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14352500000003

第3章 陆羽

陆羽(733~约804),唐学者。字鸿渐,自称桑苧翁,又号东冈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性格幽默诙谐,闭门著书,不愿为官。一度曾为伶工。与女诗人李季兰、僧皎然颇友好。以嗜茶著名,并对茶道有精深研究,撰有《茶经》,旧时被视为“茶神”。又能诗,但传世者仅数首。

陆羽的家世现已无从考证,传说他幼小时被父母遗弃,是一僧人把他收养的,他长大后,不想当和尚就逃离了寺庙。

离开了寺庙,陆羽漫无目的的走在大街上,这时他看到很多人围着看热闹,走近一看,人围里正玩杂技:吞刀吐火,扛鼎走索,劈砖钻碗,钻圈驯兽……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些功夫,令他兴奋不已,简直着了魔。陆羽被这伙杂耍艺人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走到哪里,陆羽就跟到哪里,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一个逃出寺院无家可归的人。

等到天黑了,小陆羽向戏班的班头哭诉自己无家可归,想随杂耍戏班学艺,戏班师父十分同情他,便收留了他。从此,陆羽成了杂耍戏班中的一员,走街串巷,四处奔波,风餐露宿。

陆羽演技渐渐成熟了。演戏之余,他熟读前人传下的脚本,慢慢地自己开始学着编脚本写唱词。他先后写了《谑谈》三篇,写了《教坊录》,对戏剧作过一番研究和探讨。他很快在同行中脱颖而出,成了师父级的人物。

天宝五年(746年)春天,竟陵郡的官员们为给新任太守接风洗尘,命陆羽所在的戏班为他们表演戏剧。那天,陆羽的演技,赢得阵阵喝彩声,很受观众的喜欢。

演出完毕后,新任太守亲自召见了陆羽,赏赐他一些诗书,还给了他一个说书的书场,陆羽在说书攒了一些钱后到火门山拜邹墅为师学习儒家经文。

邹墅,是位饱学经书的老夫子,才华横溢,情操高洁,一生隐居不仕,名望极高。

火门山紧连龙尾山。陆羽来到火门山邹墅居处后,便潜心向邹墅学习。在诵读诗书之余,他常常到山上去采撷野茶,为邹墅烹制。对于陆羽的煮茶技艺,邹夫子十分赏识。火门山下有一眼山泉,泉水清澈,水质甘甜。陆羽用此泉水煮出来的茶,馨香醇厚。邹墅赞不绝口。有了邹墅的鼓励与支持,陆羽对茶事的兴趣更浓了,他除了实践之外,还进一步加以考察和研究。

五年以后,陆羽告别邹墅,开始了考察茶事的旅程。

陆羽先抵达义阳(信阳),到车云山、震雷山、云雾山、天云山、脊云山、黑龙潭、白龙潭等茶叶产区访问茶农,了解茶叶制作工艺、山区的土质以及天气的状况。他对于茶树的一芽二叶,白毫锋苗,都要亲口品尝,然后采集一部分制成标本保存。

陆羽接着又到光州(河南潢川、光山一带)、舒州、黄州、泰州和淮南各地茶区去考察那里的制茶工艺。第二年春天,陆羽又兴致勃勃地登上了巴山,采集了茶树标本,并为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想出了许多办法。

至德二年(757年),陆羽渡江南下,遍访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各地,沿途考察茶树的生长环境和生产情况,搜集了大量关于采茶、制茶的工艺。

庐山种茶历史悠久,东晋时,庐山已遍种茶树。到了唐代,庐山茶叶已远近闻名。“奇秀甲天下”的庐山茶浓醇鲜甘,滋味清爽,是上等的好茶。在五老峰下,陆羽品尝了它。

拜别庐山,陆羽又慕名拜访了名重江南的湖州诗僧皎然,并和他经下了深厚的友谊。

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人,是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生卒年不详,生活于上元、贞元年间(760~804年)。皎然曾游历三江五岳,遍访古刹名寺,学识渊博。

皎然当时住在湖州南郊的杼山妙喜寺(也称妙峰寺),是妙喜寺主持。

妙喜寺四周木树参天,茶林遍山,环境幽雅。陆羽在妙喜寺居住期间,常外出寻访山寺茶区,同皎然烹茶论诗,作诗谈画,过着悠闲的生活。

不久,陆羽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在湖州城郊将军山麓的苕溪旁,盖了一间房子,从此便定居下来。

宝应二年(763年),陆羽又到苏州,随皎然看望了贬谪南巴后北归苏州的刘长卿。刘长卿很会写诗,皎然与他有文字之交。陆羽、皎然和刘长卿,在苏州一起游历了虎丘。在虎丘,陆羽品尝了清润甘甜的观音泉,并题写了“天下第五泉”五个大字。

清明时节,陆羽为弄清钱塘(今浙江杭州市)的茶叶品质,专程游览了美丽的西子湖,品尝了“龙井茶,虎跑泉”的好茶好水,并记下了当时杭州茶叶的制作过程。

无锡惠山上的泉水无色透明,含矿物质少,水质优良。煮茶后色泽明亮,滋味鲜甘。陆羽品尝后,誉此为“天下第二泉”。此后,“天下第二泉”之名为历代文士名流所公认。当地人为纪念陆羽,在泉上建了一座陆子祠堂。

贞元八年(792年),年届花甲的陆羽又千里迢迢来到湖州的青塘另业,看望好友皎然,重游他往日去过的旧地。除此而外,便是闭门著书,他先后写成了《茶经》、《吴兴历官记》(三卷)和《湖州刺史记》(一卷)等。

贞元二十年(804年)冬天,茶圣陆羽在湖州的青塘别业去世,终年71岁。

陆羽一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著《茶经》,吟诗文,为中国的茶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前往妙峰寺陆羽坟前去凭吊他,尊奉他为“茶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