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冥想的力量
14393300000002

第2章 前言

冥想,是人们普遍感兴趣的主题。所有传统的灵性探索者,为了宁静、和平和幸福都以某种方式实践冥想。因古老而受敬仰的冥想教导,就像体现在瑜伽和吠檀多中的那样,充当了全世界灵性探索者的灵感之源。在印度教众多冥想传统中,瑜伽传统和吠檀多传统普遍被视为两个主流的教导。瑜伽和吠檀多都力争达到同样的目标,它们的区别在于抵达目标的方法。本书将追随这两个体系的方法和教导,研究冥想及其实践。

瑜伽和吠檀多有四个普遍的原则,即:个体灵魂的神性、生存的统一性、终极实在的单一性和诸宗教的和谐。灵魂的神性是自由和自我实现不可动摇的灵性基础。生存的统一性是所有伦理美德的基础。自爱是一个人行动的主要原因,也是爱他人的理由。但是,瑜伽和吠檀多提醒我们,一个人的真我,是所有人的自我。尽管终极实在是单一性的,但是名字、形式和描述它的象征却各不相同。人试图以名字来命名无名者、将形式归属于无形者,但这些都是脆弱的尝试。终极实在的单一性教导我们应该忠诚于自己的理想,但对其他人的理想也应予以积极的尊重。所有宗教根本上都是相同的。差异中的统一是生活的法则,对于宗教问题也一样。不同的灵性探索者追随不同的道理,他们都试图达到同样的目标。瑜伽和吠檀多中的冥想方法并不迎合任何形式的感情主义,它们是精确的、科学的和心理学的。它们并不通过探索者的梦或异象(这些梦或异象是个人的、私人性的),而是通过他或她的性格的转化来衡量冥想的成败。跟随这些冥想方法,许多人已经直接理解了真理、获得了生命的圆满。瑜伽和吠檀多的这些传统、方法和教导已经经受了时间的检验,它们如今就和过去一样充满活力。

在本书的论述中,广泛引述了正统的文本。这些文本包括《瑜伽经》、《奥义书》、《薄伽梵歌》、《乌达瓦之歌》、《分辨宝鬘》、《对实在的直接经验》、《室利·罗摩克里希那福音》、《室利·罗摩克里希那大师》、《维韦卡南达:瑜伽与其他作品》、《神圣母亲室利·莎拉达·戴薇的教导》、《摩奴法典》等。还有一些冥想主题的教导分散在其他文本中,为了方便灵性探索者,也一并放在本书中。我对这些文本的解释都是基于瑜伽和吠檀多的正统解释。

本书是我几年艰苦研究的成果,它的出版要感谢许多勤奋工作的人。我要衷心地感谢马丁·苏兹贝格(Martin Sulzberg)、巴利·泽里考维斯基(Barry Zelik-ovsky)、罗布·贝克(Rob Baker)、普丽西拉·卡登(Priscilla Carden)、莉萨·迈耶(Lisa Meyer)、玛丽·乔·克雷(Mary Jo Krey)以及其他人,他们阅读并编辑了我的手稿,提出了颇有价值的建议。如果本书对灵性探索者在冥想实践中有所助益,那么我将深感荣幸。

斯瓦米·阿迪斯瓦阿南达

罗摩克里希那-维韦卡南达中心 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