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抗争与合作
14380200000031

第31章 从抗争到合作:乡村治理传播模式的变迁(7)

注释:

(1)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第283~284页。

(2)丁卫:《复杂社会的简约治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4页。

(3)李广:《中国乡村治理中的政治传播与控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93页。

(4)李广:《中国乡村治理中的政治传播与控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112页。

(5)曹攀峰:《信息社会化:市场、社会与国家》,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第44页。

(6)刘岳、宋棠:《国家政策在农村实践过程的理解社会学》,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2006年,第114页。

(7)车英、袁松等:《试论新闻传播在乡村治理中的反作用》,《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1月。

(8)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9)徐勇:《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代理人和当家人》,《二十一世纪》(香港),1997年8月。

(10)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第85页。

(11)赵旭东:《否定的逻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189页。

(12)斯蒂芬·李特约翰等:《人类传播理论》,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26页。

(13)C·赖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杨小东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71页。

(14)徐勇:《村民自治、政府任务及税费改革——对村民自治外部行政环境的总体性思考》,《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11期,第31~32页。

(15)王玲:《村庄公共空间:秩序建构与社区整合》,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第42页。

(16)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3页。

(17)李广、陈国申:《试论现代传媒对乡村政治的影响》,《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3期。

(18)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第37页。

(19)贺雪峰:《缺乏分层与缺失记忆型村庄的权力结构——关于村庄性质的一项内部考察》,《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2期,第68~73页。

(20)潘知常、林玮、袁力力:《传媒作为文本世界:文化研究的解读》,文化研究网。

(21)郭俊:《我国政府信息传播的历史考察》,《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22)张健:《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第113页。

(23)项继权:《乡村关系行政化的根源与调解对策》,《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24)徐勇:《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1990年代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困境的反思》,《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25)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546页。

(26)谢岳:《当代中国政治沟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0~115页。

(27)刘光宁:《开会:制度化仪式及其对当代社会观念和政治文化的影响》,《当代中国研究》,2005年第3期。

(28)赵树凯:《乡镇政府的应酬政治——10省(区)20乡镇调查》,三农中国网2005年8月15日(www.snzg.cn)

(29)吴毅:《小镇喧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593页。

(30)吴毅:《小镇喧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5-16页。

(31)吴毅:《小镇喧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8页。

(32)参见周晓虹:《1951-1958:中国农业集体化的动力——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社会动员》,《中国研究》2005年春季卷第1期。

(33)费爱华:《“报”的策略:一个情境建构的视角》,《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34)费爱华:《营销场的建构》,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10~213页。

(35)章绍甫:《农村集体行动中的说服性传播》,江西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第22~23页。

(36)刘光宁:《开会:制度化仪式及其对当代社会观念和政治文化的影响》,《当代中国研究》,2005年第3期。

(37)晏阳初:《晏阳初全集》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67页。

(38)陈朋、齐卫平:《后农业税时代农民政治认同类型的实证分析》,《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39)王浣瑶、胡大鹏:《软力量——乡村传播系统的二元对立结构》,《长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8月。

(40)樊水科:《乡村仪式传播与乡民生活世界》,兰州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第57页。

(41)张孝翠:《仪式传播与参与主体性》,《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4期。

(42)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102~104页。

(43)杨方泉:《塘村纠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00页。

(44)吴毅:《小镇喧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67~168页。

(45)布莱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155页。

(46)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第78~79页。

(47)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260页。

(48)Katherine Miller.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P90~191。

(49)吴毅:《小镇喧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31~32页。

(50)吴毅:《小镇喧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31~32页。

(51)吴毅:《小镇喧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15~216页。

(52)黄光国对中国人人际关系领域以及相应运作规则的划分,很大程度上受益于Lerner的分析,Lerner认为在西方文化中,个人最典型的成长过程包含三种基本关系:同一关系(identity relation),个体能够与他人分享并交换情绪经验的一种坚强而持久的关系;连结关系(unit relation),他人与自己在年龄、性别、居所等方面相似的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里,个人比较容易对他人产生亲密的情感,从而做出合作的行动;非连结关系(no-unit relation),与个体自己相异的他人,对于这些人,个人比较容易做出竞争或干扰的行动。而对应这三种关系的交往法则是:需求法则(need rule)、均等法则(equality rule),公平法则(equity rule)。Lerner M.J.(1981)The justice motive in human relations.In M.J.Lerner and S.C.Lerner(eds.),The Justice Motive in Social Behavior:Adapting to Times of Scarcity and Change.New York:Plenum Press.同时参见黄光国:《儒家思想中的正义观》,杨国枢、黄光国编著:《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1年。

(53)章绍甫:《农村集体行动中的说服性传播》,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第19页。

(54)吴毅:《小镇喧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31~32页。

(55)寺田浩明:《中国清代的民事诉讼与“法之构筑”:以〈淡新档案〉的一个事例作为素材》,易继明主编:《私法》(第3辑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56)林端:《儒家伦理与法律文化:社会学观点的探索》,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85~406页。

(57)杨方泉:《塘村纠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03页。

(58)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56页。

(59)孙立平:《软硬兼施: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作的过程》,《清华社会学评论》,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

(60)费爱华:《“报”的策略:一个情境建构的视角——以“杨乃武小白菜案”为例》,《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61)孙立平:《软硬兼施: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作的过程》,《清华社会学评论》,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

(62)吴毅:《小镇喧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00页。

(63)邱新有、戴微星:《征地拆迁中的“权”、“利”制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64)段京肃:《信息断裂与弱势群体的边缘化》,张国良等:《媒介化社会:现状与趋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4~55页。

(65)谢进川:《传媒治理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4页。

(66)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31页。

(67)参见Burns,J.,1988,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Rural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68)杨善华:《日常生活政治化与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69)于建嵘:《岳村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410页。

(70)陈涛:《村将不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7页。

(71)王玉娇、郑明芬:《村民自治中的政治传播》,《知识经济》,2008年第7期。

(72)薛亚利:《村庄里的闲话:意义、功能和权力》,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235页。

(73)薛亚利:《村庄里的闲话:意义、功能和权力》,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247页。

(74)陈柏峰、郭俊霞:《农民生活及其价值世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4~25页。

(75)薛亚利:《村庄里的闲话:意义、功能和权力》,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257页。

(76)吴毅:《小镇喧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90~191页。

(77)陈辉:《农民马拉松上访发生机理研究》,载《乡村中国评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5~213页。

(78)刘勇:《社会转型时期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和乡村治理困境》,《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5期。

(79)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结论。

(80)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9页。

(81)郑欣:《乡村政治中的博弈生存》,南京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第16~20页。

(82)转引自胡荣:《农民上访与政治信任的流失》,《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83)裴宜理:《底层社会与抗争性政治》,《东南学术》,2008年第3期。

(84)加塔诺·英莫卡:《统治阶级》,南京:译林出版杜,2002年,转引自徐勇:《农民改变中国——基层社会与创造性政治》,《学术月刊》,2009年第5期。

(85)徐勇:《农民改变中国——基层社会与创造性政治》,《学术月刊》,2009年第5期。

(86)程同顺、赵银红:《乡村管理模式的回顾与前瞻》,《中国政治》,2000年第8期。

(87)徐勇:《农民改变中国——基层社会与创造性政治》,《学术月刊》,2009年第5期。

(88)唐士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81页。

(89)康晓光:《论合作主义国家》,《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5期。

(90)Katherine Miller,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英文影印版2004年,第190~191页。

(91)Katherine Miller,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第190~191页。

(92)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93)旷宗仁、谭英、左停:《中国乡村传播及其优化模式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8期。

(94)吕云涛:《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历史变迁与未来走向》,《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95)林之达:《我国历史上极不平等传播关系中的传播策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期。

(96)杨保军:《论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关系》,《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6期。

(97)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53页。

(98)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69页。

(99)胡河宁:《组织中的人际传播:权力游戏与政治知觉》,《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3期。

(100)杨敏:《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4期。

(101)Rob Anderson,Kenneth N.Cissna,Ronald C.Arnett,The Reach of Dialogue,Humpton Press, 1944,pp.65~66.转引自王怡红:《人与人的相遇》,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07页。

(102)赵光勇:《治理转型、政府创新与参与式治理》,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42页。

(103)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8页。

(104)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75页。

(105)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刘榜离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8页。

(106)罗伯特·D·普特南:《繁荣的社群——社会资本与公共生活》,载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57页。

(107)于建嵘:《信访制度调查及改革思路》,载汝信、陆学艺:《2005: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33页。

(108)费爱华:《新形势下的社会动员模式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109)Zucker,L.G.(1986).Production of trust: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economic structure,1840 -1920.In B.M.Staw & L.L.Cummings(Eds.),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8,53 - 111. Greenwich,CT:JAI Press.

(110)郑也夫、彭泗清:《中国社会中的信任》,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第308页。

(111)祝灵君:《授权与治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37页。

(112)褚松燕:《“民主恳谈”:政府创新的维度与限度》,《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13)尼克拉斯·卢曼:《信任》,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26页。

(114)费爱华:《营销场的建构——一种人际传播的视角》,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93~194页。

(115)贺雪峰:《村治的逻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66~184页。

(116)贺雪峰:《什么农村,什么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266页。

(117)丁卫:《复杂社会的简约治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7页。

(118)曹海林:《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村落公共空间》,《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6期。

(119)李增元:《乡村治理转型视角下的农村社区建设》,《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6期。

(120)杨敏:《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4期。

(121)庄雅仲:《五饼二鱼:小区运动与都市生活》,《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122)杨敏:《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4期。

(123)Frieland.L.Communication,community,and democracy:Toward a theory of the communicatively integrated community.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1,28(4):358~391.

(124)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91~392页。

(125)张莉、任中平:《村庄善治:一种新型民主合作体制的建立》,《阅江学刊》,2009年第4期。

(126)参见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27)托马斯·戴伊:《公共政策新论》,台北: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1999年,第29页,转引自魏淑艳:《中国的精英决策模式及发展趋势》,《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第3期。

(128)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71页。

(129)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第37页。

(130)徐勇:《建构“以农民为主体,让农民得实惠”的乡村治理机制》,《理论学刊》,2007年第4期。

(131)贺雪峰:《缺乏分层与缺失记忆型村庄的权力结构——关于村庄性质的一项内部考察》,《社会学研究》,2001年2期。

(132)张丽超、皮海峰:《论我国农民民主意识的培育》,《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33)拉斯韦尔著,谢金文译:《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载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99~210页。

(134)徐君:《公民治理理论及其对中国街政改革的启示》,《学海》,2007年第3期。

(135)管中祥:《传播权力、弱势发声与市民社会之形成》,见《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2年8月21日。

(136)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68~69页。

(137)徐勇:《农村微观组织再造与社区自我整合》,《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138)于建嵘:《新农村建设需要新的农民组织》,《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39)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3~14页。

(140)刘明君、武晓雅:《基层群众自治中的协商民主探讨》,《三峡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141)冯兴元、柯睿思、李人庆:《中国的村级组织与村庄治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42页。

(142)吕云涛:《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历史变迁与未来走向》,《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143)吴理财:《官民合作体制:乡镇自治——乡镇政府改革思路探讨》,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03853.

(144)台大杰:《从国家与社会研究架构比较村民自治与宗族复兴》,《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第7期。

(145)李远行、朱士群:《农村宗族组织的制度性空间与法理性基础》,《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2期。

(146)台大杰:《从国家与社会研究架构比较村民自治与宗族复兴》,《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第7期。

(147)肖唐镖:《乡村治理中宗族与村民的互动关系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6期。

(148)朱武雄:《民间宗教的语言与城镇化农村治理》,《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3期。

(149)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页。

(150)王玲:《村庄公共空间:秩序建构与社区整合》,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第42页。

(151)刘伟:《难以产出的村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8页。

(152)王春光、孙兆霞等:《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和文化网络》,《浙江学刊》,2004年第1期。

(153)王春光、孙兆霞等:《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和文化网络》,《浙江学刊》,2004年第1期。

(154)曾国辉:《转型社会背景下乡村法治建设的路径思考》,《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2期(中)。

(155)李琳琦:《徽商与明清徽州教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72页。

(156)梁治平:《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王铭铭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30页。

(157)包先康、朱士群:《乡村社会资本:村民小组治理的“社会植被”》,《人文杂志》,2009年第2期。

(158)贺雪峰:《村治模式》,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29页。

(159)高波:《政府传播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