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刘邦驰文集
14359400000020

第20章 财政基础理论(20)

三、实现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有利条件

五年内争取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任务不是轻而易举的。但是,又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它有着许多有利条件。

首先,党的正确思想、政治路线是实现财政经济根本好转的根本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开始了全面的、坚决的拨乱反正,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变。全党工作着重点已经转移到现代化建设,必将长期地坚持发展下去。党对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端正过来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更加丰富,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必将继续发挥其威力。十二大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局面而制定的正确纲领,集中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长治久安的政治局面必将继续发展和进一步巩固。国际条件,总的来说,也对我们有利。这些都为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在政治上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其次,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当规模的物质技术基础。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门类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这样的经济基础必将在今后的四化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农业逐步实现现代化,必将逐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近三年来,我国农业平均每年递增4.1%,增长速度不仅超过前几年,而且超过“一五”时期,从而,为整个国民经济全面高涨创造了良好的前提。今后,只要珍惜这个基础,充分利用和不断发展这个基础,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方针、政策,集中力量抓好经济建设,工农业生产就能稳步增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信息、核能、石油,化工和新型材料等新兴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必将大大加快我国工业发展步伐,我们战胜困难的本领将会越来越大。这些都为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奠定可靠的物质基础。

再次,我国发展生产有很大的潜力。工业开始进入一个技术革命的新阶段,生产中将逐步采用先进技术,用效率更高的设备代替效率低的设备,以节约能源和原材料,不断降低消耗,提高产品质量。我们要在开发新技术上用财,又通过新技术生财。只要我们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各个环节肯下功夫,经过几年努力奋斗,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稳步地增加国民收入,扩大财源是完全可能的。目前,全国各条战线都正在根据党的十二大已经确定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研究如何开创新局面,如具体制定“六五”期间的技术改造总体规划,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分期分批整顿好企业。无疑,这些措施的实现,对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挖掘潜力必将起着重大作用。

我们坚信,在党的十二大精神指引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五年内一定能够实现我国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十六、对成都市财政状况的分析

成都市属计划单列市,1989年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指导下,坚持改革、开放,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市投资规模得到控制,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物价上涨幅度比1988年回落9.6个百分点,人民生活继续有所改善,财政收支平衡,为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全面实现治理整顿目标,深化改革创造了条件。本文仅就对市财政的状况的认识问题提出一些刍荛之见。

一、怎样看待当前的财政形势

只有正确认识过去,才能客观地评价现在,科学地预见未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按不变价格计算,1988年与1978年相比,社会总产值由71亿元,上升到220,58亿元,增加2.1倍,平均每年递增12%,国民收入由27.89亿元,上升到77.29亿元,增加1.8倍,平均每年递增10,7%。经济发展,国民收入增加,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1988年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7.39亿元,上升到16.33亿元,增加了1.2倍,平均每年递增8.3%。从总体看,改革、开放10年,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基本上保持了同步增长的势头,财政为地方政府实现其职能筹集了大量资金,为满足社会各方面需要,支持地方生产建设事业的兴旺发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近两年来,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之间也出现了异常的现象。全市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7年增长10.7%,国民收入增长10.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7.9%;1989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8年增长3.4%,国民收入增长3.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9.98%。有鉴于此,不少关注市财经问题的同志提出;1988、1989两年财政收入超高速度增长是喜还是忧?当前市的财政状况究竟怎样?正确回答这些问题,无疑对于做好财政经济工作,推进治理整顿,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我们认为,如果联系市情作一番思索,不难得出这样的回答:两年财政收入情况良好,成绩显著,但是不能盲目乐观,掉以轻心,财政还未走出困难时期,渡过难关,形势仍然严峻,需要各条战线广大职工群众和财税干部共同努力付出艰辛劳动,才能全面扭转所面临的被动局面,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因为:(1)依靠物价波动带来的财政收入超常增长难以为继。1988年在投资,消费双膨胀,社会需求过旺,经济发展过热刺激下,几次调整价格导致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全面上涨,市场虚假繁荣,出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商品抢购高潮,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89年第二季度末才逐步有所缓和。面对过旺的市场需求,不少生产企业忽视改善产品结构,不注重产品质量,单纯追求产值、产量,粗制滥造,商业企业表面上购销两旺,生产和流通部门的利润迅速增长。据测算,1988年市工业企业产品销售利润增加额中,属于产品价格调高而增加的利润约占工业部门利润增加总额的74%以上;1989年工业企业增加的利润,其中受益于价格上涨带来的好处也在70%左右。显然,商品价格大幅度波动而造成的企业利润高度增长和财政收入奇迹般的增加是阵发性的、短期性的,实际上是一种“虚胀”,不可能持之以恒,不能视为财政状况好转的标志。当这些短暂性因素消失以后,财政收入又将进入低谷,资金再次拮据,陷入新的一轮困境。(2)非经济因素推动的财政增收很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例如1988,1989两年,为了贯彻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策,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相继出台了一些重大的政策措施。就财政而言,1989年国务院决定对预算外资金,集体、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后利润按10%征集国家预算调节基金。四川省为减轻粮食补贴压力,平衡预算收支,对省境内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征了粮食补贴基金。成都市为平抑物价还征集了主要副食品价格调控基金。由于国家适当集中资金,加强宏观调控能力而产生的政策性增收,应当说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特殊增长收入,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毋需赘言。当国家无新措施出台的时候,这种收入是难以再次大幅度上升的。(3)财政收入超常增长加剧了收入弹性与支出刚性的矛盾。财政收入增加的起因是多种多样的,有正常的、稳定性的增量,也有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非稳定性的增量。财政支出一般则具有很强的刚性。收入高速度增加,往往容易刺激财政支出扩张,为支出超常增长开辟道路,一旦支出冲动突破财政收入制约而居高难下,收支反差就会被拉大。1989年市财政收入比1988年增长高出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支出增长达31.8%,高出经济增长速度28个百分点。事实上,这一年财政高收入并没有缓解财政资金紧张形势,反而带动了支出以更高的速度增加,收支矛盾进一步激化。(4)市级财政收不抵支,缺口大。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全市财政收支平衡,然而市级财政从1986年起却入不敷出,连年都有较多赤字,收支缺口还在不断扩大,1989年收支差额达1953万元,四年累计赤字10320万元。(5)1990年1一6月市财政收入93589万元,占全年预算收入总额211580万元的44.2%,时间过半,收入未过半,财政部门下半年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日子并不好过。

二、财政形势严峻的症结何在

财政状况是国民经济综合运行结果的集中反映,影响财政资金短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实际出发,我认为近年市财政资金供需关系紧张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1.经济波动大,效益低。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建设中长期以来的一个重大失误,总是建设规模超过国力,急于求成,大起大落,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一再严重失调,物质资源损失浪费巨大,经济效益低下,经济工作迟迟不能转到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以1987,1988、1989三个年头为例。1987、1988两年,在投资热,消费膨胀强烈刺激下,两年国民经济均以两位数字的高速度增长,1989年经济高增长因素消失,生产滑坡,市场疲软,迫使高度增长起来的经济又从膨胀高峰猛烈跌下来,只增长3个百分点。这三年的经济效益很不理想。地方国营企业可比产品成本,1988年比1987年上升13.48%,1989年又比1988年上升18.57%;每百元资金实现税利1988年为21.31元,1989年为18.05元,每百元工业总产值占用全部流动资金1988年为56.46元,1989年上升到75.99元;流动资金周转天数由1988年的170天增加到1989年的207天。经济发展忽高忽低,严重影响到宏观和微观效益的提高,1990年市财政收入盘子不得不从上年的高增长下降到8%,跌落近12个百分点。可见,不消除国民经济发展时起时落的弊病,财政状况就很难好转。

2.国民收入分配过份向分散化倾斜。过去,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严重缺陷,主要是权力、财力过份集中,管得过多,过死;地方和企业缺乏活力。为了调动中央,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几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国家决定,把集中过多的权力,财力有领导地下放,让地方,部门,企业享有更多的经营自主权,独立决策权。在改革过程中,由于理论准备不够,加上认识上的偏差,改革措施又不配套,片面强调放权,减税,让利的结果是,资金分配渠道多元化,国民收入分配过份微观倾斜,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逐年下降,重点建设资金不足,预算外资金却急剧膨胀。1983年全市预算外资金47674万元,占预算收入的55.38%,1988年上升到143799万元,占预算收入的88.07%。五年内预算收入增长89.7%,而预算外资金增长了201.6%。如果把城乡集体企业掌握的几亿元预算外收入加在一起,1988年预算外资金已明显超过同一时期的预算收入。国民收入分配过度分散化,财政分配范围相对缩小,收入萎缩,地方政府集中的财力无法保证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财政调控能力弱化,反过来这又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给财政状况改善带来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