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野人”,得先讲讲“物种进化”。现在地球上的物种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进化过程。这些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快慢不一。这儿说的“野人”,就是一种介于人与猿之间的动物。发现和研究它,会探索出人类语言、文字、意识发展的奥秘。据说,在中国湖北的神农架地区就有这样的“野人”出没,吸引了一位考察者六次前往。
这位考察者就是中国野人考察研究会执行主席刘民壮先生。
第一次考察神农架,是1977年3月。当时的神农架冰山林立,寒气逼人。岩石上布满表苔,又滑又腻,特别难走。刘先生和他的队员们连续几天在山沟里穿行,凭着几壶烧酒维持体温。突然,在高崖寨附近的山坡上,有人发现了几个30多厘米长的大脚印——“野人”足迹!大家马上来了精神。但接下来的几天都没有收获。直到4月28日,他们在风雪中翻越了2700米的巴东垭峰后,那令人振奋的大脚印才又出现了,刘先生一声令下,大家顾不得倾泻而来的暴雨和冰雹,将大脚印灌制成了4个石膏模型。1979年6月,刘民壮先生第二次来到神农架。因为就在1978年,当地又有5起关于“野人”的传闻。为了核实消息,他们走了数不清的山路,过了2500多条河。食物中途都吃光了,只好摘些野果,喝点凉水充饥。他们同时还得带着10公斤重不能沾上水的生石膏,以及照相、测量工具,这些东西加起来就够沉的了,更何况还要背着它们翻山越岭。但刘先生和他的考察队一点也不因此退缩,终于又灌制了几个石膏印模。谁想到回去的路上又遭遇了一场大雨,考察队员们把石膏印模紧紧抱在怀里,趟着齐膝的雨水在山路上行进。
1980年5月的那次考察给队员们的印象最深。那一次,队员们干脆自己搭棚子住到了无人区。连续的大雨让人心烦意乱,而且断菜断盐整整14天,大家几乎都处于虚脱状态。但为能捕获“野人”,刘先生又率队在海拔更高的丛林里居住。又下了10天雨,大家席地而睡,身上咬满了疙瘩。一天晚上,一位队员将放糖的炒麦粉放在包里当枕头睡,半夜里麦粉的香气引来了野猪,那位队员被长鼻子拱醒了,但他不忍心打扰别人休息,竟然与野猪共枕了一夜。
石膏印模对研究“野人”帮助极大。日本有关部门为得到灌制权利,愿付13万美金。但我们科考队员不是为了钱而工作的。虽然最终他们没能找到野人,但他们的发现一样有着珍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