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风险生成机理及控制路径研究
14358400000013

第13章 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风险的生成机理(3)

第四节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风险的内部生成机理

从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风险的内部生成机理角度来看,主要有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政策性风险,其中,演绎成操作风险的机理我们选取工作人员能力有限指标予以说明;流动性风险的主要机理为不良贷款比例偏高、拨备覆盖率偏低和贷款过于集中;导致政策性风险的主要机理有金融机构规模小、获利能力不强和贷款定价机制存在缺陷三个方面。

4.4.1金融机构规模小

金融机构发展规模的大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经营绩效的高低,因为大规模的金融机构可以凭借它们的雄厚资金实力及其在某些领域的权威性,获得可观的“超额利润”。但是,对于众多农村微型金融机构来讲,顾名思义,这方面长期处于劣势地位。2009年资产规模前5名的村镇银行,其中最大的是上海松江民生村镇银行,仅18亿元137。而同期的北京银行拥有资产5334.69亿元,上海银行拥有资产4660.39亿元,南昌银行拥有资产442.65亿元,就连规模相对较小的日照银行拥有资产近254亿元。由于这种“先天性”条件的制约,农村微型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

4.4.2获利能力不强

由于很多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尤其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它们成立的时间较短,在市场中还没有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所以部分金融机构获利能力较弱。四川惠民村镇银行成立后两年连续亏损,2007年和2008年分别亏损20万元和30万元。绵阳富民村镇银行,截至2007年10月31日,共办理个人存款开户121户、个人存款余额为86万元;累计办理贷款业务22笔、累计发放贷款169万元,已收回贷款4万元,贷款余额为165万元,存贷比为179.35%;最低贷款年利率6.84%,最高贷款年利率9.711%,贷款加权年利率为8.2755%。村镇银行各项业务开展正常,目前亏损3万元。

2009年,在税后利润这一重要的经营指标上,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表现参差不齐。既有较为抢眼的机构,也有相对平淡的机构。如农村商业银行2009年取得149亿元的税后利润,较同期大幅度增长43.8%。农村合作银行也取得134.9亿元的税后利润,较同期大幅度增长30.2%。而长期以来在农村金融市场“占山为主”的农村信用社,税后利润为227.9亿元,但增长率只有4.01%139。而同期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徽商银行和重庆银行的税后利润为56.33亿元、36.23亿元、26.21亿元、17.55亿元和8.76亿元,同比增长比率分别为3.99%、17.73%、16.44%、39.23%和33.71%。

4.4.3不良贷款比例偏高

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是评价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良贷款率高,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大;不良贷款率低,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小。2009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金额为4973.3亿元,总体不良贷款率为1.6%,但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金额为270.1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2.83%,远超过平均水平;2011年一季度大型商业银行不良率为1.2%,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率为0.7%,城市商业银行不良率为0.9%,但农村商业银行不良率是最高的(为1.8%)140。

2009年的北京银行、徽商银行、重庆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昆山农村商业银行和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八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率最高的是武汉农村商业银行,高达8.51%,最低的是重庆银行,只有0.47%;从四家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的平均值来看,2009年的为5.45%,四家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的平均值为1.00%。

4.4.4拨备覆盖率偏低

拨备覆盖率是指金融机构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该指标通常要求在100%以上,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该项指标从宏观上反映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及社会经济环境、诚信等方面的情况。拨备覆盖率是银行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考察的是银行财务是否稳健,风险是否可控。2010年八大银行拨备覆盖率情况可以看出,拨备覆盖率最高的是重庆银行(为534.45%),最低的是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只有154%),而4个农村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最高的是昆山农村商业银行,只有240.15%。因此,相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农村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普遍偏低,最终可能导致抵制风险能力有限。

4.4.5贷款过于集中

金融机构信贷集中度风险是指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过于集中于某一个行业、地区、客户或贷款类型,对于单一风险因子的风险敞口过大造成的风险,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了。金融机构信贷集中度风险具有累积性、系统性、瞬时性和毁灭性的特征。累积性是指银行信贷集中度风险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它是随着信贷资产向某些客户、行业、区域逐渐集中而逐渐加大;系统性是由于集中度过大,有可能使得银行面临某一行业和区域的系统性风险;瞬时性是指由于前期的风险被人们忽视,当风险真正出现时,往往以极快的速度迅速蔓延,银行的流动性迅速枯竭;毁灭性是指,一旦集中度风险爆发,往往意味着巨大的损失,甚至远超银行自身的资本金,直接导致商业银行的破产倒闭141。

贷款集中的一个重要限制性指标就是银行对单一客户的贷款余额与银行资本总额的比例,一般规定不应超过10%。最大10家贷款客户的贷款比例高低也是衡量贷款集中度的重要因素,一般不应超过银行资本总额的50%。但是,目前有些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贷款集中度远超过这个指标。例如,截至2010年6月末,青海省大通国开村镇银行对制造业、商务服务业和建筑业的贷款余额分别为1144万元、3000万元和1500万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86.89%。其次是客户集中。最大一家客户贷款余额为5000万元,贷款集中度为173.35%;最大10家客户的贷款余额为14520万元,贷款集中度高达503.39%,远超贷款集中度10%和50%的监管标准。三是期限集中。1-3年期的贷款余额为17212.68万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93.82%142。

另外,从城乡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度来看,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也显得更为明显。为了更容易比较,我们分别选择了来自相同省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第一,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例方面,2009年北京银行的比北京农村商业银行低2个百分点;2009年上海银行的比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低了近3个百分点,2010年上海银行的比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也低了近1个百分点;2009年南京银行的比昆山农村商业银行低了1.4个百分点,2010年的比昆山农村商业银行低了4.1个百分点;2009年重庆银行的比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低了1.8个百分点,不过2010年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在贷款战略上做了调整,将贷款进行了分散处理,比例下降到4.94%。第二,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方面,2009年上海银行的比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低了3.5个百分点,2010年上海银行的比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也低了4.2个百分点;2009年南京银行的比昆山农村商业银行低了15个百分点,2010年的比昆山农村商业银行低了2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