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上,聚集着几乎世界上最多的沙子,掩埋过多座文明的古城,还吞噬过无数中外探险者的生命。1901年,世界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闯进这里,他的3个仆人和七峰骆驼,全部丧生,最后,他本人只穿了一条裤子,才狼狈不堪地爬到和田河畔,被人救起,拣了条性命。在西方人的眼里,这个面积33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是一片“死亡之海”。此外,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上,还先后埋葬过中国两位著名的探险家,余纯顺和彭加木,从而令这片让人谈虎色变的不毛之地,显得更加恐怖异常。
可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这个被人称为“进去出不来”的大漠深处,却有一批维吾尔人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而且他们生活得生机勃勃。这个“死海”中的“神秘部落”,一直鲜为人知,直到探险家们冒险闯入这里,才逐渐揭开了他们的神秘面纱。
生活在这里的维吾尔人,并不像外界传说中的那样处于原始状态。孩子和大人们,尽管穿的衣服很土、很旧,但是都很整齐,他们的精神状态也很好。
这里民风淳朴,路不拾遗,户不锁门。行人如果赶路,走热了,脱去外衣放在路边上,用块石块压住,返回来后,他们的衣服仍然不会丢失。很多年来,村里没有丢过任何东西,住在一起的居民们,甚至互相没有吵过架。
这里的人们注重礼节、礼貌、尊重长辈。大家在路上见了面,都把右手按在前胸的中央,然后身体向前倾30度,连声说“撒拉买里孔木”,意思就是“祝你平安”!
中外探险家们,曾经在这里挖掘出了新石器时代的石斧、汉简,以及唐宋时代的铜钱、毛织物、丝织品等大量珍贵文物。但是,生活在这里的维吾尔人却从来不会动用它们。
在茫茫沙漠中,如果没有水是绝对不能生存的,那么,这个沙漠中的“神秘部落”,又是怎样解决水和粮食的问题的呢?
原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有两条比较大的河流,一条是和田河,另一条是克里雅河。这个部落生活的村子,就位于克里雅河两岸。这条缓缓流淌的河流,不仅为当地人提供了水源,还在两岸的沙砾中,顽强地孕育出一条宽数百米,乃至几公里的生命带。在这里,长满了密密匝匝的红柳、芦苇丛和胡杨林。在这些植物中,时常还可以看到野兔、野猪和狐狸等动物。
在这个乡村里,东西只有几公里宽,南北却长达300多公里。全乡160多户人家,1000多口人,全是牧民。他们靠河边生长的胡杨和红柳等植物饲养牲畜,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由于交通不便,长期与世隔绝,这里的维吾尔牧民很少走出大漠,他们至今保持着古朴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饮食主要是羊肉和一种叫“库麦西”的面饼。
这几十年来,我们国家政府经过努力,为这里的村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有利的条件,供给他们生活物品,提高他们的文化教育水平,帮助这里的居民们,一步步地走向文明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