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人口超过12亿的国家,2005年1月6日中国内地总人口达到13亿,这一天是中国13亿人口日,目前中国总人口约占全世界总人口21%。中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口逐年增加,尽管中国人口增长比率在不断下降,而且通过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已经进入了人口低增长的稳定时期,但每年人口净增加数依然较大,人口问题依然突出,如人口老龄化问题、男女性别比偏高问题、人口城乡结构不合理以及人口总体素质不高问题等。与此同时,中国面对不断增加的劳动力人口,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城镇登记失业率不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得到有效转移,进城务工农民的权益得不到根本保障等,所有这些问题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解决的迫近问题。本章主要对中国人口与就业的总量、结构以及与人口和就业有关的计划生育政策、户籍管理制度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权益等问题作一简单介绍。
第一节 中国人口总量和构成
1.人口总量
中国人口具有总量大,每年持续增长的特点。1953年中国人口总量只有5.9亿,到1982年人口突破10亿,2005年底人口数量达到13.1亿,比1953年增加7亿多,增长了120%。
2.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是反映总人口变化的三个主要指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相结合构成一个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特征。从三个指标变化情况看,中国总人口变化趋势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由“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阶段,转变到“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阶段,再转变到今天的“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人口政策的变化,中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发生了两次重大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许多恶性传染病得到控制,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同时,社会的安定也给生育提供了较好的环境,除三年自然灾害外,人口出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导致了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了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转变——由新中国成立前的高出生、高死亡阶段进入了高出生、低死亡、人口快速增长的阶段。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横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的前三个阶段、两次生育高峰期。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广泛开展和不断加强,出生率开始不断下降,死亡率继续稳定下降,人口再生产类型又出现了新的转变。这一阶段,人口死亡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由1971年的7.3‰逐步降低到1977年的6.9‰以后,死亡率一直保持在7‰以下的水平。人口出生率由20世纪70年代初的30‰左右下降到80年代的20‰左右,进入20世纪90年代,出生率降低到20‰以下,到2004年已降到12.3‰。可以说从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人口就开始了向现代型的转变。到目前为止,中国人口已完成了向低出生、低死亡、人口低速增长的第二次重大转变,进入到现代型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稳定低增长时期。
3.人口性别构成
人口性别构成是指男女总人口的比例,一般以100名女性为基数进行测算,从中国五次人口普查得到数据和2003年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人口性别比基本维持在108∶100~105∶100之间,可以得出,性别比偏高问题一直存在;尽管中国总共人口性别比在不同统计期间有一定幅度波动,但波动幅度不是特别大。整个统计期间,除了男女性别的总人数逐年增加外,中国男性人数一直多于女性人数。总人口性别比偏高与婴儿出生性别比偏高有直接关系,2003年中国出生性别比(即男婴与女婴相比)是119∶100。婴儿出生性别比偏高是许多国家都存在的一种现象,中国婴儿出生性别比偏高并不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所导致的后果。
4.人口出生性别比
人口出生性别比指的是每新出生100个女婴相对应的男婴的数量。据国际上长期观察的结果显示,在未受到外界干预的自然生育状态下,人口出生性别比大致介于103和107之间,而联合国1955年设定的正常值在102至107之间。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婴幼儿人口性别比迅速攀升,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得到的1981年出生婴儿性别比是108.47;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计算的1989年出生婴儿性别比是111.92;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的婴儿出生性别比为116。2003年底婴儿出生性别比是119,已经大大超过可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线。从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特点看,呈现出六大特征:
第一,性别比不断上升,而且伴随着每年新出生人口数的减少呈递增趋势。据统计,中国1990年出生的人口数为2621万,该年出生性别比为111.39;1999年新出生人口仅为1149万,该年出生性别比却为122.65。这就是说,与1990年相比,1999年新出生的人口数减少了一半多,可出生性别比却上升了10%。
第二,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是累积性失衡。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出生性别比就持续失衡。如果以2000年普查情况为基准,中国0~15岁之间的男性总人口,与当时中国0~15岁之间的女性总人口相比,多出了大约1883万。
第三,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是乡村、城镇和城市的全面失衡。从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看,出生婴儿性别比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和城镇,都在迅速攀升,已经全面失调。比如说,在2000年出生的婴儿当中,城市的性别比为113.02、城镇的性别比117.13、乡村的性别比为119.30。在1999年出生的婴儿中,城市的性别比为114.95、城镇的性别比为121.42、乡村的性别比为125.49。
第四,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的重灾区从地理分布上看,由北向南连成一片。它们分别是陕西(125.15)、河南(130.3)、安徽(130.76)、湖北(128.08)、湖南(126.92)、江西(138.01)、广西(128.8)、广东(137.76)、海南(135.04)。这八省一区成为婴儿出生性别比最高的典型“重灾”地区。
第五,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存在着第一孩次就失衡、而第二孩次以上失衡更加严重的情况。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之前,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主要是高孩次失衡的结果。但第五次人口普查则发现,有一些直辖市和省,在第一孩次就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大大超过了107的国际警戒线,达到110之上。这些直辖市和省是:北京、上海、江苏、江西、湖北、广东和海南。
第六,中国婴幼儿性别比的失衡与0岁女婴的高死亡率有关。中国0岁婴儿死亡率不管在城市还是乡村,都一致表现为女婴高于男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到的数据中,城市0岁男婴的死亡率为8.61‰,0岁女婴的死亡率为10.69‰;乡村0岁男婴的死亡率为28.28‰,0岁女婴的死亡率为41.16‰。
出生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首先,随着时间推移,出生性别比例失衡导致男女婚龄人口的比例失衡问题将会凸显;其次,农村成年男性中的某些困难人群会遭遇严重的“娶妻难”问题;第三,买卖婚姻、童婚交换、拐卖妇女等现象会加剧;第四,婚外性行为会增多,家庭稳定性会受冲击,社会不安定因素也会增加。第五,婚姻挤压问题越来越突出。男性过剩将导致高龄男性寻找低龄女性,婚姻年龄挤压现象会越来越严重。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生性别比失衡并不断加剧呢?其主要原因在于:
(1)文化传统的影响。所谓男孩偏好,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具体表现问:原来老的传宗接代的思想和农村劳动需要。比如说现在农村很多地方要挑水吃,你要挑不动,那就没水吃,所以生一个男孩比生一个女孩更值钱,更有价值。农村一般都是娶媳妇入门,男的入赘到女家的少。(2)与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有紧密联系。由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缺乏,农村普遍存在着养儿防老的想法。(3)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在经济生活方面和政治生活方面,妇女还不能与男性享有平等权利,而经济、政治生活中的弱势又自然会延伸至妇女在现实的家庭、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4)私营企业的家族化特征。在培养“事业接班人”的动机下,也对男性偏好形成生育刺激,如广东是较典型例子。(5)社会管理滞后。出生女婴的漏报、瞒报和错报较普遍,重男轻女观念导致弃女婴现象较多。生物技术发展、B超普及使得对查出是女孩后做人工流产、引产情况日益严重。
为了使出生性别人口比趋于自然平衡,中国政府采取综合治理、加大治理力度来遏止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第一,开展宣传教育,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知识和各项奖励优惠政策,通过标语、宣传画,文艺演出等各种形式营造关爱女孩行动浓厚的舆论氛围,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态度和行为。树立新时代的男女平等观,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生育观。
第二,高度重视,政府部门加大对生育选择的监控,将出生性别比升高问题纳入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加强监管和跟踪服务。制定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实行B超和染色体检查、引产手术、分娩接生“三定点”,开展孕前监测、孕期保健、产后随访的优质服务,全面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堵塞管理上的漏洞。
第三,协同有关部门齐抓共管,计生、卫生、工商、户籍管理等部门通协合作,依法行政,清理整顿非法B超检查和非法引产,对B超等能够予以性别选择的医检设备进行严格管理,杜绝胎儿性别鉴定事件的发生,对非法经营的机构和个人追究经济责任及刑事责任。
第四,打击溺弃女婴等犯罪活动,消除女童辍学现象,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制定并兑现一系列有利于计划生育女儿户家庭的奖励扶助政策,帮助计划生育女儿户解决实际困难,资助困难女孩上学成才,让女孩和女孩家庭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有保障。
第五,政府把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人大、政协把综合治理性别比升高问题列入调研题目或督察项目,加强研究,对不同胎次出生性别比升高作出具体分析,找出治本的方略,借鉴国际社会可供借鉴的经验,促使出生性别比降低。
5.各民族人口构成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在中国,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把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就各民族人口结构而言,汉族人口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据2000年统计,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15940万人,占总人口的91.5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0643万人,占总人口的8.41%。汉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一直在90%以上,1990年汉族人口占比一度降到91%,较过去最高时期94%的占比降低了3%,不过,2000年该比例又出现小幅上升,达到91.59%。汉族人口占比波动的原因与中国对少数民族实行较宽松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关,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允许少数民族生育多个小孩。
就55个少数民族内部而言,各少数民族之间的人口相差也很大,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到数据看,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有1617万,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只有2965人。
6.人口年龄结构
衡量人口年龄结构有多种方法,其中之一就是把人口年龄结构划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不断老化,人口年龄结构的类型就会从年轻型进入成年型,最后进入老年型。从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可以看出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过程。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除老少比一项指标外,其他指标均已达到成年型,可以说,1953年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虽属年轻型,但已接近成年型。而到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则属典型的年轻型。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很快,特别是婴儿死亡率下降更快,而人口出生率在原来较高水平上又有所提高,使人口中的少儿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年龄结构向年轻化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在死亡水平继续降低的同时,我国的生育水平也开始下降,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出生率和总的生育率急剧下降,导致出生人口减少,少儿人口比例下降,老年人口比例升高。到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已变为成年型。此后,人口年龄结构继续老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年龄结构开始向老年型转变。2003年,0~14岁人口占当年总人口22%,15~64岁人口占70%,65岁及以上的占7.5%。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也都超过了老年型人口的标准,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已经完成了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成为老年型人口,中国进入了老年型社会。从65岁以上人口占比历史数据比较看,老年人口占比一直处于上升态势,从1964年的3.56%,上升到2003年的7.5%,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老龄化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2002年,全球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是16亿,占全球总人口的10%,目前最有代表性的老龄化国家日本,65岁以上的老人已经占到总人口的18.5%。
7.人口地区构成
中国内地共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到统计数据看,中国人口地区构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中国人口地区之间差异很大。河南省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2000年人口普查得到人口总数是9256万人口,大约是人口最少的西藏自治区人口的35倍,即西藏自治区的人口只有262万。其次,中国人口集中度较高。总人口8000万人口以上的省有4个,人口最多4个省人口合计占中国总人口的27%,5000万以上的省有9个,人口数量最多的9省的人口总数占全国51%,其余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只占49%。最后,人口区域差异明显。中西部人口密集,大约为全国总人口的60%,相比之下,东部人口稀少一些。人口最多的前5个省分别是:河南(9256万)、山东(9079万)、广东(8642万)、四川(8329万)、江苏(7438万)。人口少于1000万的省、自治区有4个,从少到多依次是西藏自治区(262万)、青海(518万)、宁夏(562万)、海南(787万);三个直辖市人口数量从多到少排列依次是重庆(3090万)、上海(1674万)和北京(1382万)。
8.受过不同教育情况的人口构成
1990年和2000年两个年份不同教育程度人口对比数据可以得出,中国人口受教育程度在1990—2000这十年中间有明显提高。2000年,中国15岁及以上文盲和半文盲人口为850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2%,比1990年的15.88%下降了9.16个百分点;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由1990年的1422人上升到3611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由8039人上升到11146人;相反,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由37057人下降到35701人。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扩大,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出现了更快增长,高素质人口的比例继续增长。
9.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构成
中国人口城乡比例结构在1952—2003年之间出现了明显变化,城镇和乡村人口总数逐年增加,但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年上升,而乡村人口比重逐年下降,2003年底,中国城镇人口占比为40.53%。尽管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镇化水平很低。中国城镇化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比全世界50%左右城镇化平均水平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