局限在这么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仅有的人际交往就是在网上玩游戏的时候跟别人聊天,其中就包括同校同年级但不同班的B1。当他得知B1不去上学也没受到学校的惩罚时,更加坚定了不去上学的信念。A4母告诉我,现在只要一跟孩子提学习的事,孩子马上就表现得很反感。母亲试图限制他上网玩游戏的时间,他说:“我不上网玩游戏能干什么呢?”如果母亲说多了,他就会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母亲有时候请自己的朋友来劝他,他表现得非常反感,对母亲更加不满。

A1接受到的教养方式也属于溺爱型,而且由于A1小时候由外祖父母隔代抚养而加重了教养方式问题。研究表明,隔代抚养易产生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陶然等,2007,第85页):

(1)隔代抚养常常是过分地关心和溺爱,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容易使孩子没有机会去独立思考和面对问题,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和果断力,形成任性、自私的性格,产生依赖心理,受挫力低。

(2)隔代抚养常常使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情感和人格的偏差,并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感情和关系。现在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隔代抚养导致产生诸如对人对物缺乏爱心、易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等问题。

(3)由于老年人大都喜欢安静并且行为模式化,极有可能使孩子的视野狭小,缺乏应有的活力,长大后不善与人交际,易产生交际恐惧心理。

第一点其实就是包办型溺爱的弊端。第二点就是孩子得不到应有的情感安全,影响孩子健康发展所需的生理资源和心理资源。第三点就是孩子受到的环境信息刺激有限,不利于其认知水平、学习技能和社会技能的发展。A1的情况就与上述分析相当符合。陶然等(2007)在治疗实践中发现,孩子由父母抚养的网瘾发生率较非父母抚养的低(第85页)。因此,A1网络游戏成瘾也就不足为怪了。

孩子上小学之前和父母一起住在外祖父母家,在家的时候基本上都跟外公外婆在一起。老人对他比较溺爱,父亲觉得不满,但又不便过分地批评老人,说多了妻子还不高兴,因此未能在儿子心目中树立起足够的权威,也无法按照自己的方式对儿子进行教育。儿子上小学后,他又经常需要到外地出差,无法对儿子进行有效的管理。A1的母亲对儿子过于宽容、溺爱,属于放纵型溺爱,对儿子沉迷电子游戏的事不能进行适当的约束,反而不断地给他买点卡,还给他钱让他去买游戏盘和游戏书,致使儿子越陷越深,父亲不得不把他送到网瘾戒除机构接受治疗。然而,治疗结束后她还是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结果儿子又重蹈覆辙。

A1个子不高,显得有点瘦弱。脸上白白净净的,架着一副小眼镜。他一脸的稚气不太像一个本应该上初二的学生,更像是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在整个访谈过程中,A1给我的感觉是他心中只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玩!他回答问题的时候很少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经常用“还行吧”、“凑合”、“差不多”、“不知道”和“没想过”之类模棱两可的字眼。除了隔代抚养带来的弊端外,他们家的关键问题是父母没有培养起孩子建设性的兴趣爱好和远大的生活目标,激励措施有误(完成学习任务可以随便玩游戏),一开始没有有力的限制措施,而且夫妻间缺乏配合和一致性。这也是成瘾组和成瘾倾向组其他几个家庭共有的问题。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A1父说送孩子去大兴基地治疗了40天也没什么效果,但孩子说他2007年4月31日出院的时候已经不想玩游戏了,可父亲说过了“五一”长假就不允许他再玩电脑游戏了,所以他可以在长假里再玩7天,不过这次玩的是单机游戏。结果可想而知,孩子依然迷恋游戏,只是不能再玩网络游戏,也不能在电脑上玩了,因为爸爸把电脑用密码锁上了,孩子不会破解。问他PSP游戏机哪儿来的,他说是用NDSL加了点钱换的,而NDSL则是经爸爸允许妈妈给他买的,条件是10天不玩游戏好好学习(孩子说其实他只坚持了8天,父亲出差去了外地,剩下的两天根本没有坚持到底,但母亲还是给他买了游戏机)。孩子说,他不仅在家玩掌机PSP,有时间还会去某书城玩那里的游戏机PLAY STATION2(简称PS2),而且还有别的学生跟他一块儿去。由于他游戏玩得好,别的孩子都挺佩服他,经常追着让他教自己几招。这让A1感到很自豪,也让他难以割舍玩游戏的嗜好。在我对A1做访谈的时候,我跟他商量让他先把游戏机放下,他父亲也告诉他别再玩游戏机。孩子手里的游戏机是放下了,可他的双手仍然下意识地在双膝上忙活,仿佛依然在打游戏。看到这场景,我心里真有点担忧,担心他什么时候又会沉迷于电子游戏而不能自拔。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他妈妈打电话给我,说他又不肯去上学了。

从以上三个家庭的情况来看,高度溺爱型的教养方式,不管是包办型溺爱还是放纵型溺爱,对孩子的发展都是有害无益的。在这样的教养方式下,孩子丧失了自我,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进取心,学习动机很弱,人际关系也会出现困难。由于升入初中后学习难度增加,他们很容易出现学习困难,而且不肯做出努力,很快便感到无以为继。学习成绩不好又会带来各方面的压力,因此这些孩子很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而电子游戏特别是网络游戏可以使他们暂时忘却现实中的烦恼,在虚拟世界里获得心理补偿,还可以安全地释放积压在内心的攻击性,所以成瘾和偏爱暴力游戏内容的可能性很大。

10.2.4 严厉专制型

这是采用陶然等(2007,第89页)的分类标准和命名,这种教养方式在西方的专制型教养方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传统中国父母教养方式中严厉的一面,那就是打孩子。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青少年与父母关系疏远,很少交流。他们容易产生对他人侵犯、冷漠消极、情绪不稳定,或以过度的交际进行补偿等不良行为。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父母尤其是父亲对子女的严厉管教和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但毕竟时代变迁,如今中国儿童接受到的价值观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国际化,所以不是每个孩子都像C5那样能够认可父亲的严厉管教,尤其是父亲对孩子缺乏关爱和欣赏的时候。

B5父亲的教养方式就属于严厉专制型,他的母亲觉得他父亲的教育方法不正确,试图劝说他改变方式,但他父亲执意不改。B5小的时候不敢反抗,进入青春期以后就不再接受父亲的教育方法,父子关系越来越紧张:

赵:一般小时候都是因为什么事打孩子?

B5母:淘气呗,学习。噢,对,他爸这点还特别不好我觉得,他爸可能就属于特别固执的人。我有时候可能还看看教育方面的书,但他就不看。我说你没事的时候看看电视,看看教育孩子方面的书,这样你就能从中学到一点,咱们不会咱们慢慢学呗。但是他就不看。有时候我们同事有的那个书,那个知心姐姐卢勤的,我就看看。我一看那里面的东西我就觉得有时候可能是家长说得不对啊,方式不对啊,或者是态度不好,就注意改一点吧。但他爸就不这样。

赵:您认同卢勤的观点吗?

B5母:我觉得挺好,真是。我们家孩子小时候我还真没怎么看过这个书,我说我要(他)小时候看看可能没准慢慢慢慢地对孩子教育更好一点。

赵:他爸爸管孩子甚至打孩子的时候您一般站在谁一边呢?或什么态度呢?

B5母:我当时还是跟他爸站在一边的。虽然心里可能觉得他这样做不对,还是得跟他一样,在背后里才跟他说。但有时候就说不下去。他属于特别固执的人,他觉得小孩就得打,好像那意思就是:他懂什么啊,你就得让他知道家长的厉害,然后好像才能改正。但是我觉得适得其反。

B5的母亲没有说她自己的教养方式是什么,但从上面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她对儿子的肯定和鼓励少、批评和否定多,因为卢勤的核心观点就是“赏识教育”(参看卢勤所著的《告诉孩子你能行》、《好父母,好孩子》等书)。她也说自己很少肯定孩子,即使亲戚朋友称赞孩子聪明懂事的时候,她也总是加以否定。由于从父母那里都得不到积极的肯定和鼓励,B5的自我价值感不高,自信不足。当他小学毕业玩上电子游戏之后,觉得很容易获得控制感和成就感,很快便迷恋上了。进入初中以后,他发现周围的同学“都很厉害”(B5),便对自己没有了信心,学习成绩一直提高不了。父母看到儿子成绩不好非常着急,开始强迫他学习,这让他更觉得学习是个被强加的负担,于是把玩电子游戏当作放松和逃避的方式。他参加了定量问卷调查,电子游戏成瘾量表的得分是65分,有明显的成瘾倾向。但就电子游戏对他的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影响来看,在成瘾倾向组五个孩子中是最轻的。

10.2.5忽视冷漠型

这个类别也是采用陶然等(2007,第89页)的分类标准和命名。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总是拒绝孩子的要求,对孩子投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父母与孩子之间只是抚养和被抚养的关系。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在幼儿的时候就可能表现出较高的攻击性和易于发怒等外在的行为问题。另外,这些孩子会有更多的敌意、自私,缺少目标,可能会发生暴力、吸毒等反社会行为。本研究中的A3和B3接受到的就是这种教养方式。

A3父亲的教养方式属于忽视冷漠兼暴力型。他对儿子毫不关心,从心底拒绝、否认,从来不跟儿子沟通,只会用暴力方式进行惩罚。A3母亲的教养方式也属于忽视冷漠型,她也对儿子关心得很少。A3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更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和鼓励,又被同学和老师歧视,干脆和一群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同龄人一起整天在网吧打CS之类的暴力游戏、看《古惑仔》之类的暴力电影。详细情况请参看第8章的相关内容。

B3接受到的教养方式也属于忽视冷漠型。B3四岁到十岁的六年间一直跟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只是偶尔回去一趟。十岁那年父母把他接到北京读书,却因为做生意太忙顾不上他,很快就把他送到打工子弟学校寄宿。上初中后,又让他回老家寄宿上学,后来老师反映他不学习老去网吧打游戏,父母才又把他接到北京借读,本来该上初三了又从初一上起。父母仍是忙于生意,而且又生了一个女儿,对儿子的照顾很有限,而且很少正面鼓励孩子,总是对他批评、否定,因此儿子跟他们之间亲情淡漠,他们觉得儿子跟他们像陌生人一样。因此可以说,B3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忽视冷漠型的。B3认为父母什么都不懂,不肯服从他们的管理。他在老家上重点初中学习跟不上,就和别的同学去网吧打游戏,到了北京还是和同一个市场里的孩子一起打游戏、看动画片。

10.2.6严重不一致型

严重不一致型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不同的抚养人之间教养方式不一致,二是同一个抚养人在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教养方式不一致。而在严重不一致的教养方式中,没有任何一方属于权威型的,而是由不同类型的不良教养方式组合起来,集中了两种甚至几种不良教养方式的弊端。在传统上,不一致的教养方式一直被认为是引起儿童行为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McCord,McCord,& Zola,1959;Patterson,1976;Rutter,1975.转引自Gardner,1989)。加德纳(Gardner,1989)的观察法研究发现,不一致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家庭冲突之间有强相关。英国爱丁堡大学的一项研究也发现,教养方式不一致的父母与子女之间最可能出现问题,那些相信孩子但在监督孩子的时候坚定而主动的父母,比那些犹豫不决的父母与孩子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低。最不成功的教养方式包括在对孩子进行控制的时候模棱两可和不一致,只发出威胁却不付诸实施。不一致的教养方式会导致孩子得出表现好不会有什么结果的结论(BBC News,2001-7-16)。国内学者的研究(如陈家麟,1993;汤效禹、金玉龙,1998;席震芳、张晓阳,2005)也发现,不一致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和网络成瘾倾向等方面有着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主要是因为孩子无法知道该遵循什么样的行为准则,没有方向感,没有统一的价值观,某一方对孩子的过分庇护给孩子提供了逃避、寻找理由的借口,父母也会在孩子面前丧失权威性和信任感(陶然等,2007,第93页)。

B2家属于第一种情况,父亲的教养方式一开始属于严厉专制型,母亲则属于宽容型。父亲试图用责打管住儿子,但对孩子没有任何正面作用,反而使得父子关系不断恶化:

“他老是拿出一种家长的态度在那儿,孩子又不给你这种机会。他老想摆出那种家长,以前那种家长那作风,一说你就得听。有时候我看他说话,有时候跟孩子嚷嚷,就是这么着说话特强硬似的,孩子根本就不听他的。”(B2母)

妻子看不上他,总在儿子面前数落他的不是,因此他在儿子心目中没有任何权威。B2的母亲则对儿子过于宽容,没有提出具体的、较高的要求,和儿子说起未来,也都是一些遥远的、不现实的目标。最大的问题是,他们没有制定规则并严格地执行,孩子做错什么事“也就说说”。对孩子的评价“总说不好的”,缺少欣赏和鼓励。对于儿子玩电子游戏的事,母亲一开始也没能进行有效的监管,结果儿子越玩越着迷,后来发现他玩游戏影响学习的时候,再管已经管不住了。

B2上初中以后,在数理化学习方面感到很吃力,但他不肯努力,而是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打游戏上,最后索性不学了,每天晚上玩到深夜,第二天上课的时候睡觉。她骂孩子,孩子急了会跟她对骂。半夜三更的,她也怕惊扰了邻居。即使她在孩子进入初三以后强行搬走了电脑,B2依然不肯学习,而是通过看电视上的电子游戏节目和用手机玩游戏来满足自己对于电子游戏的心理需求。

B4家也属于第一种情况。B4来北京前后接受到的教养方式截然相反,之前一直受到外祖父母的溺爱,之后又被母亲拒绝否认。B4一岁多父母离异后就跟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初一的时候母亲才把他接到北京读书。外祖父母觉得他那么小就失去了父母的爱实在太可怜了,便对他非常溺爱,什么事都替他包办。孩子该上四年级的时候,外祖父母担心他在公立学校里孩子多受欺负,便和孩子的母亲商量花大价钱把他送进了一所私立学校。他所在的班级只有七个学生,还有两个外国的孩子。在这么小的一个群体里,孩子之间既没有学习上的竞争,也没有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低。所以B4既没有学到应该学会的文化知识,也没机会学习该如何与别的孩子相处。母亲把他接到北京以后,所借读学校的老师发现他的知识基础根本无法学会初一的课程,就建议他母亲让他从小学四年级重新学一遍小学的课程,但是母亲并没有采纳老师的建议。由于他学习成绩太差,而且进入青春期开始有逆反行为,他的母亲自身也有很多烦恼,因此无法接纳他,对他采取拒绝、否认的态度,而且经常动手打他。于是电脑游戏尤其是暴力游戏成为他安全地发泄负面情绪的一种手段(参看第5章“电子游戏的使用与满足”部分)。加上他在学习上根本看不到希望,便把大量时间用于玩游戏,从中体验虚拟的成就感和发泄的快感。

A2家的情况属于第二种。他的父亲在儿子心目中没有权威,父子关系紧张,无法对儿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约束。母亲最初对儿子很严厉,儿子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反抗,她又对儿子过于宽容,没能及时有效地约束儿子沉迷游戏疏忽学习的行为,结果他由于无法跟上学习而自暴自弃。

“(儿子上小学的时候我)虽然有时间,但是我的脾气也比较急,说实在的小时候,上小学的时候真没少打他,在那坐着,气得我,我说你怎么边写边玩,真坐着看着。小时候玩会儿,一动,就(打)一下子,小学的时候也没少打,那时候可能小,知道也反抗不过你,还知道逆来顺受。上初中以后……因为我上班时间也特别忙,回家以后我一看他那作业,天天得到十点多、十一点,第二天早晨起来孩子也特累,我就急呀,老是跟他嚷嚷。其实现在我想也是不对,可能第一是我是脾气急、态度不好,第二是不了解情况,没准人家作业都完成了。”(A2母)

初二上学期,老师向她反映A2作业没完成,让她到学校去。这让她非常生气,见到孩子就开始训斥:

“对,找我到学校,我说你干什么呢作业不写完?跟他嚷嚷几回,到那儿根本就不问青红皂白……有时候在老师面前,有时候是在楼道站着,就跟他嚷嚷。”

尽管A2完不成语文作业,可是期末考试还能在班里排十几名,她也没有引起重视。到了寒假,A2彻底地沉迷到游戏中,一道寒假作业也没写。开学后,老师没找她说这事,她也就得过且过,觉得不写作业应该由老师来管,没有主动跟老师联系过。但是开学后她发现,孩子抓紧每一分钟时间玩电子游戏,说让他好好学习他根本听不进去。一个多月后,老师终于找她说孩子不写作业的事,她到了学校看到儿子在楼道里边,就把他大声地训斥一顿,然后说给他两个星期,把电脑玩够了再上学。

就这样,A2回到家里毫无顾忌地玩起了电子游戏,再也不肯去学校上学。接受我访谈的时候已经是一年半以后了,他依然沉迷在网络游戏、玄幻小说和武打小说构成的虚拟世界里,不出家门,也不和父母交流。和我一起去的黄医生对他的样子也很吃惊,因为他不上学以后找她做过心理治疗,当时还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少年,后来因为她去外地学习中断了治疗,没想到他竟然变成了这个样子:面色苍白,身体瘦弱。头发已经长得挺长,有一段时间没洗了,油油地贴在脑袋上。他的眼睛大大的,但缺少这个年龄的孩子应有的朝气,有一种怪怪的感觉,他抬眼看我的时候会让我心里发紧。访谈从他最感兴趣的电子游戏开始,他显然非常感兴趣,一开始便滔滔不绝地说开了。他说其实他很小就开始玩电子游戏,那时候就是手持的游戏机,真正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还是在家里买了电脑以后,也就是初二第一个学期。开始他玩的都是单机游戏,先是《红色警戒》,玩到想吐为止。然后开始玩CS(《反恐精英》),过了一段时间也没兴趣了,就开始玩起了《三国群英传》。他还玩过《跑跑卡丁车》、《暗黑破坏神》、《魔兽世界》以及一个和《魔兽世界》非常类似的游戏等等。他一再地表示,他玩过的几款游戏都是最经典的,尤其是《三国群英传》。他还把所知道的电脑游戏方面的知识和他自己的认识都告诉了我。

我对他的访谈进行了两个多小时,他反复说他玩的游戏是最经典的,他一开始看的武侠小说是金庸写的,也是最经典的,后来再看别人写的实在是太次了。他拿出一本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问我知不知道这本书。他说这本小说太经典了,可惜这样的小说太少了。他还说看完这本小说再看别人写的序言,觉得简直是胡说八道。我问他是否看过近年来非常流行的韩寒、郭敬明的作品,他说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两个人,还说不喜欢看现代的,喜欢古典的。我就问他是否看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他说太难,看不懂,而且对那些专家学者的评论不屑一顾。他的这种表现非常符合萨提亚(2006)所说的低自尊者的特点(见本书9.2.1),就是通过否定周围的一切来寻求自我保护。

B1家的教养方式则是二者兼而有之,不仅同一个抚养人在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教养方式不一致,而且父亲、母亲和祖父母三方的教养方式也很不一致(参看“家庭结构”部分),对孩子没有有效的约束,任何一方都没能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权威。B1两岁多母亲就离开了他,主要由爷爷奶奶带养,觉得孩子可怜不忍心管教。父亲不会跟他沟通,但孩子幼年的时候,他觉得孩子可怜不忍心管教,和爷爷奶奶一样采取放任溺爱型的教养方式。由于幼年发展相对滞后,他上学后成绩一直不好,小学三年级开始就没心思学习功课。五年级玩上电子游戏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初一就不怎么去学校读书了。孩子的父亲和祖父母担心孩子的前途,开始对他进行严厉的管教,但是没有收到任何效果,孩子坚决不肯再去上学。他们本想求助于孩子的母亲劝说孩子努力学习,得到的答复却是“一个人一个命,不上就在家呆着呗”。眼看无法改变儿子,父亲和祖父母也开始和孩子的母亲一样对他采取忽视冷漠的教养方式,结果孩子感受不到来自任何一方的关爱和管教,就把玩电子游戏当作他生活的寄托。由于没有足够的钱让他一天到晚泡在黑网吧里,家里又没有电脑,所以他除了玩游戏、看电视就是睡觉。他就是躺在被窝里接受我的第一次访谈的。他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他说将来就想娶个漂亮的媳妇儿,然后好好地工作挣钱。要是娶个丑媳妇儿就不去工作了,后来索性说要是丑媳妇干脆就不娶了,整天看着丑媳妇太难受了。问他将来想干什么,他说自己也不知道,走着说吧。后来又说想开个小公司,但具体经营什么、如何经营,他也说不清楚。我问他是不是可以考虑学门外语将来到他父亲开的旅游公司当导游,他说他玩的游戏里有不少日语,所以他想学学日语,但马上又说给日本人当导游太亏了,因为日元太不值钱了。

从以上分析来看,成瘾组和成瘾倾向组的父母教养方式全部存在严重的问题,但前者明显比后者更严重。这些家庭的孩子在不良的教养方式下长大,责任心弱,自我控制能力和适应能力差,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发展水平低于正常使用组。他们迷恋电子游戏的原因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中的挫败感和由此引发的各种心理压力,在虚拟的游戏中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成就感和控制感,还可以通过游戏中的暴力成分发泄郁积在内心的攻击性。所以,与其说电子游戏是他们出现成瘾或成瘾倾向的原因,倒不如说是现实生活环境的压力导致了他们的电子游戏使用问题,而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是导致环境压力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10.3本章小结

从本章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都可以看出,父母教养方式对于初中生电子游戏的使用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最重要的影响方式是影响孩子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结果。那么,父母教养方式到底是如何影响孩子发展的呢?

本研究的定量数据表明,教养方式的9个维度中有8个与成瘾量表的得分显著相关(父亲的过度保护除外),全部与孩子感知到的亲子关系显著相关,有6个与孩子学习成绩在班级和年级的排名显著相关,有7个与孩子的孤独感显著相关。父亲的惩罚、严厉还与孩子所玩游戏的暴力程度显著相关。正常使用组和成瘾倾向组父母教养方式各个因子得分的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除了父亲过保护因子差异没达到显著性水平外,其他8个因子的差异都很显著。对三个不同使用程度组深度访谈的结果也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的发展水平和是否电子游戏成瘾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民主权威型(即西方的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已经成为定论(Steinberg,2001),三个正常使用组家庭父母民主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对各自孩子的影响也支持这一结论。这些家庭的父母对孩子温暖、理解程度较高,对孩子的要求也比较严格,但管理方式比较民主,孩子对父母认同感高,和父母的关系相当融洽。这三个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高,在各自学校的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都比较好,而且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因此可以避免沉迷于电子游戏。

从两个严厉权威型家庭访谈对象的情况来看,在中国,这种教养方式有一定的可取之处,那就是能够树立父母尤其是父亲的权威,使孩子养成比较顺从的性格。父母可以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控,因而孩子在学校的发展情况比较正常甚至还相当不错。在玩电子游戏的问题上,父母也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避免孩子过度沉迷而导致严重的后果。但是,这种教养方式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孩子非常胆小,探索精神不足,长远来看不利于孩子创造性的发展。而且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可能会对父母的教养方式产生抵触。如果父母不能及时调整自己,这种教养方式也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从其他几种教养方式家庭访谈对象的情况来看,高度溺爱型、严厉专制性、忽视冷漠型和严重不一致型的教养方式全都对初中生电子游戏的使用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从时间维度上分,又可以分为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所谓直接影响和短期影响,就是父母教养方式中的严厉惩罚、拒绝否认、忽视冷漠、放任溺爱等会使孩子形成自卑、自责、孤独、无助、愤怒等不良情绪,为了缓解不良情绪的影响,他们有可能借助电子游戏来忘却现实中的苦恼,还有可能通过玩暴力游戏这种比较安全的方式来释放攻击性。而一旦这些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他们玩电子游戏的行为就会得到强化,从而增加他们的使用频率。如果他们持续性地受到消极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而产生不良情绪,就可能出现严重的使用问题。

父母教养方式对电子游戏使用问题的间接和长期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个体的发展水平对其电子游戏使用问题产生影响,发展不良的个体更容易成瘾或出现成瘾倾向。父母的教养行为影响孩子一系列的发展结果,比如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学习成绩和是否能完成中学学业。在本研究成瘾组和成瘾倾向组的10个访谈对象中,普遍存在发展不良的问题,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学业成绩落后,有好几个孩子已经无法继续自己的学业。在目前只以学习成绩为评价标准的“单一评价标准”下,学习成绩差会影响家长、老师和同学对待一个孩子的态度和评价,孩子本身也会将这一评价标准内化为自己的标准,成绩不好就会受到来自周围环境和自身的巨大心理压力,而电子游戏恰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在虚拟世界较为容易地获得成就感的机会,以忘却和逃避现实生活中的挫败感。

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还通过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增加他们出现电子游戏使用问题的可能性。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对于孩子人格的发展至关重要,许多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等都被证明与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密切相关,而对网络成瘾原因的研究表明人格障碍是网瘾的重要因素。罗杰斯将自我划分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当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接近时,人格便处于和谐状态,人就有可能获得自我实现的巅峰体验;而当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拉大时,人格便处于冲突状态,人就有可能产生怨恨、苦闷等问题。由于人不仅仅生活在现实世界中,而且还生活在象征的现实世界,即自我构建的想象世界中,因而同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象征的自我达成(陶然等,2007,第38~39页)。陶然等(2007)认为,网络游戏就是在以一种虚拟而快速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最高需要——目标心理的“超自我实现”(第40页)。因此,像本研究中那些在现实中无法在学业和人际关系上获得成功的孩子就容易通过玩电子游戏所获得的虚拟的成就感来获得象征的自我达成,从而出现成瘾倾向或者成瘾。

父母的教养方式还会通过影响研究对象的自我价值感间接地影响他们电子游戏使用的程度和游戏内容的选择。美国家庭治疗大师维吉尼亚·萨提亚(2006)把自我价值感称作个人力量的源泉。当我们欣赏喜爱自己的时候,我们的能量就会增加。如果能够积极协调地利用这种能量在自身内部构建一个运转顺畅的系统,那么就会生成一个坚实的基础,它能够支撑我们富有创造性地、实际地并怀有同情心地面对生活呈现给我们的一切。但是,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断地贬低、限制、憎恶或是采取其他什么消极的态度,那么他的能量就会消散减弱,自身就会变得懦弱,成为被生活击败的牺牲者。她认为,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会举止得当、受人欢迎。也就是说,只有珍爱自己的人才会珍爱他人,才能很好地面对现实(第29~30页)。自我价值感低的个体更容易失去进取心而沉迷于电子游戏。在本研究成瘾组和成瘾倾向组的10个访谈对象中,普遍存在自我价值感偏低的情况。他们认为自己努力也是徒劳,根本看不到改变现状的希望,所以拒绝在学业和人际关系上做出切实的努力,只是通过沉迷于电子游戏来逃避现实中的挫折、补偿现实中无法获得的成就感和释放内在的攻击性。

成瘾组和成瘾倾向组孩子父母的教养方式没有一个属于民主权威型或严厉权威型的,全部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其核心问题是父母无法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足够的权威,这是因为他们对孩子或者以批评否定为主,或者溺爱放任,或者严厉专制,或者忽视冷漠,或者施加暴力,更有甚者是几种情况同时存在,而且父母的教养方式严重不一致。这种教养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普遍自我价值感不高,成就动机不强,人际关系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开始反感甚至抵制父母的管理和约束,亲子冲突增加,使得父母的教育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这些孩子之所以出现电子游戏成瘾和成瘾倾向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没有进行适时适度的约束,而他们发现问题严重试图进行约束的时候却受到孩子的抵制。

至此,我已经分别探讨了本研究中所有四个家庭环境因素对初中生电子游戏使用问题的影响。但是从对各个因素的影响的分析来看,每一个因素都不是孤立地发生影响,而是同时影响其他几个因素,最终通过相互作用形成一股合力,或抑制或促进电子游戏使用问题的发生。那么四个因素又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在下一章里,我将根据第5到第10章的分析归纳总结四个家庭环境因素作为一个整体对初中生电子游戏使用问题的影响过程和影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