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三剑:忠诚、责任、感恩
14359500000003

第3章 忠诚是每个员工必备的职业素养(2)

克里这才明白过来。后来,他凭着自己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良好的忠诚度,成为一流的职业经理人。

一个不为诱惑所动、能够经得住考验的人,不仅不会失去机会,相反会赢得机会,还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反之亦然。

汤姆是一家大公司的技术部经理,能说会道,且做事果断,有魄力,老板很倚重他。有一天,一位来自法国的商人请他到酒吧喝酒。几杯酒下肚,法国商人对汤姆说:“我想请你帮个忙。”“帮什么忙?”汤姆很奇怪地看着这个并不是很熟悉的法国人问道。

法国商人说:“最近我和你们公司在洽谈一个合作项目。如果你能把相关的技术资料提供给我一份,将会使我在谈判中占据主动地位。”“什么?你让我做泄露公司机密的事?”汤姆皱着眉头,显然这对他来说有些为难。

法国商人压低声音说:“你帮我的忙,我是不会亏待你的。如果成功了,我给你15万美元报酬。还有,我会为这件事情保密,对你不会有一点儿影响。”说着,法国商人就把15万美元的支票递给了汤姆,汤姆心动了。

在其后的谈判中,汤姆所在的公司非常被动,导致损失很大。事后,公司查明了真相,辞退了汤姆。本来可以大展宏图的汤姆因此不但失去了工作,就连那15万美元也被公司追回以赔偿损失。汤姆懊悔不已,但为时已晚。业内许多公司也知道了这件事,谁也不愿意用他。

其实,原本老板很欣赏汤姆出众的才华,还想着力培养他,但这件事情发生后,尽管他很为汤姆的才华惋惜,但显然公司不可能再让汤姆待下去了。为了一己私利,泄露公司机密,是一种背叛公司、背叛自己的行为。这种行为造成的污点,将给员工的职业生涯笼罩上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当一个人失掉了忠诚,连同其一起失掉的还有尊严、诚信、荣誉以及个人的前途。

在诱惑颇多的今天,人很容易失掉忠诚而出卖别人或企业,这时候,能够守护忠诚的人就显得更加可贵。坚持自己的忠诚,需要鉴别力也需要抵抗诱惑的能力,并能经得住考验。当我们忠诚于我们所在的企业时,所得到的不仅仅是企业老板对我们更大的信任,还会有更多的收获。

忠诚是任何一名出色的员工都必须具备的美德。也可以说,对企业忠诚,就是主动以不同的方式为企业做出贡献。不背叛企业,不做损害企业利益的事情,只是忠诚的一个表现方面。而积极改进工作方法,主动为企业寻找开源节流的途径,也是忠诚的一种体现。总之,忠诚于企业是任何一位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

绝不泄露公司的机密

俗话说:“一言不慎身败名裂,一语不慎全军覆没。”优秀员工应严守公司和老板的秘密,不该知道的不去打听,已经知道的绝对守口如瓶。

市场竞争是激烈而残酷的,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斗争,胜负往往在毫厘之间,谁拥有了对手更多的信息,了解了对手更多的资料,谁就能在竞争中知己知彼,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为获得最后的胜利奠定基础。

然而现在的企业用人,已经将员工的道德水平放到了和才能一样重要的地位。不论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强,但如果不诚实,人品不好,那企业也是万万不能用的。保守秘密,是员工的基本行为准则,是忠诚于企业的表现;保守秘密,是员工取信于上司的重要一环。很多秘密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关系到上司的声誉与威望。身为员工一定要牢记祸从口出的道理,做到守口如瓶。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和信息成为重要的资源,知识产权保护已经被各家企业所重视。对于一些重要岗位的员工,企业都会与之签订相应的知识产权协议和保密协议,以保障企业的利益。同时,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很多企业会与一些关键职位的员工约定,员工在离开本公司后的一段时间之内,不得进入同行业的其他公司从事同类性质的工作,即使为此支付可观的补偿,很多企业也在所不惜。

知识产权是员工为企业保密的主要内容,但是需要保密的,不仅仅是知识产权,还有商业机密,甚至是企业任何非公开的信息。

比如说企业的业务流程、生产工序、商业模式、利润模式、成本结构、员工人数、技术特长、主要客户等,都可能是竞争对手感兴趣的信息,一旦为竞争对手所掌握,很可能企业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被竞争对手击败。

保守企业的秘密要做到以下三点:

1.不该说的不说

如果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除了企业已经公开披露的信息,其他任何关于企业的信息都别说。如果可以跟外界透露,企业自然会通过正式的渠道发布信息。企业没有发布的,员工自己多嘴说出去,就有可能是泄密。而且,一些很不起眼的小事情,或者是企业内部所共知的不重要信息,对于竞争对手而言也可能非常有价值。

小王是一家咨询公司的前台,对于公司机密了解得非常少,接触到的最多的信息,无非是最近谁到哪里出差了,要订什么机票,今天哪家企业要来公司访问,要订什么餐厅和宾馆,等等。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会因为泄密而受到公司的处分。

一天,小王和朋友喝茶,朋友给她引荐了另外一位朋友,是一家研究所的研究员。席间,研究员问起小王工作的情况,并顺带问了问小王公司的情况。小王为了体现自己的公司是有实力的大公司,就顺口举了几个客户作为佐证。不想言者无意,听者有心。研究员听了小王说的客户后,立刻着手查找信息,拉拢关系,将小王所在公司快要签订的一个项目搅黄了,并且取而代之签下了该项目。

煮熟的鸭子飞了,老板自然非常生气。查找下来,发现是小王的问题。考虑到她是无意的,公司没有辞退她,而是取消了她的年终奖和涨工资的机会。自从这件事情之后,公司迅速与全体工作人员签订了保密协议,堵上了这个缺口。

小王的事情还不是很严重,有些不经意的泄密,甚至会使得企业破产。因为通过这些小细节,竞争对手可以顺藤摸瓜了解更多的信息,再加上其他渠道信息的佐证,竞争对手就能全面透彻地了解企业,并可能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2.不该问的不问

每个职位都有一定权限,身处这一职位的员工也有一定的责任,该了解什么信息,该承担什么责任,一般都是清晰的。该你知道的信息,你不问也会告诉你;不该你知道的信息,你问,则会将双方推入尴尬境地。对于这种不该问的问题,别人不回答你,你会觉得没面子;别人回答你,又违反了相关的规定。这种让双方都不快的事情,最好就不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