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刘邦驰文集
14359400000049

第49章 财政基础理论(49)

这里:我们要把“四平”理论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加以理论透视,作一些推导和分析,首先,“四平”论是一个有一定理论缺陷的欠准确的经济范畴。

按照“四平”论的推导,财政、信贷、外汇收支与物资供求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等式表示:

平衡的(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外汇收支)=物资供求平衡,或者财政、信贷、外汇三大资金的平衡=社会物资供求平衡

在“四平”理论看来,社会全部的财力即财政、信贷、外汇资金,代表着全部年度的社会物资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是对等的运动,坚持了“四平”,就实现了年度货币投放量与物资商品可供量的对等,也就实现了综合平衡,国民经济也就能够顺利发展。然而,在体制转轨时期和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尤其在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财政、信贷、外汇资金并不代表社会总资金,这三大资金的收支平衡并不能使物资供求总量和供求结构实现平衡,不能用一个等式简单地予以解释。这是因为,一方面“平衡理论”忽视了许多制约物资供应和需求的因素,财政、信贷、外汇支出并没有直接地全部形成社会总需求,三大收入也不代表社会全部物资商品的价值,何况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居民个人的货币收入不全都是来自财政、信贷、外汇支出,还会来自其它方面,如各单位拥有的预算外资和企业自我积累的一部分等。即便是财政的拨款、银行的贷款,在一定时期内就不能全部形成社会需求,而其中一部分表现为有些单位的储蓄。严格地讲,财政、信贷、外汇收支只形成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一部分,在开放经济模式下尤其如此。从另一方面看,物价的升降变动,货币流通速度的由快到慢的转变、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的状况等都会制约物资供求的平衡;另外国民经济的波动、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虚拟资本和个人私存现金的增加等也会出现物资商品的理论需求量与现实需求量的差异,从而影响社会供求平衡。可见,“四平”论所推导的三大资金收支平衡即能实现物资供求平衡的结论是缺乏科学依据的。社会经济运作实践也表明“四平”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反映着社会总供求的平衡。

其次,信贷收支平衡的含义是比较含混的,社会上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衡量信贷收支是否平衡的标志是存贷差额,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极其肤浅的,因为信贷收支平衡并不能简单用所谓的存贷差额的大小,亦即现金发行增加的多少来度量,它的实质只能被理解为理论意义上的货币供求平衡。“平衡理论”看不到它所依据的“信贷收支平衡”理论的模糊性,硬是主观断定以信贷收支逆差大小作为衡量信贷收支平衡的标准,这种立论显而易见,有失偏颇,信贷差额=贷款-存款=现金发行,而现金发行量又分为两种情况:—种是可能为流通所需要(即经济发行);一种可能是过度的无物资商品保证的货币量。这说明,信贷收支平衡与否不是判断社会总供求平衡状况的主要信号,从而“四平”论也就又失去了一个理论上的依据。

其三,以传统平衡论作为理财原则或制定财政、金融政策的依据不仅导致了财政、银行关系的不断摩擦和不协调,而且使财政资金和银行资金“双重异化”,互吃大锅饭,影响着财政、银行对社会经济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

由于缺乏科学依据的“四平论”的误导以及其它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财政银行关系迟迟不能理顺,互吃资金大锅饭问题始终没得到有效解决。以近十多年来的财政银行关系为例,除1985年外,财政年年不平衡,岁岁打赤字,为了实现理想、虚幻的平衡,即以财政平衡决定信贷平衡,信贷收支应支持财政平衡的“四平”论为依据,凭借委托银行代理国库之便,年年向银行透支或借款,而且借后不还,金额逐年增大,使信贷资金财政化,给银行信贷基金的稳定增长和履行其供应资金商品的职能带来严重影响。据统计,财政近八年来向国家银行的借款逐年增长,其借款年末余额如下,1984为260.78亿元,1985年为275.65亿元,1986年为370.05亿元,1987年为514.96亿元,1988年为576亿元,1989年为684亿元,1990年为801亿元,1991年为1067亿元。财政向银行借款或透支不还本付息,仅是一方面的摩擦。从银行角度看,则利用代理财政金库之便,不仅大量地无偿地使用财政性存款,对各级财政无息负债,吃财政资金大锅饭,而且占压税款不及时收纳入库,挪用财税资金现象时有发生,更加剧了财银关系的摩擦和相互分歧不断。这种资金上责权利不清,所谓互相支持,保证平衡实现的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则的要求是根本不相容的。

如果在财政、银行工作中摆脱了传统平衡论的束缚,那么不仅给银行减轻了资金压力、松了绑,不再为支持财政收支平衡向国家财政透支或借款,使信贷资金运行实现规范化,效益化,使社会再生产资金的供应建立在稳定可靠的基础上,而且也使财政能够灵活地运用公债这个杠杆科学地调节和安排收支,实现在债务收支调节下的财信贷综合平衡。因为一旦切断了财政向银行透支或借款的路子,就必然迫使财政通过发行国库券,举借内外债的办法来筹措经济建设资金或弥补国库亏空,使各方面有效、合理、节约使用这些必须在将来还本付息的“债务资金”。

其四,适度的财政赤字和货币发行,只要不导致突破严重通货膨胀的临界点,只会有利于充分利用物资商品资源,减少库存积压,增加有效需求,推动投资增大和生产的发展。相反,如果刻板地坚持财政收支平衡,不打赤字(这是很容做到的事情,只需压缩支出,扩大收入),那么就会引起两种“不经济”的后果和其它问题,一是国内商品物资库存的不合理增大或积压浪费,使这部分物资财富成为不能实现流通增值的“呆滞资源”,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产品的出现,库存积压产品将成为废物,彻底失去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这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尤为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财政、信贷、外汇收支与物资商品的供求在结构上、分布上和投向上,以及资金运动与物资分配使用在地区之间和地区之内都难以达到理想中的平衡,并由此形成余缺矛盾。二是我国的资源被外国用来发展经济,外汇的储备还占压银行信贷资金,影响国内市场资金的供应。我们知道,由于生产结构或产品结构与需求结构的不平衡总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必然有一部分物资商品暂时未被市场所承认,作为库存而闲置,以及因财政、信贷资金结余所形成的物资商品积压。对此,只有适当扩大一些财政赤字,并用发行公债等办法筹集资金予以弥补,把这些资金再投放出去,形成新的购买力,同时,扩大信贷规模,取消信贷、外汇收支顺差,增加货币供给,从而形成对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社会资源的再配置,改变消费结构和产品需求结构,使资源(积压库存物资等)被新的货币资金持有者所利用,实现资源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即使闲置的资源进入社会再生产的价值生产和价值增值过程。权衡轻重,这种把财政赤字,信贷规模扩大作为一种经济政策的“主动的不平衡”只会利大于弊,而理想的“四平”却是“消极的平衡”则只会形成社会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其五、“四平”理论既然根源于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实践,井与之相适应,是众所周知的实现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一个重要理论,那么在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今天,不可能再把它照搬来。或者改头换面(略加改制)用来“指导”或“制约”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而只能引入或者创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平衡理论来指导国民经济运行的实践。

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或新体制模式形成之后,国民经济运行的条件、背境、现实状况、各种经济变量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企业是市场的主体,面向市场而生产,资源主要靠市场来配置,计划比例日益缩小,商品价格主要通过市场来形成,竞争性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日益放开;虚拟资本的比重不断增大,货币流通速度呈放慢之势;利率水平、物价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以及人们的投资与消费欲望等都成为制约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因素,现代信用经济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利用举债资金发展本国经济已成为世界潮流等等。这些都使“四平”理论失去了“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场所,利用“四平”理论的三大资金收支与物资供求的平衡等式原理根本无法解释清楚当代信用经济的运行规律。因此,结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借鉴西方现代供求平衡理论,着力研究社会各方面财力运行、货币流通、物资商品供求总量及结构变化的规律性,把财政赤字、国债量度、信贷与外汇差额,社会总供求的客观数量都看成是一个政策变量,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出发,研究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在动态中相对平衡的理论,构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财政货币理论,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含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才是我们财经理论工作者应作出的正确研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