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瓷之源:上虞越窑
14380100000005

第5章 国西晋时期的上虞越窑(2)

三、结语

1.年代

凤凰山窑群的烧造年代未见文献记载。对该窑群的历次考古调查中也未见带纪年的标本,窑址群的绝对年代无法确定。但从采集到的标本的器物特征分析,与其他有纪年的器物进行比照,笔者认为凤凰山窑群的烧造年代应该是始于三国晚期,至西晋末熄火停烧。主要有如下依据:

从造型来看 凤凰山窑场生产的碗,下腹斜收,平底内凹,具有三国晚期碗的特征。平唇方口沿、丰肩、鼓腹、平底内凹的罐,平唇方口沿、深弧腹、平底内凹的钵,宽沿上翘、弧腹、平底内凹的洗,均具有西晋时期的时代特征(6)。

就装饰而言 碗、钵的口沿下,罐的肩部,洗的外壁拍印网格纹、戳印花蕊纹、联珠纹、贴铺首衔环等,均具有西晋时期越窑瓷器的时代特征(7)。

在烧造工艺上 器坯放在钵形、盂形垫具上垫烧,器坯与器坯之间用三足支钉或齿口具间隔,器坯叠装,充分利用窑床内空间,减少占用窑床的面积,以此来增加装烧量,是三国晚期至西晋时期越窑烧造工艺的一大特点(8)。

与其他越瓷窑址比较 凤凰山窑群的器物造型、花纹装饰,以及制作工艺上的特点,均与上虞三国至西晋时期的皂李湖、祝家山、多柱山、老鼠山、百官下沙竹山头、梁湖晾网山等窑址出土器物的风格完全一致(9),也与邻近绍兴县的馒头山、陶官山西晋窑址中出土器物的器形风格、花纹装饰、制作工艺相类似(10)。

同纪年墓中出土的器物对照 凤凰山窑群中出土的碗、罐、洗、堆塑罐等器物器形特征、花纹装饰均与杭州钢铁厂西晋太康八年墓、余姚梁辉九顶山西晋太康八年墓(11)、诸暨牌头西晋永兴二年墓出土的器物相同(12)。根据以上对照分析,笔者认为凤凰山窑群的年代确定在三国晚期至西晋末期较妥。

2.烧造工艺

成型方法 凤凰山窑群生产的器物,多采用拉坯成型,其方法大致有两种:一是器物一次成型;二是器物的口、颈、腹分开拉坯,然后套接起来,在快轮上拉成后的坯体,还要再经过修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器物规整,器表光滑,器壁厚薄均匀。而罐、钵、洗、樽之类器物的耳、足和装饰物,则采用模制法成型,然后再粘贴在器物上。由于十分讲究修坯这道工序,一般很难见到拉坯痕迹和接缝。

胎釉和烧制 凤凰山窑群的产品,瓷胎普遍呈灰白色或浅灰色,胎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较高,击之发出铿锵的金属声。其施釉方法为浸釉法,釉层厚薄均匀。器物大多上部施釉,近底处无釉露胎。釉色以青灰为主,也有青黄色的,色调显得沉静,釉面光滑滋润,玻璃质感较强,胎釉结合良好,极少有剥釉现象,流釉的情况也少见。

凤凰山窑群生产的碗、钵、洗等大口颈器物,多采用叠装的装烧方法,以此来提高装烧量,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窑内空间的目的。这种装烧方法是,上下坯体间用三足支钉或齿口具间隔,不使其黏结,但这种装烧方法会使器物留下窑具痕迹,它严重影响着产品的质量,这也是西晋产品不可克服的一大瑕疵。这种产品的瑕疵,一直延续到隋唐,到匣钵出现后,才完全得到解决。

花纹与装饰 凤凰山窑群产品,在花纹与装饰上的主要特点是装饰手法的多样性及装饰部位的规律性。它基本上代表了西晋时期越窑的装饰特点和装饰水平。它在碗、罐、钵、洗等器物上往往装饰各种花纹,较常见的装饰主要有划的弦纹;压印的网格纹和网格填线、菱格纹或菱格填线纹;戳印的联珠纹、花蕊纹;模印的铺首衔环、虎头及其他装饰物。但这种装饰手法,不限定一件器物只使用一种装饰方法和一种花纹,而是有的一件器物上既有压印的网格纹,在网格纹上下方再戳印联珠纹,在器物的口沿下或肩部贴上模印联珠纹,在器物的口沿下或肩部贴上模印的铺首衔环,尤其在堆塑罐上,其装饰花纹既有刻划、拍印、戳印,又有模印、捏塑、堆塑等,各种手法同时应用,充分反映了西晋器物装饰手法的多样性。多种装饰手法在同一件器物上的应用,能使其纹饰深浅有致,静中有动,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并且,各种花纹的装饰位置均有一定的规律性,如弦纹、网格纹一般装饰在器物的口沿下或肩腹部联珠纹、花蕊纹、网格纹、菱格纹的上下位置。纹带的组合,也具有规律性。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装饰工艺并不是随意运用的,而是密切结合工艺制作的要求,与之相得益彰。众多情况表明,凤凰山窑群生产的器物,它不仅仅是着眼于实际使用,而且还十分注重器物的美观和装饰艺术,融实用与艺术于一体,从而达到既是实用器,又是装饰品的目的,反映了西晋时期越窑装饰技艺的成就。

上虞越窑从东汉中晚期烧制出成熟青瓷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改革、创新,到了东汉晚期,瓷业生产已初具规模,尤其到了西晋时期,越瓷生产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凤凰山窑群正代表了这个时期越瓷的生产状况和制瓷水平。因此,该窑群对研究越窑发展史和西晋时期越瓷生产繁荣状况,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第五节 勘察梁湖晾网山青瓷窑址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晾网山窑址位于梁湖镇华光村的晾网山南麓,距市区百官4公里。它背靠兰芎山,面对百(官)岭(岭南)公路,东去后张村300米,北至梁湖变电所500米,西离曹娥江2500米。

窑址地处晾网山脚的缓坡上,窑址表面藤蔓丛生,荆棘遍地,唯西北不远处尚有一片较大的茶园。

晾网山系兰芎山之余脉(兰芎山海拔326米,在晾网山北),其山势呈南北走向,蜿蜒绵伸,在东西两侧的300米处,亦有数处南北走向的岭,前后彼此呼应,两山间的空隙带,形成面积百亩的山岙,岙内土地肥沃,庄稼茂盛,环境幽雅,景色宜人。

窑址前200米,是梁湖镇政府所在地,这里厂房林立,人口稠密,一条长达40里的余(姚)上(虞)运河横贯该镇,水上交通便捷。

去晾网山窑址,可从市区乘车经百岭公路,几分钟即至梁湖镇晾网山窑址。

二、造型与纹饰

1.产品

晾网山窑址烧造产品有碗、罐、钵、洗、水丞、砚台、盘口壶、鸡首壶、鸡首罐、狮形器、堆塑罐、罂、壶。窑址未经发掘,窑床结构不清楚,现将器物的造型、釉色、纹饰及窑具的情况分述如下:

碗 可分五型。

Ⅰ型:尖唇,折腹,平底略内凹,内底有三足支钉痕,胎呈灰色,施青黄色釉。

Ⅱ型:尖唇,弧腹,平底微内凹,在口部饰弦纹一道,肩腹部拍印网格纹,一个大网格又分成九个小方格。胎灰色,釉色青灰。

Ⅲ型:圆唇,弧腹,平底微内凹,在口部饰两道弦纹,肩腹部有上下两道花蕊纹,两道花蕊纹之间是一道菱格纹,菱格内划一条条短直线,在上一道花蕊纹和菱格纹之间贴铺首。胎较厚,灰色,釉色青黄。

Ⅳ型:圆唇,腹部斜直,至下腹内收,平底微内凹,内底有盂形齿口痕,口沿下压印一圈网格纹。釉色青黄,胎灰色。

Ⅴ型:圆唇,弧腹,低饼足,口沿下饰两道弦纹,腹部饰四道水波纹。釉色青黄,胎灰色,壁较厚。

罐 平唇,直口低颈,丰肩,鼓腹,平底微内凹,肩部饰两道弦纹和联珠纹。胎灰色,釉色青黄。

洗 宽沿,沿面倾斜,腹壁斜直,肩腹部饰两道弦纹,弦纹间饰一圈网格纹。釉色青黄,胎灰色,壁较厚。

狮形器 器形作雄狮,头作狮形首,昂首瞪目,龇牙咧嘴,尾呈蕉叶状,颈脊分披鬃毛,颔下有须,腹部两侧划飞翼,肩上置圆管,管与体内相通,体内中空,底置四肢蹲伏,通体施青灰色釉。

钵 尖唇,弧腹,低饼形足。肩腹部饰四道弦纹和一圈网格纹,胎色灰,釉色青灰。

砚台 子口,砚面微隆,下安三足。胎灰白色,施青灰色釉,砚面不上釉。

鸡头壶 盘口,细颈较长,在盘口和器腹安一条圆把。鸡头作流,与器身通,鸡头有冠,颈长,盘口上有四点对称褐彩。胎色灰,釉色青黄。

2.窑具

窑具分垫具和间隔具两类。

(1)垫具分两种:

Ⅰ型:筒形束腰垫座,器身呈直筒形,腰部作弧形微束,托面有内折平唇。

Ⅱ型:盆形垫座,盆形,口大底小,底面平整,腹壁斜直,口部有内折平唇。

(2)间隔具分两种:

Ⅰ型:三足支钉,托面平整,托面下是三足支钉,支钉是上粗下尖的圆锥形。

Ⅱ型:盂形齿口座,托面形似环,托面平整,托面下是齿口,齿口九、七、五不等。

3.胎、釉、纹饰

晾网山窑烧造的产品胎骨坚硬致密,多数呈灰色,少数为灰白色。釉色多数是青灰色,少数青黄色;胎釉结合好,不少器物上有黏沙。在鸡首壶等器物上出现褐色点彩,在器物的肩腹部普遍地划饰弦纹和压印网格纹、联珠纹,有的还贴铺首,也有的划饰水波纹。

三、烧造年代的断定

从其使用的窑具看,三足支钉和直筒形窑具主要在三国时使用,盂形齿口窑具和盆形垫具,主要在晋代使用。

Ⅰ型碗从其造型看,是三国时较典型的器型。罐、钵等器腹上饰联珠纹、网格纹,是西晋时较流行的纹饰;圆饼形底足,在西晋晚期和东晋时期较为常见;鸡首壶的盘口上饰四点对称的褐彩,则是东晋时较为常见的装饰风格。

晾网山窑的烧造年代当是始自三国续烧至晋代。

四、历史、艺术价值

首先从历史价值上说,上虞境内三国、西晋窑址数量很多。晾网山窑址因其生产的产品种类多,数量大、质量好而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在越窑的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晾网山窑的产品主要是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也有少量的随葬冥器,它有助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情况,对同期古墓随葬品的断代也起到了旁证的作用。

其次从艺术价值方面看,晾网山窑址生产的鸡首罐、鸡首壶的鸡首是用坯泥在模中翻出,然后粘接在罐、壶的肩部,用陶模压印器物,大小纹饰一致,工效高。狮形器,是用坯泥在陶模中分别压印成器身左右的两半,然后黏合成器。狮形器的造型是一只卧狮,双耳上耸,龇牙咧嘴,背部划饰毛纹,上有一管状口,可用作插烛。狮子的形态逼真。狮形器把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晾网山窑的产品在口沿或肩腹部普遍地刻弦纹和戳印联珠纹、压印斜方格纹,有的还贴饰铺首。联珠纹多数由一个个并列连接的花蕊纹组成,少数的简化为圆圈纹。网格纹有的单纯用斜方格纹组成,也有在斜面方格内用细斜线划分成九格或十六格。晾网山窑产品的纹饰普遍压印深,纹饰清晰,工艺精致,制作技艺精良,反映了西晋时期上虞越窑的制瓷水平,是研究三国至晋代越瓷器物造型及花纹装饰等制瓷技艺极好的实物资料。

第六节 西晋时期上虞越瓷生产

上虞是越窑青瓷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地之一,在东汉中晚期已成功烧制出成熟的瓷器,尤其到了西晋时期,瓷业生产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出现了相当繁荣的景象,开创了上虞越窑发展史上的第一个繁荣发展期。为进一步揭开西晋时期上虞越瓷生产的面纱,笔者根据考古调查资料和有关文献书籍,试对上虞越窑西晋时期的窑场分布,器物种类与特征,装饰工艺新成就,以及瓷业生产繁荣的原因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冀作引玉之砖。

一、地理环境与窑场分布

西晋时期上虞烧造越瓷的窑场,主要分布在上虞南部,曹娥江中游两岸的凤凰山、晾网山、帐子山、虎尾巴山和离曹娥江约6公里的皂李湖畔以及上虞东部边缘的驿亭横塘,形成了6个大的窑址群。其他在曹娥江边的百官龙山、曹娥竹山头、梁湖拗花山等地,也有不少窑址发现。迄今为止,上虞已发现西晋窑址达60多处,并且每处窑址的规模都较大,堆积也十分丰富,现简述如下:

凤凰山窑群 位于上虞市西南部,曹娥江中游西岸的上浦镇大善村,此地三面环山,东临杭温公路,公路东侧是曹娥江,其西面、西南、西北面均是丘陵起伏,群山连绵。较高的山:北面有龙会山、大岭岗,西边有罗村山以及南面的四峰山,形成了三山环抱,东为平原的畚箕状地形。窑旁有溪,溪水往南汇入小舜江,折而向东直通曹娥江,古人选择在此地烧瓷,具备了原料就地可取,燃料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方便的优越条件。凤凰山窑群的窑址分布在大善村后的前山、凤凰山、尼姑婆山,三座山南北并列,形成了一个大的窑址群。凤凰山窑烧造的产品,大多器形规整、质量精美,瓷片堆积中可辨认的器物种类有碗、罐、钵、洗、樽、盘口壶,以及冥器堆塑罐、水井。其中碗所占比例最大,罐次之。凤凰山窑址现为上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晾网山窑群 位于上虞市中部,曹娥江中游东岸的梁湖镇。窑址分布在梁湖镇华光村的晾网山和晾网山东边,华东村的傅家山西山下。窑址东边是丘陵山地,西边是一片平坦的耕地,早年由曹娥江水冲积而成,南边是村庄,北边群山连绵,最高的兰芎山,海拔326米,为全镇群山最高点。窑址西侧的百丰(百官至丰惠)、百岭(百官至岭南)公路是市区百官通往虞南各乡镇的交通要道。窑址南边不远的“四十里”古运河,在曹娥江边的江坎头村起点,经皂湖、丰惠、谢桥等地,翻越夹塘通明坝与余姚市的姚江相通,是古时上虞通往余姚、宁波的水路交通要道。并且四十里河西端,江坎头村的梁湖堰,过堰即可进入曹娥江。晾网山,据当地居民相传:以前曹娥江水曾流经山旁,江中捕鱼人常在此山上晾网,故取名为晾网山。由此可见在晾网山开设窑场,制瓷条件十分优越。

晾网山窑群根据地形和堆积情况分析判断,它是一处有5条窑的古窑群。窑址分布面积2000平方米。该窑所在位置的山坡较缓,大约在10度左右。窑前有一块平坦的山地和水塘,据分析该地可能是当时的制作工场。晾网山窑址的产品,以碗、罐为大宗,洗、盘口壶次之,其他还有钵、狮形器、水丞、砚台、鸡首罐、堆塑罐等器物。晾网山窑址,现为上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帐子山窑群 位于曹娥江中游东岸,上虞市南部的上浦镇夏家埠村。窑址位于新坟山与帐子山相接的山岙南麓,窑址西面有一片紧靠曹娥江的大平原,东面是调山、塔山,山峦起伏相连。窑址前的山溪呈东西向,窑址对面即为鞍山。此处树木繁茂,燃料资料充足,瓷土蕴藏十分丰富。此窑址范围很大,堆积丰富,瓷器质量很高。可惜,1976年冬,夏家埠村畜牧场在窑址内开辟水田时,大量堆积层被挖掉,遗址破坏严重。从采集到的标本辨认,器物种类有碗、碟、钵、盘口壶、鸡首壶、罐、洗等。

虎尾巴山窑群 位于上虞市西南部,曹娥江中游西岸,陶岙村的虎尾巴山东南坡。它背靠虎尾巴山,面临陶岙溪,东南方与田螺山遥遥相望,其西南面为陶岙村(在虎尾巴山北面的平阳山,也是一处西晋窑址,当时应为同一个窑场)。此地四面环山,西北面的大岭岗,海拔349米,为上浦镇的最高点。山下有溪,往东直通曹娥江,面前有道路,往东与杭温公路相接。公路东侧即是曹娥江。该窑产品,主要有洗、钵、狮形器等。

皂李湖畔窑群 位于上虞市中部,距市区百官8.2公里的梁湖镇皂李湖畔。此地三面环山,南为狭长的平原,窑址主要分布在皂李湖东岸的老鼠山,湖东北岸的多柱山、祝家山以及湖西北岸的龟山等地。近山麓处的缓坡地段,就是窑址所在。窑址所在的山并不高,海拔不足100米,但山上地层丰厚,树木繁茂,并且山的东面和北面,丘陵起伏,群山连绵,柴薪资料十分丰富。窑址前的皂李湖系上虞第一大湖,水域面积达1500亩以上,平均水深1.8米,最深处达6米以上。古人选择在这里开设窑场,制瓷用水十分方便。湖南边的闸口,是排泄湖水注入运河的出口。这条运河长达40里,是东往余姚、宁波,西向绍兴(萧山)等地的重要水上航线,有这样便捷的水路运输条件,大量的青瓷制品可以从这条航线源源不断地运销出去。皂李湖窑场烧造的产品,其种类有碗、钵、罐、唾壶、盘口壶、泡菜罐和砚台、虎子、洗、水盂、灯盏等10余种。其中碗所占比例最大,钵、罐、盘口壶次之。皂李湖畔的罗岭青瓷窑址,于1987年公布为上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横塘窑群 位于上虞市东部边缘,距市区约9公里。横塘,原是堤塘的名称,它是古时夏盖湖区与白马湖区之间的一条东西向的堤塘,俗称横塘。后因塘上建庙,庙前形成集市,故横塘成为地名。横塘窑址,主要分布在驿亭横塘片横塘村的马山、半界庵山,冯家村的石王山,岭下王村的倪阁岙,孙家塔村的夹坝山,杨溪村的馒头山,倪严村的凤凰山,虎岙村的大山等地。横塘窑群的器物种类,以碗为大宗,罐次之,其他还有洗、碟、鸡首壶、盘口壶等,器物种类比较少。

二、器物种类与特征

西晋时期,是越窑发展史上的繁荣发展期,在这一时期,越窑不但窑址数量多,规模大,而且器物种类十分丰富。窑址调查资料和墓葬出土情况表明,这一时期的器物种类,有碗、罐、钵、簋、隔盘、鸡首壶、泡菜罐、盘口壶等之类的盛贮器,有洗、樽、虎子、唾壶、熏炉之类的卫生器,有灯盏、狮形器之类的照明器,有蛙盂、砚台之类的文具,还有堆塑罐(谷仓)、水井、鸡笼、猪圈、狗圈、斗、鬼灶之类的随葬冥器等等。并且,西晋越瓷器不但种类丰富,而且每种器物又有多种形式,口、腹、底的形状也有所不同。

碗 分九型。

Ⅰ型:尖唇,口沿微外侈,上腹近直,下腹弧收,平底内凹,口沿下饰一道凹弦纹,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光滑滋润。

Ⅱ型:尖唇,口沿近直,下腹斜收,平底内凹,内底心下凹,并划一圈弦纹,作腹与底的分界,施青灰色釉。

Ⅲ型:尖唇,敛口,上腹弧,下腹斜收,平底内凹,口沿下划一道很细的弦纹,内底下凹,并划一圈弦纹,作碗腹与底的分界,通体施青灰色釉,外壁近底处无釉露胎。

Ⅳ型:圆唇,口沿外侈,上腹近直,下腹斜收至底,平底内凹,口沿下饰二边凹弦纹和菱格填线纹,内外施青灰色釉,釉色青灰微黄,内底留有齿口间隔具痕迹。

Ⅴ型:尖唇,敛口,弧腹,平底内凹,口沿下饰凹弦纹和网格纹带,内外施青灰色釉,外壁近底处无釉。

Ⅵ型:圆唇,上腹近直,下腹弧内收,饼足微凹,口沿下饰一道凹弦纹,内底有三个窑具痕迹,内外施釉,釉色青灰泛黄。

Ⅶ型:尖唇,口沿外侈,上腹近直,下腹弧收,底置宽短圈足,外施青灰色釉,外底无釉露胎。

Ⅷ型:圆唇,敛口,弧腹,矮饼足内凹,口沿下饰凹弦纹和网格纹,内底划两道凹弦纹,两弦纹间划连弧纹。内外施釉,外底心无釉,釉色青灰泛黄。

Ⅸ型:圆唇,敛口,弧腹,平底内凹,口沿下饰两道凹弦纹,通体施青灰色釉。

罐 分六型。

I型:圆唇,短颈,口微外侈,溜肩,上腹圆,下腹斜收,平底内凹,肩部置对称的半环耳,两耳间划弦纹和拍印网格或菱格纹,施青灰色釉。

Ⅱ型:圆唇,低颈,丰肩,肩部划两道凹弦纹。印网格纹带(也有的肩划凹弦纹,戳印花蕊纹和拍印网格纹的),施青灰色釉。

Ⅲ型:平唇直口,丰肩,圆腹,下腹渐收,平底稍内凹,肩部置对称的叶脉纹半环耳,两耳间饰弦纹和网格纹,施青黄色釉,有细碎裂纹,施釉不及底。

Ⅳ型:平唇,高颈,折肩,弧腹,腹部划两道弦纹,两弦纹间戳印联珠纹,下方布满戳印的菱格纹。胎灰白色,质地坚硬,施青灰色釉,釉层滋润光洁,玻璃质感强。

Ⅴ型:盘口,斜肩,弧腹,肩部附四横耳,两耳间贴铺首衔环,施青黄色釉。

Ⅵ型:盘口,束颈,折肩,直筒腹,平底微内凹,肩部印斜方格纹,贴四横耳并间隔贴铺首衔环,施青灰色釉。

钵 分七型。

I型:圆唇,口沿微外侈,弧腹,平底内凹,口沿下划一道凹弦纹,拍印一圈网格对称的铺首衔环。

Ⅱ型:圆唇,敛口,下腹斜收,深腹,平底内凹,口沿下划三道凹弦纹,施青灰色釉。

Ⅲ型:圆唇,敛口,鼓腹,平底内凹,口沿下饰两道凸弦纹,上腹戳印花蕊纹,划斜方格纹,贴对称的铺首衔环,通体施青灰色釉。

Ⅳ型:平唇,方口,深腹,微弧,平底内凹,口沿下划一道凹弦纹,戳印三道花蕊纹,施青灰色釉。

Ⅴ型:尖唇,口外侈,上腹斜直,下腹微弧,饼足内凹,口沿下饰凹弦纹,通体施青黄色釉。

Ⅵ型:尖唇,敞口,深腹,平底内凹,上腹饰两道凸弦纹,凸弦纹下方戳印花蕊纹和拍印网格纹,施青黄色釉。

Ⅶ型:尖唇,敞口,斜直腹,口沿下饰一道凸棱,下腹部戳印一道花蕊纹,施青灰色釉。

簋 圆唇,口微外侈,深腹,喇叭形圈足,口沿下划凹弦纹,弦纹下戳印花蕊纹,并等距离贴铺首衔环,施青灰色釉。

砚台 圆唇,直口,宽沿,平底,底置三足,施青灰色釉,砚面无釉。

灯盏 分三型。

I型:器物由油盏,灯柱与承盘粘接而成,油盏为一敛口鼓腹的小碗,灯柱上细下粗,有多级棱线,承盘平口,折腹,喇叭形圈足,施青灰色釉,器形简洁精巧,制作规整。

Ⅱ型:器物为油盏,灯柱与底盘粘接而成,油盏,呈碗状,灯柱为束腰的圆柱,底盘为覆钵状,在灯柱上有两层堆塑各种形态的裸体男女人物和鸟。

Ⅲ型:呈俑顶罐之形状。由油盏和灯柱两部分组成,油盏为一小罐。罐,敛口、硕腹、假圈足,肩部等距离地附四只圆形横耳,罐身上戳印菱格填线纹。灯柱做成半身俑状,俑头的前后左右各梳一发髻,发髻内外斜挑,托住油盏,俑的面部正对前方,双目紧闭,双手捏住一环状物于胸前,身穿对襟衣服,衣服上戳印联珠纹,器表施青黄色釉。

鸡首壶 浅盘口,束颈,溜肩,硕腹,平底微内凹,鸡首引颈高亢,内通腹腔,圆条形执把,上端与盘口相接,下端粘贴于肩部,施青灰色釉。

盘口壶 浅盘口,短颈,溜肩,鼓腹,平底内凹,肩部置圆条形横耳,釉色青中带黄。

洗 宽唇微上翘,弧腹,平底内凹,唇面无纹饰。腹外壁中下部印网格纹及花蕊纹带,也有的在腹外壁划一圈凹弦纹,内底有双圈印纹。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光滑滋润,胎灰白色。质地细腻坚硬。

虎子 通体作成两端略平的椭圆形,圆口上翘,腹部略收敛,划飞翼,腹下置弯曲的四肢,背上安绞索状提梁。

瓶 直口,高颈,斜肩,硕腹,颈和肩部各饰两道弦纹,施青灰色釉。

泡菜罐 双口沿,溜肩,弧腹,平底,肩部划两道弦纹,置对称的横耳。

狮形器 头作狮头形,尾巴呈蕉叶状,颈脊分披鬃毛,颔下有须,腹部两侧划飞翼,背上置小圆管,腹下置弯曲的四肢。

唾壶 形似樽,敞口,圆球腹,高圈足,肩部拍印网格纹,也有的肩部戳印联珠纹并贴对称的铺首衔环作装饰。

香熏 器物由焚香的熏炉和三足承盘组成,熏炉呈球形,中空,束颈,小口,口上饰小半球,炉壁镂空三层,孔作凸字形,底附三兽足,烧结在承盘上,承盘平沿,口微敛,壁斜直,平底微内凹,熏炉及承盘点褐彩,通体施青灰色釉。

隔盘 方形,直口,宽沿,底置花口圈足。槅盘内置隔梁,把盘分成九小格,施青灰色釉。

樽 圆唇,敛口,鼓腹,底置三兽头足,施青黄色釉。

蛙盂 敛口,斜肩,扁圆腹,平底内凹,前饰蛙头,后置蛙尾,左右两旁饰双肢,蛙头前视,四肢作蹲跃状,把蛙的形状刻画得惟妙惟肖。

堆塑罐 每件器物上的堆塑内容各不相同,没有固定的模式,并带有随意性,但总的形状不外乎下为罐体,在罐的肩上、口旁以及腹部堆塑各种饰物。其堆塑内容,有天上飞的鸟,地上走的兽,也有海里游的鱼,爬的蟹;另外,较多见的还有玩耍的乐伎俑。而乐伎俑的姿态,又各不相同,有的手持琵琶,有的盘腿而坐,有的耍弄杂技,真是千姿百态,应有尽有。它涵盖了天上、人间、地上、海里的各种内容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幅大千世界神奇的立体画。

水井 平唇直口,低颈,折肩,筒腹,下部略收,施青灰色釉。

鸡笼 笼为半圆筒形,上镂空,两端平,笼内塑鸡,鸡头伸出于外,底为平板状,笼与底烧结在一起。

猪圈 器作圆筒形,方唇直口,围一周栅栏,平底内凹,圈内塑一猪,作卧状,施青灰色釉。燋斗火盆 燋斗为圆唇侈口,束颈,平底,腹侧安一短把手,火盆与斗烧结在一起,施青灰色釉。

鬼灶 灶体作船形,头尖微翘,置排烟孔。灶尾平直,中央下方开火门,灶面上有两孔,上置釜与甑,施青灰色釉。

狗圈 圈为碗形,圆唇,口微侈,弧腹,平底平凹,圈内塑一狗,作蹲伏状,昂首前视,施青灰色釉。

综上所述,西晋越瓷品种多样,种类丰富,在此不能一一枚举。但器形矮胖,丰满,胎壁厚重,纹饰繁缛,施青灰色釉,是西晋越瓷器的主要特征。

三、器形和装饰工艺上的新成就

l.在器形设计上

西晋时期的越窑,在器物造型和装饰工艺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并取得了新的成就。在器形上,它采取增厚器壁的办法来防止器物变形,并把器物造型向稳重端庄方面发展。在制作过程中,为克服由此而产生的厚重、笨拙感觉,造型设计者们把碗、碟一类器物的口沿做薄,把洗的唇面做成内凹的弧形,将平唇钵的口沿和盘口壶的盘口外缘等部位做成规整的直角线条,或做成纤细的棱线,用这几种办法,使器形显现轻巧感,克服厚重感;在另一方面,因西晋时期的烧制方法是采取明火焙烧法,它的装烧方法是一个坯件占一个窑位,而口大的器物,则采用器坯上下相叠的叠装法,为使叠装器坯的底部增加承压力,不使其变形和塌陷,窑匠们采取加厚器底的方法,因此,这一时期器物的底,往往是厚厚的平底。由此可见,某种器形的出现,往往是与当时的审美时尚、装烧工艺、制作水平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2.在花纹装饰上

西晋时期越瓷的主要装饰特点是装饰手法的多样性,装饰部位的规律性。它在一件器物上不限定只用一种装饰手法,一种花纹,而是多种花纹、多种装饰手法同时应用在一件器物上。它在器物上既有刻划的弦纹,压印的网格纹,戳印的联珠纹,模印的铺首衔环、佛像、虎头及其他饰物,有的在网格纹的上下方再戳印联珠纹,在器物的口沿下或肩部贴模印的铺首衔环之类的饰物。尤其在堆塑罐上,其装饰花纹既有刻划、拍印、戳印,又有模印、捏塑、堆塑,各种装饰手法同时应用。其花纹内容,有天上飞的鸟,地上走的兽,水中游的鱼。并且,同一种纹饰的运用也有所不同。如熊的装饰,有的蹲坐于堆塑罐上建筑围墙的四角,有的则作香熏和砚台的足。又如虎的运用,有的作奔虎状,做便壶的提梁,有的做洗、樽的足,又有的与龙、凤等珍禽异兽组成花纹带,装饰在洗、钵、罐的肩腹部,以此来增加器物的端庄气氛和美观感觉。各种装饰手法和各种花纹在同一器物上的应用,能使纹饰深浅有致,静中有动,从而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在花纹的装饰位置方面,它具有一定规律性。如弦纹、网格纹一般装饰在器物的口沿下或肩腹部。联珠纹、花蕊纹、网格纹、菱格纹的上下位置,纹带的组合,也具有规律性。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花纹装饰不是孤立地创造出来或盲目地随意运用,而是密切结合工艺制作的要求,并且相互衬托,使之相得益彰。众多情况表明,西晋越窑生产的器物,在器形和装饰设计上,不仅仅是着眼于实际使用,而且还十分注重器物的装饰艺术,把器物融实用与艺术于一体,从而达到既是实用器,又是装饰品的目的,它反映了西晋时期越窑装饰技艺的新成就。

四、瓷业生产繁荣的原因

1.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为制瓷业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上虞古隶会稽,战乱较少,并且,孙吴统治者以保江东,观成败,在曹魏和蜀汉对峙的空子里求生存,作为外交政策,社会相对稳定。它能使广大人民有精力去重视和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到了西晋时期,在永嘉之乱军阀和地方割据的大混战中,中原经济受到摧残,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因此中原广大人民和一些士族地主纷纷渡江南下,寻找安身立命之地。中原人口的大量南徙,使江南人口得到激剧增加,并且,在中原人口南迁的过程中,它给江南带来了劳动力和手工技艺。这样,既为江南经济的大开发补充了劳动力,又传播了中原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因此,使江南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社会上出现谷帛如山,稻田沃野,民无饥岁的繁荣景象,从而为制瓷业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2.厚葬风盛行,使瓷器销售量增大,刺激了瓷业生产的发展

汉代以来,江南社会稳定,人们生活富庶,民间“送终之制,竞为奢靡,生者无石米之储,而财力尽于坟土,伏腊无糟糠,而牲宰兼于一奠”(13)的厚葬风盛行。到了三国西晋时期,这种厚葬风俗仍然继续流行,并且这种风尚延至整个西晋时期。虽然对西晋时期会稽一带盛行厚葬风的情况史料记载不多,但已被宁绍地区历年来的墓葬出土资料所证实。如上虞蒿坝狗尾巴山出土的一座小型西晋砖室墓,出土青瓷器随葬品达20件之多(14)。在以上随葬品中,其中青瓷堆塑罐、青瓷水井、青瓷鸡笼、青瓷猪圈、青瓷狗圈、青瓷米筛、青瓷畚箕、青瓷米缸这类冥器达12件。又如绍兴县上蒋凤凰山出土的一座西晋永嘉七年的砖室墓,墓的规模并不大,但墓中有出土制作精良、造型优美的越瓷器达20余件(15)。在该墓出土的随葬品中,其中青瓷堆塑罐、青瓷□斗火盆、青瓷耳杯盘、青瓷鸡笼、青瓷猪圈、青瓷狗圈、青瓷筛、青瓷鬼灶、青瓷磨、青瓷熏炉等冥器类青瓷品达10余件,比例占了一半以上。由此可见,上虞越窑为满足社会的需要,在烧制日用器的同时,还烧制大量的冥器,提高了销售量,促进了瓷业生产的繁荣发展。

3.新品种的研制开发,拓宽了生产领域和销售渠道

到了西晋时期,上虞越窑已有较长的制瓷历史,生产经验已经丰富,造型和装饰艺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它生产的器物品种除碗、罐、盘、钵等一些平民化的日用器外,还能够创制出许多造型别致、式样优美、制作精良、纹饰精巧的新品种。如南京板桥镇石闸湖西晋永宁二年(302)墓出土的鹰形壶,肩部堆塑双目圆睁、尖啄下勾的鹰头,两侧划飞翼,腹下前面贴附双爪,后面塑尾巴,给人以鹰栖于枝的感觉,器物造型生动,栩栩如生(16)。又如江苏金坛白塔,浙江上虞砖瓦厂、南京甘家墓等西晋墓出土的扁壶,制作十分精美,形象非常生动(17)。又如江南宜兴西晋永宁二年墓出土的神兽尊,头颈高昂,口中吞珠,张嘴露齿,长须下垂,双眼突出,威武凶猛,把神兽的形象刻画得气韵生动,形神兼备,艺术造诣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18)。其他还有如青瓷鸡首壶、青瓷狮形器、青瓷蛙形水盂等器形优雅别致的品种(19)。这些品种新颖、质量精美的越瓷器的面世,一开始就受到上层社会的广泛青睐,成为日用、陈设、收藏的珍宝,陶瓷的一个宠儿。因此可以说,这些精美瓷器的大量出现,大大地拓宽了生产领域和销售渠道。

上虞越窑从东汉中晚期成熟瓷的烧制成功,到西晋时期制瓷业的繁荣发展,仅仅用了数十年的时间,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它无论对胎釉原料的选用,成型工艺的创新,窑场规模的壮大,还是装饰手法的丰富,花纹图案的繁缛多样,都是前所未有的,在其后的瓷业发展史中也极为罕见。时间虽然过去了1700多年之久,但它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确实令人惊奇,值得后人研究和借鉴。

(1)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160页;《上虞市古窑址考古调查资料》(未刊稿)。

(2)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160页;《上虞市古窑址考古调查资料》(未刊稿)。

(3)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160页;《上虞市古窑址考古调查资料》(未刊稿)。

(4)《上虞市古窑址考古调查资料》(未刊稿)。

(5)周燕儿:《绍兴两处六朝青瓷窑址的调查》,《东南文化》1991年第3期。

(6)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7年出版;《上虞市古窑址考古调查资料》(未刊稿)。

(7)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7年出版;《上虞市古窑址考古调查资料》(未刊稿)。

(8)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7年出版;《上虞市古窑址考古调查资料》(未刊稿)。

(9)章金焕:《浙江上虞皂李湖古窑址调查》,《南方文物》2002年第1期。

(10)周燕儿:《绍兴两处六朝青瓷窑址的调查》,《东南文化》1991年第3期。

(11)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纪年瓷》,文物出版社2000年出版。

(12)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纪年瓷》,文物出版社2000年出版。

(13)(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二《明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

(14)上虞县文物管理所:《浙江上虞江山三国吴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1989年第2期。

(15)浙江省博物馆编:《浙江纪年瓷》,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

(16)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17)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18)中国陶瓷编辑委员会:《中国陶瓷·越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9)上虞博物馆考古调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