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自然界未解之谜全集
14347000000004

第4章 神奇的动物之谜(4)

三年过去了,那个猎人在山上打死了一只母豹,在豹穴里有两只幼豹和一个活着的男孩。这个“豹孩”就是他三年前被母豹抢走的儿子。

在动物世界里,野牛的报复心理也很强。在非洲肯尼亚,有个土尔坎族名叫阿别亚的居民,他刚学会使用猎枪就去打猎。一天,他躲在山坡的灌木林里击中了一头野牛的肚子。受伤的野牛逃走了,阿别亚在后面紧紧迫赶,但野牛还是躲进了森林。阿别亚不死心,就沿着野牛的血迹跟踪,边追边看地上的血迹,有时看不清楚,他就弯下腰在地上仔细寻找。这时,受伤的野牛找到复仇的机会,从背后冲了过来,阿别亚还没来得及直起腰来,就被撞倒在地,野牛用头死死顶着他,直到把他顶死才罢休。

在沙特阿拉伯,有个油坊老板养了一头老骆驼。一次,老板因为做生意赔了本钱,满肚子怨气,回家后就用鞭子抽打骆驼撒气。几个月后的一天夜里,那头挨打的骆驼走出骆驼棚,悄悄来到主人的帐篷外,突然冲进帐篷,向主人的床铺扑去,当时幸好油坊老板不在家。老骆驼好像愤怒极了,就把主人的被子撕咬成碎片,还不解气,又把主人用的餐具踏得粉碎,才心满意足地走了。

动物的报复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它们的报复行为又怎么解释呢?现在还没有一个圆满的解释。只有一点,应该是明确的,那就是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请保护动物。

动物的肢体再生之谜

导言:许多动物的肢体都有再生的能力,越是低等的生物,这种能力越强。但再生的目的却有不同,有的再生能力是繁殖过程的本能,有的再生能力却是死里求生的必须,这也是适者生存的法则,那些不能再生,却又处于食物链低端的生物怕已经绝种了吧!生物进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物竞天择”的过程。在大自然激烈的竞争中,生物具有了千奇百怪的本领,比如有一部分生物为了自卫,就像下象棋中的“丢卒保车”一样,可以舍弃身体中的某一部分,身体里又会重新长出被丢掉的部分,这着实让人赞叹不已。

在处于险境时,壁虎可以折断尾巴,让丢弃的尾巴迷惑进攻者,自己则逃进洞穴,而夏天未过完,一条新的尾巴就从折断的地方长了出来。

章鱼也有自断其腕的本领。章鱼的“腕手”平时是很结实的,当某只“腕手”被人抓住时,这只“腕手”肌肉会痉挛地回缩,像被刀切一样地断落下来。掉下来的“腕手”绝望蠕动,还会用吸盘吸在某种物体上,显然这只是障目法。章鱼断肢通常是在整个“腕手”的4/5处,它的“腕手”断掉后,血管完全收缩并自身闭合,避免伤口处流血。自行断肢6小时后,血管开始流通,血液渐渐流过受伤的组织,结实的凝血块将尚未愈合的“腕手”皮肤伤口盖好。第二天伤口全部愈合后,开始长出新的腕手,一个半月后。即可长到原长的1/3。

兔子也有它独特的再生本领,当狐狸咬住兔子的肋部时,它却能弃皮而逃。兔子的皮跟羊皮纸一样薄。被扯掉皮的地方一点儿血也没有,而且伤口处会很快长出新皮毛。

还有样子像小松鼠的山鼠,一旦被兽咬住尾巴,它毛茸茸的皮极易脱落,秃着尾巴逃跑。据说金花鼠、黄鼠也有这样的绝技,而它们又都具有再生的本领。

还有海参,把内脏抛给“敌人”,倾肠倒肚,留下躯壳逃生,不多久,它会再造出一副内脏。而海星更是分身有术,因为它在海里是以贻贝、杂色蛤、牡蛎为食,所以它是养殖业大敌,从事养殖的人非常讨厌海星,把它捉起来弄得粉身碎骨后再投入大海,结果却适得其反,每一块海星碎块都繁殖出了新海星。

谈起动物界的再生之王,那就要属海绵了。海绵是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它的再生本领是无与伦比的,如果把海绵切成许许多多的碎块,抛入海中,非但不能损伤它们的生命,相反它们中的每一块都能独立生活,并逐渐长大形成一个新海绵。即使把海绵捣烂过筛,再混合起来,在良好条件下,只需几天时间就可以重新组成小海绵个体。

研究动物的再生能力,无疑对探讨人的肢体再生途径有极大的启发,可是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完全揭开动物再生之谜。

动物导航之谜

导言:“老马识途”是一句家喻户晓的成语,自然界是比老马更识途的动物太多了。科学家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和研究,已经初步揭开了一些动物的识路之谜——即这些动物有自己与生俱来的导航系统,可是,可供导航的参照物如此之多,如太阳、星辰、磁场等,它们又是依什么作为自己的参照物呢?世界上许多动物有着奇异的远航能力。如生活在南美洲的绿海龟,每年6月中旬便成群结队地从巴西沿海出发,历时两个多月,行程2000多千米,到达大西洋上的阿森松岛,在那里生儿育女以后又返回老家。两个月后小龟破壳而出,同样像他们的父母一样游回遥远的巴西沿海。

这种奇异的远航本领,鸟类可能更胜一筹。身长仅4厘米的北极燕鸥,每年在美国的新英格兰筑巢产卵育雏,到8月份便携儿带女飞往南方,12月份到达南极洲,到第二年春天,又飞回新英格兰,每年飞行距离达3.5万千米。

令人感兴趣的是许多与人类有密切关系的家养动物,也有远途外出而不迷路的能力。这些动物是凭借什么来辨别方向,认识路线的呢?科学家们利用蜜蜂和鸽子所做的动物导航实验,已经初步揭开了这两种动物导航的秘密。

著名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奥地利生物学家弗里希,曾在20世纪40年代,用一系列实验测出了蜜峰的基本导航能力,证明了蜜蜂通常是利用太阳作为罗盘进行导航的,指出蜜蜂就是以太阳作为参考点,通过“舞蹈”告诉其他蜜蜂如何到达它发现的花源地。

通过信鸽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动物的远航是以太阳为罗盘进行导航的。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将一群鸽子关在离家以西160千米的屋里,中午时打开电灯模拟黎明,然后放出鸽子,它们以为这是黎明,太阳在东方,但此时却正好在南方,鸽子看到太阳后就根据太阳来导航而飞向南方,它们还以为这是向东方朝家飞呢。

蜜蜂和鸽子不仅在有太阳的时候能顺利导航,就是在没有阳光的阴天也能准确地返回自己的家园。因此可以推测,它们可能有另外一套导航系统。

科学家们首先通过实验发现蜜蜂对磁场很敏感。美国科学家沃尔科特曾做过一个实验,他给鸽子带上一个小头盔,可以精确地控制每只鸽子飞行时的磁场。晴天时鸽子均能正常返回,而遇到阴天,当控制头盔产生一个北极朝上的磁场时,鸽子就飞不回来;如果产生一个南极朝上的磁场时,鸽子又可直接飞回,这就证明鸽子是利用磁极导航的。

科学家们的实验,虽然已初步揭示了蜜蜂和鸽子导航的秘密,但是太阳、星星的位置会随时间而变化,即使是地磁场的强度也会有变化。那么鸽子和蜜蜂是怎样根据变化而调整自己的导航行为,至今尚无人知晓。加上动物种类繁多,海龟、昆虫以及大蝴蝶等能远航的动物,是凭借什么回到自己的老家的,这些都是尚未揭开的秘密。

动物冬眠之谜

导言:很多动物都有冬眠的习惯,尤其是爬行类动物,如蛇、蛙等。哺乳动物也有冬眠的,科学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观察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是哺乳动物冬眠现象是不是像已发现的那样简单,科学家也不敢妄下断言。是不是还有其他因素起作用,科学家们还在探索。冬眠,是某些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冬眠时,它们可以几个月不吃不喝,也不会饿死。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母熊竟在冬眠期间生育。

对动物冬眠的现象,科学家进行了几个世纪的研究。他们发现,动物皮层下有白色脂肪层,可以防止体内热量散发。在冬眠动物的肩胛骨和胸骨周围还分布有褐色脂肪,好像电热毯一样,产生热量的速度比白脂肪快20倍,而且环境温度越低,热量产生越快。当气温下降时,冬眠动物的感觉细胞向大脑发出信息,刺激褐色脂肪里的交感神经,使动物的体温刚好保持在免于冻死的水平。

人们虽然已经了解了动物的生理变化,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动物冬眠呢?黑熊在进入冬眠约一个月之前,每24小时就有20小时在吃东西,每天摄取的热量从29400焦耳增加到84000焦耳,体重增加也超过100磅。看来,这些都是受动物准备冬眠的一种或几种激素所控制的,也就是说,冬眠动物的体内有一种能诱发自然冬眠的物质。

为证实以上推测,科学家曾对黄鼠进行实验。他们把冬眠黄鼠的血液注射到活动的黄鼠的静脉中去,然后把活动的黄鼠放进7℃的冷房间。几天之后,它们就进入了冬眠。这些试验表明了诱发自然冬眠物质存在的可能性。

人们又从冬眠动物的血液中分离出血清和血细胞,并分别注射到两组黄鼠体内,不久它们也都冬眠了。再用血清过滤后得到的过滤物质和残留物质,分别给黄鼠注射,发现只有过滤物质才引起冬眠。人们从中得到启示:诱发冬眠的物质是血清中极小的物质。有趣的是,用冬眠旱獭的血清诱发黄鼠冬眠效果最好,不论是冬天或夏天,都能诱发黄鼠进入冬眠。

因此,人们得出初步结论:形成冬眠不光是决定于诱发物,还决定于诱发物和抗诱发物之间的互相作用。动物是全年在制造诱发物的,而抗诱发物只是在春季一段时间才产生。秋冬季节,诱发物多了,就促进了动物冬眠;到了春季,抗诱发物多了,抑制了诱发物,动物就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动物冬眠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有许多奥秘没有被揭示。

动物季节迁飞之谜

导言:秋去春来是候鸟的习性,也是人们用来判断季节的可靠征候。似曾相识燕归来,更是人们对候鸟准确飞回故地的赞叹。是什么原因能让这些候鸟有如此精确的“回家”本领,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课题。科学家推测了种种因素,都有可能,也都有不可能,因为候鸟飞行线路太长,不可能全程跟踪,探索还要继续下去。每年秋天,成群的大雁在高空排成整齐的队伍,向着遥远的南方飞去。到了第二年阳春季节,大雁又会沿着原路,准确无误地飞回来。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的习性,叫做季节迁飞。有这种习性的鸟,叫候鸟。

像大雁、燕子等都是候鸟。候鸟的迁飞时间、路线每年几乎不变,更奇特的是,有的候鸟,如金丝燕在第二年返回家乡时,还能找到它们往年住过的“老房子”,并在这座“房子”里一代一代地生活下去。

除候鸟外,有些昆虫也有迁飞习性。美洲有一种体形美丽,被喻为“百蝶之王”的蝴蝶——君主蝶,每年秋天便成群地从北美向南飞行,行程达3000多千米。它们在墨西哥、古巴、巴哈马群岛和加利福尼亚南部过冬,到了第二年春天便逐渐向北迁移。它们在途中进行繁殖,产卵后自己就死亡了,卵化出的新一代君主蝶重新飞往南方过冬。就这样一代接一代地传下去。

为什么有些鸟类和昆虫具有这种迁飞的本领?在迁飞过程中靠什么定向?这些问题是十分有趣和难解的。短距离飞行可以用视觉定向,但长距离飞行单靠视觉就不够了。

每到冬季,候鸟们就开始迁飞南方了科学家推测,鸟类可能以太阳的位置作为定向的罗盘。如果是这样,那么它们必须补偿因太阳位置移动而引起的那部分时差。因此,科学家认为,候鸟体内可能有一种能够精确计算太阳移位的生物钟,能对白天的时间进行校对。那么夜间如何定向呢?一个非常合理的推论是:它们利用星星定向。可是没有星星的夜晚,它们仍照飞不误,那又是根据什么定向呢?因此有人认为,它们有可能利用地球的磁场、偏振光、气压、气味等来进行定向。

对于蝴蝶的季节迁飞,科学家认为,可能同遗传因素有关。蝴蝶季节迁飞的研究还刚刚开始,科学家期待着更多更有趣的发现。

动物集体自杀之谜

导言:“动物集体自杀”是人类对动物群体死亡事件的定义,也是人类与动物之间缺乏了解而产生的误判。但动物前仆后继自取灭亡的行为又如此不被人类理解,于是在保护动物的今天,人类研究这一现象的热情就空前高涨。科学家们用人类的智慧做了种种推测,又做了许多实验,其结果总是不令人满意。1946年10月,在阿根廷马德普拉塔海滨浴场,有830多头鲸集体自杀。1979年6月、9月和1980年6月,在美国的弗兰斯海滩、澳大利亚新南威士州北部和新西兰的海边,先后发现有40多头和近百头巨鲸冲上海滩,集体自杀。